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性赫,吴 阳
构建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前提条件。“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就是应用木桶模型和积木模型去解读模式训练建立的,其目的在于直观形象地诠释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完整地展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这两个模型的构建引来了学者之间较大的争议,不同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完善与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竞技能力结构理论有“网络结构理论”、“合金理论”、“皮球理论”、“复合素质理论”、“胶泥理论”等。 毋庸置疑,这些研究丰富了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理论研究的范畴,深入地揭示了竞技能力系统结构要素间的关系,对竞技训练实践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尽管对于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历程,但是,对其全部的性征似乎也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个充满好奇与趣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做客观评述,并对竞技能力系统结构模型构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要想弄清竞技能力系统构型首先要理清以下3个基本问题:1)竞技能力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这些要素有哪些关联;3)要素和它们间的关联对系统整体性有何影响[1]。
自竞技能力一词提出以来,关于其定义的争辩就没停止过,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田麦久认为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2];徐本力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智能和思想素养的综合体[3]。上述定义中首先提出竞技能力包含的要素,明晰了竞技能力是参赛和竞技训练的基础能力,但并未明晰其结构以及要素组合的规律。有学者们从系统的观念对竞技能力系统进行了探讨,钟秉枢认为,竞技实力是指与夺取比赛胜利直接相关的主观力量 (主要由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精神状态来体现)、客观力量(主要由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形态、技术、战术水平机能水平,以及心理、智力水平来体现)而形成的综合力量。按存在状态可分为现实实力、可能实力和潜力(潜在实力)[4];郑念军认为竞技能力是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机能、形态、素质、技术、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5];仇乃民认为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由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术、战术、智力水平等多个要素按特定方式结合起来、不断演化发展的整体,并在训练和参赛中体现竞技需要的属性、功能和价值[1]。
竞技能力是个复杂的系统,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包含多个元素。关于竞技能力系统包括多少元素,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田麦久在主编的《运动训练学》(2000年版)中提出竞技能力构成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五要素说;徐本力在《运动训练学》(1990年版)中提出竞技能力的构成为技能、体能、智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六要素说;周西宽在《体育学》提出了竞技能力有形态、机能、素质、战术、技术、心理能力和智能构成的七要素说[6];代中善指出竞技能力内涵特征为健康体能、竞技体能、技术能力、技巧能力、动作能力、对抗能力、表现能力、应变能力、协同能力承受能力、控制能力等11要素说[7]。上述研究说明竞技能力要素的组分混杂多元,也体现了竞技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多元化”、“立体化”特征[8]。
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具有层次化特征,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由各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又各自拥有自己的子系统,如此一层一层地组成复杂系统,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立体化竞技能力系统”。不同研究者对竞技能力系统结构进行不同分层,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郑念军研究发现竞技能力系统要素具有明显的等级层次关系和从属关系,可以分为3个层次来认识。第三个层次讲由体重、身高、胸围等诸多要素组成;第二个层次由运动素质、机能、形态、战术、技术、智能、心理组成;第一层次讲由技能、体能和心理能力组成。依据不同层次还可以向下继续细分[5]。尹小光将竞技能力系统分成金字塔式的五层次结构,最上一层是心理层,第二层是身体素质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等素质);第三层是技能层;第四层是战术层;第五层是身体形态层[9]。由此可见,竞技能力系统是逐级分层的,层层镶嵌、一层套着一层,具有多重性。
竞技能力要素具有多元性,要素之间关联多,竞技能力要素间关联的本质属性是非线性。竞技能力要素中的体能、技能、战能、运动智能等的发展都具有非线性特征,例如,某种身体素质发展较快的时期称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巩固自动化阶段等等。竞技能力要素间的非线性关联使得竞技能力结构具有复杂性、可变性、多样性、特异性和层层涌现性特点,同时使得竞技能力对竞技状态的不可预测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木桶模型揭示的是短板对整体的制约,强调通过“补短”提高整体竞技水平;积木模型主要追求“扬长”,从而使较发达的子能力补偿较弱的子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表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训练实践中可根据运动员的实情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以求有效发展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胶泥理论更加完整地描述各因素之间整合后的融合。
合金理论强调从三维、多维和系统出发分析竞技能力,认为人体运动能力的构成不仅仅是各种运动素质的简单叠加,而是类似于合金的构成,其总体性能由各组成单质的特性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形成[10]。在不同类型的竞技运动中,五大运动素质对于形成综合运动能力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等量齐观,各项素质间存在着不同比例关系的一个复合体。竞技能力的发展伴随着一些不可控性因素,如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文化程度等,在竞技训练中竞技相关人员要尽量降低这些不可控因素,并尽力将其转化成可控因素。
复合素质理论提出了复合这一研究问题的新思路,借鉴合金理论以及运动生理学中的快、慢肌纤维的分类机制理论,以教练员对素质训练的“试误”经验为根基,提出了展示人体竞技能力的结构时,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素质经复合后形成的单元性结构,从而提出单元训练结构复合素质理论[11]。复合结构分2个层次:1)素质间复合;2)素质与技术、智力、心理等素质的复合。
李岩等人以模型的系统性特点为切入点,以混沌理论和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研究构建的皮球理论模型,表现出直观性、混沌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优点,诠释了竞技能力的结构和变化问题[12]。
杜长亮等人依竞技能力网络结构演化机制以及复杂网络理论为研究的方法论,构建的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理论模型,首次应用复杂性科学方法揭示竞技能力结构及其特征,开创了新的研究范式。此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的演化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的组成存在多层次性;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的整体表现存在系统涌现性;竞技能力网络结构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对稳定性与绝对可变性;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的统计学特征从更为科学的角度验证了前人的训练经验,挖掘出了竞技能力结构在演化过程中的重要训练参数[13]。
由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可知,竞技能力结构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1)竞技能力系统要素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各因素的互补性、整体性、整合性与内部可迁移性;3)竞技能力系统要素间关联的非线性;4)竞技能力系统内部层次的多重性;5)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多样性、动态性。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这些特征是衡量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重要参照。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就某一方面对竞技能力的构型进行剖析,对竞技能力要素之间、层次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联系进行了各自研究,构建了互为补充或各种独立的竞技能力系统结构模型,为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也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方面:1)研究者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对竞技能力系统结构进行了构建,但又都不能很好地概括竞技能力系统构型。因此,仍然不断有研究者在试图提出更具概括性、更接近实质的模型;2)模型的选取也具有主观性,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目标不同、知识储备有异,就会对竞技能力结构做出不一样的简化;3)竞技能力系统是有哪些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何关联?这些关联对竞技能力系统整体性有何影响?如果这三个基本问题混沌,竞技能力系统构型就永远不会清晰;4)由于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也许不能用一个模型来展示所有竞技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但这种尝试是有益的,因为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接近问题的实质。
1)在构建衡量竞技能力系统模型时要充分考虑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特征,力争使建立的模型更接近问题的实质。
2)应及时将现实训练中新鲜信息注入模型予以理解、解释,使模型不断更新,使更新后的模型与竞技参赛和竞技训练朝向辉映,以实现二者动态开放式的互动、反馈。在应用这些研究成果指导竞赛与训练时需要有更深入的科学理论与更多竞技项目的实证成果加以验证。
3)竞技能力是个复杂的系统,在对复杂事物规律研究的进程中,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相关理论、统计学特征及数学模型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渗入,从更宽泛的领域、更为科学的角度为研究竞技能力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4)竞技能力系统是有哪些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有何关联?这些关联对竞技能力系统整体性有何影响?以上三个问题具有先后顺序,随着认识的发展,模型也在发展,因而模型也应具有渐进性。竞技能力的复杂性决定了竞技能力系统模型的多样性,无论什么模型也只能反映竞技能力系统的复杂性的某个方面。
模型的意义应当引起重视,它能把繁杂抽象的特性简化。因此,对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研究方兴未艾。随着认识的不断提升,新方法和多学科交叉理论的不断推进,一定会有更多研究者提出更具概括性、更接近实质的模型,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会更接近问题的实质。
[1] 仇乃民,李少丹.论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复杂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4] 钟秉枢.运动员基础训练的人文社科指导[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 郑念军.竞技能力新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
[6] 周西宽.体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1988.
[7] 代中善.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审思[D].长沙:湖南大学,2007.
[8] 郭可雷,徐本力.若干运动训练学理论的思考与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5).
[9] 尹小光.面向2012年奥运会我国优秀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10] 李 凯.合金理论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
[11] 吴耀宇.论“复合素质”理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
[12]李 岩,董云振,李 珂.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分析与新议——皮球理论模型的建立[J].北京育大学学报,2010(2).
[13] 杜长亮,丁振峰.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J].体育科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