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强,何瑞菲
(淮北师范大学 a.宣传部;b.教务处,安徽 淮北 235000)
自教育部制定中、小学教师标准和实施卓越人才计划以来,卓越教师人才培养便成为师范类高校教师教育的关注点,并对卓越教师的内涵、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等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无论是文件规定,还是学者研究,均一致认为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对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研究或实践仅局限于政府、高校和中小学的协同,或者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协同等,对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整体研究不够。淮北师范大学自2012年开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笔者在担任学校卓越教师实验二班和卓越政治教师实验班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协同培养卓越教师需要从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不同维度加以分析。
1.培养卓越教师目标的要求。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专业理念,并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对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进行了规定。[1]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2]。这两份文件要求,卓越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先进的教育理念、宽厚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教学技能、敏锐的实践反思、较强的创新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等诸多方面素养。高校本身很难独立完成这个培养目标,而且《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并要求建立协同培养的创新机制。
2.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化教育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都对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提出明确目标。例如,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高中阶段“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3]等;在基础教育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4]等。基础教育发展对政府、学校和教师都提出新的要求,这也需要多方协同方可实现。
3.解决卓越教师培养中现实问题的需要。在部分高校实施卓越教师计划时,大多遇到“合作单位不积极”“学生参与意识主动性不够”[5]26-27等高校自身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中小学由于考虑到升学率、正常教学秩序、教学效果、合作效益等方面问题,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校在遴选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组成卓越教师实验班后,部分学生基于追求高学历目标、就业利益等方面考虑,不愿意全身心投入到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不仅涉及到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政府、高校、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等多个主体,还涉及到未来卓越教师及其特质等培养客体,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平台等培养中介。
在明确了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之后,就要回答是谁来培养的问题。这涉及到培养卓越教师的多个主体,既有政府和高校层面,也有教师和学生层面。这些培养主体之间的协同是培养卓越教师的第一个维度。
1.办学主体的协同
办学主体主要指政府、高校和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等组织。关于他们的协同问题,有学者提出了UGS模式(University Government and School),即:“由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张通过地方政府将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联系起来”[6]110。高校主要负责卓越教师培养班级的组建管理、培养方案制定、校内导师遴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等;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包括省级教育厅和市县级教委两级部门,教育厅主要负责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例如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中单列卓越教师培养实验基地等相关研究项目、制定类似免费师范生的优惠政策等),市县级教委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校外实习、实训等高校和中小学的合作事宜;中小学主要负责推荐优秀校外导师、提供观摩教学场地、建设实习基地等。培养卓越教师应建立以高校为中心、以中小学为依托、以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引领的协同合作机制。尤其中小学,既是卓越教师的培养主体,也是需求主体,在卓越教师的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要提高中小学参与卓越教师培养的积极性,高校可以通过入校调研、座谈等方式了解中小学对卓越教师培养的需求和培养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等,然后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以项目合作方式帮助中小学解决问题。
2.教学主体的协同
教学主体主要涉及教师(这里的教师既包括培养卓越教师的高校教师,也包括来自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教育学校的校外指导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协同。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选择,学生的主体性则体现在对教师所传达信息的选择、处理、理解以及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等过程中。两个主体中,一个是教的主体,一个是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二者协同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找到两个主体共同选择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并在集体化教学中增加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比重,找到一个教学相长的平衡点。
其次,学生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协同。卓越教师培养一般实行的是学生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一个学生的“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建构和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基本实践技能训练等;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备课、授课、班主任实习等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这二者的协同应以卓越教师培养目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和学生一起共同研讨、制定学生学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督促和帮助学生完成培养计划。
再次,高校教师之间的协同。在培养卓越教师过程中,高校内从事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课程的教育学科教师与学科专业教师的协同也很重要。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在实践中也很难操作。这需要高校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共同关注、研讨教育学科针对不同学科专业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最后,还有高校教师自身能力的协同。即:教师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协同。科研与教学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对培养卓越教师的高校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我知道自己有些冒昧,但这个夜晚的确很美……也许你也很孤单,像我一样……”她的美让我惊诧。我一时竟无法回答。但我知道我用微笑回报她。我确信自己对她笑了。
对于师范类高校而言,培养卓越教师的客体就是在校的师范生。但准确地说,应该是体现在师范生身上的特质,也就是卓越教师的目标和要求,主要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等等。但是这些特质之间也要注意协同培养,不可偏废。例如,师德与师能的协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协同、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协同等。
1.师德与师能的协同
师德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优异的教风学风,也包括坚定的教育理想信念和对学生的爱心。师能则包括全面的知识结构、娴熟的教学技能、敏锐的实践反思、较强的创新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等。“德为才之帅”,师德是卓越教师的灵魂,也是必备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师德的培养。首先,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理论的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能正确理解和处理奉献与索取、义与利等关系,提高学生塑造师德的能力。其次,通过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等,树立师德榜样,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升华其思想境界。再次,通过校园文化来培育学生师德的养成等。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氛围来影响学生,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师风范和人格魅力。
2.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协同
理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通识知识等,实践技能主要指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谁能把知识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7]22这段话实际上指出了很多教师对知识和运用知识没有加以区分的误区。知识本身仅仅是手段,是我们获取新知识、理解新知识的工具,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则是能力。有些知识我们可能不感兴趣,但可以记忆它,贮存它,当需要的时候调用它,而调用知识、运用知识就是能力了。但并不等于说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技能重要,因为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掌握基础之上的,“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7]22因此,卓越教师的实践技能是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并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来提高实践技能。例如在备课环节,学生既要对所讲授的知识点从理论上梳理清楚,还要运用教育学相关理论设计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并按照规范的格式写出教案等,这个过程既有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又有对实践技能的训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协同。
3.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协同
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卓越教师培养目标之一,这要求学生要在掌握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关注教学改革前沿,把握教育发展趋势,吸收前人或当代人对教学本质、教学目的、教学功能的理解和表述,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己教学行为的指导。
这个过程也就是知与行的协同过程。协同二者的关键在于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每一个教学理念都有其形成的独特背景和过程,离开现实的教学实践很难判断其正误与否。因此,判断教学理念正确与否的标准在于以此理念指导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否符合教学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实际,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并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理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检验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学观摩、教育实习和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
中介维度主要是主客体之间连接和相互作用的桥梁。在协同培养卓越教师过程中,上文所述的培养主体与客体之间也需要协同。这就需要分析二者协同的中介环节,即培养卓越教师的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政策制度、培养平台等方面。
1.制定符合卓越教师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方案是很多学者和开展试点培养高校都高度关注的对象。大多都认为培养方案设计中,应将课程体系模块化,并注重不同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理论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等理论课程模块,实践课程包括教学基本技能、教学专门技能、教育实习等课程模块。其中,刁永锋等按照大一到大四的时间顺序对实践教学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设计。[8]22-25左兵从课程形式维度,将所有卓越教师培养课程分为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三大类别、七个模块。[9]41
但在设置课程体系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同。即:开设课程既要符合高等教育培养规格,同时要注意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二是“必须恰当处理好各门知识学科所占的比重与关系,既要防止‘学科本位主义’,也要淡化‘泛教育化’倾向”[7]27。
2.设计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度
要培养卓越教师,就要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让他们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乐意为教师教育奉献力量。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减免学费、优先推荐考研、保证提供中小学就业岗位”[6]110等优惠政策,高校在组建卓越教师实验班时应做好宣传遴选工作,并建立遴选制度,以保证将愿意从事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
在卓越教师培训过程中,高校还要建立校内外导师职责和管理制度、卓越教师实验班退出和淘汰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学年考核评优制度、优秀导师评选制度等,以形成规范的卓越教师培养机制,把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卓越教师培养的队伍中,把优秀的学生留在卓越教师实验班,激发卓越教师实验班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搭建培养卓越教师的平台
淮北师范大学在培养卓越教师试点过程中,协同相关部门,搭建了实践能力训练、理论素养培养、师范生技能大赛、素质拓展训练等锻炼和提高的平台。在实践能力训练平台上,开展了“三字一话”、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讲课、演讲等各类培训和比赛活动,并安排学生跟随校外指导教师提前开展观摩教学、观摩在淮北市举办的各学科教学大赛等;暑假还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兼职等活动。在理论素养培养平台上,学校创办了主要由学生参与管理的班级报纸《君山论坛》和卓越教师网站,《君山论坛》开设了“学术专区”“思索之智”栏目,发表学生学科专业研究、教学研究或者教学感悟的文章。在每年安徽省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之前,学校均对卓越教师实验班学生进行培训,组织班级比赛,遴选出优秀学生参加大赛。学校还联系社会培训机构,对各年级卓越教师实验班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以培养他们勇于挑战、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三个维度外,还应注意培养与评价的协同。一个成熟的卓越教师评价体系既可以对培养效果进行检验,也可以为接下来的培养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
目前,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的相关研究较多,关于卓越教师评价的研究较少。王志广在《谈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中,从教学、科研、为人三个方面制定了量化评价表,并设计了两个评价方案,均将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10]29-31但这个评价方案中,对评价主体未予以明确,是培养卓越教师的高校?师范生就职的中小学?还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评价组成员如何构成?这些问题都涉及到评价的公正与客观,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从这份评价表的内容来看,主要是针对学生入职后的评价,也就是对学生成为中小学教师之后的评价,对于学生入职前的评价,这份量表适用性不够。此外,教学占55%、科研占25%、为人占20%的权重设计依据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只有科学公正的评价,才能为做好卓越教师培养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和参考。
[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2012-09-14].http://www.gov.cn/zwgk/2012-09/14/content_2224534.htm.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2014-08-1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174307.html.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4]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3-1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5]王瑛,李福华.关于“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4).
[6]毕景刚,韩颖.“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内涵和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13(10).
[7][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8]刁永锋,高思超,冯明义.地方师范大学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教育论坛,2014(4).
[9]左兵.协同创新理念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
[10]王志广.谈卓越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