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真理性问题

2015-03-26 14:00田艳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真理观陈述相似性

田艳红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430072)

真理问题是哲学家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对于隐喻真理的讨论却并不多,原因是隐喻表达往往和我们的直观世界存在着语义不一致性,隐喻真理无法顺理成章得出。然而,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隐喻思维的常规性,我们就无法回避无处不在的隐喻语言真理性问题。

一、几种常见的隐喻真理观

大致来说,对于隐喻的真理性存在着四种基本观点:

第一,摹拟真理观。模拟真理观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事物都有竭力达成他们“目的因”的趋势,并不是完全忠实地反映自然状态,而是摹拟了他们应该的样子。这种摹拟真理观实质上是一种符合真理观,即字面真理以某种方式符合世界,而隐喻真理是以另外一种不同的、摹拟的方式符合世界。但是库珀指出“不可能存在一种符合,既包括字面为真的言说所具有的对世界的符合,又包括那种可能不合情理的摹拟隐喻所具有的对世界的符合”。[1](p179)更何况符合真理观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多多的真理观,又如何能够说得清楚隐喻和世界之间的联系呢?

第二,视如观。布莱克[2](p25-48)提出一种视如观,他认为隐喻能够使我们把一物视作另一物,把一物视为另一物可以为真。他以“人是狼”为例说明视如观的真理如何获得保障:把“人”视如“狼”包含着某些可能的释义陈述,听者推断出释义之间相对的优先性和重要程度,根据优先性和重要程度,对这些真理进行比较,如果这种权衡重要性程度的过程能够被保证,把“人”视如“狼”就将拥有真值。问题是“人是狼”的表述包含了哪些释义陈述,这些陈述之间是否存在着等级秩序,听者又如何保障这些陈述的权重过程,从而对这种特殊的真理提供支持?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视如观的真理性也无法真正保障。

第三,替代真理观。戴维森[3](p257)认为隐喻能够引导或激发某种命题思想,即隐喻引发的某种“幻想”、“思想”和“感觉”可以替代地为真。例如,“婚姻是一种零和博弈”引导我们产生的关于婚姻的思想如果为真,那么这个隐喻表述就隐喻地为真。库珀[1](p171)反驳说,仅仅因为隐喻引导听者产生一种正确的思想就认为一个命题为真是非常荒谬的。此外,戴维森一再宣称隐喻意义就是其字面意义,隐喻的意义在使用中,按照他的观点,隐喻真理就如同字面真理一样直接和明确,又何必来个拐弯抹角的“替代性”真理。

第四,建构真理观。莱科夫和约翰逊的真理观是一种体验主义的真理观:真理是概念系统的一种映射,是相对于概念系统的。“真理总是相对于理解而言的”,[4](p226)当某种情景中的陈述与我们对这一情景的理解目的十分吻合时,我们就将这一陈述看作是真的,由于理解的片面性,我们不可能了解“整个真理”或对现实做出绝对的描述。概念隐喻的假设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任意性,而且“建构”这个词,很容易让人得出“真理是创造出来的”这个结论,再加上莱科夫和约翰逊又一再强调真理的体验性、个体性和相对性,实际上就是否定了作为共性或普遍性的真理的存在。

二、隐喻是通过类比的方式描摹世界

为了解决隐喻真理的普遍性和相对性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隐喻的描摹真理观:隐喻是通过类比的方式描摹世界,通过探索隐喻为真的条件揭露隐喻的基本意义,反映世界在类比中存在的方式。这种观点包括两个核心:一方面,隐喻是一种类比,是基于某种属性相似性的类比;另一方面,隐喻表达并不陈述真理,而是以类比的方式描摹真理。

类比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类似和相像,这种类似和相像不仅指两个对象属性的相似性,也指这些属性之间关系的相似性。类比在认知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类比,一个概念可以用来解释和说明另一个概念,帮助人们解释新的事物或现象,理解新领域的知识。类比是隐喻生成和理解的重要机制。隐喻的本体相当于类比的原型,隐喻的喻体相当于类比的模型。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属性或关系的相似,把一个对象的某些特征类推到另一个对象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类比是隐喻的内在逻辑基础”。[5](p28-30)

以类比为基础的隐喻也同样地受一系列类比因素如相似性、结构一致性等的制约和限制。以“人生是旅途”为例,“人生”(本体)和“旅途”(喻体)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两个范畴之间存在着某种属性和关系的相似性,因此我们就能够把“旅途”的属性和特征映射到“人生”的属性和特征上。这种映射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但是相似性并不是指任何表面的相似性或共同性,或是同一范畴的共同的普遍特征,而是指两个不同范畴的对象之间的属性或关系的相似性。实际上,隐喻强调的相似性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相像或同类的相似性,让人叫绝的隐喻往往是那种表面相差很远的两种事物的类比。这种范畴之间属性特点和关系的相似性就是隐喻的结构一致性,[6](p155-170)斯坦哈特[7](p118)将源域S(本体)和目标域T(喻体)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的关系结构,称之为同构关系或部分同构关系。

所谓描摹,是指主体试图描述我们所经验的外部世界,尽管描述对象是客观的,主体的描述目标也是尽力靠近客体的真理,但是由于受到语境的影响和意象的牵引,对于真理的陈述具有本体性和体验性。

首先,意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一定存在着那样一种事实或世界让我们描述,即便是想像也还是根植于我们身处的客观世界,脱离人类认知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同样的,仅依赖人类想像而不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的主观真理也是不存在的。传统的隐喻真理观认为隐喻表达或摹拟真理,或视如真理,或导向真理,或创造(建构)真理,前两者是将外在世界和经验主体完全的二分化,而后两者又都过于强调个体的体验性,割裂了主体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描摹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基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经验的。海德格尔[8](p4-11)曾提到过“讲台体验”:讲台一种具体的、具有内容的东西,具有某种意义。但是不同的人从讲台的体验中所产生的意义是不同的,讲台的意义取决于体验者本身,在教师的眼中讲台是作为在课堂上授课的地方,而在学生的眼中讲台或许是教师上课时所站的地方,或许代表了教师的威严。经验不同,感知不同,对于事物性质的侧重面把握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概念体系和语言体系也不同,就造成了人类对相同客观世界的描摹也是千差万别。

再次,隐喻是人们用来描摹客观世界的工具。隐喻的“真”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命题与实在之符合的“真”,不是与现实世界简单的符合与对应,而是通过类比的方式定义和描述这个世界,这一世界同样是“真”的。换言之,隐喻的真理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论的真理,更是一种存在论的真理。由于我们无法用思维或意识直接触及客观现实而获得绝对科学正确的认识,只能通过自己的感官和经验间接地理解客观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借助于其他已有的实体或经验来理解新的或抽象的实体或经验,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隐喻——以类比为基础,以隐喻为途径,对所经验的客观事物提出一种尝试性的描述。如果这种描述能够为人所理解和接受,这种描述就固定下来成为意义。

三、隐喻真理的语境规定性

隐喻真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陈述和客观事物的符合状态,但是隐喻并不能和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直接符合,而是受到语境的规约和限定,只有语境才能为隐喻真理的判断提供唯一实在的根据。

语境确定隐喻意义,在特定语境下生成的隐喻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展现真理的存在。就单独的隐喻表达式而言,隐喻的意义是开放的,并非只有唯一的解释。当一个人说“那个女人就是只猫”,我们可以联想到一系列“女人”和“猫”之间的各种相似的特征和属性,然而说话者并不是要我们穷尽“女人”和“猫”之间的所有特征和属性之间的相似之处,而是需要听者在语境中理解隐喻陈述,并根据语境信息选择陈述的真值。实际上隐喻的结构同一性要求的是特征和属性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在一种语境下只确定一种意义。

隐喻意义的实现是通过语境的选择和规定来保证的,隐喻成真依赖于人们生活实践所给予的价值取向和标准。语境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范畴。语境包括个体的认知背景,其中包含了一切与个体相关的社会和历史因素,以及个体的情感和经验背景,这些背景彼此关联、共同作用,构成我们的认知范畴。对隐喻陈述的真假判断依赖于对个体和文化等各种语境的体验与认知,通过相关语境的选择性和规定性来实现。

语境的规约性还表现在隐喻真理是有条件的、动态的,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成素梅、郭桂春指出“任何一种形式的科学认识都既包括有真的成份,也包括有假的成份,是‘在当下语境中形成的认识’。‘当下的语境’既是对过去进行批判与继承的结果,也是未来准备扬弃与发展的前提。”[9](p73-78)隐喻真理只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当下认知,受当下的主客观条件(语境)的限制,是对客观世界的相似性描述,充其量就是逼近真理而不可能是绝对真理,因而是片面的、不完善的、不断发展的开放性体系。

四、隐喻的真是意象图式的真

隐喻是一种以自身的存在认识和展现世界的方式,对隐喻真理的理解就不能独立于人的心理意象,而是和一定意象图式①意象图式一词来源于莱科夫和约翰逊的概念系统理论,是指外界事物通过身体经验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空间化的反映,从而产生的帮助我们组织和理解体验的结构,是更抽象、更普遍的概念系统。相关联。胡浩曾指出“隐喻的意义是一种图画意义”,[10](p16-19)他认为隐喻是一种图画式的意象表达,这种意象表达创造了某种相似性,具有某种真理性。胡浩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然而隐喻的创造和理解必须是基于某种人类共同的和普遍性的知识和信念,因而隐喻的意义是基于意象图式,而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图画或意象,隐喻的真必须是意象图式的真。

所谓隐喻的真是意象图式的真,一方面,指的是对于隐喻意义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某些普遍性的真理或认知内容,是具有共性的人类经验以及人类神经网络对现实世界体验加工的成果,是生理和心理体验之间进行联想的产物。但是这种真理是相对的、具有文化差异性的,不仅要受到时空的限制,而且要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制约,由此而产生的意象图式不仅具有普遍性,更具有文化独特性。不同的认知模式和概念系统的人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形成的意象图式也不一样,这导致我们所体验到真理只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客观的真理或者任何对客观外界的确定性陈述。

另一方面,隐喻的意象图式性还体现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的差别——凸显的部分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抽象化的程度不同,甚至主体注意焦点的不同,都会造成不同的心理印象。“人生是一场戏”和“人生是旅程”都是关于人生的隐喻,都和客观世界有符合的一面,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是这种真理性认识是相对的、意象性的,而且有可能与经验或事实不符。例如“查理是一头狮子”,通常我们是表达某个人“有威严、凶猛或残忍”之类的意义,因为在我们的意象中狮子是一种具有王者之气的动物,虽然事实是狮子是一种胆小、懒洋洋的动物。

总之,语言就如同客观世界的海洋里凸显的一座座孤岛(同样是一个完整的真实世界),只标识出一个相对显性的世界,而这些岛屿之间的空间在我们的认识中只是隐性的存在,如果要对这些隐性的存在进行表达,就必须借助于隐喻(就如同借助岛屿描述浩瀚无边的海洋)。隐喻就是试图用已知的世界标注和描述未知的世界,它既不是对世界的镜像反映,也不是主观想象或意向的满足,而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整体性模拟。由于意象图式和个体体验的不同,这个描述可能是不全面的、错误甚至是歪曲的,但它仍然是对真实世界的状态和关系的一种可能性存在的描摹。

[1]库珀,戴维·E.隐喻[M].郭桂春,安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2007.

[2]Black,Max.Models and Metaphors[M].It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3]Davidson,D.What Metaphor Means [A].Inquires of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s[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4]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冯彦波.论隐喻的逻辑基础[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4).

[6]Gentner,D.Structure-mapping: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ogy [J].Cognitive Science,1983,(7).

[7]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中的类比[M].黄华新,徐慈华,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海德格尔,马丁.形式显现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M].孙周兴,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9]成素梅,郭贵春.语境论的真理观[J].哲学研究,2007,(5).

[10]胡浩,隐喻的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7).

猜你喜欢
真理观陈述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Which Is Important?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陈述刘
论恩格斯与列宁真理观异同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论马克思真理观的必然性及其现实价值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论海德格尔真理观与王国维诗学性向的互通性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波普尔的真理观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