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露
四年级下册《习作1》,是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游的“我的建议”。结合我们班四年级上学期开展的特色学习研究活动——“世界旅游”,大家讨论之后,产生了具有班级特色的《习作1》拓展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假期来了,建议大家根据各自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旅游活动。去哪里好,大家先把自己的建议写出来。看谁的理由最充分。”
全班47个同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各自的旅游建议。我用文件夹单独插页保管的方式,结集成册,安排家长轮流阅读全班同学的旅游建议。家长阅读之后,综合家庭成员的读后感,还在《阅读留言本》上推荐各自认为的“十大最佳旅游建议”。跨时空的济济一堂,就这么顺利实现了。
回归到关于“建议类”文章的写法,我以假期旅游建议为例,这样提示学生:(1)先归纳理由,再对应理由记述具体内容,总分结构是参考;(2)不求面面俱到,适当留下悬念,激发别人去看一看的冲动;(3)可以图文并茂,题目自定,创设文章的新意。
我以自己带着妈妈在暑假期间去土耳其旅游为例,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巩固在习作前列提纲的方法。提纲如下:
暑假,推荐去土耳其——美丽的海岸线(爱琴海、地中海、马尔马拉海)——多样的地貌(卡帕多齐亚岩溶地貌、棉花堡喀斯特地貌)——古老的历史(拜占庭、奥斯曼历史遗迹)——亚欧大桥(悬念)
我还设计了一个土耳其旅游的广告语:“既能领略亚洲和欧洲的风情,又能饱览风景和历史的神韵。”
事实,是最好的证明。《习作1》的拓展练习获得成功之后,我总结了以下收获:
一、 话题的拓展,给了学生最真实的发挥空间
相比较《习作1》原本的春游建议,假期旅游的建议,显得更有话可说。
假期选择多样化,带来的话题空间很大。“假期,可以是暑假,也可以是寒假,还可以是 。”这是我在课堂上给学生的一个思考题。结合家长的休假日程,或长或短的假期选择,就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的路途远近。
早在开学初,我就让学生们在全班花名册各自姓名的后面,写上自己对假期旅游地点的推荐,只需要一个相对准确的旅游目的地就可以。为了避免推荐的雷同,我建议每四人小组不要出现重复的目的地。这样一来,大家的视野,被巧妙地扩大:从国内的桂林、北京、海南等,到国外的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全班47人,推荐了33个完全不一样的旅游目的地。后来的习作证明,即使选择了同一旅游目的地的学生,也抓住了各自不同的理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旅游推荐。杨皓凝最与众不同,她的父亲是船长,她以《中国沿海自驾游》的标题,介绍了自己和父亲随轮船旅游的特殊经历,绝对新鲜的体验,给了很多家庭启发。并不是说人人都找轮船“自驾游”,而是如《苹果里的五角星》那样,换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设计旅游计划。
二、 问题的生成,给了学生最直接的思考机会
设计关于假期旅游的建议时,我就预想到了可能会发生的“攀比”现象,国外游的,会比国内游的更有优越感;旅游花钱多的,会比旅游花钱少的更有自豪感……
学生胡冲的妈妈在QQ群对我说:“儿子回来跟我抱怨了,班级好多同学去过很多地方,甚至国外,就我去的地方最少。条件不好跟不上大部队了。”
我开导这个妈妈,说:“各种旅游,各种收获……”
“我说回老家不是旅游吗?老家的风景也很美呀……”胡冲妈妈的这番回答,证明她已经自行解开了疙瘩。
我把QQ群的这段对话,放在了习作教学的PPT里。课堂上,我适时以“旅游不是攀比,而是一种人生经历”为标题,和学生们聊开了。恰巧那天区教研员和学校的教研主任随堂听课,教研主任曾经在朋友圈里发过自己儿子回老家,在麦田里快乐打滚的照片。我举了这个例子,还现场采访了胡冲同学的感受。这个鲜活的例子,给了同学们深刻的印象:旅游,珍贵的是独一无二的个人感受。就好比在灯红酒绿中生活的人,渴望去生活简单的地方;而刘姥姥进大观园时,也着实被吸引了一下。
三、 阅读留言本,给了学生练习评价的最好范本
以往的习作评价,学生对老师的眉批和总批,最多是扫视一眼之后,就置之不理了。这次以家庭为单位,轮流阅读全班的旅游建议合集,不仅是一种海量的信息聚集,更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对比各个建议,博采众长的同时,归纳出比较明显的不足。
对学生们旅游建议合集的赞美,不再枚举,不外乎内容翔实、语句生动等等。以学生李心诣的妈妈作为家庭代表的留言为例,我和学生们分析了旅游建议美中不足之处。李心诣妈妈的留言如下:
有些孩子的文章偏重于景点的介绍,缺少了自己的感悟;有些孩子的文章又偏重于自己的游玩经历,少了“建议”的内涵。如何将两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是值得大家静心探讨的问题。
这段经过家庭成员讨论的留言,是在认真阅读了全班习作之后整理出来的,极具评价的意义。学会评价别人的习作,也是学习习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评价,既不是泛泛赞美,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实事求是,甚至需要一针见血。总而言之,会实实在在评价的学生,无形中提升的是自己的习作水平。
一次“春游建议”的习作,变成了一次“假期旅游的建议”,内容变了,训练的重难点依旧存在。假期旅游建议的巨大信息量,给了学生们呈现丰富生活的机会,也挑战了他们驾驭更多文字内容的能力。假期旅游建议合集的家庭式传阅,拉近了家庭与学校、家长和孩子、个体和班级之间的距离。我尝试了,学生们尝试了,家长们也尝试了,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