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涛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形成为目标的教学观,在课程教学中要密切联系职业岗位工作实际,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出发,依据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成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对职业教育而言,就是将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核心,将典型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在任务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按照工作体系的结构设计课程结构,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与教师共同实施、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调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在课程改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矿山机械”是高职高专矿山机电、采矿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技能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煤矿大型固定设备,以及采、掘生产主要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保养、故障处理、安装调试等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该课程共分八个课题,主要内容包括矿井通风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矿井空气压缩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矿井排水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矿井提升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矿井运输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滚筒式采煤机的使用与维修、掘进机的使用与维修和支护设备的使用与维修,课程内容对应煤矿生产中矿井维修钳工、综采维修钳工、煤矿设备操作司机等岗位群的人员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知识,同时该课程也可作为学生考取相应岗位(工种)资格证书的培训课程。
“矿山机械”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与操作、维护与保养、检修与故障处理等,在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1、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矿山机械设备使用、维护、安装、检修的基本技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按规程、按标准作业,具有能够按照安全规程、作业标准、完好标准操作的能力。
2、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矿山机械设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特点、操作和安装调试方法、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
3、素质拓展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增强学生团队协作、人际沟通、表达阐述、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安全文明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素质与能力,如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手册、网络资源等方面的能力。
1、设计思路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着力点在于“基于”,它不是工作过程本身,而是对工作过程的理性转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就是要把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课程内容尽可能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因此,“矿山机械”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应以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和专业培养的需求为依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既要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要考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必须构建以实践为主、以知识为辅、以项目为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结构,培养面向市场的高技能企业人才。
2、典型项目设计举例
“矿山机械”课程的每一个项目整合了课程中较多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但具体完成整个项目时,又将其按照项目推进的过程细分为一些具体的任务来完成,这些任务紧密联系、共同服务于整个项目,任务逐一完成、工作项目也就得以顺利完成。例如“矿井通风设备的使用与维修”这一课题中的“项目1——通风机的使用与操作”可分以下几个具体任务,见下表。
表 矿井通风设备项目1及工作任务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一般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每组约6名学生),即小组共同制定实施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注意项目的实施过程,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有序的开展实施项目中每一任务、从而完成整个项目的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地插入对项目各阶段不同任务的指导与评价,以确保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项目开展中采用企业规则来规范和评价学生的行为,学生不再是学习者的身份,而是一个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工作的企业员工,这种职业角色的形成,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同时也促进学生职业思维和正确工作方式的形成。
“矿山机械”课程是一门职业技能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因此教学评价要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整体化、过程动态化的特点,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过程评价与期末考核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与实训技能考核成绩相结合;能力与作业态度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将几个课题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折算,综合评定该课程的总成绩。
项目化“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才具备驾驭一体化教学的能力,因此,“矿山机械”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必须要有一支同时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实际操作训练。
“矿山机械”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项目的设计要贴近企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同时要考虑贴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以免涉及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困难,对于较大的项目可以进行分解教学,不要期望一个项目实现所有能力的培养,每个项目应该有能力培养的侧重点,项目的完成可以通过4-6个学时实现,以使学生经常可以获得成就感。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要求学校必须具备技能训练的基本条件,实训教学环境要符合企业氛围,训练设备要能够满足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只有学校具备了较完善的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训条件,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才能够得到保证。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证明,在高职“矿山机械”课程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目标都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同时,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也充分考虑了学生未来的职业生存空间,消除了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的差异,使学生不仅获得胜任职业工作所必备的职业技能,也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也逐步养成。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环境,缩短了“学”与“用”的差距,也使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
[1]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36-37.
[2]李东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基础工作及模式[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1).
[3]张翠英,罗伟.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考核方式探析[j].广西轻工业,2010,140(7).
[4]蒋庆斌,郝超.职教项目课程实施瓶颈分析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