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的角度看当今中国的美术教育

2015-03-27 15:10孙莉群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美术精神艺术

孙莉群

(湖北文理学院 美术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美术承接古今,融通中西,这是它沟通交流的优势与特色。美术以图示语言直观地呈现历史的面貌和变迁,以视觉形象传播文化。艺术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浏览美术史,可以看到人类心灵成长的轨迹,看到各民族的思想和趣味的发端。看似风花雪月的艺术其实是食色性和功名利禄以外人们内心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是人类的共同心声。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不同文化间的了解与认同,成为良性交流的前提,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国际交往中,艺术的交流其实是文化力、审美力的比拼。艺术可以破冰铺路,也是和平时期国家之间交往的最好媒介。它可以传达善意,可以散发魅力。在艺术的氛围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核心价值容易被接受,也容易实现核心利益的获取,艺术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是军事、经济、政治的力量所无法企及的。20世纪70、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美国的米老鼠、唐老鸭、迪斯尼动漫系列进入中国,这些作品以乐观、轻松、幽默的艺术语言起到了消除隔膜、释放善意的作用。好莱坞的大片是美国国家观念和国家精神的诠释。日本的神探柯南、樱桃小丸子、樱木花道、千与千寻给中国带来了少儿动漫的文化新潮。清新的形式和现实的题材,让我们了解日本青少年的现实世界和内心追求,这些文艺作品为消除中日二战之后的隔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人对美日文艺作品的喜爱,也接受了美国、日本文化的价值观。从喜爱艺术产品,到接受和学习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再到文化的趋同心态的形成。事实上,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也不能谈及一个国家的强大。美术教育,应该发挥美术的优势和特色,体会中国艺术的魅力,传播中国艺术的经典。只有这样,文化的优秀才能被认识,一个民族才能获得真正的自信和尊重。

改革走到今天,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越来越深入和激烈,西方文化对我们潜在意识的改变几乎到了浑然不觉的程度。我们不禁要问,西方文化的确优于中国文化吗,西方文化真的可以作为我们的唯一标准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就要警惕起来,因为,文化的否定将带来文化的消亡,文化的消亡也将是民族灭亡。而事实上,中国文化生命力极强,它对整个东方文明的影响力至今仍然十分强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文化历经千年传延不绝?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何在?我们需要去解读,认清它真正的、可贵的精神内涵。只有在重新认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才能构想我们的未来。

艺术是文化生态的必然呈现,艺术表达价值观,艺术以图式记录了历史。要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保持中国文化的本色、发挥文化的力量,就要解读中国的艺术,认识艺术中的文化精神。“艺术品只有与环境联系起来才能彻底被理解,因为,它们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中的来龙去脉极为重要,……把艺术作品放在一般的文化环境中以便探索出艺术作品的最初的含义。”[1]这个含义就是审美的本质,文化的特征。因此,我们不妨在艺术的维度内来理解文化的传承,探寻当代美术教育的思路和格局。

一、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

蔡元培说,美育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的价值,超阶级的、超现实的功能”。[2]因此,美术教育需要从人类学、历史学的角度进行构想。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所处的自然环境,文明产生于生活。古代中国南北位于黄河、长江之间,东西处于东海、青藏高原之间,地理状貌的相对独立和静态产生出大陆大河型的农业文明。古中国地域辽阔,空间相对独立,物产丰富,生产力发达,形成自给自足的、稳定的、一元的文明特征。

艺术与生活一直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艺术与文化,是一种相互的注解和成就,艺术携带文化的基因,文化酿造艺术的美酒。古代的中国人,有一套近乎于道的生活方式。道法自然、与天齐德的人生态度表现在生活中,凸显出艺术化的特点。他们平和中庸,“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己欲,皆得所愿。”天真淳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有道德,“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和于道。”[3]人们各有所得,安居乐业。贵族们骑射宴饮、丝竹管弦。文人们求学访友、琴棋书画。农人们顺应自然的节律,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得其乐。体现在绘画艺术中,我们看到古中国人诗意的生活状态,他们春天踏青远足、洒扫祭祖,初夏端午划龙舟、吃粽子、斗百草、比新裙、挂艾蒲、驱五毒,中秋赏月品果、持蟹邀酒,冬日围炉夜话、踏雪寻梅。中国古人遵循天道,以自强不息、包容隐忍的精神应对无止变化的世界,中庸有“度”,追求法度之内的浪漫逍遥,也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主观意象的、写意精神的、诗意的特质。

中国的文化在中国这块大陆上不断地融合、交流。中国文化是东方文明一直活着的母体。相比起来,西方文明由多个国家、多个地区的文明交织而成,是一个个区域文化概念的交汇融合与更迭。其中,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和精神的核心。

古希腊以纷立的城邦小国而取得突出的文明成就。内陆的狭小和环海的地理,使得希腊人很早就开始在地中海沿岸殖民扩张,希腊文明不在陆地,而是在海上,这是古希腊海洋文明不同于东方文明的一大特点[4]。古希腊多山地,多港湾,土地贫瘠,生产力不发达,多种经济形态并存,形成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人们依赖海外商贸,崇尚勇敢进取的精神;同时,这里的人们相互熟悉,风俗相近,容易协作,各个小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了共同长远的利益,人们以公平、平等的观念,建立起民主的政治;西方文化中竞争与协作同在、扩张与融合并存的精神初步显现。海洋文明的开放、雄强、理性、交织、互利的传统由此而来,西方文明多元的、外向的、动态的特点从这里开始。同样,西方的绘画体现出赞美勇猛进取、推崇众神崇拜和博爱、寻求理性真实的精神。

由此可见,学习中西方的艺术,实际是解读中西方文明的一个途径。

文明的创造伴随着艺术的活动,艺术活动也在创造文明。艺术不断地凝练和提升精神的高度,艺术反映出文明的特质。安定、内敛、自足、淳朴的生活状态,天人合一、天人同构的哲学思想,形而上的、道的价值观,“中国居中、四夷宾服”的天下观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文化[5]。与之对应,中国艺术也形成了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方法论,形成写意、工笔、没骨、白描几个表现大类,以山水、花鸟、人物、界画等为题材,它不以具象、真实为最佳标准,而以主的、深刻而有意味的表达为艺术审美观。

北宋黄休复将山水画分为四格:逸、神、妙、能。“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由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大凡画艺,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非谓开厨已走,拨壁而飞,故目之曰神格尔。”“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于解牛,类运斤于斫鼻,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曰妙格尔。”“画有性周动植,学侔天功,乃至结岳融川,潜鳞翔羽,形象生动者,故目之曰能格尔。”中国艺术推崇笔墨技法达到极致而产生的无法之法。即“画到生时是熟时”的境界,是“奇思异想”加上“妙手偶得”的结果,逸品是无法使人楷模的。要想品评出以上四品,须按南朝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法。“澄怀”即画家先使胸怀澄澈清净,不含杂念,然后进入创作状态,等到对象与画家心有灵犀时,再用自己的文化积淀和理解,去升华意境。“味象”即品味作品,“品味”即审美、领悟,眼在观画,心在体悟。“味象”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谢赫在《古品画录》中提出绘画“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气韵生动是绘画的精神气质的标准,骨法用笔是表现手段的标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转移模写是绘画的学习方法,临摹。六法是古代绘画理论和实践的原则。[6]114魏晋以气韵生动的概念,将画家分为六品,将精神气质的表现定为最高标准,影响到中国艺术的审美传统。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指出,中国画以造型为目的,及其线的节奏感在中国绘画中起决定性作用。[6]249荆浩在《山水诀》中论述了“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远山无皴,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的山水画创作法则。[6]253王维的画,诗意、禅学融合其中。所谓意境就是通过真实地描写对象,体现优美的想象,而构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艺术形象。[6]306北宋郭熙认为,山水表现意境。中国艺术企图通过对精神和理想的描述表达个人的内在追求。中国人诗意的生活态度、内敛的性格使艺术成为流露内心修为、标榜人格精神的手段。

所以,中国艺术的变革多体现在精神层面,重在展露画者的思想和情怀,文人画即为此种价值的终极体现,至于媒介和载体,则相对保持着一以贯之的传统。艺术的新面貌跟随着时代精神的改变,成为主观地表达自我的依据,正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倪瓒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之逸气。岂复较似与非,叶之繁与疏。”[6]360明清时期的画家都追求笔墨风格和画面的效果,诗意的想象和艺术风格中,体现出多样的美学理想,如高雅、古拙、质朴、天真、泼辣等审美情趣。[6]508中国艺术擅于借物抒情,直至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的物我两忘的境界,注重主观的真实,写意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表达。

中国的艺术重精神、重意境、重人格品质。中国美术具有温文尔雅、圆融柔和、诗化唯美的审美品格,反映出历代中国的文化氛围、人生理想和精神寄托。

西方文化具有外向的、进取的性格,其艺术呈现出物质化的理性精神。西方艺术的演变总是伴随着工业的革新和科技的进步。发展出以素描、色彩、透视、解剖等为基础的造型体系,形成以外在物象的真实和内在物理构成的准确为标准的审美观。西方绘画讲求形似,不断地探索自然,研究真实再现自然的各类方法。强调理性训练、人物写生、风景写生,以实体对应画面,以形体、结构、色彩、光线、透视的研究和表现为艺术的评价因素。忠实对象,忠实自然,更加注重客观的、技术的理性精神。

古希腊人将人体视为英雄崇拜和灵魂的象征。他们创造出的人体雕塑和绘画,以忠实表现自然对象为前提,同时追求理想化的美与力的原则。男人体表现奥林匹克一类的竞技,将无可怀疑的男性优势体现在强壮优美之中。描绘竞技中的男子体现出生机勃勃的愉快感。雕刻的自然性表现,技术集中在解决人在运动中的真实感和变化,它是具有立体感觉的形势,称为“立体感线条”。解剖、透视的理论由此发展,精确地体积感称为西方艺术的重要标准。英雄崇拜转化为理想化的艺术观,它推动超越现实的表现力。希腊男人体、女人体的比例、动态和精神都显示了超出凡人的完美和神圣。他们把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对整个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永久性的影响。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希腊精神被进一步发扬光大。素描与色彩更为精确,色彩的光学、色谱、颜料的研究完成,色彩与素描结合,精准地自然表现,架上绘画终于与雕塑一样取得新的突破。西方古典艺术崇尚力与美,诞生出强健的新古典主义、雄壮的现实主义和壮丽的浪漫主义艺术。近现代,西方艺术,包括法国的印象派、立体派,德国的表现主义、极简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美国的波普艺术,越来越抛开表象的自然主义和理想化,重视内在精神的真实和表现语言的创新,摒弃绘画技巧,走向抽象性、观念性的一面。

东西方艺术的演变,如同中西方文化的演变。中西方各自在自己的范围内演化完善,渐渐成熟壮大,终于发生碰撞。动态与静态,科学理性与经验感性,具象和抽象,理性的真实和意象的真实,相互交织。中西方的融合,必然会产生新的文明,前提是需要彼此认同和尊重。东西方艺术,都是人性的需求,他们殊途同归,通向共同的目标。

二、美术教育中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传播

从中西文明的起源和中西艺术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源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中西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中西美术以其精神性和物质性的追求形成了各自的面貌。美术的精髓在于传达美和精神。文化的力量关键在于自信。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如果一味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将是文化的趋同和单一化,文化的趋同和单一化的结果,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衰亡。只有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和谐互补,才是人类社会保持活力、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深刻理解中西文化的内涵和中西艺术的精神是当代美术教育所需要的。今天,中国美术教育应该有它自己的作为。

(一)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战略中的美术教育

在西方发达国家,美术教育在文化战略中的作用,是十分明确而进取的。他们用艺术树立自己的文化英雄,让艺术成为文化的标志而得到人们的尊重,在国际交往中成为国家文化的象征,取得高度的认同感。美国的文化输出战略一直十分明确,通过“文化输出”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美国极力标榜其艺术观念的当代性,推崇所谓“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泛艺术化的观念,否定和取代传统架上绘画,颠覆了欧洲艺术的正统地位,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艺术体系。法国是艺术氛围十分浓厚的国家,艺术教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受到系统而循序渐进的艺术教育,艺术史成为法国小学至高中的必修科目。有这样的艺术教育基础和较高的国民艺术素质及水准,法国自然成为艺术传统深厚、文化根基稳固的国家。德国希望能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增强国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德国联邦教育部在2007年下达指令,要求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在意大利,高中之前的艺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高中艺术教育每周大约两小时,包括音乐课、图形艺术课等,与宗教课一样作为选修课出现[7]。英国人认为,他们在创造力方面应该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它于1998年正式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英国有1/4的学校开启了戏剧艺术和雕塑艺术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新型经济的增长点,也成了世界创意产业的典范[8]。

俄罗斯一直独立于欧洲之外,有它自己的艺术体系,包括它的美术、音乐、芭蕾等等。在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音乐厅是俄罗斯人带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在周末或节假日,年轻的父母会把儿女打扮得漂亮整洁,带着他们去剧院观赏表演。他们听音乐会时的自制力来自对艺术的投入,而投入则是平常循循善诱与渗透熏陶的结果。孩子在大庭广众下手捧鲜花走上舞台,向他们喜爱的艺术家献花。艺术博物馆也是年轻父母带孩子常去的地方,他们俯身对孩子指点、讲解,而各个博物馆对小观众都是免费的[9]。

这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例子涵盖了文化战略、基础美术教育、公民素质教育、艺术创意产业各个方面,可谓目标明确,成效卓著。由此,再看中国的美术教育,则需要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全面观察和思考。

(二)全方位定义下的中国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包括了公共美术教育和学校美术教育两个方面。公共美术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中的普通人,公共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美术鉴赏和美术技能增加人们的文化和艺术的修养,培养美好的情操,增加生活的幸福感。学校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全部学制内的学生。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美术技能学习和美术史、美学、艺术哲学等理论的学习,建立审美意识,建构与文、理、工等学科知识同时的、结合艺术知识的完整知识结构,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具有全球文化视野、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当今中国的美术教育,需要以文化战略的眼光,从国民素质的培养和中国文化传播的立场来设计和考量。

1.公共美术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公共美术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素养,为社会积蓄美术人才,改善不良的社会风气,在美术品鉴学习中传承文化。美术作品带领人们走进历史生活的画面,领悟中国文化的精神,感受中国文化在历史生活中的形态。学习和品鉴美术,领略中国人文雅而高贵的精神生活,继承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自觉地传承中国文化意识。

对于普通人来说,公共美术教育的重点不是掌握美术的技法,而是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因此,普及公共美术教育,是让美育走进普通人们的生活,提高人的素养。美术作品是时代精神的记录,是历史生活的写照,是文化的标志。中国古人的生活有着遵循自然、顺势而为、张弛有度、慎终追远的智慧及和平和诗意的美感。中国文化造就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代代相传,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的活的存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中国人生活的场景、生活的趣味、生活的态度,中国文化在画中得到具体的体现。中国绘画透露出中国人乐观、通达的智慧。

学习中国美术的精典,在欣赏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艺术传承文化,创作出时代精典作品的艺术家,当然是文化的英雄。中国人有自己的快乐方式,他们不以消耗物质、破坏环境为代价寻找刺激,这种快乐很本质、很深沉,但是现在这种价值观越来越不被认识,一种表面的、感官欲望的满足成为很多人的追求。这种以发泄和满足欲望为快乐的现象是忽视中国文化所带来的精神品质的退化。这说明,中国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文化,应该坚守中国文化优秀的传统。我们的文化精英、艺术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让普通人熏染于文化生活之中,身心言行自觉地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在国家文化战略目标下,我们迫切需要综合发挥教育、舆论、制度和设施的力量,为把“文化英雄”建树成中国文化表率而作内部方面的积极努力。应该让王羲之、吴道子、朱耷、样式雷、泥人张、齐白石、黄宾虹等“文化英雄”们为广大民众所熟悉和喜爱,为世界所认识和敬仰,如同我们了解达芬奇、梵高一样。西方的价值观正是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梵高作品的天价成交,好莱坞奥斯卡大片的票房记录破亿,迪斯尼乐园游客的爆满……种种现象的后面是西方价值观的标榜。然而,真的是他们的作品比中国好吗?看看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不计其数的中国瑰宝深藏于其中,其价值不言而喻,但他们将中国艺术置于边缘化,不作宣扬,这样做的结果是,西方价值观居为主流价值观,我们的价值判断发生深刻地改变,并影响到了人们深层的意识形态。看看人们的衣着打扮、青年择偶的审美标准、婚礼的仪式、饮食的习惯,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透露出西方的价值标准。但是现在,中国的美术教育极其缺乏,人们不知道中国历史名画有哪些,历史上知名的画家有谁,《八十七神仙巻》是何人所作,石涛的艺术成就在哪里,齐白石艺术的开创性是什么,《簪花侍女图》《品茗图》《听泉图》《万里江山图》的意趣何在,等。公共美术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品鉴美术,通过美术走进中国的历史,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让人们获取精神的食粮,进而获得一种自信的生活态度。

公共美术教育具有巨大的社会效能。广泛建设惠民的公共文化设施,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触艺术,热爱艺术,通过美术教育涵养底蕴、陶冶情操,找到精神的寄托,用充实的休闲生活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在美术的品鉴和学习中,体会中国人文雅、智慧的生活品质。中国人遵循自然、敬畏先祖、勇于创新、不失法度的美德对目前价值观混乱,自信心缺乏,浮躁、功利的心态有着很好的矫正和净化作用。为公众免费地开放博物馆、群众艺术馆、青少年宫、工会、文化馆、展览馆、图书馆以及各种文化设施,同时投入足够的美术师资力量,普及美育,让美育惠及每一个中国老百姓。20世纪50至80年代,我国各大城市的青少年宫多面向社会普通市民开放音、体、美等各种免费的培训班,青少年都可以报名参加。这样的社会美育为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充实的文化内容,饱满的精神生活使中国人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同样生活得快乐而自信。中间虽然因为文革而中断,但仍为社会积蓄了一批难得的美术人才。现在的许多美术家都是过去青少年宫的学员,许多人还成为了中国美术界的扛鼎人物,他们正是得益于那个时代非功利的社会美育教育。那个时期播撒的美育种子换来现在的硕果累累。同样,只有今天的播下美的种子,才能期待未来的收获,如此,中国文化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2.让美术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实现系统的素质教育

首先,要让美术教育真正贯穿在学校的教育之中。以美育塑造学生的素质,将中国文化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心里。把美术作为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以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素质。琴棋书画的学习早已是中国古人实施素质教育的手段,我们需要向传统学习。

国外对这类问题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据称“让艺术走进校园”是法国社会党的第19号计划,该计划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校园,总数约七百万欧元的项目费用将会在今后几年内陆续投放。法国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创建一个艺术轨道”,使其遍及学校生活、艺术实践、与艺术家会面、参观博物馆、传播地方的优秀措施和开设艺术创造教育等方面,视觉艺术、雕塑艺术、艺术应用、音乐、电影视听传播、舞蹈、戏剧之类的艺术教育也已纳入小学至高中的教学大纲,将作为辅助教学供学生自行选择。而艺术教育的重点将会放在偏远地区和优先教育区。把重点放在这些地区主要考虑到两个因素:首先,这些地区都远离歌剧院和博物馆;其次,艺术教育在这些地区相对更加缺乏。法国的艺术教育计划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美术教育不仅要在审美上给学生以启发,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对文化和艺术有同等的重视。

其次,让学生在学校接受循序渐进的、全面系统的美术教育。美术可以启迪人的天性、激发人的创新潜能。但是,现今的美术教育却流于形式,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完全背离了它的初衷,无法完成美术教育的任务。常规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小学期间,美术课程只是形式上存在。中学时期,美术课经常被文理课挤占,实际上已被取消,学校里用于美术教学的设备严重缺乏。高等教育中,普通的文、理、工等学科几乎没有哲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建构。高校的美术学科基本以专业技术和就业技能为主导,没有文学、历史、哲学和相关艺术的知识建构。总体来说,目前的中国大学教育存在轻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没有人文的底蕴,学生素质必然偏废,提高创新能力也是一句空话,这不能不说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极大缺陷。吴冠中曾说现在的中国人美盲比文盲多,如此下去,将来的美盲仍然比文盲多。这种现状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的传承而言都是根本的缺失。

但是,与此同时,目前社会上却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少儿美术班、高考美术班。这客观上反映了社会对美育的需要,说明校内的常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对美育的要求。社会的各类美术培训班,办学资质良莠不齐,办学动机也不一致,视社会美术教育为赚钱的捷径。林林总总的美术考级、美术大赛等,炫耀学生考级和获奖,多数成了圈钱的手段。有些高考美术班把美术当作投机取巧曲线上大学的工具,教学水平十分低劣。种种乱象表明,这种美术教育损害了许多孩子的美术热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是对美术教育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双重损毁。想要扭转这种现象,必须让美术教育回到常规的校内教学之中。让美术教育贯穿小学、中学、大学整个教育的过程,让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全面地学习美术。这将为树立中国人的审美观、价值观,认识文化的价值,优化中国人的心灵品质,提升内在的幸福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美术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文化基础深厚的综合性学科,美术教育从业人员的资质、美术教育的开设条件都应该有考评的指标和机制。美术教师应该聘请美术家、拥有美术师资合格证书和艺术史教师合格证书的人来担当。学校应该有教授美术所需的画室、图书资料、多功能多媒体教室、美术材料实验的综合教室、美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计划。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对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建立从业资格的考试制度、定期审查的制度。美术教师必须符合专业和人文的双重标准,取得资质合格证书的教师,才能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从而确保美术师资的质量。教育管理机构应该对校长实行美术教育的考评机制,考评内容包括美术师资、美术教学设施等必备条件,将美术教育的考评结果纳入校长考核的指标之中,成为一票否决的考核内容,以保证美术教育在中小学的真正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美术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美术教育十分必要,孩子们需要艺术带来的愉悦,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对艺术接触的兴趣将使他们的心灵永久受益,并由此而产生强大的创造力。

时代给予我们许多有待突破和研究的问题。近现代一百年来,我们受到的打击、蒙受的灾难实在太多,以至于我们不再自诩曾经悠久灿烂的文明。我们必须向传统学习,向别国先进的方法和思想学习。尊重我们的传统,以继承和批判的态度,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发扬和创新。通过建构完整、全面的美术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营建充实幸福的精神生活,打造能够传达新时代精神的美术,彰显出中国文化的丰神威仪。归根结底,当今的美术教育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关系到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文化的冲突和较量,这是一个持续不断地碰撞过程,并非短期的利益竞争。我们一定能释放出中华文明所应有的能量,重新放射出中华文明的智慧光芒。

[1]休·昂纳,约翰·弗莱明.世界美术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9.

[2]梁 柱.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J].教育研究,2006(7):79-83.

[3]王 维.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M].北京:线装书局,2006:3.

[4]张永秀.论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J].潍坊学院学报,2006(3):21-23.

[5]黄念然.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4):68-71.

[6]王 逊.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7]休·昂纳,约翰·佛萊明.世界美术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3:96.

[8]任幽草.英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23):136-137.

[9]黄作林.俄罗斯艺术教育[J].美术,2007(1):100-105.

猜你喜欢
美术精神艺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拿出精神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