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霞,牛永军,刘建辉,王华彪
(1.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市第七中学,河北 张家口075000;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
创业是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最高挑战,创业不仅可以解决生存问题,还可以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贯彻于创业活动中[1]。创业过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初次创业的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创业胜任力,才能应对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最终取得创业成功。因此,通过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培育和开发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正逐渐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胜任力”的概念首先由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提出。1973年,McClelland发表了“测量胜任特征而不是智力”的文章,对以往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进行了批评。他指出:“学校成绩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或生活中的其它重要成就”,应该用胜任特征测试代替智力和能力倾向测试[2]。此后,关于胜任力的研究逐渐成为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一个重点。仲理峰、时勘在《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基于对国外胜任力研究文献的分析,将胜任力定义为:胜任特征是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等[2]。他们的研究成为国内胜任力领域研究的典范。
创业胜任力是创业者完成创业任务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影响创业者能否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1993年,Chandler和Hanks首先将胜任力引入创业研究。他们认为,创业胜任力是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是创业的核心能力[3]。依据Timmons教授的创业过程模型,创业过程是一个由创业机会、资源和创业团队3个驱动因素相互匹配和平衡的过程。由于创业过程是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的动态过程,3个要素之间很少能相互匹配。所以,企业必须不断地维持各要素之间的平衡,此时创业团队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在另一篇文章中,Timmons教授指出创业者的14个特征为:能量和驱动、自信、长期参与、以金钱为衡量、持续解决问题能力、目标导向、风险承担性、处理失败的能力、反馈的利用、主动寻求个人责任、利用资源、自我竞争、自我控制和杜绝不确定性。他同时还指出,成功的创业者必须了解角色的需求,包括风险承担、注重承诺、创新、知识学习、团队建设、经济价值、道德和可靠性[4]。
对创业胜任力维度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作为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形成清晰的企业愿景,能够创造性地管理现金,以及引导他人或运用社交能力说服他人对在建企业做出承诺。在创业技能方面的研究证实,社交技能在创业成功方面扮演着比正规教育更为重要的角色。而与创业相关的经验影响着创业胜任力的形成,并对创业成功产生重要作用[5]。
通过对胜任力、创业胜任力、创业技能相关研究文献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出:胜任力是一种“行为特征”,是个人潜在和显性的个性特征的结合。实践锻炼在创业者的能力胜任力、心理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在现实中,不少大学生有创业的意愿,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全国的平均比例不足2%,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20%~30%的比例。创业大学生比例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缺乏影响了创业胜任力的提高。在大学的创业教育中,学校一般比较注重创业相关知识的传授,但这些知识仅仅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基础性的认知。创业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在创业过程中,机会、资源和团队3个要素的匹配与平衡,企业能否最终获取利润、实现发展,都只有通过创业实践才能够实现。创业教育中实践活动的缺乏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大学的学习中,书本知识仍然是主体,但书本知识并不是知识的全部。在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形成过程中,根源于实践、具有情景化、个性化的默会知识起着主要作用。默会知识是具有高度个人化,由情景所限定,属于独自体验的、难以用语言将其含义全部表达出来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说,其更多地表现为在创业实践中积累的基于情景和现实的个人经验和感悟。默会知识缺乏会影响大学生创业自信心的建立。而创业不可或缺的客户关系与商业网络更是难以从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胜任力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够培养和锻炼。
当前,大学生创业机会很多,但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比较弱,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市场意识。市场意识是按照市场需求谋求生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谋求发展的意识,最终实现商品到货币的转化。识别创业机会需要具有市场意识,将商业机会变成现实,并能够按照市场规律经营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细分市场,整体营销,通过市场树立产品形象。培养发现顾客需求的创新精神和从满足市场向创造市场转变的能力都需要学生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讲授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市场意识,但真正创业时,面对具体的市场和产品,还需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培养出特定的、能够面对无限变化市场的、内在于行动中的市场意识。
大学生对创业往往充满了热情和期待,但一般欠缺实际的管理经验。在管理经验中最重要的是创业者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包括完成任务的意愿、能力和程度。执行能力能够贯彻企业发展意图,完成预定目标,是实现企业效益、产生利润的关键。对于创业者而言,执行能力就是能够把想做的事情做成功的能力。创业者拥有强大的执行能力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由于创业实践的缺乏,大学生一般不具备实际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和能力。执行能力弱影响了大学生新创企业的发展,成为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创业归根到底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主要由基础环节、延伸环节、重点环节、关键环节和发展环节5个部分组成。
创业更多关注的是“怎么做”而不是“是什么”,创业学习也不同于传统的学习,不是以考试分数高低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发现和利用商业机会,获得商业信息,积累经营管理经验、客户关系,最终实现自己创业为目的。因此,课堂教学的体验性和实践性是关键。
案例教学法能够比较好地实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体验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真实情景的讨论,自觉进入特定的环境,通过对困境或问题的分析、思考、问答、讨论等互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重点不在于强调理论分析,而在于进行自觉决策和创造性实验。案例教学最先影响的是学生的心智状态和思维方式,其次才是知识和技能[6]。校友创业案例及学生熟悉的企业的管理案例更容易带给学生真实的管理感受,学生虽然没有进行实际创业,但在进行“管理实习”。
创业教育体验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之外的管理实践学习。作为研究型创业大学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有著名的“创业实验”(ELab)和“全球创业实验”(G-Lab)体验性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学校组织工程、科学和管理的学生组成团队,与高科技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一起工作,获得实际训练经验,体会如何在美国和美国以外开启和运行一个新企业。课程类似于专业实习,只不过学生进行的是创业方面的专业实习。而“硅谷创业研究观光”课程则是深度的硅谷团体观光,聚焦于对一个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解。“能源创业”课程则要求来自管理、工程和科学的学生团队选择和评价一种能源创新,制定一个计划来创造一个新企业,并执行它直至实现[7]。
学生社团组织具有非官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和学生有着天然的链接,能够伴随着学生的需要开展多方面的创业实践活动。中国很多大学都成立有KAB创业俱乐部,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和学生创业实践。例如,福州大学的KAB俱乐部联合政府部门和专业公司,为学生举行网上开店创业技能培训,邀请有创业经历的学长为学生进行团体意识培训,或邀请创业者分享创业经历。中央财经大学KAB创业俱乐部自主运营咖啡馆,以企业家交流、小众聚会等活动为依托,在咖啡馆运营状态的不断改变中,学生们的创业能力也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有着多年历史、在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通常都由学校的创业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组织能够将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联系起来,并加强学校、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学生社团组织在营造学校创业氛围、形成良好的创业网络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创业教育的目标最终落到实处,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始真正的创业实践体验,最终实现自主创业。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一般需要学校在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不少高校依据学校自身条件和特色建立了不同的创业实践模式。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学生提供教室作为仓储,引进快递公司并降低快递费用支持学生发展网店。温州大学则建立了3级联动的专业实践体系,即在学校建有创业园,在学院建立创业中心,在专业建有创业工作室,3级联动支持学生创业。也有高校建立“三园鼎立”的创业实践模式,即以摊位形式运行的大学生创业草根园区,以店铺形式运行的大学生创业商贸园区和以公司形式运行的大学生创业精品园区,为学生在校园创业实践提供支持[8]。大学一般具有科研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学生的创业如果能够以专业为依托,就最好地促进了老师和学生科研项目的成果化以及商业化。因此,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产业联络中心,拜访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需要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推动教师、学生和社会需求的连接以及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业实践的开展需要资金地不断投入,多渠道融资成为创业实践体系的关键环节。学校需要建立专项资金投入到创业实践活动中,可以帮助学生争取政府的专项扶持资金,根据政策争取银行的小额贷款,也可以争取社会资金建立创业基金。温州大学有由红蜻蜓集团董事长出资100万元设立的“红蜻蜓创新创业基金”,用于奖励创新创业优秀学生和团队。此外,一些创新研究的前期和商业化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学校可以建立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小额基金资助的方式,建立起连接创新缺口的桥梁。
在多渠道融资中,风险投资是比较好的方式。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对于创业者来说,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太多的债务,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学校可以建立投资中心,联合风险投资共同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
课堂教学体验性和实践性的实现,需要学校创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巨大的网络支持。例如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创业计划大赛,针对学生需求组织的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创业教育活动,包括特定商业计划技能、创业一般知识教育、成功企业家论坛等。而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推动着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因此,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检验着创业教育的效果,两者之间应该是良性的互动机制。
综上所述,创业实践体系是创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只有在不断展开的创业实践中,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才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高等学校需要着力于创业实践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逐步建立起“创新——创业实践——创业教育”的互动机制。
[1]常海霞.关于创业教育的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6):71.
[2]仲理峰,时勘.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2):4,6.
[3]木志荣.创业困境及胜任力研究——基于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考察[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5.
[4]葛宝山,高洋,蒋大可.Timmons的思想演变及其贡献:对创业学的再思考[J].科学学研究,2013,(8):1207-1215.
[5]陈建安,金晶,法何.创业胜任力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9):5-7.
[6]王占仁.案例教学法与“广谱式”创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3,(9):55-57.
[7]刘林青,夏清华,周潞.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初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22.
[8]李伟,林佩云,陈雄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与实践模式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