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美学之《勒俄特衣》的原始审美意识研究

2015-03-28 20:57
关键词:史诗彝族意识

罗   解

(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66)

地域美学之《勒俄特衣》的原始审美意识研究

罗 解

(四川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摘要:一部史诗的产生与它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彝族史诗作为四川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它独特的审美特性,它以活形态的表现形式、以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表达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适应自然以及期盼征服自然的审美价值取向,其中蕴含着彝族先民深厚的原始共同审美价值,也体现出他们的审美趣味,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所处的环境。

关键词:地域美学;勒俄特衣;原始审美意识

1《勒俄特衣》产生的地域环境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史诗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人是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人,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所产生的。环境对人与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可以说表现的是一种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从地理学的角度上说一般概括为人地关系理论。人们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在很早就有了,这种认识最早始于神话与史诗,彝族史诗《勒俄特衣》就包含了大量的人地关系的记载。先看西方关于人地关系的记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5年)认为寒冷地区的民族勇敢无畏,但缺乏智慧和技术;亚洲人聪明,但缺乏勇敢精神;居住在两者之间的希腊人则具有两者的优点,所以能自立,能统治其他民族。他还认为希腊民族之所以兼有两者的优点,明显的是由于希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希腊是一个半岛,碧蓝的爱琴海,星罗棋布的美丽岛屿,每隔20年才结一次冰,居民从五月中旬到九月都过着露天的生活,“在这样的气候中成长的民族,一定比别的民族发展更快、更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一种审美范畴——优美,温克尔曼称它为“高贵的单纯与静默的伟大”。到了近代,法国的哲学家孟德斯鸠(C.Montesquieu,1698—1755)在他的《论法的精神》这本书中对地理要素与政治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性质及其演变以及民族生理、心理和宗教信仰是受其环境与气候条件决定的,不同的地域决定着不同的审美情趣。“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德国康德受到孟德斯鸠的影响,在他的《自然地理学》中说道,地理环境决定着所产生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的差异。德国拉采尔(F.Ratzel,1844—1904)认为“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在他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用达尔文生物学的观点研究人类学,他把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归结为四个方面:直接的生理影响,心理的影响,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人类迁徙和分布的影响。

《勒俄特衣》作为四川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特定的自然与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勒俄特依也称“勒俄”,意为“通过口耳相传下来的辞章”“精髓”,是用古彝语传承下来的一部长篇创世史诗。勒俄是彝族先民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战胜自然和自我认识的产物,以叙述宇宙演变、万物起源、英雄神话、祖先迁徙、部落战争、人类支系的繁衍等为主要内容。《勒俄特衣》广泛流传在四川彝族地区和云南部分彝族地区,主要流传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南至金沙江,北至大渡河,凉山州的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为这部史诗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史诗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产生于人类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凉山地区的人们以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使史诗得以保存,并且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凉山州地处云贵高原,四面山川绮丽、河流湍急,人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封闭的,以前的经济发展也比较落后,但是这种封闭的自然环境却使流传本土的文化很少受到中原文化的同化,得以保存自己本土的文化特色,从而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2《勒俄特衣》“非对象化”的原始审美意识

在中国的历史上,审美意识很早以前就有了,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一些新石器时代的精美陶瓷,很明显地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三星堆出土的一些商代宏伟而崇高的青铜面具,表现了蜀地浓厚的神话气息与巫术信仰。中国古典美学在先秦中原地区的发展中,出现了繁多的重要的审美概念,比如“天人合一”,就是强调“天”与“人”和谐相处的哲学观念,也就是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共处的关系。流传于四川凉山地区的现存的“勒俄”由“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阿俄署布”“雪子十二支”“呼日换月”“支格阿龙”“射日射月”“喊独日独月出”“石尔俄特”“兹的住地”“合侯赛变”“古侯谱系”和“曲涅谱系”共十四大经典诗篇构成。每一诗篇既是独立的故事,又是相互联系的故事,主要叙述了开天辟地、万物诞生、人类起源、洪水泛滥、民族迁徙、部落战争、族群谱系等核心内容。如“天地演变史”中讲到了“远古的时候,上面没有天,有天没有星;下面没有地,有地不生草;中间无云过,四周未形成,地面不刮风”的混沌宇宙;“雪子十二支”中讲到“降下三场红雪来,红雪下在地面上,九天化到晚,九夜化到亮,为成人类来融化,为成祖先来融化。做了九次黑白醮,结冰来做骨,下雪来做肉,风吹来做气,下雨来做血,星星做眼睛,变成雪族的种类……”,充分体现了彝族先民水(雪)生万物的观点;“石尔俄特”中讲到“远古的时候,雪子施纳一代生子不见父,施纳子哈两代生子不见父,子哈迪宜三代生子不见父……石尔俄特啊!要去买个父亲来,要去找个父亲来……”,说明了人类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历史。纵贯这部史诗,全诗体现了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凉山彝族人们的审美意识。

《勒俄特衣》中记载彝族的祖先生活在高山上,这里群峰叠翠,江河纵横,海子星罗棋布,坝子阡陌流绿,巍峨的大小凉山,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相对于发达的中原地区,这里确实是产生史诗的沃土,史诗的生存和流传正是依赖于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样条件下产生的史诗审美意识有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天、地、神、人“单一的四元”:“大地和天空,神圣者和短暂者同时居住在一起。这四者在一起,由于它们自身属于一起。先于现身的万物,它们进入了单一的四元”。海氏所说的“单一的四元”极具启发性和东方色彩,从他富于诗意的表述来看,天、地、神、人的世界是非对象化的世界。“世界从来不是立于我们面前让我们观看的对象。只要世界作为诞生与死亡、祝福和诅咒从而使我们进入存在的道路,那么,世界便从来不是作为相对于我们主体的对象”。也就是说,作为人的原初体验的世界是交融合一的,而不是主客二分的。世界不是人作为确认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人也不是客观世界对象存在的主体。彝族先民本真的原初体验的非概念、非对象化,这种原初体验便赋予他们一片生机勃勃的具有多重阐发性的创化之境。在这个幻化了的诗意世界中,天、地、神、人四元和谐地构成了一个整一的世界。处于原始时期的彝族先民从观察自然生命的萌芽、生长、死亡和腐朽的尺度中反观人自身,认识到生命的始源形成了生命的过程和秩序,从而产生了只有回归生命的始源才会有生命再次诞生的整体的、普遍的意识,个体产生于共同体并要回归于共同体才将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勒俄特衣》的地域审美观:英雄崇拜

一定的地域决定着一定的审美意识。出生于密西西比州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曾以描写他的“象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而被称为美国的莎士比亚,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所创作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使人们透过美国南方的沼泽、河流、荒野、森林、乡村、城镇和密西西比的洪水,看到了生于本土的人民的追求、渴望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福克纳经常讲:“我不是文人,我是农民。”无独有偶,生于湘西凤凰镇、以其沉重而浪漫的笔触描写了故乡本土而饮誉文学界的沈从文,终生爱说自己是个“乡下人”,而这个“乡下人”的代表作“是世界上好多文学者永远要看,而且要给自己的子女看的”。老舍小说中的“京味”、沙汀、李劼人小说中的“川味”则更是人们所熟知的了。沈从文曾在他的《自传》里面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我的影响实在不小。”因为“我幼年的美丽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从沈从文到福克纳、从先秦时期的南北文化、从《诗经》到《楚辞》,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给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反映故乡本土文化精神的可能性,而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是特定的受政治、经济制约的地域文化心理。

在《勒俄特衣》中支格阿龙射了六个太阳、七个月亮,解决了彝族人们的苦难,被彝族人们公认为他们的英雄。这部史诗很大部分围绕支格阿龙这个人物进行叙事,讲述支格阿龙的英雄事迹。“一部民族的英雄史诗,往往是在该民族特定时期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这个民族文化精神形成发展期的活化石,它以民间口头传说的艺术形式,跨越过世世代代历史的时空界限,是一个民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知识的总汇,是一个民族英雄文化的百科全书。”古代史诗中的英雄形象是结合一些神话因素与歌颂本民族在最初形式和发展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斗争以及在这些斗争中立下丰功伟绩的英雄,这个形象不是彝族人们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蜚短流长,而是该民族的信念与信仰,《勒俄特衣》被视为整个彝民族的“根谱”,是他们原始共同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是特定的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在人们头脑中的创造性反映。地域审美观是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勒俄特衣》正是彝族人民原始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人的审美意识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纠缠”,自然界是人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勒俄特衣》是彝族人民历代口耳相传留下来的“根谱”,是凉山人在体验自然,领悟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来的,是凉山彝族地区审美意识的典型代表。

4结语

《勒俄特衣》的产生与它所处的自然与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自然环境与人类审美心理生成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与人类审美心理的发生、自然环境与人类审美的差异等方面。《勒俄特衣》作为四川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以活形态的表现形式、以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表达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适应自然以及期盼征服自然的审美价值取向,其中蕴含着彝族先民深厚的原始共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大凉山彝族民间长诗选[M].方赫,走志诚,整理.[彝]巴胡母木,[彝]俄施觉哈,1960.

[2]泰纳.哲学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叶郎.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竟成,雷茂奎.丝绸之路民间文学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

[5]张佐邦.美学人类学——原始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及其文化表现形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6]钟仕伦.南北文化与美学思潮[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李增华

作者简介:罗解(1989—),女,湖南人,硕士。研究方向:美学。

收稿日期:2014-10-24

中图分类号:I2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5)01-0129-02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1.058

猜你喜欢
史诗彝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