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云(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浙江杭州310018)
从社交禁忌看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异同*
胡红云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遇到禁忌问题。探讨英汉社交禁忌以及它们在中西方文化内涵中的异同,能使人们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避免不必要的交际失误。
关键词:禁忌;跨文化交流;英语;汉语
“Taboo”一词原义为“神圣的”,它来源于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把它引用到英语里,后来该词的引申意思为“禁忌”。词典《Oxford Compact English Dictionary》中解释为“a social and religious customs placing prohibition or restriction on a particular thing or person”。[1]其中文含义为“禁止或限制某种事或某种人的社会和宗教习俗”。我国早在汉代就有关于禁忌的记载:“及拘者为之,则牵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见《汉书.艺文志》)禁忌事物五花八门,与人们生活和日常交际紧密相连,包括把自然力、自然物(星月、雷电等)看作神圣不可侵犯,并形成有关它们的禁忌观念和行为,禁忌一般通过口头和社会示范流传延续[2]。
人们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因宗教、种族和习惯等原因,对某些言行加入了限制,形成了一些社会礼俗禁忌。禁忌是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世界各地的禁忌因文化不同而大相径庭,这为人们的交际活动设置了障碍。有些地方一些违反禁忌的行为会为社会带来骚乱和破坏,甚至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有些国家专门制定法律,制裁那些打破禁忌的人,所以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常常会避开禁忌以使交流顺利进行下去。
胡文仲教授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3]中国人很早以前就开始注意禁忌了,《礼记·曲礼》上明确记载了“入境问禁”的礼仪规范,以免禁忌的言行触犯当地人,有些地方甚至把某些重要禁忌写成条例公布于众。中西方的禁忌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地理、宗教、历史和习惯等因素,总的来说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不同的文化内涵。
称谓是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用于称呼受话人而使用的人称指示语,具有礼貌功能和社会功能。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谓系统,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4]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注意不同语言中称谓的禁忌。
在中国,晚辈称呼长辈一般以辈分称谓代替名字称谓,如“太公、爷爷、爸爸”等,这类称谓明示辈分的同时也含有尊敬的意思。英语中第二人称只有一个词“you”,而汉语中却有两个词“您”和“你”,前一种称呼是尊称,是对年长者、老师、领导、客户和陌生人等的称呼,特别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使用广泛;后一种称呼用于同辈、晚辈或关系较随便的人,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地位和亲疏关系都会影响到称谓。西方人称谓比较随意,口语中一般不会顾及辈分、年龄以及地位,常常喜欢直呼其名(如Bill,Mary等),孩子甚至可以直呼其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
中西方对老年人的称谓也大不相同。中国有敬老的传统,我们经常说“老骥伏枥”、“老马识途”、“老谋深算”、“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这种观念对欧美人来说难以接受,那儿视老人为弱者,甚至废物,人老体衰是自然法则,老人不服老或把老人当壮马使用都是不可取的。[5]中国文化赋予老年人肯定和积极的联想,中国人认为老年人经验丰富、见多识广,所以“老”字用于称谓很普遍,如“老同志、老干部、老首长、老刘”或“徐老”、“赵老”,以示对长者的尊敬;西方文化赋予老年人消极的联想,“老”字暗示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丧失,如“孤独可怜、不中用、值得同情、接近死亡”等,所以欧美的老人大多忌讳别人说自己老,不到万不得已,不喜欢被别人照顾,出门在外忌讳别人来搀扶自己,认为这样做有损自己的自尊和体面;在公共汽车上,很多老年人都不喜欢年轻人给自己让座,以免给人一种站立不稳的形象。在英语国家,一般不称呼老人“the old”或“old people”,常常称为“the senior”或“senior citizens”。中国人可以当面称呼自己的父亲为“老爸”以示亲昵,而西方人只有在父亲不在场的时候,在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谈到自己的父亲才可以说“my old man”。由于民族心理和社会观念的不同,一个“老”字在英汉称谓语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
在西方国家,种族之间的称谓也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以前美国英语中称黑人为“Negro (黑奴)”,称美籍华人为“Yellow peril(黄祸)”,具有明显的轻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交流的加深,此类称呼越来越少了。现在有修养的美国人常常称华人为“Chinese American”,称黑人为“African American”。
在社会交际中,人们在有些场合常常忌讳提起一些令人难堪的话题,这叫语言禁忌现象“linguistic taboo”。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言禁忌。
(一)人体排泄和性方面禁忌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如果在公共场所提及人体排泄方面的词语(除了流泪和出汗),听起来都会让人觉得有伤大雅,令人尴尬。人们常常会用一些听起来比较文雅的委婉语来代替,例如“上厕所”会委婉地说成“go to bathroom,to empty,to wash one’s hands,to do one’s business,to relieve oneself,answer nature’s call”等。汉语中也常常用“去洗手间,去方便一下,解手”等委婉语来代替。用餐时提及大小便之事是非常忌讳的,在人多的场合人们想上厕所常常会说“May I wash my hands ?”,汉语中常说“我去方便一下”来表达。
另外,在英汉语中,公共社交场合都很忌讳提及与性或性器官有关的词,如果要出现也常常用委婉语的形式,如女性的月经(menstruate),英语中常用“have blue days; have one’s periods; to go and see one’s aunt”等,现代汉语也常用“老朋友来了,来例假了,不舒服,来事儿”等来表达。另外还有一些词也常用委婉语来表示,比如人们常用“social disease(社会性疾病)”代替“venereal disease (性病)”; “trial marriage (试婚)”代替“free love (非法同居)”;“be betrayed(被骗失身)”代替“be raped(被强奸) ;“love child”代替“illegitimate child (私生子)”;“gay; queer”代替“homosexual(同性恋)”。因为“怀孕(pregnancy)”与性行为有关,所以英汉语中都会用委婉语来表示某人怀孕了,如“she is going to be a mother.”,“she is expecting a baby.”,“she has a bun in the oven.”等等。在中国,生孩子是家里添丁的大喜事,所以汉语中常常用“她有喜了”、“她要做妈妈了”等来表示某人怀孕了。另外英语中特别忌讳在公共场合说与性有关的粗话(fourletter words),如tits,fuck等,这些不雅词语还禁止收入牛津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在电视台或电台的播音中也禁止使用。中国人常用“上床、同房”等委婉语来表示夫妻之间的性行为,还常用“红杏出墙”、“拈花惹草”来分别表示女性和男性与他人不正当的关系。
(二)病残和死亡禁忌
病残方面的言辞表达在社交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英语中常常用“not feel well,in a bad way”代替“ill,sick (生病)”,“the big C”代替“cancer (癌症)”,“irregularity (没有规律)”代替“constipation(便秘)”;汉语中我们通常说“身体不舒服、身体欠安”代替“生病了”。描述一个人生理上有缺陷常用委婉语代替,如常用“hard of hearing”代替“deaf(聋的)”,“sightless”代替“blind(盲的)”,汉语中则用“耳背”和“视力有点问题”等来表达。若某人长得丑,也不能直说她ugly,常用plain或homely等来代替。对于有生理缺陷的人(the crippled),常用the physically handicapped或the disabled来代替。在汉语中描述身体残废常用“身体不便、身体有点不利索”等来替代“跛、聋、哑、盲”等生理缺陷。
“死(death)”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是每个人无法逃脱的自然规律。人人都要死,但人人都害怕死,所以死亡就成人们很避讳的话题。世界各族人们都很忌讳说“死”字,英汉语中很少直白地说“He died.”,常用委婉语,如“go to sleep forever,return to dust,pay one’s debt to nature,,close one’s eyes”等等。另外还常常用“go to a better world,go to Heaven,be with God”等表示对来世的美好愿望。汉语中对“死”字也很忌讳,据统计有480多个有关死亡的委婉语,比如人们常常用“假如有三长两短(棺材由三块长板加两块短板组成)”来避讳说“死”。不同阶层和地位的人死亡用不同的委婉语表示,皇帝用“驾崩”,大夫用“卒”,士用“不禄”,有身份的人用“仙逝”,普通百姓用“没、终、逝”等,如“逝世、病故、寿终、长眠、百年以后”等。对未成年人去世用“夭折、夭亡”等。为正义之事而献身用“牺牲、献身、捐躯、就义、阵亡”等。有时也用“去见马克思、心脏停止跳动”来表示。
(三)隐私禁忌
不同国家的人们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隐私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西方人比中国人更看重隐私,例如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表达的意思就是指个人隐私是自己“城堡”里的事,不想让外人知道。所以我们不能跟西方人,特别是外国女性谈及与年龄和婚姻相关的话题,千万不能冒失地问“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等问题。对于看上去年龄较大,不知婚姻状况的女士,最好用“Miss”或“Ms”相称。西方人结婚较晚,有些人结婚后不想要孩子,所以不要问“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等问题。工资和财产等与钱有关的话题也是很忌讳的,忌讳问“How much is your salary? How many houses do you have? How much is the dress?”等问题。路上碰到外国人,千万不要问“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had breakfast (lunch/supper) ?”对他们来说,“去哪里、是否吃饭”等也是个人的行为隐私,没必要告知他人。另外政治敏感性话题以及宗教信仰等都是社交活动中的忌讳的话题,绝不能贸然询问,否则他们会很反感,认为你不懂规矩,没有教养,想侵犯他们的隐私。
和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对这些问题一般不避讳,亲戚朋友或同事之间为了关心常常提及年龄、家庭、收入、财产和商品价格等话题,经常会问“你多大了?”“你一个月多少工资?”“你结婚了吗?”“你这件衣服多少钱?”“你信佛教吗?”等问题。路上碰到熟人和朋友,常常会习惯性地问“你去哪里?你吃过饭了吗?”等话题。不过现在很多有教养的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社交场合中也开始避讳问诸如此类的问题,尤其不会去问成年女性年龄有关的问题。
赠送礼物是古今中外人们实现相互往来,加强彼此联系,增进感情共有的方式。人类学的礼物交换理论主要来源于Marcel Mauss的名著《The Gift》,作者指出礼物交换是一种包含着法律、经济、宗教、道德、感情等多种因素的“社会事实”。[6]送礼是一种感情的投资,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便于人们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世界各地人们在日常交往或重要节日都有送礼的习俗,但送礼一定要恰当,不能犯了送礼的禁忌,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
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周公之礼、孔孟之道的影响,一向崇尚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里有一句经典名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中国人一直奉行“礼多人不怪”的做法。虽然西方人讨厌繁文缛节,但在日常交往中,特别在传统的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一般都会送些小礼品,但西方人忌送重礼,因为重礼花钱多,会被认为是一种贿赂行为,会使人产生送礼是有求于人的感觉。
送花是西方人常用的一种送礼方式,以花送礼是一种高雅文明的礼仪行为。探亲访友、应约赴会,总要带上一束美丽的鲜花,以表示祝福和感谢。但送花很有讲究,一定要根据送花的对象和场合,而且花的数量、种类以及颜色都有明确的象征意义。在选花时倘若不了解西方人的送花礼俗,送花不当,就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西方人把奇数(13除外)当作幸运的象征,所以送花忌送偶数。中国人偏爱偶数,认为好事成双,双数能给人带来好运气。另外,送花还要注意花的颜色,忌讳单独送白色的花,因为白色被看作是不祥之色,如百合花在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眼中代表着死亡。这与中国的汉文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中国,白色与死亡和丧事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的就是丧事。人们在葬礼上常常臂挽黑纱,胸前带白色小花,以此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中国人普遍喜爱红色,它预示着吉祥、喜庆和祥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人们都认为菊花是在葬礼上使用的,不宜随便赠送。
在西方国家,在日常和商业交往中,有很多送礼禁忌,如业务交往中忌讳送礼,避免有行贿嫌疑;朋友之间忌讳送有自己公司标志的礼物,避免为自己公司做广告的嫌疑;男女之间忌讳送衣物、香水等私密的东西,避免暧昧的嫌疑;忌讳许多人在场时只给一个人送礼而使受礼者和旁人感到尴尬。西方人送礼一般都会有缘由,人们通常在重要的节日、结婚、婴儿出生等情况下才送礼,否则受礼者会对送礼者的意图感到迷惑。他们接受礼物时一般会马上表示感谢,当面拆看,与送礼人一起欣赏。有时送礼人还会对礼品作一些介绍。不论其价值高低,受礼者都会对礼物表示喜爱和赞赏,西方人认为这样做是对送礼者的一种尊重。而中国人收到了礼物时常常会推辞一番,表现出无可奈何地接受,一般不好意思当着送礼者的面拆开,怕给人一种贪财小气的印象。
中国人送礼还有很多忌讳,如忌讳送钟,因为这个词的谐音会使人联想到“送终”,很不吉祥;千万不要送新婚夫妇梨和雨伞,因为“梨”与“离”、“伞”与“散”谐音,会使人联想到分离和散伙;不能送人蜡烛,因为蜡烛一般是祭祀亡人用的;不能送异性朋友贴身用品以免引起误解。其实中国人与西方人有些礼俗大致是相似的,送礼也主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由此可见,赠送礼物这一习俗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因素。
西方人时间观念强,日程安排严格有序,信奉“Time is money”。他们认为时间和金钱是可以等价交换的,时间可以让他们赢得金钱。所以很多西方人,特别是成功人士,都有严格而精确的日程安排,并严格执行。在社会交往中,西方人拜访某人需要事先预约,最好提前一个星期,忌突然造访。否则受访者会感到不快,甚至拒绝晤谈。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拜访会打乱了他的工作或生活安排,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一条社交禁忌,违反它常被视为粗鲁无礼。[7]预约好的拜访时间一般要准时,但最好不要提前到。美国人跟朋友聚会时,习惯晚5-10分钟到达,目的是为了给女主人一点化妆换衣的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以上。中国人过去受制于通讯、交通等客观条件,拜访他人常常不会事先预约。但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了,通讯业也发达了,访客事先预约也变得越来越流行。在中国,预约好的拜访一定要准时,通常习惯早5-10分钟到达以示尊敬,对长辈和领导尤其如此。另外,西方人通常在客厅中接待客人,他们认为卧室是私密的地方,不会带客人参观自己的卧室。一般情况下,客人也不会贸然进入。而中国人做客时对进入主人的卧室不太避讳。随着文明程度的加深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讲究隐私,未经主人允许,客人最好不要随意进入主人的卧室。
另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在社交场合中,女士优先(lady first)是社交应酬礼仪的基本原则,每一名成年男子一般都会自觉遵守,以示对女性的尊重和照顾,这样才会被视为具有绅士风范。反之,则会被看着是没有修养的人,遭人鄙视。在行握手礼时,主动权决定于女性,一般是女性先伸手,男士才能与之相握。男士千万不能主动伸手,握手时也不能太用力,同时还必须摘下帽子脱下手套以示尊重。
社交禁忌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各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受到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影响与制约。它的存在说明了人类都有趋善趋美的心理。我们应该倡导科学、合理和积极的禁忌,摒弃迷信、荒唐和消极的禁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越来越频繁,而不同母语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而文化的多元性常常是彼此交流的障碍。[8]了解中西方的禁忌以及隐含于禁忌之中的文化内涵能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帮助跨文化交际者保护相互之间的隐私,尽量减少或避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必要的误解和尴尬,加强和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同时,我们也应该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中西文化中的社交禁忌现象。
参考文献:
[1]Catherine Soanes.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170.
[2]施晓伟.英汉语言禁忌的建构与解构[J].浙江大学学报,2006(4) : 166-172.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80.
[4]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54.
[5]朱志美.从语言决定论到思维强势说[J].菏泽学院学报,2011(3) : 129-130.
(责任编辑:王佩)
[6]姜丽.试论日本民族的送礼习俗[J].怀化学院学报,2009(1) : 12-13.
[7]于桂敏,苏畅.中西方社交禁忌习俗比较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2) : 169-172.
[8]杨琦.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菏泽学院学报,2010(5) : 141-14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ocial Taboo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HU Hong-yun
(International Trade Department of Zhejiang Economic and Trade Polytechnic,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Abstract:Taboos are common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phenomena of human society,and they exist frequently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The comparison about social taboo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an tell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help people to communicate successfully without unnecessary mistakes.
Key words:taboo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nglish; Chinese
作者简介:胡红云(1964-),女,浙江淳安人,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
收稿日期:* 2015-03-12
文章编号:1673-2103(2015) 04-0076-04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