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综论

2015-03-28 08:16:34赵玉宁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回顾展望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综论

赵玉宁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创业教育随之而生,它的产生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者立足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现状,探讨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内容,依据现状提出展望。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 (2015) 03-0049-04

收稿日期:2015-03-24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工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策略研究”(编号:20150145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玉宁(1990-),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requirement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s higher,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g was born. 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Many scholars probe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paper reviews the relevant research content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成人高等教育是针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实施的高等继续教育。它不但能够提高成年人的素质,使其满足职业要求,成为专业人才,而且扩大了高等教育机会。[1]从广义上来讲,创业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个人,对于员工同样也具有重要意义。员工往往被要求不仅完成与自己岗位相关的任务,还应更注重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和独立性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等一系列综合素质。[2]笔者认为,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是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受众群体,其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他们的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不仅提高了成年人的素质和适应职业能力,开拓了成年人的创造意识和冒险精神,也为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提供了动力支持。笔者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86—2015)以“成人高等教育”和“创业教育”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发现共有相关文章59篇。其中王颖、杨述的《成人高教的创业教育及其课程实施初探——基于特色化发展视角》是云南省2010-2011年度创业教育工作研究项目“基于高等教育特色化理念的云南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申树明的《成人高校校企合作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GKA103004)的子课题研究项目。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的主要范畴

(一)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涵

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涵在学术界尚未有统一论述,主要集中在对创业教育和创业素质的界定上。

1.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学者占大多数,而把创业教育归类为培养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是部分学者所持有的观点。例如,王颖和杨述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倡导通过探究性教学实现创业教育,强调在创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特性,在教师整合相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的条件下,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与探究者。[3]卢娜指出创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而非学历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理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4]阮秀梅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主动的创业思维,以及教育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5]

2.创业素质。对于创业素质的界定,学者所持观点不同,主要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界定。阮秀梅认为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前三者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前提和基础。创业能力的培养旨在使毕业生不仅成为合格的求职者,更要成为出色的创业者。[6]申树明和朱小明从创业态度、创业意向和个人基本特质三个方面对创业素质进行界定。[7]

(二)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论证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势在必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外部因素。经济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有着明显的影响。常春指出由于非教育因素对教育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把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着教育对相关影响做出的应对结果。[8]还有学者认为,如今社会人才资源配置方式与劳动就业制度、社会职业与职业素质等方面与以往大不相同,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就业情况复杂,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大有必要。[9]多数学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是解决就业难的有效措施。

2.内部因素。成人高等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必要性的内部因素可以分为两点,一是由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性质决定,二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内在需要。王颖、杨述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成人性及其特色化战略要求其致力于创业教育,首先是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教学战略的理念来源于创业教育教学理念支撑;其次是开展创业教育以满足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价值期待;再次是创业教育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有助于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的成人性。[10]罗祥华和李丽芳指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使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其特点具体如下:没有就业过的学生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扩大;社会劳动就业制度发生变化;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就业面临压力日益增大。[11]

(三)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内容

1.创业意识。创业意识主要是指一种个性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焦霖、刘阳认为创业意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力,包括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以及信誉意识四个方面。张晓萍认为创业意识是一种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12]申树明和朱小明认为,成人高校学生的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等因素关联程度较高,与被调查者具有创业的想法的人数相比,打算实际创业的人却很少,被调查者期望学校在促进学生创业行为的形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13]

2.创业知识。创业知识是创业的基础。一方面,创业知识不仅包括本专业知识,还包括跨专业、跨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创业知识包括创业流程、创业政策、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计划书的书写等方面。此外,还包括人际交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行业技术知识、财会知识和法律税收知识等。

3.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主要有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不仅包括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发明与革新、适应与求变,信息检索和获取、预测与决策、反馈调节与追踪决策等内容,还包括领导科学、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际交往、合作共事、公共关系以及社情民意调查分析等内容。[14]

无论是创业意识、创业知识,还是创业能力,相关研究仅仅局限在概念界定和分类上,缺乏实证研究,这给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四)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策略

研究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业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树立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多种多样,创业意识在其中占着重要地位,它左右着创业者的态度与行为,对其不断产生影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15]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要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把学习融入实践中,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冒险意识,使学生制订符合实际的创业计划。

2.改革课程设置。在成人高等教育转型时期,推动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恰逢其时,需要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具体来说,应根据专业定位、学科门类、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等,按照学科类别,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确定特色化、创新化的专业发展方向,充分实现学科融合、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结合。多数学者提出课程设置改革应该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实际,例如,王颖提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化创业教育课程。一是建立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二是遵循实事求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三是建设符合成人特点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总体来说,课程设置应考虑多重影响因素,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构建合理有序的创业知识结构。

3.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提出,使全民创业达到高潮,创业政策的颁布为想创业的人提供了渠道和方向。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更应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姚裕群认为推动学生创业是重中之重,要构建完善的创业相关机制,具体内容涉及教育、指导与扶持。首先,建立一体化的创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创业指导和服务机构不能形同虚设,应该做到真正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服务。其次,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创业教育APP、开启无线局域网,对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想法进行收集和数据统计,以具体客观的数据呈现学生整体的创业状态,真正挖掘出学生的创业想法。再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和举办创业活动,如创业竞赛活动等。最后,提供创业资金和创业项目。总之,成人高等教育进行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很多种,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理论,还要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的问题

(一)理论研究不够充分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因此相关研究情况不是很乐观。虽然一些学者进行探讨,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与其他研究领域相比,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十分薄弱。如前所述,专门研究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论文很少,专门探讨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论著缺失。另外,相关研究比较零碎、笼统,没有形成系统理论,无法对创业教育实践做出指导。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处于初级阶段,不可能立即全面开花,并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二是缺乏创业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的推动。理论研究的匮乏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创业教育实践,这种局面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和创业教育研究的顺利开展。

(二)研究内容不全面

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内容不全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创业现状、创业认知、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资金筹措渠道、创业机会的寻找和把握等方面,以及各个学校、各个地域的实证研究和调查。相对而言,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主要从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阐述,而对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具体要素探讨较少。而上述内容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践休戚相关。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出现错位,而且也难以构建系统的、完整的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三)“拿来主义”现象较为突出

仔细分析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研究,还是创业教育内容、途径等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是对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套用和移植,没有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成人”特色。虽然部分研究结合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但是彰显自身特色的依旧很少。

(四)研究方法相对落后

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方法千篇一律, 研究者基本沿袭重理论思辨的传统方法,忽视研究方法的整合和互补,仅仅使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进行理论阐述,对个案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等基本方法的运用较少。上述情况的存在,必然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的徘徊不前。

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的展望

(一)加强理论研究

研究者应该立足成人高等教育学科,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研究。首先,创业教育应该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其次,加强创业实践的推动,经过反思,使理论建设螺旋式上升。再次,加强研究队伍建设。研究者应该深刻认识到自身研究的不足,通过创业政策学习、创业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专业素质,把握创业教育精髓,将专业特性和创业教育相结合。此外,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吸收普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实际,探索创业教育的规律性,进而指导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和接受其实践检验。

(二)完善研究内容

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既要注重已有研究,又要开发新的研究领域,构建新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现状,研究者不仅要注意理论层次的研究,探讨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涵、要素、原则、内容等方面,更要注重实践层次的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创业教育内容,结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科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方法和策略,使研究内容得到完善。

(三)彰显“成人高等教育”特色

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因此适当参考国内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以说是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一条捷径。但是不能对国外研究成果简单的移植,更不能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已有研究成果直接复制。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应该以其所研究的本体和涉及范畴为基本出发点,以“成人”为中心,构建具有原创性的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如果只采取“拿来主义”,无疑是抹杀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科特性,阻碍了成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理论的发展,最终将削减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四)丰富研究方法

“符合实际的、恰当的、准确的有关教育的研究方法,是实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对应的研究方法有很多,有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还有实验法、对比法、调查法等比较前沿的研究方法。要对这些研究方法进行整合,实现研究方法的互补运用,使创业教育研究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发展和延伸。另外,还应该结合其他学科,比如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不能忽视对这些学科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参考文献:

[1]余小波.成人高等教育概念的诠释[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1-126.

[2]牛长松,菅峰.创业教育的兴起、内涵及其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5-29.

[3][10]王颖,杨述.成人高教的创业教育及其课程实施初探——基于特色化发展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115-117.

[4]卢娜.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成人教育.2011(1):74-75.

[5][6]阮秀梅.培养创造精神提高创业素质──浅议成教大学生的创业教育[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3):38-39.

[7]申树明,朱小明.成人高校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9):47-50.

[8][14]常春.成人高等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3(4):4-5.

[9][11]罗祥华,李丽芳.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的思考[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1-4.

[12]焦霖,刘阳.《电子商务》教学中创业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158-159.

[13][15]何桥.转型中的成人高等教育应加强创新与创业教育[J].成人教育,2012(2):15-17.

[16][18]姚裕群.论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创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S1):57-59.

[1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The Review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Zhao Yu-ning

Key words: adult higher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view; prospect

(责任编辑:刘奉越)

猜你喜欢
成人高等教育回顾展望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
继续教育(2016年12期)2016-12-20 13:45:41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中国名城(2016年12期)2016-12-07 17:53:18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新闻前哨(2016年11期)2016-12-07 11:30:14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45:48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商业会计(2016年15期)2016-10-21 07:37:55
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现状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6:54:29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7:53
网络环境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高等院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思路
考试周刊(2016年26期)2016-05-26 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