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妮
(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ESP,专门用途英语,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指的是与某个特定学科和专业相关联的英语。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等。
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法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对外交往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社会越来越需要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有比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是:既精通法律又熟悉英语的法律人才非常缺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法律英语”课程。法律英语属于ESP的分支学科之一,是法律科学与英语语言交叉学科。如何培养出复合型、外向型、专业型、国际型法律人才,是法律英语教师研究关注的问题。
法律英语(Legal English),指在英语中表述法律科学概念以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Debra S.Lee,J.D.《美国法律英语》,密歇根大学出版社,1999年)。法律英语是一门交叉学科,介于法律科学和英语语言学之间,是律师、法官、法律工作者所使用的习惯用语和行业语。
法律英语核心是“法律”,它从英语语言角度切人法律领域,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点。
词汇特点
法律意味着规则、规范和权威,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正式、用语严谨、书面化。因此,法律英语中单词意义与口语体语言不同。例如,在法律英语中“box”指的是“陪审团、证人席”,而不是口语含义的“箱子”;法律英语中“complaint”指的是“控告、起诉”,而不是口语含义的“抱怨”;法律英语中“exhibit”指的是“证据、特征”,而不是口语含义的“展览”;法律英语中“avoid”指的是“使无效、废止”,而不是口语含义的“避免”。再比如,在法律英语中,为求正式和规范,不用“begin”或“start”而用“commence”来表达“开始”,不用“stop”而用“terminate”表达“终止”等等。
句法特点
法律法规明确权利和义务,且法律条文具有强制性。因此,法律英语中祈使句使用普遍。shall,may,can,should,ought to,have to等规约性情态动词被频繁使用,以对适用对象做出规定、许可、授权、禁止等。
比如,This law shall be implemented from the date of promulgation.本法律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The insurance must be issued irrespective of percentage.保险中必须不计免赔率。
A partymay suspend the performance of his obligations.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义务。
此外,由于法律文书是客观陈述法律法规的公文,因此基本句式通常是陈述句结构。因为陈述句能够准确说明真实和陈述案件,为司法人员处理案件提供可靠的法律和事实依据。
例如:Th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has one honorary Chairman and several advisers.仲裁委员会设名誉主任一人,顾问若干人。
以上例句使用陈述句式,规定仲裁委员会的设立和构成。这种直接用陈述句表述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对法律规定一目了然。
教学目标对于法律英语教学至关重要,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水平能力的重要前提。国家司法部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重点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外向型法律人才”的办学理念。但是只是笼统的提出法律英语教学的目标,并没有明确、清晰、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师资配备。
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纲领,自法律英语课程开设以来,法律英语教材出现多种版本。各教材的编写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途径、教学时数设计等方面的安排各不相同。
各高校对于法律英语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教师要么只是简单地讲授专业英语词汇、短语、语法;要么只是用英语来讲解法律内容,忽略了法律英语的功能性和应用性,没有将语言输出的技能作为培养目标。
将培养面向国际、面向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外向型专业人才,即国际型法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所谓国际型法律人才,是指既具备国际视野,通晓中外法律,还具有熟练外语能力,能够从事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业务的法律人员。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外因使然,也是国家发展改革与法治建设的客观需要。
法律英语的教材编排,要兼顾法律与语言。教材内容既要包含法律知识,又要兼顾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此外,教材还应涉及法律文化背景知识。例如讲到英国的lawyer(律师),必须导入英国的律师制度:大律师和小律师(barrister和solicitor)。大律师即出庭律师,小律师又叫诉状律师,两者资格的取得有不同的要求,分别有不同的管理机构和职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真实情景,创设语言环境。比如,给学生分派不同角色:法官(judge),原告(plaintiff),被告人(defendant),证人(witness),嫌疑人(Suspect),辩护律师(prosecuting attorney),陪审员(juror),书记员(court report)等。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件背景,分别扮演不同的诉讼角色,以全英文的方式模拟诉讼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灵活运用法律理论知识,又提高语言交际和沟通能力。
总之,作为ESP的法律英语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法律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学以致用,将“用专业学外语”和“用外语学专业”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国际型法律专业人才。
[1]黄文伟:模拟法庭在电大法学教学中的应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满颖,侯正良.法律英语教学与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培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3]肖桂兰.专门用途英语(ESP)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J].科技信息,2008(32).
[4]张燕.法律英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2).
[5]张自伟.法律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6]张瑞.法律英语教学内容研究[MA].首都师范大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