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实践探索

2015-03-26 02:24李红影袁长江潘和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卫生保健卫生论文

■李红影 袁长江 潘和平

1)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51号 233000

2)蚌埠市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51号 233000

3)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 230032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科研论文的发表是科研成果得以确认的主要方式[1]。长期以来,科技期刊在科研成果得以确认的工作中一直处在“被动”地位,即项目组科研人员单方完成科研并形成论文后主动向科技期刊投稿,而后科技期刊“被动”审稿、退修、编辑、刊发。在这一“被动”的过程中,编辑部组织专家审稿形成的退修意见再好,编校工作再细致,也只是在已产出的科研成果上进行“后期”加工和完善。即使是编辑部主动向科研一线的专家约稿,编辑部工作也依然停留在对所约稿件“被动”地进行“后期”加工和完善这一环节。

科研合作是科技工作者为了达到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实现各自的科研目标而进行的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2],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综合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科学研究中,学科间的科研大协作已成为完成重大研究项目的重要组织形式。随着大型科研课题的逐渐增多,科研合作与协作已成为进行课题研究的必然趋势[3]。以前的科研合作大多在高等院校、研究所和企业之间进行[4-5],期刊很少参与其中。对此,《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以下简称“杂志”)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和参与意识,顺应时代要求,将编辑部工作“关口前移”,使杂志服务科研工作的关口从论文形成后前移至科研成果产出前。该刊自2008年起主动开展科研合作,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等基层单位之间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在论文形成前参与科研工作,促进科研项目与科研现场的合作,使编辑部从对稿件“被动”地进行“后期”加工到在论文形成前即参与科研及论文写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 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关注,继1999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2007年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在儿少卫生与学校卫生学科的科研投入也不断增加。儿少卫生与学校卫生学科近年来获得的国家级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业专项等大型科研项目逐年增加。任何大型科研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多部门甚至跨学科的合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更需要调查现场的高度协作与配合,才能得以顺利实施。高校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近年来申请的大量国家级课题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需要研究现场和合作伙伴的支撑;基层的中小学卫生机构因科研力量薄弱,平时主要做日常性工作,即便很想开展科研,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急需技术指导。在这一新形势下,“杂志”除了发挥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信息传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外,还将这一“桥梁和纽带”进一步延伸到科研成果产生之前,即为参与科研的有关单位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从2008年起,“杂志”根据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的需要,在高校与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之间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即在以高校为主体的科研技术支撑平台与以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为主体的科研现场支撑平台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这一平台上,高校有关学科(课题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专业性杂志各展所长,既保证了高校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又增加了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的科研产出,也使“杂志”获得了重点课题资助的项目论文,实现了三家共赢。

2 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形式和方法

2.1 成立科研协作组

要想办好杂志,既要依靠专家的力量,也要有为专家服务的意识。为专家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时刻关注本学科重要的基金项目主持人和学科带头人,对他们申报的课题项目及进展及时了解、不断跟进,对他们需要进行合作、协作的课题项目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努力为其搭建科研合作的平台。如“杂志”执行总编、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陶芳标教授,他所领衔的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研究团队,凝练前瞻性强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连续获得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欧盟第六框架协议等多项科研项目。该团队2008年首次在全国开展中国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随访研究,需对全国各地数万名大、中学生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与检测。根据这一情况,由“杂志”牵头,以安徽医科大学为中心,利用杂志自身优势,牵线搭桥,发起组织成立了科研协作组。参与协作组的合作单位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太原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阳市中小学保健研究所、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上述各地的样本中学等。该平台的搭建既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进行,也使得编辑部工作“关口前移”,有效地保证了样本数量和质量,为优秀论文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是“杂志”的主要读者单位之一,在“杂志”邮局和自办发行的所有订户中占25%左右,其中在自办发行的订户中占90%以上。同时,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又是基层作者集中的单位。“杂志”作为“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既是高校发表学校卫生科研成果的国内首选学术期刊,也是中小学卫生机构科研成果发布、职称晋升、工作考核发表论文的高档次学术期刊。“杂志”在科研协作组中,还与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到调查点指导、培训调查员,对调查进行质量控制。调研结束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除了课题研究需要外,还根据基层的实际需求指导基层作者进行论文写作,深受基层欢迎。如指导沈阳市各区县保健所将配合大型课题调研的资料及在工作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深加工,撰写了6篇有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在“杂志”2011年第5期以“沈阳学校卫生专栏”的形式发表。这样项目组完成了科研任务,相关参与科研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提升了科研能力,《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第一时间得到了有基金项目资助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并集中发表,实现了三方共赢。

2.2 成立专家工作室

“杂志”编委娄晓民教授为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校卫生专家,为使学校卫生科研活动和当地学校卫生工作相结合,2012年3月娄晓民教授以编委和专家双重身份在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成立了“娄晓民教授工作室”,定期进“室”工作。通过工作室的“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提升了郑州市学校卫生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科研水平,提高了郑州市学校卫生工作的质量,为郑州市学校卫生工作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专家及编委的引领和专业指导,在短期内较快地提高了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论文写作水平,“杂志”于2013年12月以“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专栏”的形式发表了该站9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杂志”及时推广“娄晓民教授工作室”的工作经验,组织高校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编委,在广州市、重庆市、太原市、南京市等地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筹建不同形式的专家工作室或联络站,形成常年稳定的科研合作平台。

2.3 联合培养研究生

“杂志”在全国20所医学院校均有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编委,他们分别是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杂志”利用与全国各地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站)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密切联系,与导师一起共同把研究生带到相关的各地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站)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基层单位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产学研相结合,联合培养儿少卫生方向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基层单位提供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孵育基地,学校、基地和编辑部联合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引导研究生把理论知识融汇到实践中去。同时,“杂志”编辑部组织专家对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和编辑出版知识和技能培训,让他们在完成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帮助和指导基层单位进行资料分析及论文写作。这样就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学校完成了课题及研究生培养任务,促进了学科发展和项目完成;基地(基层单位)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科研能力并将工作中积累的资料写成了学术论文;研究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并在“杂志”得到了发文时效的保证;杂志社得到了优质论文,并形成稳定的优质稿件来源基地。“杂志”在和蚌埠医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中,还将其中的一位热爱编辑工作的在读研究生聘为兼职编辑,2011年该同学研究生毕业后成为“杂志”的引进人才,目前担任编辑部副主任,成为“杂志”的骨干编辑。

2.4 召开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广座谈会

为提高基层作者的写作水平,“杂志”近年来从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注重实效、改变培训形式、体现学以致用等方面着手,每年均举办“一班一会一论坛”,即一次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培训班,一次学校卫生学术会议,一次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论坛。在举办“一班一会一论坛”之际,同时召开相对应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广座谈会,沟通课题合作的具体事宜。由于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基层学校卫生工作单位,带着全国各地的经验也带着全国各地的问题参会交流或解惑,给不同的授课专家进行课题筛选投标或课题分解实施搭建了一个“众星捧月,星月交辉”式的科研合作平台,一位专家可以和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因共同的研究方向而形成科研团队。在这里,专家和学员之间的选择是双向的,组合是自愿的,充分体现了市场化配置科研要素的魅力。2011年“杂志”执行总编陶芳标团队利用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论坛年会之际,与沈阳、重庆、广州、新乡、阳江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合作,在沈阳、重庆、广州、新乡、阳江市等5个城市开展监测研究,2013年又新增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为实施单位。该项目自2011年实施至今,已连续4年开展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与健康监测,获得了我国青少年心理行为和健康问题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资料,合作单位已有数十篇相关研究成果在“杂志”发表,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3 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人力资源支撑

除了拥有专家和基层单位的资源外,杂志编辑人员的科研素养在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操作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编辑人员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除了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外,也有利于与专家和基层人员的沟通和协调[6-8]。编辑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才能更好地理解专家的科研方案,有利于与专家的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基层人员对科研工作的需要和要求,成功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历来比较重视科研工作,编辑人员开展科研工作是“杂志”的一大特色[9]。“杂志”从2005年开始申报课题项目,2006年完成教育部《学校卫生管理制度》的编制工作和“全国校医、保健教师普查”的前期工作,完成了“皖北地区农村艾滋病高发(流行)区青少年知识教育”的现场工作。2009年参与国家“863”课题项目“青少年亚健康状态评定标准”的研究。2011年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9~18岁城市学生攻击行为评定常模研制及攻击个体社会认知的FMRI研究”,与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合作开展“3~4岁幼儿体格发育与常见病的饮食行为的干预研究”,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了教育部项目“幼儿粗大动作发育状况研究”等。经过上述科研工作的磨练,“杂志”编辑人员既具有论文编辑能力,也具有本专业科研能力,使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工作能顺利进行。

4 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效果

4.1 促进和保证了大型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过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搭建,项目组与调查现场的高度协作与配合,科研项目顺利进行,产出了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863”计划项目“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通过“杂志”牵线与全国8家单位进行合作,产生SCI期刊论文20余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同时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交流8次,提高了项目组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4.2 提高了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通过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使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在课题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了科研工作水平和能力,进而提高了单位的科研水平。如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儿童青少年亚健康多维量表评定方法研究的调查点之一,在与项目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了科研能力,并以科研进一步推动了实践工作。在这之后,以项目合作成果为基础,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独立申请了绍兴市科技局及浙江省科技厅、卫生厅科研项目。

4.3 促进了期刊发展

4.3.1 期刊高被引论文增加

通过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编辑工作“关口前移”,改变了对论文“被动”地进行“后期”加工的局面,合作产生的论文被引频次明显提高,见表1。尽管受各种原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通过科研平台产生的高质量论文首选国外SCI期刊投稿,但我们还是通过科研平台的搭建,留下了一批优秀论文在“杂志”发表。

表1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2009—2013年科研平台产生的部分高被引论文(按被引次数排序)

4.3.2 使杂志的组稿和约稿更有主动性和针对性

在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的基础上,“杂志”加强了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编辑部对儿少卫生/学校卫生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前沿更加了解,对课题项目的进展情况更加清楚,杂志的编排策划更有重点和针对性,有的放矢地加强了组稿力度,做到跟踪式服务,订单式生产,获得了更多高质量的稿件。2009年至2014年,“杂志”每年均通过科研合作平台获得大量优秀的项目论文,共组织了20期重点刊号和10期专刊进行发表。如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即用4年左右的时间帮助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为检验该项工程实施效果,“杂志”通过科研平台跟踪组稿,于2010年组织了一期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的专题报道。据中国知网2015年5月4日数据显示,该系列文章被引最低3次,最高29次,共被引84次,下载2597数,为提高本刊的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5 结语

综上所述,“杂志”牢记办刊宗旨,围绕学校卫生工作,将服务工作的关口由被动地对已形成的论文进行编审,前移至科研论文产生之前。在高校与基层学校卫生工作单位之间搭建期刊与科研合作平台,突出行业特色,既保证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又提升了基层学校卫生单位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同时使编辑部在论文形成前就参与科研工作,使编辑部从对稿件“被动”地进行“后期”加工延伸到在论文形成前即参与科研及论文写作,拓展了科技期刊的服务职能。

[1]冯春霞,贺毅,孙雍君.科研成果的载体:期刊质量探索——2001~2007年《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个案统计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2-140,173.

[2]苏芳荔.科研合作对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144-148.

[3]赵蓉英,温芳芳.科研合作与知识交流[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0):6-10,27.

[4]沈锡宾,袁桂清,游苏宁,等.对国外知名科技期刊服务的调查研究[J].编辑学报,2009,21(3):279-281.

[5]高保义.谈谈科技期刊编辑的两个服务[J].出版发行研究,2009(6):60-62.

[6]孙继华,叶庆亮.学术期刊编辑应积极从事各类科研活动:以《热带作物学报》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47-950.

[7]刘丽英,魏秀菊.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编研结合是编辑成长的有效途径:博士后研究兼编辑及指导工作的体会[J].编辑学报,2014,26(3):291-293.

[8]林加西.医学院校学报编辑参与医学科研活动管窥[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35(4):82-86.

[9]袁长江.科技期刊社会职能拓展的有益实践[J].编辑学报,2008,20(6):497-499.

猜你喜欢
卫生保健卫生论文
浅谈小学卫生保健的教育
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的影响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提高策略
利川市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员
卫生歌
讲卫生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