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探讨
王冰峰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前期,高职教育应以国际化为新的增长点,正确理解国际化的概念,通过国际化人才体系、管理机制、课程标准,明确经费的保障与支出方向,系统推进国际化发展。此外,还需要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正确引导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同时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自我保持与吸收借鉴的关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
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特征,[1]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国际化的进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国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正处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前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高职教育正处于内涵化发展的转型时期,同时,全球化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内涵化发展的转型要求,还是全球化的外在压力,高职教育都应该大力开展国际化,以国际化为新的增长点,促进内涵发展,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内在基因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共识,得到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但作为目前教育系统中最具活力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是否应该国际化或者说深入和系统开展国际化还没有形成共识。
高职教育以地方投入为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现实,但事实上,目前,我国高职无论在办学数量上还是学生总数上都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如此巨大的成就,应该说与高职教育坚持开放办学是有直接关系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吸收政府、企业、行业等外部单位的智力和资金,适时更新办学理念、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方式,从工学结合到文化育人,从培养学生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到培养“三并人才”,(德业并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因此可以说,开放性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基因,在全球化的今天,高职教育更应该拓展开放办学的理念,将视线放到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上来。
(二)外部动因
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而且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3]国际化对每一个组织,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是教育机构都将在内部管理、运营模式、服务方式、发展方向等各个方面不可避免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承诺开放教育市场。国务院于2003年9月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章程》,鼓励国外教育资源进入中国,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中外合作办学。另外一方面,对高职院校而言,首当其冲全球化通过市对人才需求对高职教育发展产生倒逼压力,进而逐渐影向教学运行、内部管理、进而对校园文化、课堂教学组织都将产生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只有根据各自情况,适时、适度以合适形式开展国际化,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实际上,我国高职教育部分已经展开了国际化的探索,这其中主要以东部发达经济地区院校为主,其国际化已经在办学理念、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体现。但在整体发展水平、深度等方面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一)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而且地区间、学校间发展不平衡
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无论活动频次、参与人员规模,还是经费保障、效果评价等各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而且,学校间、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相比本科高校,特别是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比例明显偏低。同时,地区间、学校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地区及校际差异明显,表现在价值取向、队伍建设、战略规划、经费保障、工作活跃程度等各个方面。[4]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国际化明显有较大差距。
(二)合作交流的深度不够、层次不高
很多高职院校说起国际化就会谈到与多少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多少协议,或接待了多少批国(境)外来访团,每年派出了多少个出访团,多少教师赴国(境)外参加培训等等,国际化还停留在十分表层的层面上,很少有高职院校与国外开展诸如合作科研、教师讲学、合作办学等实质的合作项目,师生参加国际学术、技能大赛也很少见。
(三)合作交流互动性较差,双向流动性不够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国际合作方面,过多地停留在引和看的层面,主要开展的合作交流项目以教师培训和一般性的互访交流为主,项目单一,外延性和发展性不够。
(四)平等与互利互惠问题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整体发展快,但“大专”办学层次使得我国高职教育在开展国际化办学中往往自信不足,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在国际化过程中引进与输出极不平衡,往往是派出师生人数多,接收人数少,“逆差”现象严重。
(五)国际化尚处于自发的无序状态
近些年来,部分高等教育强国和一流研究型大学纷纷出台国际化战略,高等教育国际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包括: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加快;大学国际组织成为大学国际化的重要合作形式等。而各高职院校国际化仍处于自我摸索,单打独斗状态
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是个系统工程,其中有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的上整体设计和制度保障,也需要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情况系统推进。2014年0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职教育指明了国际化发展的基本方向,这是国家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统一规划,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就高职院校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国际化。
(一)正确理解国际化的概念
所谓教育的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国际化不是目标,更不是一系列指标,而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教育国际化的深层意义是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和服务全球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优秀人才。[5]要让国际的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运行的方方面面。
(二)系统推进国际化发展
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说要有多少个外教,要有几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外在的指标,促进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化的人才体系。人是组织的基本细胞,国际化的组织离不开国际化的人才队伍,需要注意的是,引进外籍人员,不仅仅要参与教学,还要在相关行政和学术部门工作或担任领导,参加学校管理,为学校各个方面提供国际化经验。
2.国际化的管理机制。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管理将发生变化,包括人事、财务、后勤和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目前在各高职院校较多的做法是,外教归口外事处(有些学校叫国际交流合作处)管理,外教的各个方面的业务都是通过该部门来中转的,这与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是极不相适应的。而实际上,这些年来,从各高职院校招聘教师的基本要求来看,高职院校各个部门主动顺应国际化发展要求是具有人力基础的。
3.国际化的专业和课程标准。专业和课程标准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或课程标准没有统一的要求,只是对专业和专业大类做出一些规定,同一个专业在不同高职院校的基本课、专业课、核心课程可能都有很大差别;甚至在同一所高职院校,同一门课程,任课教师的对重点的把握也都有较大区别。笔者通过参加国外教师培训发现,美国的课程标准是十分具体的,从一门课程的设置论证到课程内容的审定等方方面面都十分清晰和规范。高职院校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标准的设定机制,制订具有国际水平和通行性的专业和课程标准。
4.经费的保障与支出方向。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对经费投入提出要求,一方面,各学校应在年度预算中划拨一定比例的国际化专项经费;另一方面,国际化经费的使用方向也有十分重要,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是它的人员,对学校而言,经费的最大投入应保障一线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更多的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制订高职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明确的“指挥棒”效应,目前国内研究者在理论上对大学国际化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如“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陈昌贵等,2009),“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王鲜萍,2010)等;有的省份也发布了有关国际化评估的官方指标体系,如广东省教育厅2009年发布了《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并在省内高校开展了评价试点。高职教育无论是教育类型上还是办学层次都有别于其它高等教育。显然,套用其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是不适合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为此应制订高职院校适用的评价指标。
(四)处理好本土化与国际化地关系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面向产业,服务地方,紧密契合地方产业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得到了迅猛发展。[6]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土化与国际化是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现实选择。事实上,本土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各个国家、每一个企业都将或多或少地受到国际化的影响,本土化已成为一种间接的国际化,而大力开展国际化将更快促进高职教育升级和转型。
(五)处理好自我保持与吸收借鉴的关系
我国高职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处于高等教育的最低层,且办学历史较短,在开展国际化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较低地位,容易照搬照套。此外,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机构,高职院校在国际化过程中注意中华文化的保持。
参考文献:
[1]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7,(11):56-61.
[2]谢映勤.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及发展策略——以漳州市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33-37.
[3]关于教育国际化的真实内涵及其现实检视[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2-87.
[4]高职中外合作要避免“一窝蜂”和“被合作”[N].中国青年报,2012-11-26,(11).
[5]曾满超,于展.中日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基于文献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42-51.
[6]刘洪一.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