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及其变迁与民族认同——以小茅坡营苗族年俗为例
陆玲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风俗习惯作为各民族文化最直接的呈现者,在民族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婚俗、成人礼等,而年节习俗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笔者将以恩施小茅坡营苗族村寨为例,分析年俗在民族认同中的作用。
[关键词]年俗民族认同小茅坡营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4-12-04
[作者简介]陆玲(1983—),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讲师。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民族文化通过不同的场域在行进和变迁中不断传承,对于我国相对闭塞的民族村落而言,各种风俗仪式的举行和传承过程,成功地濡化了其民族成员间的认同。年俗便是其中的重要传承和濡化场域。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苗族,其年俗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盛宴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恩施小茅坡营300多年间形成的一个完整的苗族聚集地,其年俗对其民族认同的濡化发挥着良性作用。
小茅坡营,地处湖北恩施宣恩高罗镇西北角15公里处,史载乾隆、嘉庆年间,湘西苗族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清王朝地残酷镇压,湖南花垣龙、冯、石三姓家族迁徙到此,作为同祖同源且经历相似的湖南湘西苗族迁徙者,三大家族很快选择小茅坡营作为避难所并定居下来。由于环境闭塞,在没有更多外在因素打扰的情况下,300多年间小茅坡营苗族依旧保持着苗族完整的民族记忆和与祖源地同质同形的文化特征。
目前,小茅坡营全村共5组126户,488人,其中苗族396人,占全部人口的81%。
一、小茅坡营村苗族年节习俗
在小茅坡营,当地的苗族过年至今保留着一种特殊习俗,在腊月三十到次年正月十一日期间过两个年。腊月三十过年,叫“挂解”;正月从初一到十一内逢“午”或逢“子”过苗年,苗语叫“挂爵”。苗家人过年的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苗族“挂解”十分隆重,有团年的习俗。一进农历腊月,家家户户准备油、盐、柴、米、茶,打年货,杀年猪,做年粑粑,推豆腐等等,开始“忙年”。
1、杀年猪。苗家人杀年猪非常讲究,先要专门推算选择杀猪吉日,忌“破群”杀畜禽(即庚辰、庚甲、壬辰、戌辰、甲寅、己卯六日为破群),认为“红砂”日是好日子。杀年猪时,主人家准备三根香和一叠纸钱,用纸钱蘸热猪血,点燃香纸敬菩萨。一是表示送猪升天,二是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再杀一头更大的年猪。杀年猪时,还要看猪血的多少和喷溅程度预测来年吉凶,如果猪血不多,则主人家“血财”不旺,来年可能年猪不大,如果猪血较多则血财旺,来年可能杀头大年猪;如果猪血喷出体外很远则不吉利,如果猪血刚好喷在血盆内则很吉利。年猪杀死后将毛脱干净,先砍下猪头,猪头用来过年,再切下一个约重15-30斤的“项圈”(猪的脖子肉),在来年春耕栽秧时用,最后才开肠破肚,将年猪肉进行腌熏制作后备用。
2、打年粑粑。苗家人有着“打年粑粑”的过年习俗。即请祖先神灵保佑子孙大吉大利,来年五谷丰登,然后一家人忙起来,做年粑粑,准备过年用。
3、团年夜宴。腊月三十的申时或酉时,全家人准备团年饭菜。团年都在火炉屋内摆一张大桌子,首先用三杯酒、三碗饭祭请祖先,再到阶檐外放鞭炮表示庆祝,然后全家人围成一桌吃团年饭。饭后,苗家人一是给祖坟送亮,即带上香纸蜡烛之类给祖坟上香烧纸;二是当天晚上给水井、猪牛羊等圈、菜园、所有树木、屋前屋后用蜡烛或青油香送亮,屋里所有房间都点上通夜蜡烛或青油香;三是将过苗年用的水、菜、食物等备齐。三十晚上,苗家人还用一个大洗澡盆装上泡了菖蒲的热水,全家老少都在盆内洗脚。洗脚时手脚要轻,不能将水溅出盆外。苗家人认为,菖蒲是具有神灵的圣洁草,用菖蒲水可以洗掉晦气灾星。洗脚水不能溅泼在屋内,要倒出檐沟外,冲走灾星,否则不吉利,有灾祸上身。三十晚上烤火时,要选一根很大的柴做年火兜,以表示家中红火兴旺。年火兜不能一次烧完,要留一截正月十五晚上再烧,以表示年已过完。
小茅坡营苗寨过苗年按六十甲子从正月初一算起,逢“午”过苗年。“挂爵”是苗族最庄严、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过苗年期间,禁忌繁多且严格。过苗年最短只有一天,即推算到农历正月初一,最长的有十一天,即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一日止。在这期间,生活用品、饮水(苗年期间饮水不到井里去挑)和菜要准备充足,不出寨走人家,不能吃外边的一切食物,不在山上捡柴烧,不到菜园里弄菜吃。期间还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说鬼神怪妖之类的字词,特别忌讲莴麻菜这种蔬菜和看见莴麻菜,不能在家中打闹,不能在家中吹风打哨,走路要规矩,忌走路跌倒。食物若被别人扇风吹气都不能吃,否则不吉利。过苗年这一天禁忌更加严格,上午要将所有要用的菜切好,柴砍好备齐,下午不能用菜刀、镰刀、斧头、锯子等锐利器具,如果是上山打猎或做事,到中午必须回家。这一天不能见血,更不能说凶祸等不吉利的话。晚餐非常丰盛,吃饭的时间很晚,晚饭后一家老小都不准串门走人家,全家人坐得很晚才睡觉。晚上进房睡觉禁忌严格,全家人睡觉的时间基本是统一的,只要一进房睡觉,禁止一切喧闹响动,不管大人小孩都不准说话,连小孩都不准哭出声,直至天亮才解禁。苗家人苗年一过完,各种禁忌规矩都解禁,大家开始出寨走人家,走亲戚等等。[1]
二、年俗与民族认同
每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与其民族的文化濡化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相对闭塞的农村环境来看,小茅坡营之所以保持着完整苗族文化并实现了代代相传,其主要通过禁忌、仪式等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习得。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个人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群体濡化的过程获得了对其群体文化的传承,并最终成为个人完成其身份与角色的定位并适应其族群的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作为移民至小茅坡营的苗族族群来说,他们通过年俗、仪式、禁忌等方式,实现了其民族认同的濡化。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耳濡目染式的家庭、社区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极为重要,小茅坡营苗民们都会依据从祖辈、父辈那里习得的年俗过年,随着对仪式、禁忌等的逐渐熟悉,苗民们对于其祖源、民族记忆、历史等有了深刻的认同。这也是民族认同中最为牢固的情感联系。可以说,文化的濡化对于民族认同有着积极的意义。
然而,随着与外族通婚增多,其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被打破,此时仅仅依靠代代相传,无法抵御外来文化的渗透,文化的涵化便必然产生。“涵化”可界定为文化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或多或少地进行持续接触,因而只是一种文化接收其他文化的元素。在文化涵化的概念中,外来文化的价值与规范是强调的重点,对一个民族的涵化深度取决于两个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性。[2]从小茅坡营苗族村寨来看,由于其地理位置偏远,尽管新中国成立后也经历过土改、大跃进、文革等社会变革,但其风俗习惯保留得较为完整,影响不大,但随着现代化设备的不断涌入,村村通公路的建设,以及恩黔高速公路的横贯,完全打破了村寨原有的生存环境,小茅坡营苗族主动抑或被动的与各种外来文化接触,本民族文化传承经受着巨大压力。从往年的过年来看,原本三十晚上的烧火围坐,被和其他各族一样看电视或春晚来守岁取代,用菖蒲全家共同洗脚的习俗,也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转变为长幼有序地依次清洗。只有在过苗年即过小年(挂爵)这一天,仍然保留着较为严格的禁忌和要求。但对于年轻人而言,很多人都无法讲出其年俗的缘由,仅仅知道年俗的仪式流程。文化的整合是小茅坡营苗族文化变迁的过程,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外来文化的涵化,小茅坡营的苗族文化也逐渐丧失着其民族特色。如语言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苗语本是其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也是各种仪式得以传承的基础,但由于其周边均为操持方言的本地人,在一个人数和文化上都处于弱势的族群结构和文化生态结构之下,涵化发生是必然的[3], 现居民中,能完整使用苗语的都是50岁左右的长者,30-40岁的苗民能部分使用苗语,而年轻人中,只零星知道词语的意思,作为文化传承、民族认同重要元素的语言,苗语在小茅坡营或有消失的可能。
三、结语
2000年4月,在学者的呼吁和当地精英人士的努力下,宣恩民委和高罗政府拟定了小茅坡营苗寨民俗村的建设方案,意图保护这一“活”的文化遗产。此外,由于民俗旅游的繁荣,其苗族的文化资源亦受到了重视。[4]在这一时期,小茅坡营苗族聚居地获得了很多便民政策,如房屋改造翻新,水泥公路的修建,电视、电话、自来水的接通,以及为了突出苗族文化特色而筹建苗族歌舞队等。2003年椎牛会的举办更是盛况空间,这一系列举措使苗民们有了强烈的自豪感。但随后几年,由于缺少政府的支持,这种更为广泛展示民族文化的机会亦在减少,但椎牛还愿的盛况却留在了苗民的记忆里。对于一个移民至此的弱势族群而言,300年间能始终保持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实属不易。而过年是多元一体民族格局下的我国传统节日,这也是小茅坡营苗族文化仅剩不多的传承场域,只有在这一时期,苗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全家团聚,苗语、年俗那些留存在苗民记忆里的民族记忆才有机会被了解并代代相传,尽管它如今也在悄无声息地变迁,但在小茅坡营苗族的民族认同中,仍然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龙顺城.龙氏世系源流[Z].龙氏族谱,2009.
[2][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
[3]索端志.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8,(1).
[4]向贤海.民族认同与移民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D].湖北民族学院,2010.
责任编辑:胡小燕
建言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