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生态观及其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5-03-28 08:20曾青俞白桦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众生自然界佛教

曾青,俞白桦

佛教的生态观及其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曾青1,俞白桦2*

(1.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三明学院,福建三明365004)

佛教中含有丰富又独特的生态观,缘起论是佛教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佛教认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贪、嗔、痴三毒使人类的内心欲望过度膨胀,从而对自然环境进行征服开垦,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加剧。因此,要攻克生态日益恶化的难题就必须克服人类的内心欲望,从意识着手,树立正确的生态思想。以缘起论为基础,佛教中的平等观、慈悲观和生命观等阐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关系,提出了众生平等、戒杀护生等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生态伦理思想。学习和借鉴佛教中的生态思想,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改善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生态文明;佛教生态观;启示

一、佛教生态观的基本内容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独特的生态思想。佛教提倡要真挚恳切地关注世间的生命,并推及到关切生命所依存的环境,于是形成了一些关于生态伦理方面的思想,如注重自然界整体相互关联、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等。合理地改造佛教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助于持续发展宝贵的生态文化资源,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一)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

缘起论是佛教生态思想中最重要的哲学依据。“缘起”是指宇宙中的一切存在均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都有其必然因缘,而非独立存在。因缘由多种原因和条件结合而成,决定了现象界中的一切存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将事物视为与其他事物毫无关联的孤立存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皆由因缘的结合而成,又因为因缘的散尽而灭[1]。事物本身是否具有存在的条件决定其自身是否存在,事物自身存在条件的成败决定其自身的存在和毁灭,这一切均由因缘的聚散来决定。佛教将条件称作“因缘”,将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叫“因”,而产生结果的间接原因为“缘”,且世间所有事物都由因缘而生,故称“缘起”。

自然界是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离开自然环境便无法生存,自然环境各种物种和资源之间也相互依存[2]。如果人类不断地破坏环境,导致自然资源不断减少,那么自然界将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行状态,最终导致灾害的爆发以报复人类,人类因此就失去了必要的生存条件。这正是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即有因必有果。联系佛教缘起论中的生态观点,即众生因缘和合存在于世间的生态思想,人类与自然界互为因果关系,人们无法脱离自然资源而生活,而自然资源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人类的合理开发和有效的保护,所以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二)佛教的生命观

佛教把宇宙万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生命的事物,生命即指有感情和意识的事物,叫作“众生”,后来叫作“有情”;一类是不具有感情和意识的事物,如山川大地、草木瓦石等事物。因而“众生平等”和“无情有性”无不体现了佛教的平等观点。

众生平等是佛教生命观的一个基本观念,也是佛教生态伦理的核心价值。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不仅是不同个人、人种和人群之间的平等,更是超越了人的范围是世间万物的平等。大乘佛教认为万法皆有佛性,将世间一切看作是佛性的显现,而生命平等观是其理论的前提[3]。没有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和瓦石都具有佛性,这就是“无情有性”,它将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性建立在万物都具有佛性的基础上。而建立在佛性基础上的生命平等观是为了论证世间万物在成佛可能性上的平等。从生态伦理角度上说,则肯定了万物内在价值的平等,成为佛教中尊重生命和自然的理论依据。因此,佛教主张尊重包括植物与动物在内的一切生命形式,要求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世间一切生命和非生命,这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三)佛教的慈悲观

所谓慈悲,慈就是给予一切众生快乐,悲则是帮助众生拔除一切的苦恼。佛教的慈悲观是不受等级和阶级限制的一种特殊理念,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万物众生慈爱、悲怜的态度,由此而大力从事社会福利、民间利益和生态保护事业[4]。它教导人们要怀有慈悲的心肠,对一切生灵大慈大悲。佛教慈悲观认为,其它生命是生命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内在本性的一个方面,关爱、怜悯其它生命则是对自身本性的深化。佛教主张,由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会承受各种烦恼和痛苦的折磨,人类作为有感情和意识的动物,应把所有生命所蒙受的悲惨和厄运视为自己遭受的痛苦和不幸,使爱心普及至所有人和生物。

然而,人类并没有将自然界平等对待,反之却以征服者自居,视自然界为改造的客体,将自然界演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置之度外,随心所欲地过度开采自然资源,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动植物种类不断减少。佛教认为生命是依业受生,即在过去的世界中,众生互为六亲眷属,只是由于在现在的世界中,因其业力果报的不同而成为不同的生命形式,所以同为众生,我们应对其它生物抱有大慈大悲之心,要善待世间的一切生命,戒杀、放生,报众生恩[5]。由此可见,慈悲心是世间万物源远流长的源泉,戒杀和放生的行为能有效地发挥保护自然界中珍贵动植物种的作用,进而维持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四)佛教的净土观

佛教中将国土称之为净土,是大乘佛教追求的理想世界,也是所有佛教弟子渴望达到的最高的境界,并将极乐世界的最高标准比作“严净佛土”、“净佛国土”、“庄严净土”,突出了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6]。佛教中崇尚的理想世界,是一个风光绮丽,空气清爽,资源丰富,锦衣玉食并且不因物质生活感到烦恼,所闻所见都令人愉悦毫无烦恼的一个极乐世界。这是一个人与环境极为和谐的世界,令众生的感官和精神都达到至高无上的快乐。它是菩萨善行修来的果报,是众生的努力而达到的境界。

同时,佛教对净土的理解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不同的涵义。佛教强调精神的清净无染,在如何建设净土的方面上主张“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由外而内地达到全方面的清净。客观地说,佛教阐明了人心的贪欲、无明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倡导大众“自净其意”,也就是要求人们过着单纯俭朴、清净无染的生活。因而佛教认为净化环境的根本措施,在于净化人心,通过心灵的自觉,提升自身的修养道德,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这对于纠正对于当代社会消费异化的现象,以及缓解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深远意义。

二、佛教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虽然,佛教仅是一门宗教而不是科学,但是其中包含着渊博的生态哲理对我们进行生态保护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作用。佛教的生态思想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范例,具有极强的可行性,给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思维模式: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平等待物。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分析佛教中的一些生态思想,正确对待佛教宣扬的生态观点,积极吸收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指导部分,这将有利于人们更新环保的新观念和提高生态思想的境界,有利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一)万物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应当尊重生命

人与自然万物相生共存的关系表明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同时也表明了生命个体之间相互平等,体现了对生命所承受的苦难的同情。生命平等和相生共存的思想能有利于人们消除对自然界强势开发的征服欲和过度扩张的冲动,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再现自然界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之成为人类的生命之源和精神家园。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提出了“无情有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都肯定了世界万物的内在价值,阐明了世间万物与人类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破除了人类中心主义[7]。

佛教徒根据众生平等的理念,倡导人们执行素食、不杀生、放生等尊重生物生命的行为。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从肉食中摄取维持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不可能只吃蔬菜。但是,有些人不但无法满足日常的家禽肉食,竟然捕杀野生动物,导致了许多野生动物数量骤减甚至濒临灭绝,还因野生动物食用不当而导致传染性病毒爆发并蔓延,严重危害了社会。而放生是戒杀、素食的发展,是积极保护生命的一种行为。在现代社会的一些寺庙都会举行放生活动,有些寺庙还设有专门的放生池。其实在寺庙放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生,因为人们只是把鱼投放置池中,鱼儿们活动范围有限并不像在江河湖海中自由流动。放生的真实含义,是当人们看到有猎者在捕杀生物时,能够行之有效地使用某些手段制止违法的猎杀行为。

由此可见,佛教所提倡的这些行为即有利于保护各类物种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人们改善身心健康,同时还有利于人们树立相生式共存的思想,促进个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说明了万物间相依相生、相离各灭的关系,人类应该亲近自然界,珍惜、爱护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与它亲近、共同发展[8]。而在享用自然界的回馈时,要在保证其具有再生能力的基础上,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二)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

佛教生态伦理的思想认为,生命主体的存在需要依赖自然界的运转来维持,人与自然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世间万物互为缘起,人与自然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因为自然的存在而存在。因此,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要尊重自然,人类只有和自然界和谐相处,世界才能健康发展。

事实证明,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息息相关。人类对自然进行的破坏行为,都会招致自然的报复,最终将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迫使人们必须树立新的生态价值观。要全面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则要求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彻底摆脱人类至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摈弃人类有权征服自然的观念,把人们从人与自然的对立思维中解放出来,才能在根本上解决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思想基础。

佛法将贪、嗔、痴视为危害人们心灵健康的三毒,虽然它们如空气般无形,但其导致的后果却昭然若揭。佛教认为,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首要因素是不断膨胀的内心欲望。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由于贪欲和无知,人类对自然界无止境的索取、掠夺、践踏,已造成自然资源的短缺,地球上的森林面积逐渐减小,土地荒漠化情况日趋严重,无数的生命被无情的洪水卷走,许多物种消亡加速,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的生存环境竟恶化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究其根源,就是人类的贪欲所致。因此,佛教极力提倡人要控制欲望,崇尚简单朴素的生活,如节俭、素食等。此外,佛教还主张人类要注重心灵的升华和精神层面的追求,提倡减少人的内心需求,从而使人类化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而非凌驾于自然之上。由此可见,佛教中反对个人贪欲,主张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生活态度以及提倡清心寡欲、勤俭节约、简单豁达的生活方式,对于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来说,有利于人们保持宁静的内心,有利于人们树立节俭、理性的消费观念和实行节约环保的低碳生活,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三)身体力行,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佛教不仅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理论,而且还强调人们要身体力行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佛教规定其信徒要遵循不杀生、素食及爱护环境等规范,主张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来创造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人间净土。必须从家庭、社区环保做起,将生态理念落实到位,佛教中“心净则行净,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国土净”的思想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启发,生态危机的根源是人类的心态危机,而生态意识最终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心灵环保[9]。当前,人们应时刻提醒自己:人类要完全改变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维,要加强贯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理念。在此基础上,佛教不仅爱护生态环境,而且积极建设生态环境。

三、结语

人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才能进而做到减少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佛教的生态意识,使我们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大步迈进生态中心的环境理论体系,从而将人类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延伸到多种生物甚至是整个自然界。佛教倡导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及其生态实践,有利于当代人们改变观念和提升思想境界,只有人们彻底更新观念,才能使环境恶化与生态失衡的现象得到根本改观。

[1]梁徐宁.生态文明的现代性试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9):2.

[2]张敏.论生态文明及其当代价值[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3]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J].文史哲,2007(4):22-28.

[4]吴雪英.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南昌:南昌大学,2006.

[5]王锋.佛教的生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94-95.

[6]朱蕴丽.佛教伦理与生态教育[J].甘肃社会科学,2009(6):229.

[7]闵绪国.佛教生态伦理及其现实启示[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23):19.

[8]陈红兵.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构建[J].深圳大学学报,2008(1):139.

[9]张海山.佛教文化与生态文明[J].赤峰学院学报,2009(11):80-82.

The Buddhist Ecological View and Its Inspiration to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ZENGQing1,YU Bai-hua2
(1.College ofMarxism,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2.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Fujian 365004)

There are rich and unique ecological ideas in Buddhism,and the theory oforigin i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ecological idea of Buddhism.Buddhism believes that the rootofecological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lies in three poisons:greed,hatred and delusion,which inflateman's inner desires to assart and conques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nd thus result i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ecological crisi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human inner desire and set up the correct ecological though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ecological deteriorating problems.Based on the theory of origin,Buddhism view on equality,compassion and life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hich should coexist harmoniously,aswell as puts forward the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s such as the idea that all living things are equal,stopping killing and protecting life,etc.Study on the ecological thought will help to improve people'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Buddhistecological view;inspiration

B94

A

1671-9743(2015)02-0059-03

2014-12-21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2013B121)。

曾青,1989年生,女,福建永安人,硕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及生态文明建设;

*通讯作者:俞白桦,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众生自然界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佛教艺术
自然界的一秒钟
写在六合金光寺
例说“自然界的水”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慈怀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