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传播形式与民间误读

2015-03-28 00:24杨翠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周易学术

杨翠芳

(湖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周易的传播形式与民间误读

杨翠芳

(湖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周易》的传播分为三种形式:一是经典学术的传播,二是精神文化的传播,三是民间世俗的传播。在学术传播区域,主要依靠学者的著述和讲授,传播的途径有二:一为学术刊物,二为大学讲坛。这种学术的传播,维护了《周易》的基本文化面貌,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积累了思想资源,无疑属于精英传播范畴。民间世俗的传播主要是人际传播,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误读,为变异式传播或亚文化传播。民间误读的原因主要来自《周易》自身的神秘性、近年“国学热”的兴起、媒体的推动及受众的推崇与需求。如何科学解释《周易》、对迷信思想进行澄清,大众传媒需要作更多的努力。

《周易》;传播形式;学术传播;变异传播;民间误读

《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也是中国古代传播史上重要的思想资料来源,被称为“三玄之冠”、“六经之首”。历代学者们皓首穷经,趋之若鹜,孜孜不倦,试图探寻其中蕴藏的深义,甚至还波及海外,各类“易学”研究组织迭出,历时两千多年,经久不衰。金冠军、戴元光等传播学者在《中国传播思想史》一书中确认了《周易》在中国传播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他们指出:“玄妙而神秘的《周易》不仅是中国传播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以及世界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1]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周易》传播的三种形式,重点探讨其“变异式”的传播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民间认知印象,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一、《周易》的传播形式

1.学术的传播:思想文化的源头,由《易经》而“易学”,经典传播。《易经》的形成,按照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的说法,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说伏羲在察天观地、体察万物之后,作八卦。之后,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作六十四卦,至此,《周易》始成。而后,孔子为《周易》作《十翼》,亦称《易传》。《周易》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称之为《易》,至西汉初年被列为“经”书之一,世人遂尊称为《易经》。此后,历代朝廷以科举取世,《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周易》成为了读书人的必读书目,通晓易理、熟读《易经》成为读书人应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必读科目。

自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开始,到汉代的孟喜、司马迁,到唐宋时期的孔颖达、司马光,再到明清以降的黄道周、李光地等人,都穷尽心力研究过《易经》。[2]伏羲、周文王、孔子这“三圣”都对《周易》的形成与传播作出过重大贡献。历代的思想家、哲学家们对《周易》的反复考证、论述、解读,都奠定了《周易》作为学术研究的起点与基础,使得历代的士人学子在注、释、校《周易》上甘愿付出一辈子的心血,走“学术正途”,以成“学术大业”。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学者在孜孜以求,努力发掘《易经》中蕴含的足以启迪人类走向新文明的思想精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国学”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被冷落后,却又以“国学热”的形态兴隆起来,尤其是对《易经》的研究,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潮。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作一个简单的梳理。首先是召开大规模的关于《周易》研究的研讨会。第一次“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5月30日至6月5日在武汉举行,这次全国性的“周易”学术讨论会由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发起并主办;继1984年武汉第一次全国性《周易》学术讨论会以后,由山东大学发起并主办的国内首次规模空前的“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5日至9日在济南举行。两次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使得《周易》研究形成高潮,论文和著作迭出,成果丰硕。其次是成立各类《周易》研究机构。中国周易研究会于1989年5月24日正式宣告成立,易学泰斗、武汉大学哲学系唐明邦教授担任会长。一些省会城市如武汉、福州、长春、济南都拥有专门研究《周易》的机构。其三,出现了一批研究《周易》的期刊杂志。1988年,著名易学家、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刘大钧先生自筹经费创办了《周易研究》,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易学研究专刊,由刘大均先生担任主编。该杂志现由山东大学和中国周易学会(成立于1996年)联合主办,仍由刘大均先生担任主编。另外,“各类《易》著都成了备受青睐的畅销书,《周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科学内涵已是人们的普遍共识”[3]。

2.精神文化的传播:生活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普适性通则,教化传播。不同时代的专家学者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周易》。湖北大学文学院何新文教授在2014年下半年,给博士生开设了《周易研究》课程。在授课时,他告诉博士生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知《周易》:一是“彰往而察来”、“原始要终”的“知来”之品质;二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往来不穷谓之通”的阴阳转化、刚柔相济的变化之法则;三是 “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变”,阴阳互补的和谐之智慧。何新文教授认为,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源头都传承下来了,在道家、儒家思想中都有所继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内化为中华精神气质与文化气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思维方式。

《周易》将世界分为阴阳两极,“这种分法无形中印证了世界的许多规律,如白天与黑夜,男人与女人,好与坏,美与丑等等一切对立与统一的载体,因而契合事物的普适性”。[4]由此可见《周易》诠释的是一些普适性的基本道理,这些基本道理存在于宇宙与人生之中。从大处说,包括世界的起源和法则、万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界及社会的关系与协调;从小处说,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处世之道。《周易》第一卦是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总纲,揭示的正是万事万物存在和运行的内在的积极态度和进取精神,反映的也正是卦象在演变时要遵循的普遍的内在规律。再如,“‘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这里蕴含着深厚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内涵。还有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等等都成为人们自我修炼、追求进步、待人处世的人生态度与生活准则。这些都是足够用来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座右铭。

3.民间世俗的传播:风水、占卦、巫术等,这些是亚文化存在形式,属于变异性传播。《周易》是先秦时期的一本占卜书,以占筮卜问为其主要用途。《周易》的使用与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直伴随着用筮法占筮、求问吉凶的过程。一部内蕴深厚的哲学著作,在诞生之初常常用于占卜问筮。在占卜问筮时,有职业的筮人掌管主持,有严格规整、系统的仪式,教人趋吉避凶,问出行游走,问婚丧嫁娶,等等。

生活于俗世中的普通人,历来就有追求富贵、趋吉避凶的心理,这种神秘的占筮术又正好迎合了普通人的这一心理。在日常的世俗生活中,除专家学者外,普通人很难从更高的学术价值、教化功能的层面去解读《易经》,而是将它实用化和功利化,也就是不把《易经》作为经典研究和传诵,而是把它仅仅用之于占卜问筮。不少江湖术士甚至以《周易》为谋生手段,将《周易》里的占卜问筮内容进行演绎和发挥,类似于术数之学,主要用于看风水、算命看相等等,一部蕴涵深广的哲学著作,被简单化、庸俗化地看成是民间方术杂学。

“《周易》在学术界和民间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形成了一支包含多学科的《周易》研究队伍和一大批业余《周易》爱好者”[5],进而演变为“算命热”。伴随着“算命热”而来的,是一些占卜书大行其道,很多江湖骗子招摇过市,将他们的敛财行为打上“研究《周易》”的旗号,成立一些咨询公司,专门给公司看风水,收取高额的费用。所谓的“命理学”完全沦为封建迷信,《周易》成为赚取钱财的手段。一时间,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尤其是在网络传播时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易经算命、测名字、看风水、看手相之类的网站;一些人常常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形式,发表或转载一些关于吉祥物改变命运之类的文章。这些文章,仅仅是在推销产品,并没有什么理论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些人坑蒙拐骗、榨取钱财的手段。这种民间变异式的传播,肯定不是对《周易》的研究和阐发,它们已经走调变味,充满了铜臭味。

二、人际传播与《周易》的变味走调

在百度中输入“周易”两字,显示的相关搜索有“周易算命”、“周易风水”、“周易入门”、 “周易学习”四类,“算命”、“风水”是搜索最热门的关键词。截止到2015年1月15日上午10点,输入“周易算命”后,找到词条30 400 000个;输入“周易风水”后,找到词条11 200 000个;再链接后,满是“八卦算命”、“周易转运秘笈”、“周易风水神算宝典”等等。从这些一连串的搜索数字,可以看出《周易》在民间受关注的基本内容与“兴奋点”之所在。这些备受关注的话题和“关键词”已经远离学术视野与精英传播范畴,转入“形而下”,以人际传播的形式传播的内容,偏离了《周易》的核心思想文化内涵。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6]。“人际传播虽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如信件、电话、电报等)的传播。”[7]在面对面的情况下,传播者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对所表达的信息进行强化、补充或修正。面对面的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因而传播效果甚佳。如果我们把面对面的传播叫做直接传播的话,那么借助于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则可称之为间接传播。这种传播形式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媒介,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邮件、书信、电视对讲、计算机网络等等,它虽然不能让传播者与接受者亲密接触、面对面地交流互动,却可以使传播者与接受者克服空间上的距离障碍和空间局限,提高传播效率。无论是直接传播,还是间接传播,人际传播都是一种社会活动。

《周易》在民间的传播主要是以人际传播的形式进行的。人际传播是一种强传播方式,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度大。一旦传播的内容有误,不免会造成负面影响。除了口耳相传等直接传播方式外,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周易》的传播经历了从印刷传播到电子传播再到网络传播的发展过程。当然,这个发展过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说,《周易》的传播已经进入网络传播与其他传播并存的立体的传播时代。《周易》在多渠道多载体的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变味走调”,究其原因,有这么几点:

1.传播内容:《周易》本身固有的奇特性与神秘性。关于《周易》,目前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一是《周易》的作者是谁,一直有争议,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作者是伏羲,有人认为作者是周文王,但这些都是传说,缺乏有力的证据,因年代久远,已无从考证。其二是《周易》的具体成书年代,这个谜到现在仍未解开。自古以来,人们对此不断提出自己的解释和推论。关于其创作过程的传说,在相关文献记载里,极具神秘色彩,“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而且,八卦、六十四卦符号,令人眼花缭乱,卦爻辞晦涩艰深。还有,占卜问筮过程的庄严神圣,预测未来的能力,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周易》笼罩在神奇的光环之下,吸引许多人流连其间,孜孜以求。《周易》所诠释的道理既具有普适性,适用于万物发展演变规律、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但又具有神秘性和奇特性,变化无穷,生生不息。

根据人们的接受心理,人们对于具有一定奇特性与神秘性的传播内容,总是保持浓厚的兴趣,一旦这些传播内容开始流传,很容易被人们关注并进入再次传播。也就是说,传播的内容越奇特越神秘,传播的效果也就越好。这些特点,从《周易》的文本创作、传播方式、研究过程来看,都有一定的体现。

2.传播背景:“国学”热的推动。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入,不少有识之士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出现了“国学”热。在对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国学经典的再传播过程中,《周易》的研究与传播又掀起了新的高潮,涌现出许多研究者与爱好者,加大了《周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的学者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挖掘,有的学者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拓展,形成了多学科联合研究的局面。无论是在揭示《周易》的哲学和宗教上的启迪,还是展示它在文学、历史方面的成就,或是阐发其在天文、医学上的意义,还有数学、物理上的应用,或者是在民俗学等方面的内涵,学术成果都颇为丰富。

不过,在对《周易》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人以“易学大师”自居,借传播传统文化之名,打着研究《周易》的幌子,行牟取暴利之实。这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所谓的“研究”,极易歪曲《周易》的本来面貌。现在市面上有不少研究《周易》的书籍,有专著,也有一般读物,不少书已成为畅销书,印刷数和发行量惊人,有些书还一版再版。这些出版物中,良莠不齐,既有严谨认真、成果丰硕的学术论著,也有粗制滥造、东拼西凑的印刷品,还有一些非法出版物。

3.传播对象:受众的接受与推崇心理使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社会发生了诸多深刻变化,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面临很多新挑战。人们对人生与社会、现实与未来有很多不确定的想法,预卜前程的愿望变得十分迫切;也有人想借助吉凶的占卜来获得某种程度的缓解与释放。这也是《周易》在民间获得大量传播与“使用”的主要原因。

信息传播从传播者发出到接受者接受,这一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双向交流的过程,信息传播的最终目的是到达受众并影响受众。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特别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认为受众通过媒介的积极作用,从而实际上制约着整个传播过程,而受众的使用媒介都是基于自己的需求,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8]。推而言之,如果社会大众在接受《周易》的过程中能满足自己的一些愿望和需求,他们就会更加相信并继续传播《周易》。

4.传播载体:媒体的推动作用。在传播《周易》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媒体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首先是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对《周易》的宣传,信息量大且密集。诸如《周易》研究的相关会议的召开、相关研究机构的成立,都是传统媒体所报道的内容。电子书籍、光盘在宣传《周易》的研究成果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网络媒体更是重要的传播阵地,“风水网”、“占星网”、“预测网”、“算命网”、“手相网”、“易学助你行好运网”,等等,数不胜数。

媒体对《周易》研究、学习的宣传报道无可厚非,但应对科学与伪科学有基本的辨识能力。实际的情形是,有些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往往只满足于造声势,在传播信息时缺乏有效的引导,使大众无法辨明是非真伪、很难分清科学与迷信,有时反而会以讹传讹,客观上对伪易学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周易》的民间误读带来的思考

如前所述,《周易》的传播分为学术的传播、精神文化的传播、民间世俗的传播三种传播形式。其中,学术的传播维护了周易的基本文化面貌,为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积累了思想资源。而民间世俗的传播则对《周易》的价值造成了很大的损伤。这种传播有两大认知误区:一是认为《周易》是道家的经典(其实它是儒道文化的总源头);二是认为《周易》是相术、迷信的总依据。这两大认识误区,其实都会对《周易》的真正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产生巨大损伤。

我们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民间世俗的传播会形成这种损伤?其原因有二:一是学术传播与民间传播两种传播区域相对隔膜,二是《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总源头,也许是由于其思辨色彩太浓,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的伦理观念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上文提到的精神文化的传播区域,对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有非常明显的“教化”作用。事实上,这种传播区域,在儒家文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周易》是在传播一种思想观念,《论语》是在传播一种行为准则。《弟子规》《三字经》都是树规矩,民间早有广泛的接受心理基础。

儒家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可以找到落脚点,如基于家庭建设的“孝亲”、“敬老”、“爱幼”,等等,基于工作层面的爱国、勤政、忠于职守,等等。而《周易》文化却没有很好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如何让《周易》在现实中落地生根,获得生命力,这是学术传播和精神文化传播应该解决的课题。《论语》可以改造为“心灵鸡汤”,《周易》也决非只有哲学意蕴,以它为基础的风水学、勘舆学,去掉迷信成分而加以改造,也许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诸多技能和智慧。热切盼望专家学者在社交媒体中把《周易》生活化、通俗化,技能化、智慧化,而不是神秘化、世俗化、迷信化、商业化。

[1] 金冠军,戴元光.中国传播思想史:古代卷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35.

[2] 张善文.周易入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3] 刘建萍.传播学视野下的“周易热”[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20.

[4] 田宇.周易的传播心理效应解析[J].今传媒,2011(5):139.

[5] 胡道静,戚文.周易十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

[6] 邵培仁.传播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2.

[7]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3.

[8] 李彬.传播学引论[M].2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34.

(责任编辑:李天喜)

Communication Means and Folk Misinterpretation ofZhouyi

Yang Cuifang

(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HubeiUniversity,Wuhan,Hubei430062,China)

Zhouyiis divided into three forms of dissemination: the spread of the classical academic, the dissemination of spiritual culture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secular.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mainly relies on scholars’ writings and lectures and there are two ways to spread: academic journals and university forum. The spread of the academic maintained the basic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book and accumulated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which undoubtedl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elite communications. The spread of the secular folk is mainl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re is a misunderstanding to some extent, which is the variant transmission or the subculture propagation. The reasons of folk misunderstanding primarily come from the mystery ofZhouyiitself, the rise of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promotion of media and the audience’ s praise and demand. Mass media need to make more efforts for how to scientifically interpretZhouyiand clarify the superstition,.

Zhouyi; mode of propagati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variation propagation; folk misunderstanding

2015-04-15

杨翠芳(1971- ),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B221

A

2095-4824(2015)04-0070-05

猜你喜欢
周易学术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在学术面前,市场就是个屁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新化山歌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甜甜的“蝴蝶茧”
《周易》与《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