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西娅·奥齐克笔下模式化人物分析

2015-03-28 18:52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普特犹太犹太人

(陇东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庆阳745000)

当代著名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在上世纪美国社会同化热潮和反犹主义的侵袭之下,仍志愿为犹太文学代言,成为了新一代捍卫犹太文学最勇敢的斗士,在当今美国文学界享有倍高的声誉。犹太民族历史、犹太文化、宗教及犹太人本质是她一贯阐释的主题。她在多部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无论从身份、职业、信仰及人物发展至结局都或多或少的具有相似性表征[1]。本文试图分析奥齐克几部作品中相似的主人公形象,以此探究此类模式化人物形象对成就其作品主题的积极意义。

一、“学者”职业、“他者”身份

犹太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推崇智慧,学者在犹太社会中享有极高的权威和地位。作为正统犹太教信徒,深受犹太文化影响,奥齐克在她多部作品中呈现出对这一神圣领域职业的尤为偏爱,体现了她对知识和智慧的尊崇。如在《异教徒拉比》、《斯德哥尔摩的弥赛亚》、《吃人的银河系》、《普特梅塞档案》等作品中,主人公分别以牧师、编辑、律师、教授等学者型形象示人。但当学者们被迫流散,远离故土,面临异国同化潮流、反犹主义的侵袭及民族文化的疏离,原有的权威与地位顷刻坍塌,原有的信仰遭遇质疑。作为异乡中异客,他们陷入了身份危机的窘境,被打上了深深的“他者”印记。

《斯德哥尔摩的弥赛亚》中,拉尔斯是大屠杀的遗孤,大屠杀使他失去了父母,成了一个没有身份、没有归属的人。他离群索居、孤僻自守,工作的报社里没有他的格子间,同事的勾心斗角里无关他的存在,上司眼里没有他的地位。在海蒂的书店,他从来没有受过客人般的待遇。这种缺失感逼迫他必须搞清自己的身份。后来,他认为自己是波兰犹太作家布鲁诺·舒尔茨之子,于是疯狂地学习波兰语,以期能读懂“父亲”的遗作,找到与历史的衔接,摆脱身份的困惑和迷茫。但他陷入了海蒂一家的阴谋,成了一个被借名获利的工具。最终海蒂一家的骗子身份得以暴露,拉尔斯依靠这些伪身份为自己链接的犹太身份也毁于一旦。拉尔斯成了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他者”,同时又是犹太身份的“他者”。类似的模式出现在《普特梅塞档案》中。要给主人公普特梅塞确定一个合法的身份并不容易。她出生于美国,父母是摈弃传统信仰,美国文化同化的牺牲品,同事眼里她是地道的美国人。但内心中,她排斥别人附加给她的身份牌,她排斥美国文化,厌恶美国人,拒绝接受同化。但构建她的犹太身份也异常艰辛,作为犹太人,她必须拥有过去。她找不到自己与过去的连接,因为已被同化的父母,斩断了同犹太人的联系。最后她将唯一的希望放在了宗戴尔叔叔身上,他懂经文,会希伯来语,是犹太教堂的前任司事,熟悉犹太教的律法和传统。普特梅塞试图通过向宗戴尔叔叔学习希伯来语来确立自己的犹太身份。文本中有一大段叙述她学习希伯来语的过程,可是作家很快地叫停了,因为这只是普特梅塞的幻想,宗戴尔叔叔早已长眠地下,“普特梅塞从来没有和他谈过话;在她出生前4年,他就死了。他完全是个传说人物”[2]。普特梅塞只能继续戴着“他者”身份牌游走于两种文化之间,而不得归属。

同样,在《吃人的银河系》、《异教徒拉比》中,依然可见主人公身份无属的困顿与迷惘。他们甚至在身份诉求过程中,摒弃了自己的民族信仰。可以说“犹太民族从产生之初就以这样一种‘客民’的身份而存在和活动着”[3],任由他们万般努力,他们永远是“异化的代表”,脱不掉“他者”的身份,最后落得在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夹缝中暗自神伤。

二、文化冲突下的“变节者”

奥齐克被评论界誉为一位具有“希腊人的头脑,犹太人的灵魂”的作家。她早年曾一度挣扎于潘神和摩西、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魔法和律法的冲突之中。所以异教与犹太教两种文化的碰撞及冲突也成为她创作的主题,她笔下的人物总是被这两种力量所争取或折磨,最后淡化和迟钝的身份归属感使他们走向了异教的深渊,成为背弃民族信仰的变节者。

《异教徒的拉比》中,主人公科恩菲尔德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年轻犹太拉比。他却越来越钟情于大自然,没日没夜地在户外游荡,陷入了犹太和异教两种力量的撕扯中。最后他彻底背弃了上帝,试图甩掉自己的肉身与一个林中仙女结合,走上了偶像崇拜的人生不归路。

《斯德哥尔摩的救世主》中,拉尔斯努力地工作却得不到承认,自己的身份也搞不清楚,找不到可以解救自己的救世主。于是他活在自己的幻觉中,迷恋于他想象中的“父亲”,疯狂地收集、阅读着有关“父亲”的资料与作品,学习波兰语,期待着有机会能见到“父亲”的遗作。此时,与所谓的“父亲”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成为了他身份诉求的唯一希望,“父亲”成为了救赎他的弥赛亚,成了他膜拜的偶像。而这却违背了犹太教义,拉尔斯成为了背弃上帝的变节者。

《吃人的银河系》中,主人公布里尔是一个天文学学生,二战时他有幸躲在巴黎一家修道院的地窖里避过了大屠杀。战后,布里尔从法国移民到了美国中部,新环境中他深刻感知到犹太文化和异教文化的冲突困窘。于是,他推崇了一种可以融合两种文化的“双语课程”。犹太传统与西方文明本是一对矛盾的对立。作为犹太人,布里尔本应坚守传统,可他却崇尚西方文明,企图将两种文化合二为一,这首先是对犹太传统的一种背逆。而且他对自己建立的新型教学体制十分自豪,甚至顶礼膜拜。此时,教学体制实质上已成为了一种偶像,但这一偶像在现实中受到了挫败,作为这个偶像的制造者和崇拜者,布里尔本人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它违背了上帝的旨意,违反了犹太教义和律法。

《普特梅塞档案》中,单身的普特梅塞期望有一个女儿,借此重新认识自己的童年,使她能“拥有一个过去”,于是就构想出一个假人。根据犹太神秘哲学著作《创造之书》,假人是思想的产物,也是行家们的创造结果。但普特梅塞违背规矩,私自创造。她在假人的帮助下成为了纽约市长,并接受假人的计划,对城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复兴计划,实现了自己的“乐园之梦”。作家巧妙暗示她们俩是“双重的”,是一个自我的不同剖面,普特梅塞陷入了以假人为偶像的自我崇拜,她之前努力构建自己犹太身份,至今却滑落成一个背弃上帝的异端。最终,当代表自己另一面的假人私欲膨胀,完全不受普特梅塞的掌控,并开始摧毁她现有的生活,普特梅塞终于意识到自己受惑于偶像崇拜,这正是结尾她必须毁掉假人的原因。

作品中,主人公由于大屠杀的阴影,或是种族长期流散,亦或是同化潮流的原因,他们抛弃了传统及律法的束缚,沦为悖逆民族信仰的“变节者”。而作家给予他们类似的败落结局,意在唤醒犹太人:上帝才是唯一值得崇拜的存在。偶像崇拜是注定要遭受惩罚的。一个真正的犹太人应该有舍弃一切来信仰和维护犹太教义的责任。

三、真实与虚幻的存在

作为第二代后现代作家,奥齐克“善于将犹太文学传统和后现代的艺术技巧相合。在多部作品中,她通过质疑虚构历史,使文本构成一种既连续又断裂的感觉和反思空间”[4]。人物塑造也给人以真实和虚幻的双重存在,且作家有意渲染人物的神秘感,模糊的外貌、缥缈的身世、虚无的生存、无奈的心理。所有这些使得小说情节扑朔离迷,主题也因而深沉厚重、耐人寻味。

几部作品中,作家一面营造主人公的真实感,赋予他们历史身份(犹太后代)、职业、甚至家庭,但又在叙述途中,不断打破真实,质疑历史。这种对既定的消解,使得主人公越来越神秘、模糊、虚幻。拉比科恩菲尔德在寻求认同感的过程中,走进了一个稀奇古怪的超现实世界,求助于神神鬼鬼、钟情于林中仙女,越来越脱离了与现实的关系。而拉尔斯痴狂的寻父之旅最终归于徒劳,建构的身份崩溃瓦解,所有的追寻都归于缥缈,他就像在斯德哥尔摩四处飘荡的一具游魂神秘、虚幻,难以把握。《普特梅塞档案》中,现实与魔幻世界的融合及大量的自反性叙述,使人物更难把握。作品为人物传记,似乎判定了人物的真实存在,可作家明示人物的出身和未来却来自于虚构。普特梅塞制造假人,假人帮助她力挽陷入低谷的事业,任她高高在上、指点江山。情节的陡然变化,普特梅塞境遇的高调峰回路转让故事情节弥漫了魔幻色彩,传记人物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结尾,作家将她放回到那些犹太同事中,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普特梅塞又是真实的。

四、结语

总体来看,作品中作家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群在现代社会消极应对民族传统的群体。主流文化吞噬了他们残存的信念,留给他们虚幻的身份、缥缈的记忆;物质经济利益至上的社会氛围阉割了他们的精神信仰,让他们在混混沌沌中挣扎。他们或藏身于社会角落在为自己民族无归,身份无属暗自神伤;或已麻木的将“伪身份”贴于额头,顺潮流而上。而此现状是作为坚守犹太精神的人们都不愿看到的。作为文学大师,奥齐克承受着可能被指责为狭隘、偏颇的巨大压力,反复将真实展现给读者,展现给现实中麻木的同胞们,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发出警醒:曾经那个智慧的民族是否还存在?在离散中的犹太人是否恪守着犹太道德和精神准则?犹太子民在历史发展中是否保持着自身的文化身份?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模式化人物塑造有力宣泄了作家对于犹太民族离散、犹太文化流失、犹太传统背离、犹太身份危机的焦灼心理;也更是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最终覆灭,作者为困惑、迷途的犹太人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犹太人“契约”,为他们寻求新的信仰寄托,指明了祈祷的方向。

[1]徐崇亮.论美国犹太“大屠杀后意识”小说[J].当代外国文学,1996 (3):118-123.

[2]辛西娅·奥齐克.普特梅塞:工作经历、出生和来世[J].王祖友译.外国文学,2004 (5):6-11.

[3]顾晓鸣.犹太——充满“悖论”的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512.

[4]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普特犹太犹太人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严肃”的“戏仿”——从《普特迈瑟故事集》看辛西娅·奥兹克的“礼拜式”叙事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探索小日历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自尊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推力、模式、困境与目标:阿普特政治现代化理论的解构
马来西亚举行普特拉贾亚花卉节
犹太人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