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翼涛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710049)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以“仁”“义”为内核、以“礼”为外在形式的传统思想道德体系。在传统思想道德体系中,正如《左传》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一直以来都是官员的立身之本,统治者的执政之基。在今天,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此类现象虽不占主流,却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有人见义不敢为、见义难有为[1]。官员的道德修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都有着示范性、导向性、带动性的作用,官员的道德修养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这种道德衰败如果不能被有效阻止,对执政党及其政府的影响就会是致命的,就是中共领导人意识到的“亡党亡国”[2],所以官员的道德塑造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当今,对于官员道德塑造的研究,有的集中就加强我国官员道德修养的评价体系与路径进行探讨,有的集中就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对当代官员道德塑造的影响进行分析,有的集中就域外道德资源和官员道德塑造的路径与我国进行比较借鉴,这些研究都是有益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立足于国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从新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文化扬弃地加以继承,秉承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坚持古为今用,从官员的道德认知、道德信仰和道德行为三个层面来考量传统文化对当代官德塑造的价值,力争推陈出新。
官员道德异化是指官员道德的现实存在偏离人们普遍的道德期待。官员道德异化的程度越大,其道德水平偏离人们普遍道德期待的程度越大,其所展现出的恶越多而善越少,这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偏离核心价值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和官员道德塑造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官员道德塑造的发展速度却仍然滞后,相比较而言是一块短板。
李源潮曾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3]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党和国家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断加强纪律审查工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官员腐败案件不断暴露出来,官员道德塑造的短板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出来,出现了官员道德异化的现象。当代官员道德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享乐化的人生观。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部分官员将“两个务必”的要求和勤俭节约的作风抛之脑后,千里当官为吃穿的享乐思潮沉滓泛起,追求高档住宅、豪华轿车,挥霍公款讲排场比阔气,灯红酒绿、左拥右抱、醉生梦死。二是物质化的价值观。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部分官员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动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丧失,重利而轻义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把金钱等物质需求作为追求的对象。三是功利化的政绩观。政绩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官员在履行职责、追求政绩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当前部分官员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只考虑局部利益,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忽视民生,忽视协调发展,缺乏统筹兼顾永续发展的意识,且顾当下,急功近利,为了多出政绩盲目上项目、搞建设,为了多出政绩就对自然涸泽而渔。四是工具化的权力观。权力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官员在代谁掌权、为什么掌权、如何行权等问题中的具体反映。当前部分官员忘记了权力的主人是人民,权力要为人民服务,权力要按照人民的利益依法行使。这些官员把自己当作权力的主人,脱离群众空话连篇,搞小山头、小圈子,搞人身依附,自立为王;把权力作为满足私欲的工具,大搞权权、权钱、权色交易,生活腐化堕落。
当代官员道德异化,既有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又有社会发展中市场经济自身的消极因素和道德建设、法制观念、防控机制相对滞后所带来的推波助澜。在这两大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官员道德出现了“知”与“行”出现割裂,最终导致了其道德异化。
从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的角度来看。首先,传统人治文化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阶级特权思想。做官,成为一种历史烙印刻写在中华民族思想深处,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并一直影响至今。正如鲁迅所说:“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4]其次,传统人治文化中“修身立德”“德主刑辅”的治世思想,把善治寄希望于道德自律,夸大了人自我道德调节和自我道德约束的因素,忽视了人的惰性和受外部环境干预的因素,造成了部分官员失去底线、丧失信仰,虽然表面仁义道德,却在背后蝇营狗苟。
从社会发展中市场经济自身的消极因素和官员道德异化的防控机制相对滞后的角度来看。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飞速发展促使国家积累了大量可以用于民生领域的财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市场经济也仅仅是一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经济形式,其与生俱来的促使社会关系商品化的消极因素是我们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中都不能够去回避的问题。其次,道德建设、法制观念和防控机制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步伐,显得相对滞后。具体来讲,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道德教育内容和路径没有形成,道德教育失之于空泛,缺乏现实感,在实际生活中的操作性指向不够明确和具体。另一方面是在社会关系商品化的外部环境干预下,部分官员没有经受住诱惑和心理失衡的冲击,重个人利益得失,趋向于利益决定论,以至于贪污腐败、生活腐化案件频发,社会反响强烈。最为重要的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尤其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对官员道德异化的防控机制还没有有效运行。在防控机制出现缺位、法治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官员道德就会受到现实的挤压,偏离普遍的道德期待,道德异化也就成了一种必然。久而久之,对官员的道德要求就变成了一种被架空的说教口号,失去了威信与尊严。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官员的道德认知不断虚化,道德信仰逐渐丧失,并且逐渐与道德行为脱离,出现了表里不一、知行割裂的道德异化现象。
正如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那样,对待本国历史,本国传统文化,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在官德塑造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要进行科学分析,对其积极因素要继承和发扬,对其消极因素,加以抵御和克服,去糟取精,绝对不能以绝对主义的态度全盘接受或者全面否定。
同时,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习近平在2月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又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可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一条主线。我们在官德塑造的过程中要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绝不能孤立地继承传统文化,还应与时代发展的主线相结合,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法治社会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当代官德塑造就是要对传统文化中认识论和实践论进行再思考,使官员的道德认知内化于心,让官员的法治意识、党性原则等优秀思想通过“学思践悟”这一学习-实践-学习的过程上升为道德信仰,使官员的道德信仰外化于行。道德的关键是要说到做到,知行合一[5]。当代官员道德塑造只有回归“知”“行”合一,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树人的官员道德塑造新局面。
从道德认知层面来讲,通过让优秀思想道德占领思想阵地,提升官员的道德修养水平。“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贿彰也。”(《左传》)道德修养是官员为官从政的基石,是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保障。在当代,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对官员道德修养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文化为提升当代官员道德修养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营养。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重视继承官员道德修养的传统,吸收学习传统文化中仁义为民、忠恕孝悌、诚实守信等优秀思想。所谓学习仁义为民,就是要求官员放下官本位思想,密切同人民群的血肉联系,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就是要求官员放下特权思想,把自己和人民群众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平等公正的思考问题,在面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时,舍私利而取公益。所谓学习忠恕孝悌,就是要求官员对待党和国家忠诚尽职,对待父母兄弟孝敬友爱,对待自己严格要求,对待他人宽厚体谅。所谓学习诚实守信,就是要求官员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言而有信,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通过吸收学习,使官员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守住底线,不碰红线,根除产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消极思想滋生的思想土壤。其次,要建立统一的公职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明确社会对官员的道德要求。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评价和惩戒机制,对官员道德的塑造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和纸上,期待官员的道德自觉,必须要以制度来确保官员职业道德规范的落实。最后,要推动官员道德认知和社会道德认知的良性互动,使官员成为新时期社会道德的领航员。传统文化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的思想,现在我们对传统文化中官员的道德预设是否正确不做评价,但至少有一点是毋庸质疑的,官员道德认知与社会道德认知之间存在着互动,官员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就会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时当社会道德水平提升时也会对官员道德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二者在良性互动中螺旋上升。
从道德信仰层面来讲,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过程着重培育官员的法治信仰。法治精神的核心是法律至上,要求官员依法行政、依法用权,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然而,受到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我国官员法治意识一直较为淡薄。首先,传统人治社会中官本位思想强化了封建特权思想,皇命即法律,而法律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礼记·曲礼上》),造成以权压法、以权代法。其次,传统人治社会中为了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和宗法伦理。“以礼入律”“德主刑辅”片面地放大了道德自律的作用,模糊了“德”与“法”的界限,而弱化律法的作用,造成情大于法,抑制了法治文化的发展。这些以权压法、以权代法、情大于法的观念,虽然与现代法治精神、与当代人民的要求相悖,但时至今日还普遍存在。所以说,对官员法治信仰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既然国家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必须塑造法治信念,贯彻法治思想。首先,要加强对官员法治教育和宣讲,使官员渐思渐悟,把法治理念运用于具体工作,在工作中加以印证和纠偏,逐步使法治理念上升为信仰,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其次,要在全社会营造法治的氛围,通过依法行政和法律监督等手段倒逼官员法治意识的提升。最后,要把法律知识考试、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纳入干部考核与晋升评价机制,形成注重法治信仰的用人导向。
从道德行为层面来讲,通过提高勤政、廉政的行为自觉来巩固官员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信仰,然后再通过道德信仰反过来促进官员道德的行为自觉。勤廉为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面对当前官员在道德层面“知”“行”出现割裂的道德异化现象,巩固勤廉为政的行为自觉,是弥合知与行之间的裂痕的重要手段。巩固勤廉为政的行为自觉,首先要勤政履职。古语有云“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篇》)对于当今的官员来讲要在思想上明确不廉政是腐败,不勤政更是腐败,要防微杜渐,以勤政为先,以勤政促使官员不懈怠,表里如一。其次,要加快勤廉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中有“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日清,日勤,日慎”(《官箴》),有“志忍私,然后能公”(《荀子·儒效》)。以古鉴今,勤廉文化建设可以从“清、慎、勤、忍”四个方面着手:清,就是清正廉洁,不谋私利;慎,就是慎独、慎初、慎微,始终如一;勤,就是勤于工作,毫不懈怠;忍,就是自我约束,抑私欲而扬公义。最后,要形成对勤廉为政的制度约束力量。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对腐败行为“零容忍”,“打虎”与“拍蝇”相结合,形成了有力的震慑机制。那么要真正使勤廉为政成为官员的行为自觉除了震慑机制外,更需要厘清官员权力清单,把制度的笼子织得更细、更密、更牢,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发展繁荣——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J].求是,2013(24).
[2]郑永年.改革及其敌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70.
[3]李源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J].求是,2009(20).
[4]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6.
[5]田学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J].求是,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