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院校科研评价制度改革的建议

2015-03-28 20:57付江明韩瑞亭
关键词:改革高职

付江明 韩瑞亭 王 博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我国高职院校科研评价制度改革的建议

付江明韩瑞亭王博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摘要:针对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普遍存在的问题,建议从评价机构和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配套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使科研评价制度真正发挥分配科研资源、衡量科研成果质量和推广应用价值的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高职;科研评价制度;改革

科研评价制度对高效分配科研资源、衡量科研成果质量和成果推广应用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但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体系,尤其是科研评价制度并未取得相应的发展。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特色和科研水平与本科院校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不能照搬其科研评价制度,必须探索出适合高职科研定位的评价制度。

1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1.1重视数量忽视创新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评价一个团队、一个教师的科研能力,把论文、著作、科研项目、成果获奖的数量作为重要标准,这就迫使教师盲目地申报科研项目,拼凑材料参加各类评奖,每年要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否则考评会不合格,会影响奖金,甚至影响职称的评聘和职务的升迁。个别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从事科研工作,把一篇长的文章拆成几篇短论文发表,重新包装自己之前的学术成果申报新项目或参加评奖,甚至出现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如果长此下去,科学研究将失去创新性,科研工作将变成低水平的重复劳动。

1.2重视等级忽视作用

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比普通期刊好,发表在国际期刊比国内期刊好。评价的重点不是论文本身而是其载体,这就使一些论文发表中介及“枪手”有利可图,教师更愿意多花点钱或凭借“关系”来发表论文,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科研的创新上;国家级课题或奖项比省部级好,省部级课题或奖项比厅局级好。其实,级别只能代表层面的不同,而不是质量的优劣。我国是重关系讲情面的社会,学校的领导或“专家”申报项目或参加评奖更容易成功,而青年教师即使有高质量项目或优秀成果也经常碰壁,这直接挫伤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利于科研队伍的梯队建设,这也导致了把领导或“专家”作为挂名的主持人,课题项目组争抢领导、专家“挂名”的状况。

1.3重视经费额度忽视学科和类型差异

科研项目一般都会配套科研经费。用经费的多少来衡量科研人员成就的大小,一定的不分学科和研究方法的简单比较是不科学的。由于研究过程中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等原因,一般自然科学类研究经费会高于人文社科类,实验应用类研究经费会高于基础理论研究类,这是由其学科和类型差异所决定的。如果忽视这种差异,将导致科研上“重理轻文”“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更加严重,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研究的发展。

1.4重视学术效益忽视应用转化

如今,科研成果逐渐成为除教学水平之外衡量学校优劣的重要指标。不少学校把教学水平作为“软指标”,把科研成果作为“硬指标”,在教师评聘的过程中只要授课学时达到一定的数量,其他就要看科研业绩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研评价制度,使科研人员只注重科研成果的申报、结题及评奖,多数成果都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结题及获奖后即停止了研究,很少进行应用及推广,无法进入到商业化和产业化阶段,因而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立健全科研评价制度的建议

借鉴国内外在科研评价方面的工作经验,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现状,应制定出有利于技术创新、富于人性化的科研评价制度。

2.1规范科研评价机构和评价主体

高职院校一般由学术委员会负责科研评价的全部工作,其成员主要由学校领导及各系部主任组成,在评价过程中难免受到非学术因素干扰,包括行政干预、评价对象的影响等。所以,评价机构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应作为评价机构的服务人员,为科研评价专家提供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后勤保障工作,评价专家应由校内外各学科或专门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科研成果的直接受用者共同组成。科研类成果的直接受用者包括使用此成果的一线技术专家和普通民众等,教研类成果的直接受用者包括使用此成果的教师和学生等。学术委员会应将科研评价机构的组成、评价专家的选用及其权利、义务和责任形成规范文件,建立科研评价专家库和评价专家信誉制度,不断更新专家库信息,注重梯队建设,加强监督和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2.2制定多元化科研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的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应充分考虑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性学科与应用型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不同特点,坚持同类相比的原则,分类分级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内涵。例如,基础研究相比于应用研究,没有明确的实用目的,而是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研究工作周期长,成功概率较小,研究成果很难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但基础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不言而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受科研条件的制约,基础研究的难度相对更大,所以对于长期的基础研究工作,应给予阶段性评价和认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科研评价的公平性。

2.3使用科学的科研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是科研评价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其他评价方法的长处,综合运用,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在征集评价指标过程中,利用主观经验法的针对性强、人员参与度高和易于接受等特点,广泛征询影响成果评定的因素,并经过统计分析与归类,形成评价指标集。在量化评价指标过程中,利用关键指标法和科学计量法的公平性强、准确性和权威性高、受主观因素影响小等特点,对每个指标集的特征进行分析,转化为若干个评价指标,形成一套衡量绩效状况的、可量化的关键性指标,最终制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指标权重过程中,利用主观经验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优点,通过判断绩效指标对评价结果的贡献大小及其内在关系,采取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优先级,合理设计各类人员、不同评价内容的权重系数。在针对具体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利用同行评议法和目标管理法的操作灵便、评价全面、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增加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提高科研人员对绩效评价结果的认同度,及时满足科研人员的成就感。此外,适当使用延时评价或多次评价,即在成果经实践验证或社会应用后进行评价,这样可以避免过早评价而出现误差,从而使评价结论更科学。

2.4完善科研评价配套制度的建设

制定评价信息公开制度。对科研评价涉及到的工作人员、专家组及成员、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评价结果、申诉和举报方法要及时进行公布,并适当延长公示期,做到公开透明。

制定科研评价回避制度。当被评价的科研成果内容与参与评价的专家组成员有直接关系时,参与科研评价的专家应回避,以保证相关评审的公正;被评价的科研工作者认为专家组成员中有关人员明显对自己不利,有依据地提出回避要求,经审核属实的,应按规定实施回避,尽量排除科研评价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干扰因素。

制定监督、举报和受理制度。科研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科研机构或人员对科研评价结果提出质疑,对这些诉求不论是否正确,都应得到认真地对待。学术委员会应重新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必要时可以聘请社会或其他单位的科研评价机构对异议内容进行调查认定,这是对评价对象负责,也是对评价专家负责。

制定科研奖励制度。在奖励经科研评价认定的优秀成果时,也要奖励在科研评价中认真负责的专家。科研评价工作对于评价专家来说,是荣誉性和学术公益性工作,与其切身利益关系不大,所以在监督和约束的同时也应该进行激励。利用学校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充分调动所有科研评价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促进科研评价工作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晓燕,欧阳克氙.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3,(5):2 349—2 350.

[2]徐元俊.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1.

[3]史继红.尤金·加菲尔德博士台湾之行及SCI在中国台湾[J].图书与情报,2012,(2):129—133.

[4]王雅芬.改进和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Z3):55—57.

责任编辑:卢宏业

作者简介:第一付江明(1983—),男,黑龙江双城人,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高职院校科研评价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2020838)

收稿日期:2014-12-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5)01-0059-02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5.01.026

猜你喜欢
改革高职
改革之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