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贫血患者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

2015-03-28 02:11韩慧杨山虹黄福达张秀明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系统疾病性贫血形态学

韩慧,杨山虹,黄福达,张秀明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广东 中山528403)

贫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1],许多系统疾病均可并发贫血,可以是造血器官的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系统疾病。要想明确诊断,必须查明其发生的原因,而实验室检查在其诊断以及治疗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我院160例初诊为贫血并且怀疑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形态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初诊为贫血查因收治入院,并怀疑造血系统疾病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乏力、纳差等贫血症状,其中男62例,女98例,年龄6个月~85岁,平均43岁。

1.2 方法

1.2 .1常规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并选取髂骨或胸骨进行骨髓穿刺,制备涂片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根据临床症状同时进行相应的血清铁、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以及溶血项目等检查。

1.2 .2细胞形态学分析 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均进行瑞氏-吉姆萨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200个有核细胞,依据《血液学诊断与疗效标准》,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2]。

1.2 .3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包括铁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POX)、糖原染色(PAS)以及碱性磷酸酶染色(ALP),试剂来源于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染色液,具体步骤参照其各自的说明书。

2 结果

160 例患者中,造血系统良性疾病共111例,占69.4%,其中缺铁性贫血(IDA)最常见,其次是溶血性贫血(H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gA);造血系统恶性疾病37例,占23.1%,最多的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其次是急性白血病M3和M2;非造血系统疾病中有10例是正常骨髓象。具体疾病的构成见表1。

3 讨论

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表现,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3]。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情况,贫血可以分为增生性贫血,如IDA、MgA、HA;增生不良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AA)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各种系统疾病均可以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或生成减少而导致贫血,可以是血液系统良性疾病,也可以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引起贫血的主要病因是造血系统良性疾病,最常见的是IDA,占43.1%,外周血细胞形态显示红细胞大小不均,体积多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属于增生性贫血骨髓象,幼红细胞表现为“核老质幼”的特点,铁染色表现为细胞外铁消失,内铁减低。HA和MgA也比较常见,前者多由红细胞内在缺陷或者外在因素所致,除了有增生性贫血骨髓象一般特征外,还需要靠其它溶血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才能确诊。MgA表现为骨髓粒、红二系有二系或一系呈巨幼样变,有核红细胞体积增大,巨早幼红易见,多表现为核增大明显,成熟红细胞中多见异形红细胞增多,大部分易见胖杆和多分叶核粒细胞,外周血表现为红细胞大小不等,体积多偏大,细胞形态学对Mg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叶酸或维生素B12检测结果,诊断MgA并不难。虽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以血小板减少为首发症状,但有些患者在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下贫血也是其临床特征之一,骨髓象显示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但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乏,也就是所说的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不良。

表1 以贫血为初诊症状的疾病构成比及外周血象、骨髓象特征

许多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患者往往以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就医,本研究结果显示MDS和急性白血病也较常以贫血为首发表现,分别占6.9%和12.5%。MDS的血液学表现异常复杂,涉及到一系或多系细胞发育异常,红系有核细胞多数明显增生,核浆发育不平衡,可见巨幼样变,如核碎裂、核出芽、双核或多核幼红细胞;粒系可见假Pelger-Huet畸形核以及巨晚幼、杆状核粒细胞,MDS-RA与MgA的鉴别比较困难,有文献报道[4]两者的鉴别,除了上述的特征外,MDS巨幼变不如MgA典型,而MDS易见双核粒,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对MDS更具有诊断价值。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只要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白血病细胞并达到一定比例即可诊断急性白血病,本研究可以看到以贫血首发的类型有M3、M2和ALL,另外MM和AA也可以见到。

贫血虽然是很常见的一种表现,但是它背后隐藏的是复杂的疾病类型,所以要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进行诊断,以防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外周血[5]及骨髓细胞形态检查是诊断贫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仪器,只要有一定的形态经验就能对血细胞形态做出正确评估,能快速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根据本研究结果,在遇到贫血患者时,首先考虑造血系统良性疾病,其次考虑恶性疾病,但非造血系统疾病也要引起重视,结合病史力求做出正确诊断。

[1]沈志祥,陈钰,李军民.简明临床血液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99-300.

[2]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

[3]许文荣,王建中.临床血液学与检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0-180.

[4]邢颖.难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形态学分析比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116-8117.

[5]田露,汤萌,程爱香.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5):527.

猜你喜欢
系统疾病性贫血形态学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与全身多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伴有系统疾病的老年缺牙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过程中的护理
ROS介导的炎症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医学微观形态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
数学形态学滤波器在转子失衡识别中的应用
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改变在四种类型MPN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