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驹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南史》点校拾误
邵春驹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中华书局本《南史》在点校方面存有少量疏误,列举若干较重要者加以辨析。
《南史》;点校;辨析
中华书局点校本《南史》自1975年出版以来,嘉惠学林甚多,诚为迄今为止之最佳版本。然限于当时条件,疏误在所难免。本文试列举若干较重要者加以辨析。
又永明中,望气者云新林、娄湖、青溪并有天子气,于其处大起楼苑宫观,武帝屡游幸以应之;又起旧宫于青溪,以弭其气。[1]160(卷5《齐本纪下》)
按,“应”谓呼应、顺应,“弭”谓消弭,武帝两行为矛盾,故此可疑。卷4《齐本纪上》记同一事:“望气者云:新林、娄湖、东府西有天子气。(永明元年正月)甲子,筑青溪旧宫,作新林、娄湖苑以厌之。”[1]119作“厌”,是也。古时惯例,某处有王气或天子气,则为君者必设法压制,此为“厌”。此类事史籍甚多,《史记》卷8《高祖本纪》:“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之。”[2]348即此。本书亦数见。如卷2《宋本纪中》:“先是,讹言湘中出天子,帝将南巡荆、湘以厌之。”[1]70卷4《齐本纪上》:“时讹言东城天子出,其后建安王休仁镇东府,宋明帝惧,杀休仁,而常闭东府不居。明帝又屡幸,改‘代’作‘伐’,以厌王气。”[1]114皆是。复考《通志》卷12,本段文字连同前后大段皆为其过录(《通志》多过录《南史》),而正作“屡游幸以厌之”,足证本书原即作“厌(厭)”,“应(應)”乃因形近致误。
(中大通六年)秋七月丁亥,东魏人来聘,遣散骑常侍陆晏子报聘。[1]215(卷7《梁本纪中》)
按,爬梳史籍,梁代聘魏之使节如下:萧允、沈众、庾信、徐陵、张皋、刘孝仪、柳豹、明少遐、袁狎、谢班、谢蔺,除庾信、徐陵为兼通直散骑常侍外,其余皆为兼散骑常侍。又前之南齐、后之陈及北朝魏、齐、周互遣使节,亦多为兼散骑常侍或兼通直散骑常侍,其例多,不具举。按南朝时用于官职之“兼”多有代理义(说详丁福林《试论“兼”、“行”的代理义》,载《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1辑),而细读诸处材料,出使时兼散骑常侍之类,实为临时所假之官衔。《南齐书》卷32《阮韬传》:“宋孝武选侍中四人,并以风貌。王彧、谢庄为一双,韬与何偃为一双。常充兼假。”[3]586(亦见本书)即此“兼”字。此固古今外交中之常见情形,今语所谓“规格”也。故惟此处陆晏子为散骑常侍,实可疑。今考《册府元龟》卷215:“(中大通)六年七月,东魏遣使来聘。是月,遣兼散骑常侍陆晏于(按,当为“子”之误)报聘。”[4]2678正有“兼”字,而其余时地人皆合,足证此处佚一“兼”字。
(太平元年)十月戊辰,又进帝爵为王。以扬州之会稽、临海、永嘉、建安、南徐州之晋陵、信安、江州之寻阳、豫章、安成、庐陵,并前为二十郡,……[1]269(卷9《陈本纪上》)《校勘记》云:“‘信安’,《陈书》作‘信义’。”
按,《宋书》、《南齐书》之《州郡志》无信安、信义二郡名,仅《南齐书》记东阳郡有信安县。至《梁书》、《陈书》记梁陈事,方有信安、信义为郡之记载。信安郡见《陈书》卷12《徐度传》:“天嘉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新宁、信安、晋安、建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5]190又见同卷《沈恪传》:“世祖嗣位,进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建安、晋安、新宁、信安九郡诸军事、镇东将军、会稽太守。”[5]194两处地名皆集中于今之浙东闽北一带,据此信安郡应亦在其地,当即由宋齐时信安县升级,如此自不可能属南徐州。信义郡见《陈书》卷5《宣帝纪》太建十二年十一月己丑诏: “其丹阳、吴兴、晋陵、建兴、义兴、东海、信义、陈留、江陵等十郡,……”[5]98信义与义兴、东海、晋陵(皆属南徐州)一体,显在其附近,则当在南徐州。复考《隋书》卷31《地理志下》:“常熟,旧曰南沙,梁置信义郡,平陈废,并所领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南沙入焉。”[6]877而《宋书》、《南齐书》之《州郡志》皆记南沙为南徐州晋陵郡属县,则信义属南徐州无疑。《隋书·地理志》又云:“信安郡,平陈,置端州。”[6]882查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陈代信义郡在南兰陵郡东、吴郡北,正为南徐州属郡;而信安郡在新安郡南、东阳郡西。综上,时南徐州有信义而无信安,故此当以作“信义”为是。
梁天监中,自尚书三公郎为书侍御史。[1]544(卷19《谢灵运传附几卿传》)
按,此“尚书三公郎”,中华书局版点校本《梁书·文学传下之谢几卿传》相同。卷后《校勘记》云:“‘郎’上各本衍一‘侍’字,据《南史》删。”[7]728今考《册府元龟》卷478记谢几卿事,亦称其未“尚书三公侍郎”,故此可疑。尚书三公郎为汉魏六朝官职名,见于史乘者极多。复考《梁书》卷43《文学传上》:“(天监)三年,诏尚书郎在职清能或人才高妙者为侍郎。”[7]686(本书《到彦之传附沆传》略同)则时确有增设尚书侍郎之事。《陈书》卷34《文学传之陆琰传》亦有“(陆琛)寻迁尚书三公侍郎”之句,可证梁陈时确有尚书三公侍郎一职。爬梳《梁书》、《陈书》,梁陈时有尚书仪曹侍郎、金部侍郎、吏部侍郎、左民侍郎、比部侍郎、功论侍郎、祠部侍郎、度支侍郎、殿中侍郎、水部侍郎等,可为佐证。故《梁书》“侍”字未必衍,而本书当佚此字。
子赤松,为尚书右丞,以徐湛之党,为元凶所杀。[1]857(卷33《荀伯子传》)
按,《宋书》卷60《荀伯子传》:“子赤松,为尚书左丞,以徐湛之党,为元凶所杀。”[8]1629除“左”一字外,与《南史》全同。又《宋书》卷73《颜延之传》亦有“尚书左丞荀赤松”之文。考《宋书》卷55《臧焘传附凝之传》:“迁尚书右丞,以徐湛之党,为元凶所杀。”[8]1574而《南史》卷18《臧焘传附凝之传》则作“尚书左丞”。即《南史》荀右而臧左、《宋书》荀左而臧右。另《宋书》卷99《二凶传》记此事作:“杀徐湛之、江湛亲党新除始兴内史荀赤松、新除尚书左丞臧凝之、……”[8]2428“新除”即已任命而未履职之意。丁福林《宋书校议》综论之云:“疑此(《宋书·臧焘传附凝之传》)作‘右丞’者乃其实任之职,而《南史》及本书《二凶传》作‘左丞’,乃其新除未拜之职耳。”[9]230是也。盖因原左丞荀赤松除始兴内史,故臧凝之得自右丞迁左丞也。然荀、臧二人皆于职务变动而未定之际被杀,故有此纠缠。要之,荀赤松实任乃左丞,新除乃始兴内史,其从未任过右丞一职。《南史》于《臧凝之传》称其为左丞尚为有据,而为避免与《臧凝之传》矛盾,刻意改《宋书·荀伯子传》“左丞”作“右丞”则大误。
孝绰子谅字求信,……位中书宣城王记室,为湘东王所善。[1]1012(卷39《刘勔传附孝绰传》)
按,“中书宣城王记室”之“中书”,意当为中书郎或中书侍郎。然据《梁书》卷8《哀太子传》(宣城王即哀太子大器),其未任过中书职;且据《南齐书》卷16《百官志》:“中书省职,置主书、令史、正书以下。”[3]489并无记室参军之设。故此必误。今考《梁书》卷3《武帝纪下》,中大通五年正月,以宣城王大器为中军将军,大同四年正月进号中军大将军,宣城王一生唯得此二军号。《梁书》、《陈书》及《南史》多有中军宣城王府僚之记载。如张绾、贺琛任中军宣城王长史,裴之礼、张嵊任中军宣城王司马,萧乾任中军宣城王中录事、谘议参军,张种任中军宣城王主薄,江总任中军宣城王府限内录事参军,沈洙任中军宣城王限内参军,陆令公任中军宣城王记室参军,等等。复考《通志》卷141,其他与本书全同,显为从本书过录。而其正作“中军宣城王”,可证本书原即作“军(軍)”,“书(書)”当为传抄所致形误。
后为安西湘东王录事、谘议参军,……[1]1246(卷50《庾易传附肩吾传》)《校勘记》云:“‘录事’各本作‘中录事’。按《南齐书·百官志》诸曹无‘中录事’,据《梁书》删。”
按,考《梁书》卷49《文学传上之庾肩吾传》:“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俄以本官领荆州大中正。”[4]690此当为《校勘记》所据。然《梁书》下句:“累迁中录事谘议参军,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则“中录事”赫然在焉。实《梁书》、《陈书》多有“中录事”之名,本书亦多有沿用者,如:“父法深,梁安前中录事参军。”[1]344(卷12《后妃传下》)“历晋安王中录事,正员郎,乌程令。”[1]758(卷28《褚裕之传附沄传》)“临终有启,遣中录事参军谢宣融送所上金银器千余件,……”[1]1322(卷53《梁武帝诸子传》)“子谅,……为中录事参军,兼记室。”[1]1434(卷58《韦叡传附粲传》)“陈天嘉中,为始兴王中录事参军。”[1]1556(卷64《阴子春传附铿传》)故此职当为梁陈时新设。此不当删“中”字。
以景行南兖州事。时天下未定,沔北伧楚,各据坞壁。景示以威信,渠帅相率面缚请罪,旬日境内皆平。[1]1260(卷51《梁宗室传》)《校勘记》云:“‘沔北’《梁书》作‘江北’,张森楷《梁书校勘记》:‘景为南兖州,与江近,与沔远,不当及沔,《南史》非也。’”
按,张说是,然论证粗略,不足据信,今试为补证。沔北在荆湘地区,江北在长江下游。“江北”一词南朝史籍多见。《宋书》卷35《州郡志》:“文帝元嘉八年,更以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5]1042后遂习惯称南兖州地区为“江北”。《南齐书》卷22《豫章文献王传》:“太祖带南兖州,镇军府长史萧顺之在镇,忧危既切,期渡江北起兵。”[3]406卷24《柳世隆传》:“三年,出为……南兖州刺史。江北畏虏寇,搔动不安。”[3]451卷26《陈显达传》:“建元二年,虏寇寿阳,淮南江北百姓搔动。上以显达为……南兖州刺史。”[3]489本书卷7《梁本纪中》:“丁未,皇太子又命南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率江北之众,顿于兰亭苑。”[1]145《梁书》卷29《高祖三王传之南康王绩传》记会理在广陵(南兖州州治)有“且远处江北”之语(本书卷53同)。皆以“江北”指称“南兖州”。又《周书》卷47《艺术传之姚僧垣传》:“子鉴寻镇广陵,僧垣又随至江北。”广陵即南兖州州治。由此可确证“沔北”必为“江北”之误。
正字敬直,位襄陵太守。[1]1434(卷58《韦叡传附正传》)
按,“襄陵”,《梁书》卷12《韦叡传附正传》作“襄阳”。襄陵为北方地名,《魏书》卷106《地形志》晋州平阳郡有襄陵县,卷112《灵征志》:“平阳之禽昌、襄陵二县大疫,……”[11]2916同卷:“平阳郡上言襄陵县木连理。”[11]2959其地即今之山西襄汾。南朝韦正何能到此任职?故此当有误。复考《通志》卷140:“正字敬直,位襄阳太守。初,正与东海王僧孺善,及僧孺为吏部郎,参掌大选,宾友故人莫不倾意,正独澹然。及僧孺摈废,正复笃素分,有逾曩日,论者称焉。卒于给事黄门侍郎。”[12]2207此段文字与《南史》全同,而与《梁书》迥异(《梁书》于“敬直”后多“起家南康王行参军稍迁中书侍郎”,“位”作“出为”,“吏部郎”前多“尚书”,“摈废”后多“之后”,“卒于”作“历官至”),显然自本书转录,其作“襄阳”,证明《南史》原即作“襄阳”,后因“陵”、“阳(陽)”形近,传抄致误。
岏字长丘,位建康令卒。[1]1779(卷72《文学传之钟嵘传》)
按,此沿自《梁书》卷49《文学传上》:“岏字长岳,官至府参军、建康平。”[7]697然“建康平”改作“建康令”。按“建康平”为梁代官职名,为“建康三官”之一(另有建康正、建康监)。《梁书》卷2《武帝纪中》:“(天监元年)八月戊戌,置建康三官。”[7]38为设三官之始。此前有廷尉平、正、监之官,据《梁书》卷38《朱异传》:“其年(天监元年),上书言建康宜置狱司,比廷尉。敕付尚书详议,从之。”[7]537“建康三官”乃由此设立。《隋书》卷26《百官志上》:“建康旧置狱丞一人。天监元年,诏依廷尉之官,置正、平、监,革选士流,务使任职。”[6]729又云:“建康正、监、平,秩同廷尉,品并第七。”[6]745亦可证。《梁书》卷40《刘显传》:“出为临川王记室参军,建康平。”[7]570(原中华书局本标点误,此为新加)卷49《文学传之庾於陵传》:“天监初,为建康狱平。”[7]689另《弘明集》卷10有“建康平司马褧”之文。皆其例。李延寿盖因不解“建康平”之意而臆改。
[1] 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4]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5] 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6] 魏 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 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 沈 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 丁福林.宋书校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0]令狐德棻,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1]魏 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郑 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Mistakes in the Proofreading ofHistoryofSouthernDynasties
SHAO Chun-ju
(School of Literature,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224002,China)
There are some careless mistakes in the proofreading of the bookHistoryofSouthernDynastiesedited by Zhonghua Book Company.This paper has listed some important items for analysis and rectification.
HistoryofSouthernDynasties;proofreading;analysis and rectification
2014-11-01
邵春驹(1967-),男,江苏东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史文献研究。
K239.1
A
1671-1181(2015)02-00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