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高校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既要有很强的政治原则,又要有高超的艺术手段。因此,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与学活力的有效途径就变得非常重要。这种有效途径从内容与方法两个方面着手,体现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多种交流与务实考试等各个环节中,在务实进取、具有针对性、师生有效互动、原则性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等方面着手增强高校政治课的无穷魅力。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09-0181-04
作者简介:肖建东(1964—),男,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纪龙(1988—),男,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主动学习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2015098)中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提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1]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就是基于这个目的,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如何做才能吸引广大青年学子,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这些就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与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政治理论课增强教与学活力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活力,必须以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主要从内容与方法两个方面着手展开。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高度概括,是活生生的历史与现实。因此,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活力就必须科学并艺术地还原这些波澜壮阔的宏大场面。这些体现灵魂的科学与艺术性方法必须贯彻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多种交流与务实考试等各个环节中去,在务实进取、具有针对性、师生有效互动、原则性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加强社会实践与多种交流等方面探索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活力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与学要具有活力,又不能脱离政治原则
课堂教与学不仅要将内容讲活,而且要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喜闻乐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结合笔者30年的教学经验,拟在如下几个方面探讨增强活力的有效途径。
1.原则与艺术有机融合的专题讲座: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面面俱到,可采取突出主题的专题讲座形式。因为照本宣科毫无生机可言,而面面俱到则成了枯燥的流水账,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让人生厌。因此,这种专题讲座必须以主题为中心,点面结合,有增有舍,突出主题思想,阐释疑难与热点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与深刻的启示。在阐述深刻的道理时,一定要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加深主题内涵,以其深刻而生动的内涵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整个讲座的语言要风趣生动,有必要的幽默感,即使讲很深奥的道理,也能为学生喜闻乐见。
2.针对青年学生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首先,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现状与特点,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注重生活的质量,自我意识非常强,很爱国,也有一定的求知与求新欲望。因此,讲课时必须从他们的思想动态出发,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引子,以社会的热点问题做背景,引导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落脚点又回到他们的需要与成长上来,就会引起他们情感的强烈共鸣,课堂的活力就会充分显示出来。其次,要针对他们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他们专业发展的需要去讲解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指导作用与实用价值,让他们感觉到很贴近、很亲切,活力就会立即呈现。
3.用图文并茂立体呈现的多媒体课件来辅助:首先,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体,图文并茂立体呈现的多媒体课件只能是辅助,放映的银幕不能置于黑板的正中央,只能位于稍侧的一面,多媒体的辅助地位必须明确。因为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心与心的交流,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或者以见物为主。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传统的讲课形象与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教师正面在讲台向学生讲解,使用多媒体遥控器去翻动、书写和修改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必要时可使用传统的粉笔书写以加强动感,要以灵活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来加强课堂的活力。其次,对多媒体课件的要求要图文并茂、立体呈现和生动有趣,以此来讲解主题思想和内容体系。为此,文字要简洁,图片要丰富,主题要鲜明,影视动画要生动,体系要清晰和立体呈现,内容的表达方式要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喜闻乐见。在现实的教学中,见物不见人、文字繁杂、内容枯燥的课件还比较常见,必须加以改变。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要遵循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自由讨论,最后由教师正面主导和综评的原则
1.师生有效互动的活力首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和质疑,在师生之间平等地展开交流,也可以教师提问让全体学生来自由地讨论。这些问题既可以是课程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社会和中外的热点问题,还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五花八门的其他问题。对于一些争议性很大又具有教育意义的重要专题可以专门的讨论会与辩论会的形式来自由地讨论,在师生之间平等地展开互动和交流,在争辩中追求真理,心灵得到升华。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或课间随时与不特定的学生进行短暂的交流与答疑,倾听学生的心声与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2.可以尝试以学生上课与师生评课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力。第一步,在课堂集中讨论的基础上公布讲课优秀的具体标准与奖惩条例,组成上课的核心骨干成员,这些成员可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可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可以志同道合的骨干成员组成,还可以由班干部作为负责人自行组织,但必须全班参与,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团结协作;第二步,要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定期地进行指导和完善;第三步,学生上课时必须要有一个主讲的学生,一个专职播放PPT课件和影视剪辑的学生,数个到十几个专职节目表演的学生,同时课堂里还要有相互呼应的学生群体和问答场面,整个课堂由任课教师监督;第四步,学生讲完课后由全体听课学生根据讲课优秀的具体标准来自由地评分,最后由任课教师正面主导和综评。
3.师生互动的活力还可以体现在课外的多种交流活动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可以不定期地组织读书交流会、理论沙龙(解决疑难问题)等活动,以社会实践为中心组织实践应用与总结会等活动,还可以热点问题为中心不定期地组织时事评论会、社会热点评析会、社会心理与自我毅力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基本上由学生组织,任课教师扶助并积极参与,还可以与各种马列协会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上述多种交流,师生之间平等而又自由的互动就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在任课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这种充满青春活力的师生交流不仅反过来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活力,还可以让这种活力在课后得到有效的延伸,很多深层次问题与自身疑难问题也因此迎刃而解。
三、多方位高效率的师生互动以增强学习活力
高校政治理论课是注重心灵培育的公共政治课程,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必须遵循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自由讨论、最后由教师正面主导和综评的总原则,不断增加追求真理的活力,让彼此的心灵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到升华。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充分显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丰富内涵,而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又可以在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1.以主题形式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围绕高校政治理论课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主题展开,目的是以生动的形式体现主题思想和解决主题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分为参观访问、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农村调查、工厂调查、专题调查等等,但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只能有一个主题,便于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率。组织形式可以是教师带队与学生自主调研相结合,可以分散进行,也可以集中进行,可以在校期间进行,也可以在假期进行,视需要灵活运用。但一定要有教师去协助和指导,培养学生团队与协作精神,在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中,使青年学生获得进步与升华。
2.丰富多彩的社会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是充分体现当代民族精神的重大实践活动,是高校政治理论课中的一个重大内容,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爱国、正义与善良的重大举措。这一类的社会实践可以分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社会公德教育活动、见义勇为、义务支教、义务服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社会团队与社会协作活动、学习雷锋与帮扶弱者等。这些活动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或团体或个人进行,最好是团体与个人结合起来,也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目的是进行社会公益情操的熏陶,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爱国、正义与善良的社会美德。这些活动可以随时去做,也可以集中去做,贵在持之以恒。
3.体现时代精神的特色实践活动。高校政治理论课所倡导的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因此体现时代精神的特色实践活动也应该以此为核心来开展活动,展示求真务实与开拓进取的时代风貌。这种特色实践活动主要有改革开放教育实践活动、科技小发明经验交流活动、科技服务与科技下乡活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企业创新调研、现代化建设调研、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调研、基层民主政治调研、民营企业发展调研、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要根据当时的时代需要选择一两个做典型调研,由教师指导和协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自主进行,也可以由教师统一组织和进行,务必突出主题,在集体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心得与启示。
4.总结与进取的原则。每一次典型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必须有集体的讨论与科学的总结,否则效率就会非常低,甚至等于没有做。科学的总结一定要有阶段性的总结与全面性的总结,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完整与科学。在总结的时候一定要有集体的民主讨论,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科学总结其中的优秀成果与良好的精神风范,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要在此基础上鼓励青年学生不断进取。
上述种种,数量很多,在实际做社会实践活动时只能选择其中一两项典型的活动来做,重要的是要务求实效,在每一次实践活动后都要在民主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总结,在解剖典型事例的基础上要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以此弄懂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其活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通过务实高效的考试形式以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活力
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大多分开卷与闭卷两种形式,这些模式的考试形式化问题很严重,题目枯燥无味,学生或死记硬背或胡乱抄袭,考试过后就一切置于脑后,屡屡出现学而无用的尴尬局面。应该勇敢地抛弃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模式,既不要死记硬背,也不要抄袭,而是要以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来检验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应有活力。
1.定期的学习小结与学习总结就是考试。高校政治理论课必须摆脱应试教育中低级而呆板的考试试卷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与中学的应试试卷模式一模一样,甚至连学习的内容都基本相同,纯粹是低级的重复劳动,既没有意义又缺乏活力。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标准必须是检验学生掌握高校政治理论课基本知识与重要原理的程度,这完全可以从他们的学习小结与学习总结中体现出来。学习小结一般安排在期中,而学习总结安排在期末。写作时不限字数,不做八股文,切忌假大空,应该有鲜明的主题与自己的切身体会,具有丰富的真实内涵,这样的考试方式才能真正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2.各种社会实践就是高校政治理论课基本知识与重要原理的具体运用。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与重要原理绝不是背完了又交给老师,必须在实践中去运用和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比单纯的理论学习还要重要得多。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效果与认识的程度就是评分的标准,其中认识的程度是建立在社会实践效果的基础上的,这才是学生认真学习与实践的真正效果。这样的评分标准带有生动与真实的气息,内涵丰富多彩,活力自然从此而来。
3.师生互动与各种交流就是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核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平时的学习积累,包括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师生互动、思考问题的程度与各种学习交流的成果等。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考勤、学生的自我教育与总结等来衡量,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课堂问答、师生交流与答疑等来衡量,而各种学习交流可以通过各种讨论、辩论与交流来衡量,衡量的标准就是学生所达到的程度。这样的平时成绩包含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点点滴滴,内容丰富多彩,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平时的学习充满活力。
4.高校政治理论课学生成绩的构成比例。学生学习的成绩不能仅仅是理论考试的分数,那样就太不全面了,应该包含上述三个方面的成绩,即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社会实践成绩。这三部分成绩的比例应该侧重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与运用能力,因此学习小结与学习总结部分应该占总评成绩的50%,社会实践成绩应该占总评成绩的30%,而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这样的构成比例一定会促使学生全方位多渠道地学习政治理论课,侧重于实效与运用,全景立体式的学习活力就会以此为标杆全面发挥出来。
总之,高校政治理论课本来就源自我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因此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也应该充满活力,绝不能将其僵化与教条化,或将其与社会实践绝缘。只有遵循上述实用价值原则与方法的有效途径,高校政治理论课才能恢复这种本来就应该具备的活力,才能由此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