大庆市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5-03-29 02:41王世喜谢文发
大庆社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基地农产品绿色

王世喜,谢文发,周 伟

(大庆市农业委员会,黑龙江 大庆 163311)

大庆市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王世喜,谢文发,周 伟

(大庆市农业委员会,黑龙江 大庆 163311)

发展以环保、安全、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农产品产业,是满足绿色消费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总结现状,分析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产业体系

发展以环保、安全、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农产品产业,是满足绿色消费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大庆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土壤水质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位于黑龙江一、二积温带,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高,生育期长,物种多样,农产品质量优良。这些都为大庆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发展现状

(一)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大庆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统筹推进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设,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展。2013年,全市“三品”(有机、绿色、无公害)基地面积发展到600万亩,占耕地面积54.5%。其中,有机食品基地4万亩,占耕地面积0.4%;绿色食品面积296万亩,占26.9%;无公害农产品面积300万亩,占耕地面积27.3%;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基地5处(肇源县50万亩水稻、杜尔伯特县50万亩水稻、肇州县50万亩玉米、林甸县30万亩大豆和30万亩水稻),省级绿色科技示范园区2处(肇州县托古乡绿色谷子科技示范园区、让胡路区喇嘛甸镇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市级绿色示范区10处。有机、绿色食品基地面积稳步扩大,“三品”原料产量400万吨(含畜禽类“三品”),为全市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二)绿色农产品标识数量持续增长

各县区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2014年全市认证“三品”标识505个,其中有机标识26个(粮食类22个、水产类4个),占5.1%;绿色标识84个(粮食类44个、蔬菜类6个、肉类14个、水产类12个、禽类2个、蛋类2、奶类1个、饮品1个、其他2个),占16.6%;无公害农产品标识395个,占78.2%。全市认证地理标志产品6个(肇源大米、古龙小米、托古小米、连环湖鳙鱼、石人沟鲤鱼、他拉哈大米)。

(三)绿色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增强

采取建项目扩大增量、抓改造盘活存量等措施,培育农产品加工集群,提升了农产品加工水平。2011—2014年,大庆市纳入省政府重点推进的投资亿元以上绿色食品产业项目31个,总投资额达23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0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886万吨(粮食470万吨、鲜奶300万吨、肉食70万吨、果蔬46万吨);获“三品”认证的加工企业发展到53家,包括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家(肇源县2家、肇州县2家、林甸县2家、杜尔伯特县1家)、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1家(肇源县10家、肇州县6家、林甸县2家、杜尔伯特县7家、大同区2家、龙凤区2家、让胡路区1家、高新区1家)和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5家,综合加工能力达到380万吨。

(四)绿色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加快

农业“接二连三”工作稳步推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群体规模壮大,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0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规模扩大,农企利益连接关系有效创新,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入股+保底+分红”“互联网+物联网+物流配送”等新型农企连接模式,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提高,带动了全市49个乡镇发展绿色种养业。区域产业要素配置优化,规模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80%以上入驻杏山、德力戈尔、大广、新河、空港、高新区等骨干加工园区,形成了以玉米、水稻、果蔬、乳品、肉类和杂粮为原料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2014年全市绿色农产品产业主营收入476亿元,增长8.2%。

(五)绿色农产品营销水平逐步提升

经营主体品牌意识明显增强,知名及以上农产品商标达到75件,其中全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9件、市知名商标34件。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不断创新,经营主体通过农超对接、直营直供等方式,建立各类直销店(点)2000多个,网络直销和“互联网+农业”模式兴起,部分龙头企业正在探索发展线上线下互动、感知体验式消费的新型业态。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有机绿色产品认证开展不平衡,基地规模偏小

全市经认证的有机、绿色食品标识110个,加工企业38家,基地300万亩。在已认证的有机、绿色标识和企业中,以肇源县居多,均占30%以上,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在产品认证品类上,粮食类产品占60%,畜牧和果蔬产品相对较少。在有机、绿色基地认证上,多是地方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整区域的认证,企业认证的产品基地面积为55万亩,仅占全市有机绿色基地认证面积的18.3%。

(二)品牌开发弱,企业效益低

目前农产品加工的主体为中小企业,大众化产品偏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转化增值率低。产品市场开发主体为直营店(点)、批发代理等,方式传统单一。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工具开展品牌营销的理念滞后、人才匮乏,缺乏像伊利、金锣这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绿色产品生产成本高,加之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大众消费者对有机和绿色产品认可度不高、经济下行等综合因素,导致民众消费有机绿色农产品意愿下滑,价格难以体现价值,企业利润空间缩小,整体收益下降。

(三)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投入品监管难度大

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分段管理、体制机制不顺造成监管力量薄弱。绿色农产品基地生产以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为主,生产者科技素质偏低,为追求产出效益,存在不按技术规程操作,不按标准施肥用药等现象。作为监管主体的县乡两级,人员、经费和设备短缺,对已认证的基地和产品,跟踪监测、检查与后续监管的能力缺乏,监测覆盖面不高,有效监管难度大。

三、有关对策建议

(一)放大优势,把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作为大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坚持用“三产融合”发展思维抓农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以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加工水平、壮大龙头群体、优化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建设规模基地为重点,着力构筑优质粮食、安全牧业、绿色果蔬“三位一体”,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农业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合作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融资“三维共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布局

大庆市南北狭长,土壤类型和有效积温不同,地域差异明显,名特优生物品种资源丰富。应把实施大庆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与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有机结合,构建“1圈、5带、4园、6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引导各县区根据资源优势,制定绿色种植业、绿色畜牧业和绿色水产业等实施计划,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粮食类产品向多种绿色农产品生产发展,加快开发市场需求大的瓜菜、水产和禽蛋奶等名特优绿色农产品。规划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建设绿色基地,实施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包装、绿色运输和绿色销售的产业集群。

(三)坚持标准,提升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

一是抓主体。支持工商资本和社会能人围绕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绿色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连片流转土地,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以主体多元化带动产品基地规模化。二是抓认证。大庆耕地半年休耕,单位面积施肥量和单位面积施药量(杀虫、杀菌剂)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按照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和认证程序,采取“以骨干加工企业为主体,以原料基地为依托,以法人参与为基础”的“三品”认证方式,增加绿色食品认证数量,不断提高认证质量。三是抓示范。分层推进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倾斜政策,优先配套装备农机、农艺、水利、质监和“互联网+绿色农业”等设施和技术。重点抓好5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2个省级绿色食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10个市级“三品”示范区建设。加大四县五区无公害一体化推进力度,支持肇源县争创第一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引领带动全市绿色农产品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无害化控制、产业化发展。

(四)加强监管,保证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制定质量安全标准。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研究制定大庆市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投入品、生产技术操作和加工、包装、运输标准,建立可操作的“三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为保障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标准基础。二是建立监管体系。加强市、县、乡三级执法监督队伍建设,补充人员,充实力量。完善市检测中心功能,建立县级检测站和基地速测站。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农产品质量网络提升工程,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基地原料、企业产品进行质量跟踪监控,指导生产主体按照“三品”生产技术规程组织基地生产,强化加工销售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做到专品种加工、专品种包装、专品种存放,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建立产品质量网络监管追溯系统,组织引导绿色农产品经营主体进入省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录入“三品一标”追溯数据、对接生成追溯码,实现绿色农产品带标上市、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认可度。三是强化投入品监管。对农业投入品实行源头控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强化标签、标识监管。建立绿色生产专用农药、肥料供应体系,健全质量监测和执法长效机制。面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用药知识,改进施肥方式,精准施肥,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逐步减少化肥、杀虫剂、除草剂使用数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四是加强“三品”标识使用监管。达到标准的积极组织申报,已获标志的产品加强抽检和年检。采取标识申报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对擅自扩大标识使用范围和假冒伪劣的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五)突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群体

一是抓项目建龙头。突出玉米、水稻、果蔬、杂粮、乳品和肉食等优势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生成关系,加大研发、引进和建设项目力度,做大绿色农产品加工群体增量。二是抓机制活龙头。支持优势龙头企业通过上市、股权融资、兼并改造等方式做优存量。引导企业加强改善内部管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打造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三是抓科技强龙头。深入与八一农大、省农科院大庆分院和国家杂粮中心等科研单位开展市校共建,运用科技手段破解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发展“三品”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协作建设实验室或技术开发平台,开发名优新特系列产品,拉长绿色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抓园区聚龙头。统筹发挥肇州杏山、杜尔伯特德力戈尔、肇源大广、林甸空港马铃薯、大同新河5个骨干园区比较优势,引导企业、项目向优势产区、园区集中。鼓励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提高产业集中度,带动区域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六)创新模式,构筑绿色农产品产业体系

一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支持龙头企业采取与合作社联合,吸纳农民入社,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技术服务、团购生产资料等方式,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紧密利益联接关系,为农业输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要素,提高基地建设的标准水平。二是“农民入股+保底+分红”模式。支持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吸收农民带地入股,以当年土地发包均价作为社员的保底收入,把土地交给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绿色农产品基地。建立“对基地农户收入有保底、年末二次分红”的合作机制,让农民分享绿色农产品产业加工销售环节利润。三是“龙头企业+互联网+生产基地”模式。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互联网+绿色农业”模式,推动绿色农产品基地生产、产品加工、物联网、线上平台和物流配送有机融合,催生“互联网+绿色”农产品产业新业态、产加销融合发展新模式。

(七)培育品牌,拓展绿色农产品市场

一是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围绕玉米、水稻、果蔬、杂粮、乳品、肉食等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本着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发展线,统筹推进基地生产、产品加工、品牌培育和市场开发工作。按照名牌产品评价体系,对我市绿色农产品企业、主导产品进行全面对比分析,遵循“有牌—创牌—名牌”的创建思路,制定品牌培育方案,建立品牌培育库,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分类别梯次推进品牌培育工作。大力开发“庆字号”绿色品牌,做大“两江”大米品牌,大力推介“黑土玉米”“沙地杂粮”“草原乳品”等别具特色的绿色产品,每年集中力量整合培育3—5个重点品牌。通过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着力在培育有区域影响力、号召力和领导力的绿色食品品牌上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各级政府应引导绿色农产品产业经营主体,把握趋势,顺势而为,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建设绿色农产品“O2O”电商平台,或与大型电商合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线上线下感知互动、体验式消费等绿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从而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由卖得好助推种得更好,激发和释放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活力。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在运用传统的展会、展销和媒体宣传的同时,引导经营主体更加重视运用互联网主流网站及博客、微信等新媒体,与互联网创意团队和公司合作,根据产品和消费人群特点,开展创意策划、创意包装、创意销售,实现产品特点消费理念与时代发展有机结合,制造口碑、扩大销量,提高知名度。

(八)健全机制,营造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实行绿色农产品产业专题推进制,县一级应比照省市绿色食品产业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县级领导抓总、农业部门牵头、部门分工负责的专题推进组,形成市、县对口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从原料保障、资金需求、市场开发等方面加强服务,及时发现、协调解决产业运行中的重点问题。二是完善贷款融资机制。协调金融机构落实国家关于支持“三农”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贷款门槛,简化担保手续。各级政府应加强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开展信用合作,组建和引进资产评估机构,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厂房、设备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提供资产融资评估服务,进一步创新涉农贷款担保方式,着力解决贷款难、利息贵等问题。三是完善政策助推机制。安排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财政专项,发挥财政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撬动农业企业、工商资本、金融资金投资绿色农产品产业,形成产业受益者主体投入、金融部门积极支持、政策性投入引导的多元投入机制,提升产业发展动力。四是完善典型培育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突出基地建设、产业模式创新、品牌培育、市场开发等方面,加大典型培育、总结和推广力度,以点带面,引领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升级。

〔责任编辑:卫宇坤〕

F304

A

1002-2341(2015)06-0055-04

2015-11-17

大庆市专家委员会2015年重点战略调研课题

王世喜(1963-),男,黑龙江大庆人,总经济师,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基地农产品绿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绿色低碳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我的基地我的连
农产品争奇斗艳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