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震,谭 宇,孙 咏(.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恩施445000;.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
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刘芳震1,谭宇2,孙咏2
(1.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研究中心,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随着恩施州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大量的外地人口和本地农村人口涌入恩施州,涉及到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其中文化差异就是影响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文化差异为切入点,首先对恩施州流动人口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文化差异影响社会融合的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促进恩施州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出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流动人口;文化差异社会融合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得到了广泛关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人口相互流动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其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改革,人口和劳动力的转移及流动早已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文化等产生着多重影响。流动人口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时必然会涉及到社会融合等问题,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文化差异、制度隔离、政策制度等等。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流动人口文化差异与社会融合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本文将以恩施州为例,就少数民族地区流动人口文化差异与社会融合问题,从流动人口、文化差异、社会融合等方面作出分析。
(一)关于流动人口及其结构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于流动人口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成艾华(2005)借鉴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办法对流动人口进行了界定,认为流动人口包括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两个方面,指的是在某个地方具体的某乡、镇、街道登记户口,但其本人已经离开该乡镇半年以上的人口。王章华、颜俊(2009)从社会学的角度把流动人口定义为:离开了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了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逗留、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其户籍所在地的人口。雷敏、张子、杨莉(2007)从城镇化的角度分析了流动人口,他们认为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大多以“外来人口”或者“农民工”出现。
恩施州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水较低,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但是人均土地面积不多,可耕作的土地贫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现象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涌现。此外,随着恩施州经济的发展,恩施州的流动人口表现为外来人口流入恩施州和恩施州人口流向其他地区,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创业人员、外来居住人员、外来工作人员、外来求学人员等等;恩施州人口流向其他地区的人口包括外出打工者、外出创业者、外出居住者、外出工作者、外出求学者等等。
(二)关于文化差异与社会融合
唐鸣(2002)认为民族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习俗、丧葬、宗教、婚礼等方面。王蜀见(2007)认为典型的文化差异有语言上的障碍,风俗习惯迥异,民族问题突出,教育问题严重四个方面。周庆智(1995)认为导致文化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地理、历史、语言、传统、宗教等因素,致使人们在风俗、信仰和行为等方面产生分歧,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并造成文化隔离。悦中山、李树茁(2012)认为文化差异是导致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因素之一。
Park R E和Burgess E W(1969)认为“社会融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个群体逐渐形成对其他群体的记忆、情感和态度,通过共享(不同群体的)经历和历史,各个群体最终融汇到共同的文化生活中”。Gordon(1964)认为文化融合是指移民采用迁入地社会“文化模式”的过程。任远和邬民乐(2006)将社会融合定义为“个体与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者不同文化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的过程”。马西恒、童星(2008)通过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研究,将社会融合定义为“在居住、就业、价值观念等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入城市社会、向城市居民转化的过程”。
恩施州绝大部分的流动人口流向了省外,表现为流出人口远远超过流入人口。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流入人口,包括恩施州本地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情况。
(一)流出人口规模大于流入人口,流动人口以农村劳动力为主
恩施州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交通不便利,城镇化水平低,全州以农村为主。恩施州流动人口存在着流出和流入的双向流动情况,但是,流出人口远远超过了流入人口。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恩施州本地人口外出、在外居住时间超过半年的人口达到了20.7万,而外来流入人口数目只有3.57万,前者是后者的近6倍。恩施州的流动人口包括农民工、创业者、求学者、旅游者等,还包括农村非农化人口,然而,流动规模还是农村劳动力最大,据统计,恩施州全部流动人口中,农村流动人口所占的比例超过了75%,非农流动人口的比例只占少量。恩施州人均可耕种的面积小,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得到解放,纷纷向城市转移。从流向地来看,流向省外的占了大部分比例,占据了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而流向恩施州内部的人口只占全部人口的10%左右,其他的大约20%的人口流向了武汉市等其他省内城市。省外流向地主要是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安徽省、重庆市、湖南省,恩施州流出人口的60%以上流入了这六个城市。
(二)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到当地社会,城市二元社会现象普遍
这里的二元社会包含了两层意思,对于外来流入人口而言,是指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在就业、地位、居住、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不同的体系;对恩施州本地流动人口而言,他们大都是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二元社会表现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也即农村户籍人口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就业歧视、教育歧视、社会保障歧视等社会待遇的歧视和隔离,农村人口在这些方面常常处于劣势地位。此外,由以上对二元社会的两个层次的分析,对于外来农民工来讲,他们还会面临着双重二元结构。导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困难的原因很多,除开二元社会现象外,文化差异、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是重要的方面。特别是对于外来人口,它们来自其他的地区和民族,各个地区和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和习俗,而恩施州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地区,它们之间是有差异的,当不同的文化习俗汇聚在一起时,社会融入困难的问题就因这种文化差异产生了。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民族文化是紧密相关的,由于文化的差异,外来人口缺乏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他们在融入到恩施州社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对于恩施州本地流动人口,二元社会现象则是社会融入困难的主要原因。
(三)流动人口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尴尬境地
一方面,恩施州的流动人口是流出人口,他们大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由贫穷偏远的农村地区流向了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从事劳动,其劳动报酬的货币数量比其在恩施州本地乡村从事农业生产高很多,然而,他们的户籍在恩施州地区,其家里的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在家中,外出务工的人员的收入会用于家庭开支,最终会流入恩施州。家庭消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据统计,恩施州外出务工的人员以18-35岁的男性为主,相对于留守在家里的老人、妇女、小孩来讲,他们是素质较高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外出,对本地生产发展来讲是一种损失。一方面虽然恩施州也有外来高素质人员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创业、求学,求学者中也有部分留在恩施就业。另一方面,恩施州则有更多的搞素质人才流向其他发达地区从事工作、创业、求学,导致人才流失严重。综合来讲,恩施州在这场博弈中,由于其自身发展原因,处于劣势地位,影响了当地发展,陷入尴尬局面。此外,近年来,恩施州流出人口出现了回流现象,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外流人口在外地就业遇到困难,这种现象呈上升趋势;二是由于个人意愿和家庭原因;三是回乡投资,返乡创业。第三种情况往往是外出人员在外地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先进技术,积累了一定资金,他们返乡创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这种情况远远不能抵消恩施州劳动力和人才的外流,这个尴尬局面将继续上演。
影响社会融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二元文化差异
城乡二元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问题,它主要是针对外地流入恩施州城市的农民工和恩施州本地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人口。城乡二元文化差异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城乡医疗水平差异、城乡消费观念与消费水平差异、城乡就业机会差异、城乡政府公共投入差异、城乡生活方式差异、城乡娱乐条件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等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流入人口对于城乡二元文化差异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城市流入人口,农村流入人口的社会融入程度低于城市流入人口,也低于户籍在农村的非农民工流入人口,比如户籍在农村的外来工作者,在恩施州企业事业有正式工作的人员和求学者。城乡二元文化差异作为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之一,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城乡医疗水平差异、城乡就业机会差异、城乡生活方式差异又是影响社会融合因素主要的几个方面。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大多数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其收入普遍比本地城市居民低,此外,上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户籍在个方面待遇的不同,加之,地方政府的本地本位主义倾向,城乡教育水平差异、城乡医疗水平差异、城乡就业机会差异随之产生。城乡生活方式差异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居民的居住方式不同,流动人口的居住方式是在城市边缘地区租赁为主,住房条件较差,居住隔离随之产生。
(二)心理认同感的不同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居民,它们都有各自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的方面之一。因此,衡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深深植根于流动人口心中时,表示他们已经能都较好地融入到本地社会了。流入恩施州的其他民族地区的人口为恩施州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了恩施州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在恩施州居住了很多年,甚至已经在这里安居乐业。但是,在他们看来,恩施州是“外地的”或者“他们的”,在他们心中“我们老家”或者“我们家乡”等概念已经根生蒂固了,他们觉得他们的亲人在“老家”,无法从心里真正地去接受流入地居民,更没有办法把自己当成恩施州的主人公,而是“客人”“客居恩施州”的心态始终存在,使得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到本地社会。
(三)语言上的障碍
恩施州作为土家族和苗族聚集的地区,土家族和苗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没有文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被汉化,所以由于民族语言带来的语言隔离是不存在的。那么,恩施州流动人口的语言障碍主要在于恩施州地方方言,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语言特色,各个地方的语言在措辞措辞、语音、语调等上面都不同。恩施州是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于其他发达地区的城市以普通话为通用语言,除了学校、部分单位,恩施州城市普遍以恩施州方言为主,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也都以方言为主,使得外来人口不能很好的理解本地语言,导致外来人口无法与本地人口很好的交流和交往或者不愿意交流。更坏的结果还有可能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同导致语义的误解,导致流动人口和本地居民之间发生矛盾和摩擦。举一个和很典型的例子,在恩施州方言里“把”的意思就是普通话里面的“给”的意思,但是在有的地方的语言文化里面,“把”就是施舍的意思,常常表示“歧视”或者“看不起”的意思。不同地区的语言文化差异,特别是方言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四)风俗习惯的不同
林耀华(1997)在其《民族学通论》中对风俗习惯的概念组了描述,“它指的是一个特定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风尚和习惯”。风俗习惯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一个民族共同心理感情的表现,从现实社会中产生又在现实社会中反映出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之一的恩施州,除汉族外,土家族、苗族和侗族是其主要的少数民族成分,目前,恩施州在对于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的风俗习惯保护上,具有一定的倾向,但是,汉化现象依然存在。恩施州居民性格以热情为特征、饮食以麻辣为特征,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外来人口来讲,他们对恩施州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三种评价:好、中、差。由于外来人口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差异和外来人口自身个体差异,他们对恩施州的风俗习惯的适应情况各有不同。恩施州风俗习惯是影响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一个因素,但是由于恩施州风俗习惯没有特别突出的特征,所以,相对来讲,影响效果不会特别明显。
(五)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和宗教两重性,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该民族自我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也往往是多民族共同体政治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恩施州民族宗教信仰来源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文化,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文化包括了我国西南、中南、东南等广大地区。恩施州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现象不是很突出,但是主要受到道教、佛教的影响,某些信仰的残留还是明显的,比如,土家族对祖先的崇拜,很多土家族的住房都有大厅,大厅为供奉祖先而设,并有统一的文字纪念“天地君亲师仁”。此外土家族还信奉“白虎”、崇拜“八部天王”等等。宗教信仰具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差异,而且往往根植于个人的精神和灵魂深处,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恩施州流入人口来自于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地区和民族,当它们与恩施州本土信仰相互融合时,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产生不和甚至发生摩擦,这时社会融合问题就产生了。
(一)组织文化适应教育培训,增强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在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社会问题中,很大程度上在于,外来人口对恩施州本土文化,包括言行方式、居家饮食、节庆礼节等方面不够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适应的教育培训就起作用了,通过组织外来人口培训,让外来人口了解恩施州本土的文化,了解其文化来源、恩施州本土的生活方式、恩施州人口的性格特点,有利于外来人口更好的理解恩施州本土的文化习俗,增强外来人的适应能力,进而能更好的和恩施州本地人口交流,进而更好的融入到当地社会。另外,文化适应教育培训的内容应该是完整的,包括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方面面。在培训的过程中,还应该讲求方法,培训的方式应该以平等的交流和分享为主,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在培训对象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还应该有区分,对于小孩子的培训应该和成人的培训分开进行。
(二)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与宣传,培养民族感情
恩施州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存在日渐消退的现象,这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调查中发现,主要的原因有: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对本族文化的忽略;与某些大都市的生活格格不入而被淘汰;汉族文化或其他文化的同化和影响;发扬民族文化的不正确性如民族事业商业化;本地人口流动频繁带来的冲击;地方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恩施州要加强文化建设,从政策上有所倾向,对恩施州本地民族的文化习俗进行宣传和普及,让更多人了解。避免文化的商业化带来的对文化的冲击,在发展经济社会时,注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多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流入人口和本地人口在文化活动中相互交流,增加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消除民族隔阂,培养民族感情,进而促进流入人口的社会融合。
(三)引导群众树立平等的社会主义民族观
这里的平等的社会主义民族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平等,二是外来人口与本民族人口的平等。我国是多民族相互融合,共生共存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是相互平等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族中心主义思想在现代的社会中保留着偏见思想,这不利于民族团结,政府应该带头引导群众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对于外来人口与本民族人口的不平等现象,其中政府的本位主义思想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常常表现为外来人口与本民族人口在就业、教育、社会地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政府应该发挥其带头作用,引导人们正确的平等观念,以保证各民族各地区人口在恩施州安居乐业,促进社会融合。
(四)建立少数民族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是恩施州流入人口的主力军,它们对恩施的经济建设、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值得去关注的群体。他们对恩施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他们是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为恩施州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有弊在于,农民工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对社会安全有潜在威胁,农民工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恩施州应该关注他们的发展,从思想教育开始,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适应恩施州的社会生活。
(五)满足少数民族在饮食、服饰和民族节日的特殊需求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只有经济基础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社会融合问题。政府应该消除原有的本地本位主义和以户籍为核心的城乡二元政策体制,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便给予外来流入人口和本地农村流入人口适当的政策优惠,保障他们的权利和应有的待遇。对于特殊的外地流入人口和本地农村流入人口,还应该采取措施予以物质帮助,比如政府常规的转移支付,生活补贴等,节假日的礼物发放,节日补贴等,以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保证。此外,对于流动人口来讲,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学校应该予以相应的优惠政策,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使流动人口更好的适应恩施州的生活。
五、小结
本文主要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讨论了恩施州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事实上影响恩施州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还有许多,比如恩施州当地政府的本位主义,恩施州户籍人口对外地人口的偏见与歧视,包括恩施州城市户籍人口对农村人口年的偏见与歧视,流动人口自身的素质和适应能力等等。恩施州政府根据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颁布了《恩施市加强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有效遏制了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高发势头,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此外,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工作不只是政府单位的事,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和本地居民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配合政府工作,促进恩施州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参考文献:
[1]黄匡石,嘎日达.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新视野,2010(6).
[2]成艾华.恩施州流动人口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1).
[3]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0(3).
[4]卢小君,陈慧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与测度[J].城市问题,2012(9).
[5]王章华,颜俊.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6]王蜀见.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5.
[7]雷敏,张子垳,杨莉.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与社会融合[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0).
[8]徐租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4).
[9]唐鸣.民族文化差异与民族矛盾[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 (1).
[10]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1).
[11]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12]罗中.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3,11.
[1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14]米切尔.新社会学辞典[M].蔡振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5]施大林.论文化—民族文化与市场文化[J].民族研究,1995 (1).
[16]ParkRE,Burgess.EW.Introductiongtothescienceofsociology,1921,Reprint[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1969.
[17]ParkRE.Assimilation,SOcial[M].SeligmanE,John son A Encyclopedia of social.sciences.macmillan: New York,1930.
责任编辑:胡晓
作者简介:刘芳震(1962-),男,湖北鹤峰人,土家族,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谭宇(1969-),男,湖北利川人,蒙古族,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2013年湖北省民委课题“民族地区农民工社会融合研究”(项目编号: HBMW201300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为与政府扶持研究”(项目编号: 10YJA850036);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视角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项目编号: 11BMZ065)。
收稿日期:2015-09-10
文章编号:1004-941(2015)05-0010-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C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