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不久前宣布,已完成了对瑞典波通仪器(Perten)的2.66亿美元收购案。
波通仪器是食品、谷物、面粉和饲料质量控制分析仪器的供应商,年收入约为6 500万美元,此举将显著扩大珀金埃尔默在快速增长的食品检测领域中的份额。
在收购波通仪器后,珀金埃尔默计划将整合其目前创新分析仪器产品组合的独特功能,以获得进一步渗透到全球食品检测市场,如中国等高速增长地区的长期机会。
(李)
检测机构市场化大幕正式拉开
近年来,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增强,食品检测需求急剧增长,检测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同时企业自我检测容易遭到质疑,在此背景下,第三方检测得到了快速发展。
外资检测机构SGS集团中国区负责人介绍,中国检测市场规模潜力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消费市场从生产型向享受型转变,对消费产品质量及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第三方检测服务;二是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检测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事实上,随着中国的食品药品向现代化监管迈进,有关部门愈发意识到,以检验检测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为代表的技术支撑体系,是食药监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当下的短板。
一家外资检测机构负责人介绍,市场化以后,引入独立第三方角色,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消费者对食药安全的信心,但也要考虑到一些不良检测企业可能会因为利益驱动而忽视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对第三方检测企业的问责同样重要。
在欧美国家,政府会向第三方检测机构购买常规性的检测服务,检测机构对食药企业的产品是负有连带责任的,因为有严重的后果监督,所以第三方机构必须严格履行检测职责,确保自己检过的产品确实合规。
但目前我国很多情况下并没有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甚至出现一些有政府背景的检测机构或国有检测机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运作模式。另外,在食品药品行业中,检测工作要贯穿全产业链,真正确保从源头到餐桌的安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末端的事后监督。
有政府背景的机构依然很重要,在一些常规检测之外,他们往往会在一些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上增加投入,而这恰恰可能是市场化机构的短板。 (仪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