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状况的文献综述*

2015-03-28 04:57:05王一涛厉博露林阳阳沈建民浙江树人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浙江杭州3005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33000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文献综述农民

王一涛,厉博露,林阳阳,沈建民(.浙江树人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浙江杭州3005;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33000)

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状况的文献综述*

王一涛1,厉博露2,林阳阳2,沈建民2
(1.浙江树人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5; 2.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 要:农民教育培训的对象应该覆盖所有有劳动力的农民,不同的培训对象适合不同的培训模式。当前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为高涨。培训师资的水平是决定农民培训效果的最关键因素。农民文化知识培训、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农民技能技术培训、农民生产经营管理培训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当前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农民培训在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民;农村教育;农民培训;文献综述

一、培训对象与模式

了解教育培训对象是农民教育培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教育培训需求并应适应不同的培训模式。很多学者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需要参与教育培训的农民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适应不同培训对象的多种培训模式。

(一)培训对象

韩军利(2011)以宝鸡市为例将农民教育培训的对象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即失地农民、外出农民、返乡农民工和种植农民[1]。赵正洲(2005)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主要针对以下三大类农民:一是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二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即初高中毕业回乡的青年农民;三是农村干部及各类经营管理人员[2]。

有些学者根据所开展的培训项目来划分培训对象。这些培训项目主要是由政府引导下展开的,包括绿色证书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与培训等五大类,每一个项目往往针对某一类农民群体,但是也有相互交叉的现象。

当前我国农村大量的男性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妇女是农村劳动力的骨干。有调查证实,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60%都是女性,因此,女性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杨云媛(2010)呼吁政府和学术界加强对妇女培训的重视力度,提出要对妇女开展科技致富专项培训活动[3]。柳永春(2011)对潍坊市女性农民这一培训对象进行了专题研究[4]。马瑜、夏慧芸(2013)专门介绍了对农村女能手的教育培训[5],展现了女性农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邹俐俐、付少平(2010)在田野调研中发现,受教育水平低、时间不充裕和观念上的落后是阻碍农村妇女参与农民教育培训的三大主要因素[6]。

笔者认为,农民教育培训的对象应该覆盖所有有劳动力的农民,范围应从青年至中老年各个年龄段的,不同性别、多种类型的群体。

(二)培训模式

农民教育培训在不断调整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合不同对象的多种培训模式。近几年,许多学者开始将目光投注于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上,有学者根据组织和管理主体的不同将培训模式划分为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民培训、以涉农企业为主体的农民培训、以社团为主体的农民培训、以农业院校为主体的农民培训及民间师徒培训等[7](李晓翠,2009)。马力(2010)以淮安市为例,将农民培训模式划分为依托培养模式、现场示范培训模式、专家+协会+农户的产学研互动模式、网络培训模式、园区推动模式五种基本模式[8]。李枞颖(2013)将培训模式分成典范培育型、现场传授型、项目带动型、精英培育型和媒体传播型五种类型[9]。

魏朋(2011)对之前学者的培训方式分类进行了验证调查,他发现一些培训模式其实是类似的,比如典范培育型其实也就是政府带头下的一种培训,现场示范培训与民间师徒培训相似,都是请专家进行理论传授和实战操作。因此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详细地阐述了我国现有的农民培训模式及其特点,并且指出培训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10]。杨锦绣等人(2013)发现,课堂讲解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农民获取和理解新知识,有利于培训知识向就业能力有效转化[11]。

鉴此,笔者认为农民教育培训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农民最期望,也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二、培训需求与动机

农民的需求和动机是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内在动力,如果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的需求不旺盛,动机不强烈,那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效果就要差很多。所以,在开展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之前,首先要准确了解农民参加培训的需求和动机。很多学者通过实证方法对农民参加培训的需求和动机进行了研究,包括定量的方法(以问卷为主)和定性的方法(以访谈为主)。石火培(2009)通过调查,发现57%的农民表达了较强烈的参训意愿。对组织培训的相关机构的问卷调查也表明,农民普遍对参加培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12]。

(一)提升自身素质

目前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城市能找到什么样的职业机会。张娟(2007)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用人单位对进城务工的农民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引致了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现实推动农民的培训需求。有文化、有技术、素质高的农民在城市得到了就业机会、找到了报酬高又体面的工作,从而在城市站住了脚[13]。

(二)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现代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农产品产业化的发展,农民越来越感受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他们急切需要通过接受培训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形势,特别希望能学到一技之长提升增收致富的能力和途径[14](胡艳辉,等,2011)。刘萧(2011)对农民培训动机做了调查,结果发现47.7%的农民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29.7%的农民是外出打工的需要[15]。

(三)其他因素

农民培训需求和动机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有学者通过大规模的调查发现,之前是否接受过培训、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对培训信息的需求、对培训地点时间的选择与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成正相关;年龄、培训费用承担比例与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成负相关[16](柳菲,等,2010)。佟相阳、陈旭峰(2014)则认为最能解释农民教育培训意愿差异的是社会资本层面的市民化水平变量,其次是文化资本层面的市民化水平变量,解释能力最弱的是经济资本层面的市民化水平变量。另外价格因素、农民收入、政府制度都在影响着农民培训的动机[17]。

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培训动机受多种因素影响。

三、培训师资与时间

培训师资的水平是决定农民培训效果的最关键因素,熟悉并热爱农村和农业,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培训师资更能够提高培训的效果。此外,培训时间对于提高培训效果也很重要。

(一)培训师资

培训师资主要来源职教中心教师、高校教授、农科院所专家、企业技术员、种植养殖能手,乡镇企业家等[18](赵连平,等,2011)。不同的培训师资具有不同的培训风格,高校教师和农科院所专家的理论水平高,但是他们能够抽出的时间很短;农村的种养能手最接“地气”,但是一些能手出于担心他人竞争的考虑,往往不将最核心的技术全盘托出。朱永新(2006)提到当前农村教师也可以在农民培训中发挥作用,但是他发现目前农村教师大多以代课教师为主,且大多为在城镇教师招聘中失利的那部分,他们参加培训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19]。

(二)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李晓翠(2009)按培训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类:长期学历制培训、中长期中高级技工培训和短期职业技能培训。长期需要3- 5年时间;中长期在3个月到1年之间;短期则是在7天到3个月。目前各地培训时间以2周以内的短期培训为主,其次是3个月以内的培训[7]。另外有些培训时间更短,往往在半天或是一天以内结束,这种培训往往只是一个形式工程,很难起到效果。马力(2010)研究发现,培训时间过短会影响培训的效果。例如一些部门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时间较短,讲课时间大多为半天,农民当场接受并掌握的培训内容有限。一些针对进城务工者进行的非农培训也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农民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学到系统的劳动技能,所以他们依旧难以实现较高层次就业,也不能获得较高收入,同时也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就业的竞争[20]。

培训师资的水平和培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农民培训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但笔者认为培训师资的水平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四、培训内容

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要考虑农民的不同需求和中老年农民存在的“短板”,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对农民提出的新要求。

(一)农民文化知识培训

1.扫盲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科教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新生事物,在全国各地已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由此,扫盲教育便成为建国以来到20世纪末农民教育培训的重头戏。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扫盲仍为农民教育及培训的主要内容[21](马锦卫,等,1993)。袁新涛(2010)提出要想切实有效地继续扫除文盲,需要普及小学教育,并在进行扫盲识字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与学习生产、生活常识结合进行[22]。

2.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文化教育是开展农民教育的重要基础。社会精英分子向农民提供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是我国近代史中的一个突出特点。近代以来,中国的农民长期处于封建压迫之下目不识丁、落后愚昧,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动员从而“将他们组织起来”,这是我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经验[23](运迪, 2010)。进入21世纪,义务教育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全国的文盲率,但是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农民文化程度仍不容乐观,而这必定会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尤其在农村,基础教育仍十分薄弱,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24](程敏,2010)。晏阳初农民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以文化教育医愚,培养知识力以开启民智[25](李红辉,2010)。

(二)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

1.道德法制教育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贾文科(1999)认为道德教育主要要开展三项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现代文明教育、政策法规教育[26]。王秀素(1996)指出,农民中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与农村中存在大量法盲关系很大。所以我们也要像扫文盲那样去扫法盲。要通过法制教育使广大农民学法、懂法、用法,从而达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27]。李晓翠(2009)深刻地指出,道德法制教育有利于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在普遍掌握技术的同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和政策规定,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好公民[7]。徐保根、鲍海君(2010)则认为有必要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开展职业道德与诚信方面的教育培训,以引导他们度过失地之后的适应期[]。

2.科技文化教育

科技文化教育是目前农民教育中的重头戏,也是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民要想致富奔小康,必须拥有一定的科技与文化知识,因此必须重视农民的科技文化培训[26](贾文科,1999)。在经济发达地区,针对农民开展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特别受农民欢迎。比如,江苏省致富福工程培训在帮助农民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和致富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9](马力,2010)。

(三)农民技能技术培训

农民技能培训包括许多方面,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所培训的技能也会不同,但主要分为两类,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机化培训。

1.农业实用技术

其培训对象以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畜牧和渔业生产等农民为主,而培训内容以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为重点,这种培训和普通农民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其中包括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30]、[31](倪斌,2011)、(管春华,2003)。韦云凤等(2006)认为以培训农业生产技术为主的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大多与农民所从事的农作物耕种有关,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农民的种植方式,提倡科学种植,让农民能够在小投入中获得大收入,同时培养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为长远利益做打算[32]。

农业实用技术有两个特性。一是地区性,不同的地区因为实际情况不同,技术培训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重庆是针对本地主导产业情况开展了畜牧养殖技术的培训[7](李晓翠,2009)。宝鸡市结合本地农民实际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大规模实用种植养殖技术技能培训,使农民学到实用技术与致富技能[1](韩军利,2011)。二是实用性。实用技术培训一般和农民的生活尤其是农业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各地紧紧围绕春季农业生产,重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专业人员的辐射使农民对农作物种植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农民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提高农产量,改善自己的生活[33](周世其,2010)。

2.农机化培训

培训对象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包括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村级农技员等。其中,种养大户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农机化实用技术等为重点[34](邵岩,2013)。朱子荣(2011)介绍了农机化培训主要以新兴机械技术的推广和群众性科技信息的传播为主[35]。肖灵芝(2004)则认为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新技术得以推广普及的重要先导,对技术的培训必须结合对市场知识的培训,农民培训必须掌握市场的动向才能取得更大的实效[36]。

(四)农民生产经营管理培训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新型农民不仅仅要会种地而且还要会经营与管理,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封建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的市场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37](王峥,等,2006)。陆老虎等学者(2002)发现,提高以节本增效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技术对一些农业大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建设新农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38]。程海波(2007)认为,让农民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根据市场导向决定自身劳力、资金、资源的投向,对于农民增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9]。

(五)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1.就业技能培训

“阳光工程”是2004年开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全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姜雅丽(2006)进行的跟踪研究发现,该工程对于劳动力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40]。张帆(2006)认为今后可以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建立“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参加就业技能培训[41]。

2.创业技能培训

农民创业不仅可以实现自己就业,还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但是很多农民的创业意识和管理经验不足,所以创业技能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张帆(2006)认为,农民创业技能培训应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涉农企业创办人等等人为主,培训内容主要应包括创业理念、创业技巧、经营管理和相关专业技术等[42]。很多地区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了创业培训。周世其(2010)指出,在对农民的创业技能培训中,应以案例教学和实践培训为主,不能空洞说教[33]。

综上所述,农民文化知识培训、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农民技能技术培训、农民生产经营管理培训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当前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

五、培训效果与作用

准确把握培训的效果与作用不仅可以修正当前培训中存在的不足,而且可使今后的培训更加有针对性。为此,很多学者围绕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与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致富能力和实践技能明显提高

张景林(2005)认为可以从四方面来判断农民培训的效果:农户家庭农业纯收入、农户应用技术能力、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及培训项目总体效果[42]。吴易雄等人(2008)研究后认为培训使农民的致富能力明显提高,一是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农民的务工技能得到提升,三是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应用明显加快,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后劲明显增强[43]。杨云媛(2010)认为培训大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产实践技能,一大批农民从业、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打造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庞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二)培训师生的整体素质获得提升

培训的教师之间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使得他们吸收了新的知识技术,更加增强了为农村服务的本领[44](尹淑莲,等,2005)。通过培训,农技人员找到了实现自我的空间,明确了服务的方向,他们利用课余的时间精深专研、努力学习,科研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同时,学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农村的实践生产中,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人才,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新一代的主力军。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

研究发现,在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各地紧紧围绕“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主题,坚持引导农民向组织化、市场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积极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面涵盖了主要特色支柱产业。这些组织正成为一种新的力量,正在成为农业产业化新的载体,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45](赵美凤,200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农民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农民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经验。

(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培训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稳定了粮食生产,提升了果业综合竞争力,发展了畜牧业,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并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46]。孟宪生等人(2011)运用平均处理效应估计方法考察了就业培训对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影响,发现就业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且就业培训的回报率大约为20%左右[47]。

综上所述: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在农民素质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效果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韩军利.宝鸡市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及运行机制[D].陕西:西北农林大学,2011.

[2]赵正洲,王鹏,杨道兵,余斌.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内涵、结构及特点[J].职业教育研究,2005(4).

[3]杨云媛.天津市滨海新区农民教育培训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4]柳永春.潍坊市新型女农民教育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5]马瑜,夏慧芸.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农民培训教育实践与探索——以云南农村致富女能手培训教育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

[6]邹俐俐,付少平.社会性别视角的农民教育现状研究——以4省10村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6).

[7]李晓翠.重庆市农民培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8]马力.淮安市农民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9]李枞颖.内江市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13.

[10]魏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11]杨锦绣,朱玉蓉,吴春汶.公共资助农民培训供需及均衡机制选择——基于四川省成都市的调研[J].农业经济问题, 2013(1).

[12]石火培.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证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9.

[13]张娟.农民培训制度的政策选择——基于江苏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3).

[14]胡艳辉,杨伟坤,徐文岺,闫东彬,胡秀花,杨建永.河北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0).

[15]刘萧.商丘市唯阳区农民培训现状调查[D].江西:南昌大学,2011.

[16]柳菲,杨锦秀,杨启智.四川省农民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1).

[17]佟相阳,陈旭峰.市民化水平对农民教育培训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4(3).

[18]赵连平,赵远征,王福建.关于教育系统农民培训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11(7).

[19]朱永新.农民教育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研究,2006(5).

[20]马力.农民培训意愿及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21]马锦卫,余惠邦,张余蓉.农科教相结合是民族地区农民教育的好形式[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4).

[22]袁新涛.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J].实事求是,2010(4).

[23]运迪.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教育思想述论[J].理论观察,2010(4).

[24]程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教育[J].湘潮,2010(11).

[25]李红辉.晏阳初的农民教育思想及其实验[J].科学社会主义,2010(2).

[26]贾文科.小议农民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农村成人教育,1999(3).

[27]王秀素.周巷镇的农民教育有新路[J].宁波党政论坛,1996(8).

[28]徐保根,鲍海君.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与政策取向[J].成人教育,2010(6).

[29]马力.淮安市农民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10.

[30]倪斌.推陈出新——大学依托型农业推广中的农民教育调查报告[J].泰山论坛,2011(1).

[31]管春华.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J].新农村,2003(9).

[32]韦云凤,盘明英.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

[33]周世其.扎实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J].江淮,2010(8).

[34]邵岩.论农机推广在新型农民培训中的意义与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3(8).

[35]朱子荣.对乾安县农民培训(农机化)需求的调研分析[J].农业开发与设备,2011(10).

[36]肖灵芝.做好农民培训工作浅见[J].新疆农机化,2004(6).

[37]王峥,黄永春.加快现代农民培训服务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06(6).

[38]陆老虎,汤友昌.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大力推进科教[J].新农村,2002(7).

[39]程海波.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J].湖南农业,2007(1).

[40]姜雅丽.从“阳光工程”看农民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1]张帆.做好“以就业为导向”的农民培训[J].中国培训,2006(10).

[42]张景林.农村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43]吴易雄,左平权,杨安常.湖南农民教育培训实践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0).

[44]尹淑莲,杜文明,马英.关于办好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6).

[45]赵美凤.山西省右玉县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山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46]吴小凤.陕西省农民培训发展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Peasant Education Training Conditions in our Country

WANG Yi-tao1,Li Bo-lou2,Lin Yang yang2,SHEN Jian min2
(
1.Reseach Institut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5; 2.School of Teachers Education,Huzhou University,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The target of peasant education training should cover all peasants with labor ability,and different groups of training participants have some certain training patterns that suit them.Peasants are becoming more enthusiastic for participating in education training.The teachers’level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easant training effect.The major contents of current peasant training includes peasant basic knowledge training,comprehensive quality improvement training,skills and technology training,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and labor shits employment training.Peasant training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improvement of peasant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Key words:peasant,rural education;peasant training;literature review

通讯作者:沈建民,教授,硕士,从事农民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王一涛,副教授,博士,从事农民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新型农民教育及培训的现状调查与改革对策”(13BGL077)。

*收稿日期:2015- 02- 17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1734(2015)06- 0007- 06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文献综述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7:08:19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46:40
现金分红与掏空文献综述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36:08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24:34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36:58
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