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雕花剪纸的发掘整理与数字化保护研究

2015-03-26 13:58黄朝斌
关键词:雕花艺人剪纸

黄朝斌

(湖北经济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沔阳雕花剪纸的发掘整理与数字化保护研究

黄朝斌

(湖北经济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沔阳雕花剪纸作为湖北民间美术的优秀代表,其发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文化时代,至明末清初形成自己的风格。然而近年来,随着老一辈雕花剪纸艺人年事已高,后继者因为各种原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应加强行之有效的发掘和数字化保护,做好沔阳雕花剪纸的艺术研究与文化整理工作,达到有效抢救、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的目的,让沔阳雕花剪纸永葆艺术生命力。

雕花剪纸;发掘;数字化保护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地处长江中游,华夏腹地,兼具南北文化之长,既具有中华文化的主流特征,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长江流域的儿女孕育出了灿烂多姿的民间文化,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

沔阳(今仙桃)雕花剪纸作为湖北民间美术的优秀代表,早在2008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沔阳雕花剪纸历史悠久,其发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文化时代,至明末清初,沔阳雕花剪纸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然而近年来,随着老一辈雕花剪纸艺人年事已高,后继者因为各种原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沔阳雕花剪纸亟待保护性发掘。

雕花剪纸在湖北很多地区流传甚广,其中尤以孝感、鄂州、沔阳三地的雕花剪纸艺术最具特色和规模。这三地的剪纸艺术虽都发源于楚地,但艺术风格各具特色,纹样特征和工具的使用也稍有不同,鄂州的雕花剪纸造型图案平实中赋予层次变化;孝感雕花剪纸清新活泼、古朴典雅;沔阳雕花剪纸黑白虚实分明,线条舒展圆润。

沔阳雕花剪纸俗称“花样子”,制作方法是刀剪俱用,因而刻刀、剪刀是首要的制作工具,此外,还有特制的蜡盘、磨石、镊子、载针(粗铁针)、拨浪鼓以及存放花样的样本箱等,纸张的采用以宣纸为主,其他纸张亦可无特定要求,以符合民间百姓的需求为基准。其制作工艺主要分为磨刀、做纸钉、拓图、描图、上纸钉、雕刻、修边、出样的过程。郭沫若曾叹“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以此来形容沔阳雕花剪纸一点也不为过。从现存的传统剪纸艺术作品来看,沔阳雕花剪纸多以实型服饰图案为主,常常把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植物作为表现主题,剪刻的花草枝蔓缠引,所绘动物以龙虎凤鸟最多,想象力丰富,并经常在作品中直接以文字入图,且借助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写实兼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兼备中国传统绘画的要诀。

沔阳雕花剪纸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被民间广泛应用于服饰、祭祀、礼品等方面,按其用途可分为帽花、鞋花、枕头花、蚊帐花、背心花、窗花、兜花、喜字花等百余种类。在纹样上常见有“龙凤呈祥”、 “吉祥如意”、“百年好合”、“富贵全美”、 “花开富贵”、 “竹报平安”、 “福禄寿喜”、“白鹭青莲”、 “万年长春”、“凤戏牡丹”、“鹿鹤同春”、“喜鹊登梅”、 “鸳鸯戏水”、“金鱼闹莲”、“鹿鹤同春”、“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等若干种。

沔阳雕花剪纸艺术同样很关注社会历史的进程,近代涌现的大批反映中国历史事件的艺术作品,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减租减息”等纹样都以历史文化为载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可以说是珍贵的革命史料,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雕花剪纸艺术与关注民生、与时俱进、灵活求变的艺术特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陆续出现紧贴生活的“新思想、新风俗、新习惯、新文化”等一些反映革命理想、自由恋爱、生产建设等方面的一些图案形式,颇具时代特色,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群众文化生活。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交流的加快,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民族文化所彰显的个性正逐渐丢失,沔阳雕花剪纸同样受其影响,逐渐失去了生存的文化空间,过去靠卖“花样子”的谋生手段如今已不复存在。随着雕花剪纸艺人年龄老化相继作古,活着的艺人寥若晨星,受市场经济的利益影响,后辈人产生了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致使雕花剪纸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通过调查显示,沔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截止到目前,已故的雕花剪纸艺人有155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8月,60岁以上健在的雕花剪纸艺人有78人,60岁以下的雕花剪纸艺人仅20人, 80岁以上的老艺人有6人。在这些艺人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有以下几人:

1.长埫口镇第一代艺人杨长发师傅。杨长发(1908-1972年)。长埫口镇石剅湾村五组人,年轻时从师邻村方陈村方二生学习雕花剪纸,后拜师新口村名师张顺金、张顺银(苟娃)兄弟,技艺大有长进,并接替新口村张顺金师傅任“天、汉、沔”花样同业工会“会长”,与县文化馆美术干部陈由明共同创作剪纸精品《八仙图》获国家大奖,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参与筹建沔阳县仙桃镇雕花工艺社,被推选为负责人,组织全县优秀艺人刻制《八仙图》出口欧亚各国,为沔阳县创外汇之始,获文化部工艺品出口纪念章。一生传徒甚多,高徒有杨世清、熊正国、朱汉清、郑则元、胡甫清等。

2.长埫口镇第二代艺人熊正国(忠国)师傅。熊正国(1925-1995年)。长埫口镇曾台村二组人,17岁师承著名剪纸艺人杨长发,雕花剪纸技艺精湛,进入沔阳县仙桃雕花工艺社后,成为骨干成员。参与制作雕刻《八仙图》等剪纸作品出品,1968年9月在全省剪纸竞赛中夺魁,1978年获省轻工业局举办的剪纸作品评比第一名,接任雕花工艺社和工艺美术厂雕花车间负责人,传徒有三子熊少红、熊友红和黄小林、余锦霞等。

3.长埫口镇第二代艺人马承清师傅。马承清(1914-1988年),长埫口镇何坝村四组人,家境贫寒,14岁跟寺庙长老和尚学纸扎,16岁师承汉川杨家台杨师傅学习雕花剪纸技艺,1956年参与创办沔阳县仙桃雕花工艺社《八仙图》等剪纸出口产品的刻制,传徒有子马同谱、佑谱和杂坝村严宝生、龙华山街办打字号村叶德早、许家台许秉烈及天门两人。

4.长埫口镇第三代艺人马佑谱师傅。马佑谱。1950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长埫口镇何坝村四组人,系老艺人马承清之四子,从小耳濡目染家父雕花剪纸,精通技艺,成为马氏“剪纸世家”优秀传人,其创作剪纸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展览中荣获金、银、铜奖,是中华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湖北省剪纸学会会员、仙桃市剪纸学会副会长。多次被市文化局、市文联授予“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2006年7月27日,正式收朱湾村6组13岁女学生汤舒嵋为学徒。签订了《拜师合同》,证人为蒋宏波。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的文化差异日趋缩小,人们的审美观念悄然发生变化,雕花剪纸目前已经不再是谋生的最佳手段,剪纸艺术品的需求量在新的艺术形式冲击下日益减少,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传统的雕花剪纸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经济效益与往日不能相比,于是传承人纷纷转行,新的学徒更是少之又少,目前的雕花剪纸艺术境遇不容乐观,“绝活”即将成为“绝版”,大量珍贵实物和资料濒临消失的危险。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已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为达到有效抢救、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的目的,专门成立了民间文化保护中心和沔阳雕花剪纸陈列馆,2009年结集出版了《仙桃剪纸大观》一书。对长埫口镇雕花剪纸进行抢救性挖掘,目前搜集到老艺人使用过的刻刀、蜡盘、花样箱、花样包、货郎鼓及原生态“花样子”三万多件,以及根据“花样子”绣出的鞋、帽、枕头、门帘等实物若干,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雕花剪纸的原生态复原的硬件基础。鉴于目前雕花剪纸日渐萎缩的趋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源头解决雕花剪纸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一是遵循目前市场经济的规律,让雕花剪纸重新焕发艺术生命力。沔阳雕花剪纸艺术的逐渐失传,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受目前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过去以手工为主的雕花剪纸已经不能让从业者获利,劳动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相比目前市场上其他的艺术产品,民间雕花剪纸的艺术魅力远没有新兴的艺术形式更能吸引当下的年轻人,所以,针对雕花剪纸,是否可以改革雕花剪纸的创作方式,如利用传统雕花剪纸的图案开发制作文化产品、旅游产品等,增加其经济附加值,增强实用性,完成雕花剪纸向实用美术的转化,让雕花剪纸重回百姓生活,也让投资产品的人获得商机与经济效益。

二是可以发掘具有新时期时代感的图案形式,有机扩充雕花剪纸的创作方法及题材范围,使其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与现代文化接轨。虽然传统的剪纸图案也是来源于生活,是不同历史时期现实生活的反映,有很深的美学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接触的文化生活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前的许多剪纸图形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见踪影,自然也难以获得当代年轻人的共鸣,而摆在剪纸艺术家面前的任务就是发掘当代生活中美的元素,并转化成新的剪纸图案,拓宽剪纸创作思路,革新求变,寻找剪纸艺术题材更多的可能性,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做到真正的与现代文化接轨。

三是加强沔阳雕花剪纸的艺术研究与专业培训工作,目前,沔阳雕花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传承人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手工技艺也很精湛,但是他们多为子承父业,较少进入正规的艺术院校进行系统研究,更多的是当作一门手艺来学习,所谓重技术轻艺术,对雕花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与研究,深度和广度均不够,特别是缺乏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艺术提炼,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作者的思路与眼光,而艺术研究机构对雕花剪纸的重视度也远远不够,因此,现在的雕花剪纸艺术作品多是对以前的艺术形象再造,缺乏新的艺术内容,更缺少新的精品。笔者希望有更多的艺术研究机构和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研究平台在民间艺术的研究领域加大投入,做好雕花剪纸的艺术研究与文化整理工作,加强与民间雕花剪纸大师的合作,不断设计出新的剪纸艺术作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让雕花剪纸永葆生命力。

针对民间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物收藏、文献数据整理、记录与拍照出版是最为常见的方式,目前沔阳雕花剪纸的非遗保护工作也基本按照这个思路在进行。但为了更加有效的存储和管理资源,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原始的物品收藏上,面对如此繁复重要的工作,应采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将雕花剪纸这一民间美术资源及其文化存在的方式转化为数字化信息。目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是采用数字化保护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数据管理、传播效率和永久保存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为民间美术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方式,诸如全景三维成像、数字博物馆、全息投影技术、增强现实系统等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民间雕花剪纸艺术作品的搜集、整理和记录工作,而且展示的方式更为直观。当然,数字化保护是一个系统、浩大的工程,需要配备专业的设备和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并为之搭建好基础内容和实施的条件。对于此,笔者认为沔阳雕花剪纸可以从VIDEO记录和摄影、建立网络展厅、成立虚拟现实数字博物馆等几个方面入手。

1. VIDEO记录和摄影。有针对性地对沔阳雕花剪纸的整个技艺流程进行数字化采集整理,归档存储,对相关的艺术形式进行全面记录和保存,建立健全沔阳雕花剪纸的信息数据库。影像要力求做到真实性和原生性,要全面细致地还原雕花剪纸艺术的制作流程和艺术特点,对整个雕花剪纸艺人的传承谱系应做好田野调查,做好每个传承人的视音频记录。搜集整理雕花剪纸的工具材料、对有史料价值的工具应分类管理,做好摄影记录和编号。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花样子”做好排序整理工作,对每种类型的“花样子”进行摄影和文字的双重记录。据不完全统计,沔阳雕花剪纸的“花样子”多达上万种,在这个工作中,应做到内容详实,分类准确,文图兼备。

2.建立网络在线展厅。针对现代人社交虚拟化的趋势,应利用当前的多媒体技术优势,借助于三维软件、虚拟现实软件和网页设计软件构建雕花剪纸艺术的网络在线浏览系统,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及3D模型等多种手段,注入最新的雕花剪纸展示元素,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参观到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这种新型的展示方式有助于吸引新一代年轻人的目光,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观众的交流,提高艺术作品的认知度,加快雕花剪纸艺术作品的信息传播。在制作过程中,应通过高清晰度的图片以及精美的3D动画效果,并配以文字解说,打造出雕花剪纸艺术“永不落幕”的展览效果。

3.建立虚拟现实数字博物馆。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引入高科技的新一代增强现实系统,建立数字博物馆,打造身临其境的雕花剪纸艺术展示环境。利用增强现实系统的实时交互性,可以让观众更有实景感,把雕花剪纸的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集成,然后在三维尺度的空间中展示。通过增强现实系统的硬件设备,使观众在浏览、参观的同时,虚拟化的重构与还原雕花剪纸的详细过程。这种将图像、声音、触觉、交互等多种元素叠加在一起的体验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观众对雕花剪纸的接受度,进而达到推广雕花剪纸艺术的目的。

4.开发雕花剪纸图案辅助设计系统。针对雕花剪纸的发掘与保护,可以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介入雕花剪纸艺术的图案设计,建立健全沔阳雕花剪纸的素材库,开发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CAD系统,为雕花剪纸艺术的传播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增加雕花剪纸艺术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国内目前已有这方面的许多案例,部分研究机构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的“楚文化编钟乐舞数字化技术研究”、“云南斑铜工艺品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均可为雕花剪纸艺术的辅助设计系统开发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

总之,在数字化时代,面对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传统的民间美术正捉襟见肘,然而,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在我们心灵的栖息地遭遇地球村的多元文化冲击之时,有必要加强全民的文化保护意识,把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民间美术形式作为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沔阳雕花剪纸这一极具地域性和文化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楚中地方特色,对传承荆楚文化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民俗学价值,也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了这一民间艺术之花不至凋零,我们应当肩负起历史的重托,为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为了使更多人分享到沔阳雕花剪纸的艺术魅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 杨薏,白亮.湖北民间雕花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99.

[2] 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1):48.

[3] 何红一.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文化生态环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51.

责任编辑:谭大友

2014-10-11

黄朝斌(1973- ),男,湖北恩施人,土家族,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创作。

G122

A

1004-941(2015)03-0024-03

猜你喜欢
雕花艺人剪纸
树干雕花
剪纸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雕花马鞍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纸杯变身雕花椅
花灯艺人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