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 和田 848000)
教育对民生改善的作用探析
王秀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 和田 848000)
教育是民生改善的一部分,同时教育也是民生改善的基础。教育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民生改善。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生产效率以及科学技术等促进经济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引导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促进个体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等,学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民生;民生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我国的实际国情,民生领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全球化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民生改善逐渐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从古至今,民生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等等反映了我国各朝各代贤能都非常关心民生问题,当朝统治者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如古代的“休养生息”政策。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赋予民生的新涵义,可看出民生一直是各政党最关心的问题。在今天,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新语境下,民生问题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热门问题。关于民生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陈媚林的“均利说”[2]、吴忠民的“状态说”[3]、王国发的“需求说”[4]、黄克亮的“整体样态说”[5]、刘卫琴的“根本利益说”[6]等不同观点。虽然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但基本达成共识是民生问题包括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等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也包括与广大人民群众间接相关的、非基本的问题。本文所指民生是指狭义的民生,即指与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基本问题,不包括非基本的、间接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小到家庭和个人,教育无处不在。民族地区也好,非民族地区也罢,教育都是国家发展、地区发展、家庭发展、个人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是人行走所必须的摩擦力。教育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内容,对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民生改善的一部分
民生指“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鳏寡孤独有所照顾,住有所居……”,由此可已看出教育是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内容。民生改善是指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并有较高的满意度。纵观教育发展,虽然不断实施教育改革但依然无法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如何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上得起学并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国家和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
(二)教育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民生改善的关键是提高民生改善主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主体性,教育是其重要的措施。即教育是民生改善的基础。民生改善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制定者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政策质量的高低、是否切合实际等。制定者的素质需要通过教育不断提升,以此为制定好的政策提供可能。其次,教育能够提高行动主体的决策能力。一个好的政策只有执行到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民生改善行动主体的决策能力是需要行动主体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而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则需要教育。最后,教育能够提高主体的能动性。人在社会和生活中为了生存和发展始终作为主体存在的,“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体”。[7]个体的能动性影响着个体对环境的选择和加工,同样影响着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面对自我发展,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提高有利于人积极地面对客观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民生改善需要的就是主体能动性的提高,需要人的发展,而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恰恰在于选择和借助人类的科学文化引领受教育者的个性素质的发展,由自在的人成长为自为的人,成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8]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是现代社会民生改善的基本问题。通过发展教育有助于解决民生的四大问题。
(一)促进经济发展,为民生改善打基础
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是一切民生改善的基础和前提,因为物质财富可以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从古至今,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要实现民生改善,意味着要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才会在一定的时间内使用一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离不开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而高质量的劳动者需要掌握前辈留下的丰富的文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文化知识的传递和再开发需要教育。
首先,教育能够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者,它起着主导作用。而劳动者对生产力的主导作用不只取决于劳动者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劳动者的质量,也就是指劳动者具备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能力。当劳动者还不具备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能力的时候还只是一位潜在的生产力。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使其掌握生产技能,从而把劳动者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加,而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劳动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能力方面。通过教育,可以把简单的劳动力再生产为具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通过教育可以把一名普通的工人培养成为工程师。从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将与日俱增。
其次,教育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教育可以提高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队伍,通过教育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水平,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道德,通过教育可以提高社会吸纳新技术的能力以及促进新技术的传播和进一步的开发等等。教育的这些作用可以改善劳动者实用工具以及劳动者的技能和觉悟,使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能力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最后,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邓小平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教育不仅是培养劳动力的场所,也是创造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培根曾在他的理想国模式中提出“……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的生活”[10],教育把前人留下的科学成果和知识不断地传授给受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使之用于社会生产。此外,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前人和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新的发明创造,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提高人的主体性,促进民生改善
国家通过一定的经济发展及各种扶持政策等,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随着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精神层面的需求成为民生的新需求和民生改善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民生改善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呈螺旋式上升态势。因此真正的民生改善不能仅注重眼前的“惠民好事”,更重要的是从长远利益出发,发展教育,通过教育提高民生、改善行动主体的主体性,实现“内生式”的民生改善。
“主体性是指人求真、求善、求美、追求自由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的形成不是靠自然遗传的,而是在自然基础上通过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教育形成的。”[11]我们常说“教育是促进个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活动”[12],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能,并非让受教育者简单的复制、粘贴这些知识,掌握这些教学内容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主体能力、态度、人格特征等身心结构的一部分,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举个简单例子,人从进化成人之初到现在,身体生理功能变化缓慢,但人的生活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贡献者就是教育。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和发展还得有赖于人自身的认识、情感、意志等自己的活动,但是如果没有教育的有效引导和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如果没有教育,人的主体性就不可能从当前的水平向可能的、更高的方向发展。比如说人不爱劳动,不是说她天生就不爱劳动,主要在于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虽然教育主要进行的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正如赞科夫所说“知识教学不等于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同知识的掌握有密切关系,但知识学习和人的发展是两回事”[13],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是目的,教育目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发展是人在积极的、自主的、创造的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进行的,脱离文化知识的环境,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三)提高个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过教育塑造和提升人的主体性,引导个体提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发展,进而达到民生改善。
第一,通过教育引导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促进“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充分协调和全面发展”[14]。教育为个人教育可以提供自身发展或技能培训等机会,使得每个人获得个人技能和与人协调等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通过教育使个体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在民族地区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民族地区人民改变当前生活状态的主动性不强,等着政府的支援。因此,通过教育有利于提高主体的能动性,促进主体调动自身积极性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第二,提高个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首先,教育能够提高个体的就业能力、增加收入。随着社会的发展,收入较高的劳动岗位需要劳动者具有一定的教育程度和教育背景,通过教育提高个体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促进个体在一定社会中更好地就业,从而提高个人收入改善个人生活条件。在贵州黔东南黎平县考察了解到民族地区乡镇初中辍学率高且升学率低,大部分学生没有继续升学而是直接进入社会。基础教育中只注重“升学教育”未渗透职业教育加上当地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较差等原因,辍学和初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群体在没有掌握相关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进入社会,会形成“在家种地不会种,外出务工无技术”的尴尬局面。辍学和初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学生群体一部分在家从事农业劳动,大部分远走浙江、广州等发达地区务工。而这部分走入社会的劳动者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教育直接进入劳动市场。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扩大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低无技术的初中毕业生出路受限,大部分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其次,教育能够提高个体的消费意识促进消费效益最大化。[15]个体通过教育接受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等,由于不同个体受教育程度和教育背景的不同,价值观念等表现形式也不一样。通过教育使个体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科学消费从而促进消费效益的最大化。最后,教育能够提高个体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在社会中的工作岗位和收入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在我国还有一部分人是文盲或者半文盲,接受过教育的多数是初等教育,他们的社会地位较低。因此,通过教育使个体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其文化素质,促进个体更好地就业进而提高其社会地位;通过教育提高个体的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源的增加,国家经济发展为人民生活的公共设施设备的改善提供可能性。
教育是民生改善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民生改善的基础。教育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提高民生改善主体的主体性。我国国情复杂,不同地区实现民生改善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不能一刀切,不能简单照搬,尤其是在民族地区。不同地区一般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长期以来形成一定的文化特征,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民的观念、需求以及人民的主体性。不同地区办教育应考虑当地文化特质,办适合当地的教育,从而达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 黎映桃.民生的问题化与政府创新[J].学术探索,2007(3).
[2] 陈媚林.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J].求实,2008(8).
[3] 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
[4] 王国发.把握民生本质 真正改善民生[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5).
[5] 黄克亮.民生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探求,200(3).
[6] 刘卫琴.浅议民生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7][8]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1,51.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10] 杨沛霆.科学技术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64-65.
[11][12][13] 张万兴,赵平俊.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2-10.
[14] 靳玉乐.教育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61.
[15] 韩淑丽,安鑫耀.和谐社会中的居民生活质量宏观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10).
2015-03-23
王秀波(1985-),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