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为例

2015-03-28 07:16赵喜文李锡英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受调查者结果显示学期

赵喜文 ,李锡英 ,刘 亚

(河北科技学院 公共部,河北 保定 071000)

一、课程改革缘起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幕课风潮全球涌动的严峻挑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效果。因此《原理课》的教学模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变革。

2013学年—2014学年,笔者在河北科技学院2013级近2 000名本科学生的《原理课》中尝试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此教学模式获得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与赞同,取得预期效果。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

现代教育观认为,在学习化社会中,教育活动的基本策略应该变传统的“学校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为“学生中心”,强调学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人人参与学习的重要性。[1]

(二)自主学习是首要能力

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科技成果和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背景下,对学习者个体而言,无论在校期间掌握多少知识,也无法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要学会终身学习。[2]随后,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把“学会求知”作为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下,自主学习成为首要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目的与目标

根据现实的需要与理论的指引,笔者将课程改革的目的确定为在授课内容不减的情况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革目标设定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用基本原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学习;三是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是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方法。

四、课程改革的策略

按照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需要,在以下九个方面采取相应策略。

(一)教育心理

在教育心理上由教师控制转变为教师控制与学生自我控制相结合,以自我控制为主。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从传统教育的以书本知识的掌握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应用为中心。

(三)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教学模式由讲授为主转变为课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由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课堂讨论与学生讲授相结合,以学生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形式由传统的教室这一特定空间转变为教室特定空间与网络空间相结合。

(四)教材使用

教材由使用单一的教育部指定教材转向以指定教材为主、辅以教师制作的完整课件、辅助教材《案例与问题》、多版本同课程教材及网络提供的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料。

(五)对学生学习经验的态度

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由漠视他们的学习经验转变为承认与尊重他们的经历与经验,将他们的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与重要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尽情发挥经验的作用。

(六)教师角色

按照现代教育理论,任课教师转变为“课程变革的代理人”,对学生是“帮助者、指导者、鼓励者、顾问和协助者,而不是传授者、惩戒者、法官和权威”。[3]

(七)学习氛围

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在学习氛围上跨越传统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营造学生所期待的情境,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欢迎、尊敬和得到鼓励。在这种氛围中,师生间作为共同的探索者具有相互学习的精神,存在着一种自由表达而不会担心遭到惩罚和讥笑的安全感。师生作为独特的个体而相互尊重、推心置腹。

(八)成绩评定权

在实现上述七个转变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实现第八个转变,即学习成绩评定权由教师独立行使转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行使。

(九)考核导向和方法

考核导向上引导学生将学习的主要目标由获得结业成绩转向获得知识,将应考策略由期末突击复习转向平时按教学计划分散消化,将备考方法由死记硬背转向提高灵活运用能力。

考核由平时与期末相结合,以期末考核为主的方式改变为取消期末考试,平时的每次作业即是阶段终结性考核,结业成绩是平时作业成绩累计后的平均成绩。

上述九个转变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重点由“教”向“学”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建构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模式由紧密联系的四个环节组成。

(一)自学指导

教师指导自学主要通过案例引导与课堂精讲两个步骤实现。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典型案例,编辑成《案例与问题》小册子。教师向学生简要阐明所学章节的教学目的、目标、方法与基本的理论观点。公布典型案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讨论、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大纲的教学内容,并能够紧密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自学

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进行自学,完成自学作业,发至全班的群共享,同学之间可以在群共享中互相点评作业。学生作业要求必须首先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案例,同时,鼓励应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的理论、观点进行多视角的综合分析。

(三)教学互动

学生在自学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汇报与交流学习收获,通过讨论与互相点评,选出小组的发言代表。组织全班课堂讨论,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与此同时,在QQ学习群中上交作业,由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

(四)社会实践

在对社会的实地考察中检验与升华学习成果。

总之,以上四个环节,构成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教学互动和社会实践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效果

此教学模式基本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在2013级会计学本科2013学年—2014学年第一学期720多名学生的《原理课》上进行实践,此后对1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此教学模式获得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与高度赞同,取得预期效果。2013学年—2014学年第二学期,笔者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在2013级机电系、建工系1 000多名本科生中继续实施,对12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改革效果在总体上较上学期又有明显提升。“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取得以下九个方面的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

在《原理课》学习之初,学生反映该课内容枯燥、抽象、难懂,通过笔者引导讨论、点评后,消极、抵制的反应基本消失,学生纷纷提出学好这门课的建议。第一学期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产生了兴趣”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54.73%,认为“增强了兴趣”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22.97%,选择上述两项的人数占受调查者总人数的77.7%。第二学期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产生了兴趣”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49.59%,认为“增强了兴趣”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49.59%,选择上述两项的人数占受调查者总数的99.18%。

(二)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

此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第一学期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48.65%,认为“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15.54%,选择上述两项的人数占受调查者总人数的64.19%。第二学期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63.93%,认为“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21.31%,选择上述两项的人数占受调查者总人数的85.24%。

(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在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贵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一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原理课》的教学模式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作用”的占受调查者总人数的79.73%,其中认为“效果显著”的人数占33.78%、认为“效果明显”的人数占33.11%,两项合计占66.89%。第二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原理课》的教学模式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作用”的占受调查者总人数的99.19%,其中认为“效果显著”的人数占36.07%,“效果明显”的人数占54.10%,两项合计占90.17%。

(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第一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原理课》的教学模式对“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作用显著”的受调查者占总人数的40.54%,认为“作用明显”的占总人数的33.71%,两项占总人数的73.65%。第二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作用显著”的占总人数的44.26%、认为“作用明显”的占总人数的47.72%,两项占总人数的90.98%。

(五)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第一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原理课》的教学氛围体现民主、平等、和谐的程度“很充分”、“充分”、“较充分”的受调查者分别占总人数的45.9%、27.03%和21.62%,三项合计占总人数的94.60%。第二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原理课》的教学氛围体现民主、平等、和谐的程度“很充分”、“充分”、“较充分”的分别占总人数的40.16%、49.18%和8.2%,三项合计占总人数的97.54%。

(六)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第一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对促进教学效果的作用“很大”、“较大”的受调查者分别占总人数的55.41%和33.10%,合计为88.51%。第二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作用“很大”、“较大”的受调查者分别占总人数的51.64%和44.26%,合计为95.90%。

(七)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人成长的指导作用

尤其可喜的是受调查者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人成长的指导作用。第一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人成长的指导作用“很强”、“较强”的受调查者分别占总人数的22.30%和49.32%,两项合计占总人数71.62%。第二学期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指导作用“很强”、“较强”的受调查者分别占总人数的40.98%和48.36%,两项合计占总人数的89.34%。

(八)解决认识问题

在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内容与当前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对准军校式管理、兼职、恋爱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在点评中作出比较科学的回答,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上述问题上的疑问,消解了一些不满情绪。

(九)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任课教师实现了从一般了解到灵活运用的转变,学生亲身感受并快乐地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1]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

[3][美]马尔科姆·诺尔斯著.现代成人教育实践[M].蔺延梓,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75.

猜你喜欢
受调查者结果显示学期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最严象牙禁售令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调查
47.18%受调查者表示不休带薪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