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言语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语感”,即训练学生感悟和驾驭言语的能力。语感培养的立足点就是教学文本。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从言意统一的角度来探讨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据言悟意,以意驭言。
【关 键 词】 言语能力;语感;文本;言意统一
巴赫金曾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处于素质教育改革风口浪尖的语文学科,时常争议不断,派别林立。是固守工具性至上的论调,还是推崇人文性为主导的观点?是强调文学,还是重视语言?是以教师讲授为核心,还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我想说,让我们回到语文教学的出发点。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即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贯穿其中的核心能力,就是感悟和驾驭言语的能力。潘新和教授曾指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特性。语文学习,微言大义,就应回归到语言文化和言语艺术的感悟和表现中,进而提升语文的素养。
这就必然要求教师不能将学生拘囿于语言知识方面的学习,忽略对言语能力的训练。如果仅仅教会学生熟记字词句的意思,他们往往无法由言及意,感受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怀,更难以发表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相反,如果一味地架空文本,只看重文学感悟和主题探究,长此以往,学生虽得“意”却忘“言”,逐渐丧失了感悟和驾驭言语的能力。最终,我们身边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尽信书”的“书呆子”,或是“有口难言”的“闷葫芦”,教出一群“失语”的学生,语文教学将会迷失方向。
可见,言语能力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须贯彻“言意统一”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由立言而立人,从而提升其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言语能力培养的关键是什么呢?答案尽在“语感”二字中。语感,是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语感,才能具备相应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将四种言语能力协调贯通。所以,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培养高品位的语感也是语文人文性最主要最鲜明的体现。语文知识教学一般不需要心灵的参与,它有标准答案;语感教学就不同了,一定要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之所以是一门艺术,其奥秘也许就在于此。
那么语感教学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立足文本,言意互通,据言悟意,以意驭言。即在文本教学和语言训练时,找寻言意契合的点,在会意中养成语感,于表意中提升语言的驾驭能力。故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从言意统一的角度来探究语文教学中增强语感,提升言语能力的策略。
一、据言悟意,披文入情
汉语言文字是象形的、表意的,蕴藉情感和哲思,有诗性的品质,感性的色彩。《庄子·天道》中说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这表明了言语所承载的无限语意。若没有对它的感受和领悟的语感,怎么能走近文学的万象世界?怎么能收获生命的体悟?怎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呢?
托尔斯泰曾言: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需要的位置。言为心声,词的位置就是由它深藏的意所决定的。故教师应在文本分析中,通过文中的遣词造句,巧妙设问,适时提点,启发学生感悟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怀和思想,品味字里行间的深层意味,感受那言外之意,点燃学生的心灵,去领悟汉语表情达意之趣味。据言悟意,批文入情,方能形成语感,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正如文采出众、才思敏捷的文人墨客,是向来颇看重遣词造句的,可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为人性僻耽佳句,不惊人死不休”。教师在语感教学中,也应当明确方向,拿出这样的认真态度和钻研精神。在文本分析中,着眼于词语的选用,关注一句一式,一个标点,一处停顿等,体察思想情感,玩味言语艺术。
首先,品味词语的选用,应展开对动词的推敲,形容词的琢磨,副词的取舍,名词的斟酌,语气词的揣摩,采用加减、调换、对比等方法,来感受言语间的耐人寻味。
如戴望舒的《雨巷》,首尾两节几乎完全相同,但有一处却做了改换,第一节的末句是“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而末节却将“逢着”换为“飘过”,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调整呢?以“逢着”结尾不是更美好吗?该换词语的原因正是诗人的情感变化所致。从前几节可知,“逢着”是诗人的美好的幻觉,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像梦一般的”“飘过”,消失了,不可能“逢着”了。因此,在末节,“飘过”更能表现诗人内心的幻灭感;而且“飘过”的梦幻感,并未削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之感,反而在情感上更强烈了。因此,末节的换词,渲染了感伤的氛围,加深了迷蒙的意境,强化了情感,恰到好处。这便是可让学生去感悟和习得的言语艺术。
其次,对于有特色的字眼更须用心赏析。叠词的回环反复之韵味,语气词的一唱三叹之语意,拟声词的摹声状物之趣味,还有双关、互文、反语等的字字珠玑之妙,都是理解文本意蕴和领悟作者情怀的着眼点,是我们及时、有效地进行语感训练的落脚点。
如诗圣杜甫的律诗,因其工于用词传情,而成抑扬顿挫的言语风格。其代表作《登高》运用叠词、拟声词和充满色彩的词语描摹秋形、秋声、秋色与秋态,写尽秋士的悲秋与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萧萧”写秋风中树木的飘零衰飒,“滚滚”写江流的奔涌雄浑,两个叠词纵横、快慢相对,将生命有尽的时间感和宇宙无限的空间感融为一体,传达出新陈代谢、古今变化不可抗拒的人生体悟,渲染出悲壮之感,满怀深沉的家国情感蕴含其中。
我们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就需要多研读经典作品,寻觅字里行间的亮点,深味言之意蕴,“得意忘言”,语感便有了。只有这般批文入情,我们才能走进汉语言文学的洞中天地。
二、以意驭言,传情达意
通过文本语言的品读,学生语感能力提升后,方能得以更好地进行言语运用,完善其听说读写的能力。第一,教师必须立足文本创设情境,精心营造课堂氛围,为学生进行言语能力训练搭好平台;第二,我们要潜心会文,独具慧眼,挖掘“一处传神,效果皆出”的言语实践点和激活学生心灵的契合点,使得学生找到言语发抒的“麦克风”,从而引导学生在言语活动中完成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转化,最终收获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文本中哪些地方可以成为言语表达的实践点呢?
首先,教师应善于抓住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好的作品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于行文间留有想象的空间,含而不露,意味深长。如果我们能找到文本中的这些无声处、无言处,投石探路,巧妙拓展,设计学生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品味和补白的兴趣,畅所欲言,那么促进学生的语言感受和表现便有了契机。
其次,关注文本中的精彩之处,设计迁移训练。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已有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语感的培养、言语的运用在言语由内向外的转化中,可以通过文本的迁移训练来实践。那我们该从何处找寻迁移点呢?文本中最突出的表达技巧、遣词造句等言语运用的精彩之处,均是语言迁移训练设计的切入点。
可见,教师在言语能力训练展开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活跃,情感和思想亦得以积蓄和沉淀,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又能促进我们言语的感悟和表达,如此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得以全面地发展了。
叶老说课文是“例子”和“凭借”。我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凭借“典范语言”的例子,找准一个言、意的契合“亮点”,燃点教学激情,养成语感,让学生永远在语文的路上行走,让言语能力“种”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流淌在学生的血液里,随着岁月增长,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滋养心灵。
【参考文献】
[1] 岑运强. 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岑运强,刘安敏. 我们没有共同的语言吗?[J]. 语文建设,2008(3).
[3] 陈振锋. 语文:言语艺术表现言语文化[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10).
[4] 刘树凤. 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