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早
【案例回放】《狐假虎威》一课教学片段
师:狐狸被老虎抓住之后,一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就让老虎“一愣”,而第二句话就把老虎给“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对吧?
生:(齐)对。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老虎松开了爪子时,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跑呢?
生:它很害怕,不敢逃跑。
生:它知道老虎也不会轻饶它,跑也没用。
生:因为它知道自己跑不过老虎。
师:是吗?狐狸跑不过老虎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从我们刚刚读过的第1自然段就可以知道,狐狸是从老虎身边很快地窜过,结果被老虎轻轻一扑,就逮住了。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看来狐狸真是跑不过老虎,如果这时候狐狸逃跑,会出现什么结果?
生:会被老虎再次抓住。
师:然后呢?
生:老虎会把它吃掉。
师:不对啊,老虎不是被它蒙住了吗,怎么还会吃它?
生:狐狸一逃跑,老虎就知道它说的是谎话了。
师:是啊,狐狸一逃跑,相当于告诉老虎,它说谎了。所以,它不仅不逃跑,反而还邀请老虎和它一起到森林里走一遭。你们觉得狐狸怎样?
生:狡猾!
生:聪明。
师:(一愣)大家认为这个词语合适吗?
生:(齐)合适。
师:(再一愣)噢,“聪明”一般用来形容好人,“狡猾”一般用来形容坏人。你们觉得形容狐狸是用“聪明”好,还是用“狡猾”好?
生:我觉得用狡猾好,因为我读过很多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可坏了,总是会想出坏点子,小动物们都不喜欢它。
师:看来你读过许多关于狐狸的故事,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生:我觉得用“狡猾”好,因为我看过关于狐狸的动画片,那里面的狐狸看上去就显得特别坏。还有,课文中写“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也显得很坏。
生:老师,我觉得用“聪明”也可以。
师:为什么呢?
生:狐狸是为了逃命才说谎骗老虎的,它并没有做坏事。
师:(陷入沉思)你说得也有道理,老师也要好好想一想。让我们都再来好好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一、 聪明,还是狡猾?
案例中触发了学生与狐狸的情感共鸣,生成了预料之外的情况——有学生认为“狐狸是聪明的”,这一情况的出现是教师始料未及的。幸运的是,教师在抛出“‘聪明一般用来形容好人,‘狡猾一般用来形容坏人”这一点之后,并没有急着“盖棺定论”,而是又将“皮球踢给了学生”,让他们再讨论讨论。狐狸到底是狡猾?还是聪明?这也许是一个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狐狸”与“狡猾”这两个词语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这样说,狐狸早就被贴上了“狡猾”的标签,不容置疑。
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往往会以惯性的、从众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文本的蕴意,而许多学生通常也会因为早就听大人讲过这个故事,而形成与教师相同或相近的理解。所以,在上这类课时,师生间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轻舟已过万重山”。然而,这样对吗?
二、 用童心解读文本
“大童心者,真心也。……大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明代的李贽在《童心说》中如此解释童心的含义。用童心解读文本,要求教师首先选择最简单、最直接的阅读方式,即不借助任何工具书,不查阅任何参考资料,静下心来一遍遍地朗读课文,在一次次字斟句酌中感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基于“本文”的正确理解,也是为了体验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因为,教师只有体验了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心中的“哈姆雷特”与学生心中的“哈姆雷特”也一定不会相同。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是否应当对学生心中的“哈姆雷特”有所了解呢?用童心解读文本,就是要求教师认真想一想:学生心中现有的“哈姆雷特”是什么样子?上完这节语文课,学生心中的“哈姆雷特”应该成为什么样子?其实,这就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把教学目标限定在《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的具体要求之内,以接近儿童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方式去解读课文,避免过多地把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积累,都硬生生地附加在一篇课文上灌输给学生,将学生变成一个接受者、一个知识的容器。
用童心解读文本,还要求教师必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当主动地从课堂话语霸权中激流勇退,给每位学生一个平等地表达自我的平台。让每个“独特的见解”都得到充分尊重,让每个小脑袋都张开智慧的翅膀。
(作者单位:邳州市占城镇许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