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实践:内地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2015-03-26 16:46李光莉赵兴宏
关键词:训练营跨文化交际

李光莉,赵兴宏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跨文化交际实践:内地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李光莉,赵兴宏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169)

多年来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文化背景差异巨大,二者无法深层交流。通过建立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平台,实现二者文化交融,有助于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效果。近年来高校探索出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是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尝试和有效平台,其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民族生日常生活中的、以交往实践为载体的、注重体验与情感愉悦的隐性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跨文化交际实践

少数民族大学生(简称民族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为使少数民族中的一些优秀青年学生能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实行了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加分等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认真组织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支援工作。充分利用内地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接受教育。”[1]因此将会有更多的民族生来内地高校学习,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更加引起重视和深入研究。

一、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多年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许多宝贵成绩,广大民族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因民族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等与汉族生有诸多不同,多民族文化在高校中交汇、冲突与碰撞的事件不断增多。再加上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各民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等多种因素,导致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这在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民族生思想政治素质两方面都有体现。

(一)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待改进

面对校园里民族生增多的新形势、新情况,高校的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部分高校的领导对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民族生存在的思想问题认识比较模糊,在解决民族生思想问题时办法不多;二是部分高校对民族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等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和体现民族生的特点,未能体现出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和针对性,教育效果不太理想;三是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急需加强;四是针对民族生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教育内容、教育意识很不够。

(二)民族生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升

虽然民族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在一些事件上也存在问题,正如有学者撰文指出“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了主流价值取向偏移、道德观念淡化等问题;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在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生活观念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性,使其在面对多元文化冲击的时候,拘于旧有民族观的束缚,盲目排斥其他民族文化。”[2]也有学者调查表明:“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对党的民族政策认可程度有待提升,对重大民族政治事件尚缺乏充足的认识,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有待加强;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藏族、维吾尔族学生,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或冲突比较明显。”[3]据笔者观察,部分民族生的民族意识过分凸显:民族内部团结协作和集体意识较强,可与汉族等其他民族学生交流较少;班集体观念普遍不强,不太愿意参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也普遍不愿去上思想政治理论课。问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去参加活动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沟通不畅,去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解、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觉得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等内容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不相符。这也说明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太理想。

(三)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多数学者将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归咎于民族生学习基础差、语言沟通存在一定障碍;普遍信仰宗教;高校针对民族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不太适合民族生等因素。诚然,上述因素对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很大,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民族生的文化背景。民族生的文化背景不仅与汉族师生的不同,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文化背景迥异,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使得多数民族生对汉族教育者抱有戒备心理,不愿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愿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活动。因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民族生无法进行深层思想沟通、交流,笔者认为这是导致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最重要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话交流活动,这种对话交流活动需要一个共享的平台。民族生来到高校之前,其知识阅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甚至一些价值观与内地迥然不同,因此教育者与民族生实际上处在不同的对话交流平台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两个陌生的文化平台间进行对话和交流,这种跨文化平台交流是费力的、低效的。因此要提升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要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要想消除民族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戒备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民族生能够进行深层思想交流,就必须搭建起畅通、共享的文化交流、交融教育平台,即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

如今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民族文化在发掘中传承、发展和弘扬,各民族文化内容也呈现出相互交流、交融的趋势,这为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实施条件。近年来一些高校在跨文化交际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困境下的突破: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习得的,通过交往实践(当然学校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也是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得以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尝试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是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民族生日常生活中的、以交往实践为载体的、注重体验与情感愉悦的隐性教育。它既是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开展教育的平台、途径和载体,更是民族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的自我教育、自我感悟、自我提升的实践背景。

跨文化交际实践以“跨文化交际实践训练营”(以下简称训练营)为平台,把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训练营的各项活动中。训练营是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学生社团组织,这一社团组织有别于普通的学生社团组织,它由专门的高校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指导,这些人具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多元文化知识。训练营营员由民族新生和汉族新生组成,比例是1∶1,民族生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训练营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为导向,以交往实践为载体,通过民族生的体验与感受,达到民族生理解与共识的目标。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训练营主要开展了以下教育实践活动内容:

第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训练营定期组织营员参观学校附近的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民族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并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感兴趣,在此基础上理解并欣赏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内容,潜移默化的加深同属一个国家的意识。其次,定期组织营员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生死抉择》等。使民族生了解新中国的诞生过程,激发对国家、对共产党的热爱情感。再次,有目的组织营员开展升国旗仪式,在升旗仪式的氛围中使民族生体验国民情感,体验革命先烈的伟大,激发爱国热情。

第二,开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训练营开设文化综合课讲座,邀请学校或学校所在地的中国历史、法律常识、文化人类学的专家、学者开设讲坛,并制作专题片定期在训练营中播放。中国历史教育培育民族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法律常识教育帮助民族生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文化人类学教育促进民族生对构成中国社会多民族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其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自豪感。其次,训练营开展社会实践,体验不同文化。训练营组织民族生去学校附近的民族社区、文化遗址等地进行参观、考察,让民族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和敏感地注意到文化间的不同,并自愿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尊重其他文化的人们,承认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独特价值,反对“民族中心主义”,消解狭隘的民族观念,强化一个国家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再次训练营利用学校现有的bbs等论坛,建立民族文化、国情社情、中国历史等栏目,定期组织营员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对民族、国情民意和中国历史的了解。

第三,淡化民族意识,强化跨民族情感交流。取消学校原先的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学生班建制,民族生根据不同专业划归相应的班级管理,实行民族生与汉族生同宿制度。在此基础上,训练营鼓励不同民族的学生交朋友,定期在训练营中组织民族生讲述自己生活、学习中亲历的道德故事,生活、学习、交际中的难事、趣事,让快乐、爱心、勇敢、善良、宽容、正义等人类不变的美好德行在叙述中得到张扬、深化和升华。

第四,鼓励、引导民族生参加学校第二课堂活动。民族生大多数多才多艺,教练积极为他们创设多种条件,提供多种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使他们在与其他民族学生交往中达成共识、消除隔阂。同时还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如每年举行古尔邦节、藏族新年庆祝活动等,增进民族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情和认同感,促进不同民族学生的相互了解、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交融。

三、跨文化交际实践的教育实效

(一)跨文化交际实践提升了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通过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各民族学生间互相关爱、帮助、配合,四年学习生活结束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情感共鸣和心理相容性,达到了彼此的感情一致和融洽,具备了对民族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使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前提条件。

第一,跨文化交际实践促使民族生适应、融入高校的学习生活。随着跨文化实践教育推进,民族生原有的生活方式、习惯在改变,伴随而来的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到大学二年级时,他们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其他民族学生交往增多了,自我封闭少了;去上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数多了,逃课少了。电子专业艾合买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寡言少语,不与人交往,教练积极创造条件和多次鼓励他参加活动,大一第二学期,艾合买提在学校运动会上取得了5000米长跑的好成绩,后来他在学习生活中逐渐活跃,大三时还获得学校命名奖学金。他在给低年级训练营的同学介绍经验时说:“自己在训练营活动中活出了精彩、活出了自信。”根据笔者在训练营中的了解,像艾合买提一样的民族生还有很多。

第二,跨文化交际实践使民族生对多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认识增强。随着跨文化实践教育推进,民族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逐渐增多,渐渐地不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不认为其他文化是自己文化的对立物,于是不再努力固守自己的文化,否定、抵制其他文化,开始承认文化差别,并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最后将差别整合到自己的认同之中。随着民族生多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认识增强,文化背景的差异逐渐减少、民族意识逐渐淡化,他们的班集体意识、法律意识增强了;因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学生纠纷或冲突减少了;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多了,隔阂少了。大学三年都没有回过家的会计专业吾布力说:“训练营是我的第二个家,在其中我感受到爱和温暖。”根据学校某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涉及民族生的学生纠纷事件,2007 年4起、2008年7起、2009年6起、2010年3起、2011年至2014年每年只有1起,这说明跨文化交际实践的思想教育效果是很明显的。

第三,跨文化交际实践提升了民族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随着跨文化实践教育推进,民族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对党的民族政策认可程度增强,对重大民族政治事件也有正确的认识。在训练营中笔者明显感受到多数民族生结合自己家庭(家乡)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和改善,对党的“兴边富民行动计划”、“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持支持、赞许的态度。2014年6月新疆鄯善、和田地区发生暴力袭击事件后,笔者在训练营中与民族生随意交谈这件事,他们都对党和政府快速、果断处置事件表示支持和理解。

(二)跨文化交际实践是提升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路径

相对于缺少针对性的传统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做法,跨文化交际实践大大提升了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实践是提升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路径。

第一,跨文化交际实践是根植于民族生日常生活中的隐性教育,易于达成思想共识。

日常生活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极具感性色彩的人的现实生活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顺利展开的,日常交往促进彼此观点的碰撞、心智的激发、情意的感染以及价值观念的生成与建构。跨文化交际实践立足于民族生日常生活,引导、鼓励民族生与汉族等各族学生日常交往,逐渐跨越交往障碍而达成共识。因为日常交往带给人的是一种安全的、在家的感觉(如熟悉感、亲切感、温暖感等),使人在交往中可以自然表现自己,自然流露感情。在这种安全的、在家的感觉氛围中,民族生可以敞开心扉,积极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并欣赏其他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逐渐地,各民族学生原有的文化背景差异被融合、被消解,教育者与民族生之间、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深层交流不再有障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它是一种不被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潜移默化的氛围教育方式。[4]跨文化交际实践就是这样一种隐性教育,训练营按照预定的训练内容,借助于无意识心理学的理论,非常自然地在各民族学生中设置了民族和谐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他们去感受和体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开拓思维、感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哲理。

第二,跨文化交际实践是以交往为载体的对话教育,易于达到教育目的。跨文化交际实践的内容是不能孤立地进行的,它总要依附于一定的活动(即载体)来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通过引导民族生的日常交往,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地融进民族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灵,并且不断地积淀下来,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产生质的飞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便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了。

跨文化交际实践的对话过程是教练、学生之间不以“专家式”的方式进行对话与知识交流,对话是彼此的尊重与平等,它克服了“专家式”交流所遮蔽的文化差异乃至文化冲突的问题。因此,对话式交流提升了民族生参与学习、生活和文化的实践能力、对文化差异的反思能力,以及对自己现有知识状况的反省精神。跨文化交际实践不仅表现为各民族学生的参与、交往、对话,还表现为力图超越有限的时空来寻找团体的新文化起点,成为一个新的、易于交流的文化共同体,而不是表现为封闭化。

跨文化交际实践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对话:一是教练与民族生、汉族生与民族生之间的直接对话,这是一种“在场”的、横向的交往关系;二是教练、各民族学生与异文化之间的间接对话,这是一种“不在场”的、纵向的交往关系,在这两种对话活动中,各民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各自精神世界的丰富、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思想共识。

第三,跨文化交际实践是强调体验的自我教育,易于确立符合社会和团体需要的思想和行为。体验是一种感性活动,就是亲自在场,具有亲历性和个体性。“体验能够震撼生命灵魂,对一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层的凝固作用。”[5]跨文化交际实践主要是以开展活动或营造一定环境氛围,引导民族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其在活动中、环境氛围中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受,触动心灵而感悟到活动内容结构中的相似性和移情,引发交际团体成员的情感共鸣,达成交流与共识。

教育要达到效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我的体验、感悟、改变和提升,跨文化交际实践正是通过创设情景、组织活动和训练,引导民族生深入体验、独立思考、感悟道理,达到自我教育而确立符合社会和团体需要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体验式的思想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思想教育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说教、训导的教育模式,有目的地为学生们创设身心体验、灵魂净化、自我升华的情境,使他们由被动的受训者转变为主动的自我灵魂塑造者,强化了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发挥了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自我构建的生成能力。”[6]

第四,跨文化交际实践是注重情感愉悦的无总结性教育,易于优化受教育者情绪。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由于民族生在一种愉快、轻松、兴奋、暗示、尊重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因而不存在逆反心理,教育者也不用进行总结性教育,民族生不会产生“上当受骗”之感,也不会产生戒备心理。这种无总结性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强调、灌输、总结的生硬方法,它注重运用人的情绪体验和丰富联想,通过精心设计的融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教育内容,不时地引发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正情绪,抑制、弱化郁闷、紧张、厌烦的负情绪,从而打破“负情绪——逆反心理——训练效果不佳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形成情——知——信——行之间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5]。

这样,跨文化交际实践达到了训练最优化的效果,提升对民族生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高校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跨文化交际实践训练营的实践证明,跨文化交际实践在民族生思想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为民族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这种做法如何推广实施,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论证。跨文化交际实践对民族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生活模式、自我教育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和教育模式。跨文化交际实践注重民族生文化背景的差异,注重引导其在交往实践中去体验、在参与中得到启发,使其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生了积极转变,不失为高校民族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益尝试和良好的教育模式。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 OL].2010[2010-07-29]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 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白晓,张艳.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51.

[3]徐蕾.关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北京德育,2010(9):76-77.

[4]郭小香.美国隐性教育的实施路径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187.

[5]刘伟.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12.

[6]许配卿.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色及实施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中):25.

责任编辑:毕曼

G641

A

1004-941(2015)06-0175-04

2015-09-15

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5BS2001)。

李光莉(1970-),女,四川隆昌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赵兴宏(1956-),男,辽宁海城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猜你喜欢
训练营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