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2015-03-27 09:26马斌
甘肃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说话能力识字语文教学

马斌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说话能力;识字;

插图;续编;生活;听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4—0089—01

《语文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课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它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的将来着想,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说话训练常在教学中被忽视,导致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词汇贫乏,很难讲出完整的句子,甚至有的学生怕讲话。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逐步加强对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一、在识字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说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具有即时性。教师在教学生字时,可让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进行说话练习,要求学生对每一句话的表达都尽量做到说得流利、准确、有条理,并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生活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如,学习了“爱”这个字后,可让学生组词,再利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最后把“爱”字放在句子中间,再把“爱”字放在句首和句尾各说一句话。这样,学生不仅兴致高昂,提高了组织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说话的过程中还能加深对这个字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二、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低年级课本中许多课文都附有大量形象、生动的插图,它们不但能帮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观察、想象和口语交际的兴趣。在训练时,教师要注意将说话训练与观察训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说话训练。训练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学生才能懂得应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才能突出重点,语言通顺、清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如,笔者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就突出体现了这一方式。

三、在续编故事中进行说话训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应让学生展开想象,给课文续编故事。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会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延伸。在教学时侧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根據课文所讲的内容,把故事继续讲下去,能够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学完《小母鸡种稻子》一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第二年小母鸡又种稻子时,是如何邀请它的同伴的。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定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表各自的见解,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故事续编一个完美的结局。

四、在生活中进行说话训练

小学生虽未涉足社会,但他们对生活都充满了好奇,常常喜欢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谈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他们能把意思说明白,说出自己的见解,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如,学校组织班队活动、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后,学生往往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了,每位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

五、将说话与听话训练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说话与听话训练相结合进行听辨练习。如,教师说一句话,在学生听清楚后判断对错,然后改句子。这类练习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和用词准确。此外,通过创设情境说话、做实验说话、看表演说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生活就是说话的内容,说话就是生活的工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教师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找出口语交际的切入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大有提高;只要教师在思想上树立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观念,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说话能力识字语文教学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