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树民
(广东海洋大学 思政部,广东 湛江524088)
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就南海岛礁及相关海域的争议由来已久,原因也很复杂,中国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真诚态度,于2002年11月在作出让步的情况下与周边相关利益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政府所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得到了南海争端各当事方的认同。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各国领导人的换届,一些国家在南海地区的行为已经明显违背了当时的公开声明。作为南海地区与中国有着直接利害冲突的菲律宾,尤其是阿基诺三世于2010年6月底就任总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咄咄逼人,①2011年5月,菲律宾海军将南海海域三处礁滩上的“外国”标牌拆除;2011年6月13日,菲律宾方面称,计划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2011年7月20日,菲律宾武装部队西部司令萨班及4 名菲众议员率媒体登上中业岛,宣称中业岛是“菲律宾领土”;2011年7月25日,菲总统阿基诺三世在国会高调宣布将会以武力来捍卫南海诸岛的主权,并计划将争议交由联合国裁决;2011年7—8月,在南海被占岛屿整修加固军事设施并计划翻修中业岛上的机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前,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公开向东盟喊话,想拉东盟来对抗中国;2013年菲律宾直接将中菲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向位于海牙的国际法庭起诉;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政府不顾中国政府不参与、不接受国际仲裁的立场,向国际仲裁庭单方面提交了所谓诉状。令中方感到愤怒,令国际社会感到惊讶,令一些菲律宾前政府领导人员感到理以理解(如菲律宾前外长就公开批评过阿基诺政府的做法)。[1]那么阿基诺领导的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的表现及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拟打算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20 世纪70年代菲律宾侵占了本属中国的南海以中业岛为代表的8 个岛礁,1999年菲律宾又以废弃军舰坐滩的方式霸占仁爱礁。阿基诺三世总统上任以前,菲律宾就已经在这些岛礁上面建设了不少基础设施。阿基诺三世上任以来,继续加以扩建。菲律宾当局对中业岛的建设尤为重视。如2013年菲律宾空军工程部队将中业岛原有的飞机跑道加以扩建,力求使扩建后的跑道达到能够起降美军的重型战斗机的要求。另外,菲律宾军方还在中业岛部署了一支舰队分遣队,这个分遣队的任务是负责对中业岛周边进行探查,了解是否具有把该岛建成“可供中型战舰停泊新港口”的可行性。此外,菲律宾军方工程队近年还对中业岛上的新居民区、行政中心等多处基础设施进行了翻修。[2]对于中业岛之外的其他岛礁,菲律宾也加大了建设力度。除中业岛这个大本营外,菲方在占领的中国其它7 个岛礁上均驻有海军,如在司令礁上常年驻有4 名海军侦察人员;在被侵占的中国仁爱礁菲律宾旧军舰上有菲方驻军二十余人。[2]菲律宾的如意算盘是试图将坐礁的废弃旧军舰变成固定的军事堡垒。
一直以来菲律宾方面从未停止过对于侵占岛礁的建设,而且还有下一步的“宏伟目标”。菲律宾国内多家智囊机构于2013年联手向该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有关进一步加强南海岛礁建设的报告。这个报告的具体策略就是“扩礁建岛”,即在菲方目前实际占领的中国8 个岛礁上增建一批更为坚固的常备设施。凭借这些常备设施,菲方军人和各种执法人员登礁上岛将更加方便。这个报告还建议菲律宾当局对“西菲律宾海”内那些尚未命名的岛礁进行全面摸底。对于那些尚未命名的礁盘尽快命名,对于那些适合进一步建设的礁盘则抓住时机“扩大建设”,力争在最快的时间内把它们建成人工岛。至于经费短缺的难题,报告建议菲政府希望能从美国、日本那里得到援助。菲律宾方面还表示,当前南海权利声索国无一不在积极扩礁建岛,菲律宾显然不能在这方面落后他国,虽然当前南海各争端方都表示不愿扩大争端,但各方都想在“南海行为准则”出炉前尽可能“多占多建”。2013年9月,菲律宾政府宣布拨款50 亿比索,以应付增加的军费开支和其他建设开支。[2]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菲律宾的最终目标就是向所占南沙群岛派出更多的驻军,从而强化对这些岛礁的实际控制。
菲律宾一方面自己不断地在大搞岛礁建设,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在南海岛礁上的建设行为说三道四。2013年9月,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指责中国准备在黄岩岛上施工建设,并说要向中国方面提出抗议。[3]2014年菲律宾又说中国正在赤瓜礁和西门礁进行施工建设,并表示抗议。[4]2014年10月3日,菲律宾国防部长加斯明在国会上院的一次预算听证会上表示,总统阿基诺三世已亲自下令维持南海菲占岛屿的现状,其中包括维修位于南沙群岛的飞机跑道。菲方还佯称自己虽然已经筹集到了南海相关岛礁改善设施的必需经费,但鉴于自己已经向国际法院提请仲裁,为避免影响仲裁庭的判决,决定主动停止工事。显然这是很拙劣的做法,暂时停止所侵占岛礁的建设,而这些岛礁现在一直处在菲方的实际控制之下,在裁决作出之后,菲方可以继续施工建设。所以这种暂停作业的伎俩没有任何意义。
菲律宾之所以在南海争夺方面不遗余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南海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菲律宾在海洋石油开发上起步较早,1976年就已经行动,通过招标的方式与国际大公司合作。据说,目前菲方在南海地区开发的油气可以满足其国内40%左右的需求。
阿基诺三世上任以来,在中菲争议区域进行单方面开发动作不断。一是鼓励外国公司在争议地区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2011年6月菲律宾能源部启动了该国第四轮能源招标承包项目,在有争议的南海海域划定了15 个区块允许外资勘探开发油气资源。这轮招标吸引了众多知名国际大公司来投标。2012年2月菲律宾能源部长阿尔门德拉斯向参与投票的境外投资者公开保证,这轮菲政府公开招标的巴拉望岛西北部的2 个油气区块属于菲律宾的主权海域,投资开发将不会有岛礁权属争端。但是打开地图我们就会发现,这2 个油气区块并不属于菲律宾,而是位于中菲两国有争议的海域内,但是菲律宾方面仍然执意单独与西方公司实现联合开发,并且把中国公司排除在外。尽管中国方面提出严重抗议,但是菲方依然我行我素。[5]二是在争议地区公开对外招标。2012年7月31日,菲律宾不顾中国反对,对位于南海中菲争议海域的区域的3 处油气田的开发进行招标。这3 个区块都位于菲律宾巴拉望岛外海西北的中国南沙海域,总面积达164 万公顷,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水域。据初步统计共有15 家公司符合竞标资格,包括澳大利亚尼多石油公司(Nido Petroleum)、西班牙石油企业雷普索尔(Repsol)、法国天然气苏伊士集团(GDF Suez)、意大利油公司Eni等。[6]如果招标成功并进行采油作业,明显是对中国资源的侵夺。2014年,菲律宾方面进一步寻求开发南海海底油气资源,发起对11 个油气区块勘探权的招标,包括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礼乐滩区域。2014年5月21日,菲律宾的菲利克斯石油公司宣布,其旗下公司计划2016年初开始钻探评估井。[7]届时有可能引起双方的进一步冲突。
抓扣中国渔民这一现象在20 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阿基诺三世上任以来抓扣中国渔民的力度没有丝毫减弱。2011年10月18日,菲律宾一艘炮艇在中国黄岩岛附近,撞击了一艘中国大型渔船,而这艘中国大型渔船正在救助中国的多艘小渔船。菲方不仅不对这一行为进行道歉和赔偿,反而狡辩说相撞纯粹是一个“小意外”。2011年12月3日,菲律宾海军在巴拉望岛南端靠近巴拉巴克海峡海域,扣留了5 名中国渔民,其借口是中国渔民非法捕鱼。而巴拉望岛海域一直是中国渔民的传统作业区。2012年4月10日菲方在黄岩岛海域企图扣押中国渔船的行为,导致菲律宾军舰与中国渔政船在黄岩岛相关海域对峙了一个多月,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最后演变成为“两国历史上最严重对抗”。2013年4月8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宣布在该国西南部的图巴塔哈群礁地区扣留一艘中国渔船,12 名中国船员被逮捕。2014年菲律宾方面作出判决,中国渔民被罚款10 万美元,渔船也被没收。船长被判12年有期徒刑,11 名船员被判6年至11年不等的监禁。[8]2013年5月9日,台湾地区屏东县广大兴号渔船在南海作业过程中,遭到菲律宾军舰的袭击,船长被当场击中身亡,引起两岸及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9]据台湾方面透露,事发地点位于北纬20 度,东经123 度,为双方争议水域。
每次菲律宾方面抓扣中国渔民,对外宣称是因为中国渔民越界捕鱼,而事实上有时候往往是菲方海警越界执法,菲律宾方面对于手无寸铁的中国渔民大开杀戒,说明菲律宾在南海仗着美国在背后撑腰,为所欲为。今天,中国的渔民已经越来越不敢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渔区去作业了,因为菲律宾方面已经把巴拉望海域周边当作自己的后花园了。这对中国南海主权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012年5月11日,因中菲两国在黄岩岛对峙,菲律宾一些民间组织在中国驻菲大使馆领事部前举行游行示威。[10]与此同时,菲律宾方面还煽动在美国的菲律宾侨民向中国方面发难。不少菲律宾侨民在菲方的鼓动下,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前抗议,这些抗议人士声称奥巴马政府能保护菲律宾。[11]2013年7月24日,总部在纽约的“美国菲侨良政协会”组织在美菲裔社团组织在联合国总部以及中国驻美大使馆和总领馆前举行一场反华的全球性示威游行,导致中国驻美使馆当天不得不停止办公。[12]2014年7月24日,大约100 名菲律宾人在马尼拉的中国驻菲律宾使领馆前游行示威,抗议“中国对南海的领土主张”。[13]
另一方面,菲律宾国内的反华势力枪杀中国游客及菲律宾国内的菲籍华人。2014年上半年共有18 名中国公民在菲律宾境内遇害。这一数字大大超过往年的平均数,值得强调的是这还不包括遇害的菲籍华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不得不发布旅游警示。2014年10月2日菲律宾北部在这一天内发生两起枪杀案,3 名华人遇害。2014年中国国庆节前夕,中国媒体“要求阿基诺三世就中国人在菲接连遭袭公开道歉”,遭到菲方的断然拒绝,菲方政府其他人士也未就这一杀害无辜的行为有任何表示。2010年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到绑匪劫持,最终造成8 死7 死的恶性事件,菲律宾政府一直没有公开道歉,甚至连赔偿都没有做到。菲律宾的反华情绪在军队和警察队伍中尤为突出。菲前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对媒体表示,“涉嫌参与绑架事件的人当中,半数以上是菲律宾国内警察或军人”。有评论者指出,菲律宾国内“针对中国人的袭击如此集中爆发,也与中菲两国间的紧张局势有关。一个可资佐证的例子是,近些年菲律宾境内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恐怖组织。这个新的恐怖组织以二战期间一支美国远征军——USAFEE 命名,主要由菲律宾当地的军警构成。据称,新的恐怖主义组织——USAFEE 拥有爆炸力较强的武器。USAFEE 不仅针对中国公民搞恐怖袭击,还计划袭击中国使馆、中资机构和商场、机场等公共设施。事实上,近几年来,从官方到民间,因中菲紧张关系所激发的菲律宾民族主义情绪持续高涨,这些恐怖主义组织似乎在与其官方形成“统一战线”,[14]在南海争端上共同对抗中国,在奈何不了中国政府时,把矛头对准菲律宾境内的中国公民或者其国内华裔公民。
近年来,由于南海争端愈发激烈,越南菲律宾在共同对抗方面呈现抱团倾向。由于菲律宾、越南既是南海周边岛礁权利的声索国,同时又与中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且两国的实力与中国差距太大,所以两国暂时采取连横的策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中国。
菲越两国联手的策略很多,如两国加强海上边界共同巡逻,筹划联合军演,开通双方领导人沟通热线。2012年,双方打算互派驻军,互访对方岛屿,搞趣味游戏,踢足球、打篮球等,以增加双方的友谊。[15]2013年7月31日,越南外交部长拜会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除讨论双边的经贸合作,如何共同对付中国也是两国讨论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在南海问题,讨论了防务安全、合作倡议和海洋合作等内容。[16]2014年因为中国南海981 号钻井平台开进南海西沙海域,导致中越之间激烈的冲突。在这紧张之际,越南驻菲律宾大使张兆阳高调接受菲律宾方面的媒体采访,称赞越南人挑战中国的行为是“勇敢与爱国”的,并鼓动菲律宾与越南在南海争端中联合对抗中国。张兆阳为了拉拢菲律宾,甚至开出了诱人的经济价码,表示菲越“可以分享争议水域的海洋资源”。[17]2014年夏天在越南国内反华活动最高涨的时候,《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发出“菲律宾和越南两个国家应该团结起来对抗与中国的海上争端”的报道,公然在南海争端中抱团取暖对抗中国。报道呼吁,鉴于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升级,菲律宾人应该立即组织起来,到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前游行,抗议中国政府,加入到越南人的反华示威中。[18]2014年7月2日,中国与越南激烈冲突之际,菲律宾外长亲自前往越南与越南总理、外长会见,商讨菲越合作,批评中国,显示两国结盟对抗中国的决心。[19]
越菲两国抱团取暖,其实这只不过是两国共同对付中国的权宜之计。因为事实上菲律宾和越南两国之间在南海也存在很大冲突。看看两国的南海主张图就会发现,菲律宾现在所声称的岛屿,包括卡拉延群岛基本上都在越南声索的范围内,越南一直表示,整个南沙、西沙、中沙都是它的领土范围,完全涵盖了菲律宾的范围,双方在这个地方的诉求根本不可能达成一致,两国在这个地方也没有任何相让的迹象。而在中越冲突紧张之际,菲律宾的小算盘是想拉越南共同对抗中国,先对抗中国再说,剩下的由越南与菲律宾两个国家再来谈判。[15]显然这是一种走一步算一步的策略。
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以后,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和海域争端方面改变了斗争策略。即由硬实力和意志力斗争转为法律斗争。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政府向中国政府发出外交照会,表示将会把中菲两国间由来已久的南海争端根据中菲均已签约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条款向国际法院提起仲裁。中国方面在接到外交照会之后不久即把照会退回给菲方,并且明确告诉菲方中国方面绝不接受所谓的仲裁。2013年4月24日国际法庭仲裁庭不顾中方的反对仍然单方面宣布成立。8月27日,国际仲裁程序正式启动。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方面向国际法庭提交了相关仲裁要求和证据材料,企图通过法律的形式向中国施加压力。菲律宾的要诉讼请求有:一、要求国际法院仲裁法庭澄清,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所划定的南海断续线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精神(这个要求当然是无理的,因为九段线在先,之后35年才产生了一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用后来的法律约束先前的权益显然违背了法律的原则)。二、要求国际仲裁法庭明确宣布中国政府实际控制的美济礁、西门礁、南薰礁和渚碧礁均属“水下暗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水下暗礁自然不能享有12 海里的领海;菲律宾方面还向国际法院提出,永署礁、华阳礁、赤瓜礁以及黄岩岛属于岩礁,不具有国际海洋法所规定的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权利。三、菲方要求国际法院仲裁法庭判定,中国目前在南海海域的活动“侵害”了菲方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主张的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权益,并请求法庭采取“临时措施”迫使中国终止这类行为。[20]菲方在与中国的南海争端中采取诉讼策略是希望绕开中国的豁免权,通过“技术性”、“法理性”的诉讼请求,从法理上、舆论上攻击中国的南海主张,否定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历史性权益。
阿基诺三世上任以来,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菲律宾对于已经非法侵占的中国岛礁和海域感到越来越不踏实。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长,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海闷声发大财也刺激了中国官方及民间,要求维护中国南海权益的呼声不断高涨,学术界、媒体、军方、官方都要求积极维护中国的南海权益。而且南海问题的紧迫性日益突出,中国方面进入了积极维权的阶段。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21]这是中国在海洋维权方面质的转变。中国方面终于认识到在南海问题上仅靠中国政府的自觉和忍让无助于维护中国的南海权益。中国各界也认识到曾经和现在的世界大国也必然是海洋强国,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世界上重要一极,海洋大国是回避不了的。因此,中国要走海洋强国之路,这就要求中国的海洋权益绝不能放弃。为此必须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海洋权益,加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海洋护权行动,积极开采南海地区的油气资源。
2012年6月21日,中国政府公开宣布,设立地级市三沙市。三沙市的设立,将大大加强中国政府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三沙市的设立,显示了新一届中国中央政府维护南海主权的坚定态度和坚强决心。设立三沙市,也是中国方面进一步宣示主权的有力信号,是顺应民心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举措。设立三沙市也是对菲律宾等国家的有力应对,是对他们的严正警告。
2012年4月上旬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再次发生激烈对抗,经过近一个月的斗智斗勇,中国方面终于实际控制了黄岩岛。中国恢复对黄岩岛的实际控制,意味着中国方面开创了一种解决岛屿纠纷的新模式——即以经济和外交手段施压,政府派出执法船进入争议海域巡逻、与对方展开意志较量,随时准备军事策应,长时间在争议岛屿附近海域与对方展开拉锯战,以消耗对方的实力和意志。这种方式被国外媒体称之为“黄岩岛模式”。这种新模式显然令菲律宾感到不适应和恐惧。
2014年5月中国自主建造的大型海上钻探设备981 号开进南海作业,是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有力举措。造价10 亿美元的中国离岸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首次开移到争议性南中国海海域作业。虽然遭到越南方面的强烈干扰,但是中国还是坚定地维护了自己的海洋权益。菲律宾显然担心中国的981 号在今后会到礼乐滩一带作业、维权。
中国积极加紧南海岛礁建设,掌握南海维权的主动权。2014年上半年开始在赤瓜礁、永曙礁填海造岛,就有助于中国有效维护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的主权。赤瓜礁、永曙礁填海造岛将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在南海维权面临的战线过长,对于菲律宾等国侵犯中国南海主权鞭长莫及的不利处境。引起了南海周边国家尤其是菲律宾的恐慌。
菲律宾少数政界要员在黄岩岛及南海其它问题上大肆炒作,与那段时间菲律宾国内经济形势不太令人满意密切相关。第一,菲律宾经济增长速度慢于预期,同时与中国经济联系程度不如美国。近几年来,菲律宾的经济虽然有所增长,但是既未达到预定的目标,也与选民的期待有不小的差距。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与中国对峙,可以起到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的目的。虽然中菲双边经济贸易关系增速很快,但是在菲方看来,中菲双方的经济利益比起南海地区的潜在利益,显然只是个小数目。南海对菲律宾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油气资源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美国与菲律宾的双边经贸联系紧密程度远超中国。美国是菲律宾的最大投资国,2012年底已经达到60 亿美元。与美国日本的双边贸易额达到31.1 亿美元。菲律宾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商业外包基地。菲律宾是美国给予普惠制待遇的六个国家之一,也是美国发起的四个增长伙伴国家之一。所以菲律宾在经济上对于美国的依赖远大于中国。在与中国的冲突中所遭受的损失也会从美国日本方面得到弥补。①详情参见Thomas Lun,Ben Dolven.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and U.S Interests-2014.April 23,2014.Pdf.第二,安全利益。菲律宾总是认为,中国侵占了它的领海权益,因为中国的传统权利已经延伸到其近海沿岸,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几十海里,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相比大打折扣。但是问题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享有这个权利,而不能根据千百年后的一个国际公约来否定中国的历史性权益。所以菲律宾为了否定中国在其西部沿岸的历史性权利,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法律依据,与中国在南海岛礁及海域权益归属上讨价还价。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奉行选举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党派的领导人上台,其国内政策的差异往往越来越小,不过在外交政策层面分歧依然存在。这一点在日本、美国、菲律宾等国表现得更加明显。有学者明确指出,研究一国的内外政策,必须了解一国的决策者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对他人的认知情形。[22]2009年菲律宾国内学者罗兰德·辛姆布兰出版了《锻造民族主义外交政策》一书,对于菲律宾一直以来所奉行的内外政策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作者在书中指出,菲律宾政府一直以来在外交上追随美国,其根本原因除了菲律宾原是美国的殖民地这一历史因素外,另一个原因在于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精英长期以来过分屈从美国,依赖美国,投机心理严重,机会主义盛行。因此,考察菲律宾这一届政府主要领导人的政治倾向就能更完整地理解其全面追随美国依靠美国的原因。菲律宾上届政府在阿罗约总统任期内与中国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而阿基诺三世一上台,完全采取对美一边倒的政策。不仅他本人如此,其手下的国防部长、外交部长也由十足的亲美人士来担任。如现今的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在2011年3月公开承认,“菲律宾惟一的战略伙伴就是美国”。[23]所以毫不奇怪,菲律宾当前在外交上采取向美国一边倒的策略。在国际政治多元化的今天,尤其是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客观环境下,菲律宾向美国一边倒显然很不明智。日本安倍晋三重新上台以来,菲律宾与日本又在对抗中国的问题上结成同盟,加上美国的从中撮合,日本与菲律宾的合作日益升温,日本也成了菲律宾的战略伙伴。正如2013年7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所宣称的,“菲律宾的战略伙伴只有两个国家,那就是美国和日本”。[24]而美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利用菲律宾作为出头鸟挑衅中国,唆使菲律宾火中取栗,菲律宾还颇为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近年经济的迅速发展既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平稳前进,也刺激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这两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牵制中国打压中国延缓中国的发展步伐,可没让日本和美国少费脑筋。中国近些年尤其是21 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东亚力量的对比格局,引发相关国家对外政策的调整。我们知道,东亚的主要力量并不局限于东亚地区的几个国家,域外国家美国也是影响东亚及东南亚局势的重要力量。就日本而言,它无论在历史上还是今天在南海都拥有重大利益,随着中国对南海潜在控制能力的增强,日本越发显得焦躁不安。2010年中国经济总是超越日本,更引起世界的关注和日本朝野的恐慌。日本不仅要在各方面刻意压制中国,而且要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压制中国。菲律宾也就成为其压制中国的一张“好牌”。不仅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4年9月底发布报告称,假如参照购买力平价(PPP)的标准计算,则中国的经济规模甚至超过美国。[25]在美国政界学界看来,中国近年的迅速崛起对美国全球龙头老大的地位构成了威胁。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国与主要盟友之间关系不断松动等困境,作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为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优势,2010年美国从学者到官方都公开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而要真正实现“重返亚太”,美国必须巩固其与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以及澳大利亚五大传统联盟的关系。[26]菲律宾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国,受到重视和拉拢也就在情理之中。
美国一直以世界领袖自居,认为即便是在亚太地区也理应由美国领导,中国显然不能成为这一地区的领袖。[27]如果亚太地区最后的政治及经济格局是中国成了这一地区的领导,显然是美国难以接受的。在一些美国学者政客看来,国际竞争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过程,根本不相信中国所提出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美国要重返亚太,必须要有一个支点,从地理位置及美国与周边国家的传统关系来看,最好的支点无疑是菲律宾。所以从2010年美国政府发布“重返亚太”的宣言以来,两国联系日益紧密,在遏制中国方面步伐一致。
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中菲两国围绕南海的争议大概可分为三个层面,美国近年来积极介入其中,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菲律宾在南海与中国争夺中的“打气筒”和“帮凶”。第一,在中菲两国围绕南海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等进行的“遭遇战”方面,美国已不再躲在幕后而是公开走到前台。中菲两国围绕南海的岛礁主权及海域争夺战是双方在南海一线面对面、硬碰硬式的较量,这种较量比拼的是两国的“硬实力”和意志力。进入21 世纪以来,菲律宾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方面与中国的差距日益增大,菲律宾在与中国进行海上权益直接争斗中越来越力不从心。美国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鉴于这种局面,在2014年3月中菲争夺仁爱礁的事件上,美方一反过去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传统,不仅对中国横加指责,甚至出动军机对中菲的角力进行远程监控,就差“赤膊上阵”了,无非是担心菲律宾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二,在中菲双方围绕南海权益的舆论争夺、中菲双方各自主张的岛礁及海域等法律权利地位等进行的“隔空战”方面,美国对菲律宾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中菲两国间关于南海权益的舆论争斗、法律权利地位争斗属于“二线”性质的间隔式、柔性较量,斗争目标是在国际上争夺道统和人心。这种隔空战是海上一线战争的继续,是为自己在海上一线的所作所为提供道义支持,获得其他局外国家理解的重要途径。美国利用其仍然掌握国际话语权的优势,以道义仲裁者自居,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及现任国务卿克里、国防部长哈格尔等高官就中菲南海争端这一议题利用各种场合故意歪曲客观事实,频繁批评和指责中国。菲律宾也不失时机地抹黑中国,谎称自己是南海争端中的受害者,抱怨时常受到中国的欺负,借此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2013年菲律宾因与中国的南海争端而向国际法院提交仲裁。菲方这种对华极不友好的举动不仅得到了美国官方的高度支持,连菲方所聘请的律师团队也是清一色的美国专家,显示了美国官方及民间对于菲律宾在对抗中国方面的坚定支持立场。第三,在中菲两国围绕南海地缘政治博弈、规则制定等进行的“阵线战”方面,美国与菲律宾两国一直以来互相串通、彼此借重,而且力求拉拢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形成遏制中国的“南海统一阵线”。美国、菲律宾深知,南海争端涉及诸多当事国和地区,局势非常复杂,要把侵占中国的历史性权利长期化,必须把南海这一池水搅浑,最好是以两国为基础,联合更多的南海争端当事国,在军事上加强合作,以实际力量来应对中国的维权诉求。这突出表现在2014年4月28日美菲两国签署了为期10年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在这个合作协议中美菲两国明确把中国视为他们共同的“假想敌”。[28]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由对抗到正常化的曲折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不过,东盟各国在经济与政治上实行“双轨制”,即经济上依靠中国,安全上倒向美国的策略。我们知道,东盟十国当中有五个国家同中国存在岛屿归属或海域划界争端。东盟成立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成员国之间经济文化等领域联系的日益加强,也开始谋求在政治领域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把自己看成是地区和平的守护者,以期在南海争端中发挥该组织的政治作用,[29]显示该组织不仅仅是一个经合组织,也有可能打造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组织。所以近些年来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不断变化,尤其是近一两年来,东盟已经放弃了其过去所宣称的在南海问题上“中立、和平”的基本立场,①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外长在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根据其第4 条和第7 条各方同意,依据国际法直接由直接相关的主权国家进行友好协商,和平解决争端;有关各方应通过各方同意的模式,就有关问题继续进行磋商和对话,包括对遵守本宣言问题举行定期磋商,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争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1179_611310/t4553.shtml,访问日期2014年10月26日。积极介入南海争端,以期提升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以及行动力。2014年5月10日,东盟外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明确表示东盟对南海“目前的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并“希望各方保持克制,按照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与《海洋法公约》的方式行事,呼吁各方不要采取危害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行动,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禁止使用威胁或武力”。[30]2015年3月,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更是声称中国应该解释自己在南海的行为。而当越南等国籍人士担任东盟轮值主席时更是利用东盟的平台指责中国。这些举动事实上也迎合了菲律宾的愿望——即希望借助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集体行动给中国施压,进而牵制中国在南海所采取的维护海洋权益的各种行动。
综上所述,阿基诺三世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在南海争端问题上比起前任更加激进,与中国进行了阵地战、舆论战、法律战,并且倚重美国、东盟等外界力量,试图把已经侵占的中国南海权益合法化、永久化。显然,如何化解不利的因素,维护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是迫切而又需要谨慎面对的难题。
[1]乔尔·赛·M·艾格科.菲律宾必须推进与中国的关系[N].马尼拉日报,2014-10-30.
[2]多国在南海岛礁大搞基建[N].环球时报,2013-08-30.
[3]菲律宾宣布暂停一切南沙岛屿维修工事[EB/OL].观察者网,(2014-10-04)[2014-11-12].http://ckxx.hqck.net/arc/hqck/jsck/2014/1004/189063.html.
[4]美联社.菲律宾拉越南在南海联手对付中国[EB/OL].新华网,(2013-08-03)[2013-09-02].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3-08/03/c_132599190.htm.
[5]暨佩娟.菲律宾不顾中方反对,邀请外资勘探南海油气资源[EB/OL].人民网,(2012-02-27)[2012-10-1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2-27/3702371.shtml?.
[6]菲律宾不顾中国反对在南海开发三油气田[N].香港中华通讯社,2012-07-31.
[7]赵衍龙.外国专家:菲律宾正加强开发南海海底油气资源[N].环球时报,2014-06-05.
[8]12 名中国渔民在菲律宾被判刑[N].联合早报,2014-08-05.
[9]台湾屏东渔船遭菲军舰攻击,一人死亡[EB/OL].中国新闻网,(2013-05-09)[2013-12-10].http://news.sohu.com/20130509/n375398712.shtml.
[10]张明.菲律宾首都发生反华示威游行,参加者不足200 人[EB/OL].中国新闻网,(2012-05-11)[2013-02-08].http://news.china.com.cn/txt/2012-05/11/content_25362176.htm.
[11]美国二十多名菲侨到中国使馆前示威,部分越南人参与[EB/OL].凤凰卫视,(2012-05-12)[2013-08-20].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nanhaizhengduan/content-3/detail_2012_05/12/14479894_0.shtml?_from_ralated.
[12]庄明灯.菲媒:菲律宾下周举行全球反华示威,抗议掠岛夺礁[N].环球时报,2013-07-18.
[13]周扬.菲律宾首都发生反华游行:我们被巨大的邻国欺负[N].环球时报,2014-07-25.
[14]润辰.阿基诺别“耍性子”,让菲坐实“准流氓国家”[EB/OL].凤凰网,(2014-10-05)[2014-10-18].http://www.ckhqb.com/article-74979.html.
[15]菲律宾就南海问题拉拢越南对抗中国,拟互派驻军[EB/OL].央视网,(2012-04-12)[2013-01-13].http://news.sohu.com/20120412/n340310355.shtml?1334671238.
[16]菲律宾就南海问题与越南抱团取暖“无底线”示强中国[EB/OL].中国广播网,(2013-08-01)[2014-02-01].http://china.cnr.cn/guantianxia/201308/t20130801_513204791.shtml.
[17]黄栋星.越南驻菲律宾大使:越菲联合对抗中国就可以赢[N].环球时报,2014-06-20.
[18]菲组织声援越南对抗中国,美媒估计中越可能冲突[N].环球时报,2014-05-16.
[19]菲律宾外长访问越南,准备联手对抗中国[N].参考消息,2014-07-04.
[20]胡波.菲律宾提出南中国海仲裁案的冲击[N].联合早报,2013-07-19.
[2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
[22]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8.
[23]Del Rosario Defines 3 Pillars of Foreign Policy[EB/OL].(2013-03-03)[2014-10-13].http:∥www.manilamaildc.net/2011/03/03/del-rosario-defines-3–pillars-of-foreign-policy/.
[24]刘昆.日媒鼓吹“亚太版北约”,联合美国菲律宾对抗中国[EB/OL].环球网,(2013-10-11)[2014-03-01].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3-10/4433470.html.
[25]王思羽.中国9月29日起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N].中国日报,2014-09-28.
[26]萨本望,喻舒曼.关于美国“重返亚太”的几点看法[J].和平与发展,2012(1).
[27]迈可尔·斯温,阿什利·特利斯.中国大战略[M].洪允息,蔡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38.
[28]刘锋.中菲南海争议,美国跳到前台[N].环球时报,2014-04-29.
[29]阿米塔·阿查亚.构建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M].王正毅,冯怀信.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88.
[30]ASEAN Foreign Ministers’Statement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EB/OL].(2014-05-10)[2014-11-8].http:∥www.asean.org/news/asean-statement-communiques/item/asean-foreign-ministers-statementon-the-current-developments-in-the-south-china-sea?category_id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