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王 玥 刘 爽 王叶青 徐茂强 刘志红 董文革
1)《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部,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300020
2)《中国肺癌杂志》编辑部,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28号 300020
网络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给科技期刊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出版方式在编审、排版、传播、运营等方面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问题。网络出版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相较于传统纸质出版具有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交易电子化等特点[1],在提高信息获取效率、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检索效率和降低出版成本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2]。
学术期刊出版商Springer于1996年建立了全球首个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开启了数字网络化出版时代[3]。目前全世界有10万种常用期刊,大约3万种可通过电子途径获得。西方发达国家的期刊网络化发展水平较高,美国60%的期刊已推出在线期刊。很多优秀期刊开展了全方位的数字化网络建设,网络平台集投审稿、编辑出版、在线发布、优先出版、读者服务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一整套自动化的网络出版流程。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起步较晚,数字化程度不高,主要还是简单的全文上网和在线投稿系统方面的应用,在网站平台内容整合创新等方面尚有欠缺[4,5]。《中华血液学杂志》(以下简称本刊)于2012年开始进行全方位网络化出版探索,以期刊网站为基础,充分利用DOI、PubMed、新媒体等技术手段与平台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使期刊在学术影响力和评价指标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刊认真学习借鉴了国际先进的医学期刊网络化模式,建立了符合国际学术期刊发展潮流的专业网站。网站将编辑、审稿、投稿等出版环节优化整合,同时实行文章全文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读者可以免费阅读、下载文章摘要和全文。本刊网站的论文保持与印刷版期刊的同步更新速度,甚至比印刷版还要快。对于一些已经录用,但还未确定刊期、页码的单篇定稿论文,也可以在完成排版后上传到本刊网站实现在线优先出版,提高论文的时效性和展示度,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交流。自建单刊网站是实现科技期刊网络化出版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提高期刊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PDF和HTML是国际通用的网络出版全文发布格式。目前,国内大多数期刊网站都能提供PDF全文的浏览和下载,而HTML格式的全文由于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同时受限于编辑部的技术实力,因此在国内期刊出版平台中还没有普及应用,提供HTML全文的期刊为数不多[6]。
本刊从2015年开始尝试编辑部自行制作HTML格式文章全文。参考国际知名期刊的样式进行模板设计。该模板采用适于浏览器阅读的通栏版式,提供文章中英文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和正文、图表、参考文献的结构化组织层次,样式简明清晰又不失专业化。
本刊HTML格式全文具有以下特色:(1)文章内部提供导航链接,读者可点击章节标题直接跳转到相应章节位置阅读。(2)嵌入图、表及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点击图、表缩略图可以打开原始图片。(3)提供文中引文与文后对应参考文献条目间的链接,读者点击文中参考文献角码后可直接跳转到文后对应的参考文献。(4)为每条参考文献提供基于DOI的全文链接和PubMed及PMC链接,读者可随时链接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献原文,实现信息的即时回溯和跟踪。值得一提的是,本刊参考文献原文链接是通过运行一个自动查询程序自动生成的,既提高了引文链接的制作效率,又保证了查询的准确性[7]。
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是数字环境下对内容产品标识的工具,具有唯一性、持久性、兼容性、互操作性和动态更新等特征,已形成较完整的命名、申请、注册、变更等管理机制[8]。本刊从2009年第1期开始为所有发表的论文进行DOI注册,并在印刷版期刊上进行标注发布。自2010年第10期开始由编辑部自行完成DOI注册,且DOI链接均指向编辑部自建全文平台,为读者提供免费的PDF全文阅读、下载。此举一方面提高了DOI注册的时效性,同时也提高了期刊网站论文的访问量和下载量,对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有一定帮助。
中信所DOI注册与服务中心统计的本刊2014年DOI月解析量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见,本刊在2014年的DOI解析量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使用DOI大大增加了文章被访问的机会,使读者能够更方便地检索、阅读、下载我们的文章,提高了论文被引用的几率,扩大了期刊的展示度和影响力。
图1 本刊2014年DOI月解析量统计
Medline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U.S.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最重要的书目文摘数据库。PubMed系统是由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中心(NCBI)开发的用于检索Medline、PreMedline数据库的网上检索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使用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生物医学信息资源检索系统[9]。
本刊于1997年被Medline收录,最初由中华医学会负责PubMed元数据文件的制作和提交。本刊早期的PubMed条目只提供摘要信息的浏览,读者无法获取全文。这对提高文章的阅读下载量和引用率,扩大期刊的传播范围和展示度非常不利。为此,本刊充分利用被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有利条件,开发利用 PubMed平台的扩展功能,使用LinkOut服务建立本刊文章条目的全文链接,实现PubMed与期刊网站的全文互连。
LinkOut是NCBI提供的一项允许第三方将特定的NCBI数据库记录与相关网络资源进行连接的服务。出版商可以使用 LinkOut服务提供从PubMed条目到位于出版商网站的在线期刊全文链接。出版商作为链接提供者可通过向LinkOut客服邮箱发送申请邮件开通LinkOut服务。申请通过后,出版商要制作两个XML文件:标识文件(identify file)和资源文件(resource file)并上传至 ftp。 标识文件描述链接提供者的基本信息,资源文件包含PubMed条目及对应的链接规则。
本刊于2013年第3期开始由编辑部自行编写每期杂志的PubMed元数据注册文件,同时申请开通了PubMed LinkOut服务。与以往注册文件不同,编辑部自行编写的文件包含了每篇文章的DOI号,因此可以使用DOI规则批量自动生成所有PubMed条目的LinkOut链接。我们使用DOI链接作为全文链接,每条DOI均解析到本刊网站对应文章的摘要页面。读者在PubMed检索到本刊文章后,点击摘要页面右上角的LinkOut全文链接即可跳转到位于本刊网站的该文全文页面,使读者能够方便地获取全文,提高了期刊的展示度。
本刊自1997年被PubMed收录起提交的注册文件均未包含文章的DOI号,无法使用DOI规则自动生成 LinkOut链接。需要编写资源文件,使用PMID逐条为过刊PubMed条目设置全文链接。此项工作只能手动完成,工作量很大,若能全部完成,对提高期刊影响力和展示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刊自2013年5月使用DOI为PubMed条目生成链接后,DOI解析量由4月份的3次上升为5月份835次和6月份1236次,有效地提升了本刊网站文章的访问量[10]。PubMed收录期刊申请开通LinkOut服务后,每月10日都会收到LinkOut提供的期刊文章LinkOut链接月点击量统计,方便编辑部及时掌握论文的点击量和关注度。本刊自2013年5月开始使用LinkOut服务后每月的点击量统计如图2所示。
图2 本刊PubMed LinkOut月点击量统计
期刊是连续性出版物,保证期刊资源的连续性能够反映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充分体现了期刊的学术价值[11]。在数字化时代,纸本期刊发行已逐渐进入萎缩状态,学术期刊的过刊数字化回溯成为网络环境下期刊质量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课题。据一项2002年的调查统计[12],STM出版平台上至少20%-25%的下载文章是发表于5年前的。因此,充分挖掘利用过刊资源,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阅览与下载服务,是学术期刊更好地为科学研究服务的重要保证。
国外学术机构及出版商的过刊数字化项目起步较早,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MC过刊扫描项目,JSTOR西文过刊全文数据库,MUCE项目等从上世纪90年代已开始建设。国内期刊在这方面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超过半数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回溯至2001年前,只有很少的期刊完成全部过刊回溯[13]。另外,PubMed现收录中国出版的科技期刊120余种,只有少数期刊完成了PubMed上的过刊回溯。
本刊积极尝试,从两方面开展了过刊数字化回溯工作:(1)在期刊网站上的回溯:本刊网站目前回溯至2009年,提供2009年至今全部文章的摘要阅览与PDF全文下载服务。(2)在数据库、检索系统上的回溯:本刊充分利用被PubMed平台收录的优势,利用PubMed作为生物医学领域权威数据库的有利资源,在 PubMed上进行过刊条目回溯和LinkOut全文链接的回溯工作。为了充分发挥过刊回溯的作用,更好地体现其扩大期刊影响力和传播范围的效果,我们建议期刊网站与检索平台上的回溯工作最好能够配合进行。期刊网站的全文回溯首先保证了内容的连续性,但没有链接指向的全文平台只是一个信息孤岛,在PubMed检索平台进行过刊条目和LinkOut全文链接回溯不仅为使用PubMed检索本刊文章的读者提供到本刊网站的全文链接,方便读者阅读全文,同时也提高了本刊网站的展示度和传播范围,将过刊回溯的价值最大化。
目前PubMed已收录本刊从1997年起至今的2900余篇论文摘要,LinkOut全文链接回溯至2011年。前文的中文DOI统计的DOI解析量(图1)和PubMed LinkOut点击量(图2)数据都显示:在进行过刊数字化回溯后,期刊网站的访问量和文章的下载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读者通过PubMed平台链接到本刊网站阅读全文,扩大了本刊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近年来,二维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网络平台采用,二维码在实现传统纸质期刊和网络版期刊的无缝对接方面提供了便利快捷的途径。出版者可以将期刊的刊名、出版单位、联系方式、投稿指南、网站URL等基本信息制作成二维码,印刷在杂志封面、封底或版权页。同时可以为每篇文章制作一个包含该文DOI全文链接的二维码印刷在对应文章的篇首或末尾位置。读者使用移动设备轻轻一扫就可以即时获取期刊信息或阅读感兴趣的文章。微信平台植根于用户关系,充分体现了点对点的传播优势,由于其具有交互传播的特性和较好的用户黏性,正逐渐被国内一些科技期刊应用到出版流程中,成为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和渗透力的辅助手段[14]。
本刊将二维码技术与微信相结合,于2014年3月开通了微信平台公众号“中华血液学杂志”,并制作成二维码印刷在杂志封面,本刊读者用手机扫描封面二维码即可关注本刊微信平台。本刊微信公众平台在功能上更像是本刊的微官网,在展示期刊信息、投稿须知、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的同时,提供当期文章内容的阅览,编辑部还会甄选每期杂志的特色文章,如本刊首发的标准与共识、诊疗指南等第一时间发布到微信平台,使用户随时随地及时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报道。同时,微信平台还是本刊与读者互动的窗口,编辑部会利用平台及时推送本刊或血液学领域的最新消息公告,介绍一些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学术期刊出版的网络化在提高信息获取效率、降低出版成本、缩短出版周期等方面拥有传统纸质期刊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应积极探索尝试数字化办刊,应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树立品牌效应,将网络平台打造成一个真正为读者服务,与读者互动的主动宣传平台。
本刊在网络化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有益的尝试。围绕利用玛格泰克搭建全文平台,首先提供了现刊全部论文摘要与PDF全文的免费阅读、下载,后期又开发了适用于浏览器阅读的HTML格式全文。同时,积极与权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建立链接,为每篇文章注册DOI号,在PubMed平台为本刊文章条目建立指向本刊网站的DOI LinkOut链接,有效地扩大了文章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引文的原文链接也是本刊数字化尝试的一大特色读者可以在阅读文章时通过引文链接直接打开位于出版商网站的原文或PubMed系统上该文的摘要页面,有利于学术资源的挖掘和推广,为研究者追溯科学渊源,获取相关文献提供了方便。在不断完善网络平台的同时,本刊也在不断发掘、利用丰富的过刊资源,正积极进行过刊数字化回溯工作。我们的回溯包括本刊网站回溯和PubMed平台回溯两部分,相信在完成后将给本刊带来更多的访问量和文章下载量,会有更多的国际读者认识我们的杂志,非常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展示度。
本刊进行网络化实践后期刊文章的点击率和下载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期刊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本刊中文DOI月解析量保持在4000次/月左右,PubMed LinkOut点击量也保持在3000次/月,较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本刊的影响因子由2012年的0.644上升为2013年的0.837,总被引频次由1280次上升到1510次。2013年在血液病学、肾脏病学类期刊中总被引频次排名第3位,影响因子排名第1位。2014年入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第三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国际化精品科技期刊”。
总之,网络化出版的尝试在帮助期刊提高了影响力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个编辑部全心全意服务于读者的服务平台与宣传窗口,本刊将继续深入优化网络出版流程,以结构化、标准化流程为目标,更好地推动期刊数字化发展。
[1]网络出版[EB/OL].[2015-05-06].http://baike.baidu.com/view/61581.htm.
[2]林国栋.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的优势、现状与前瞻.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1):46-48.
[3]刘秀娟,李晓燕,徐雯,等.我国海洋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85-190.
[4]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296-299.
[5]吴巧红.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模式探讨[J].编辑之友,2007,(1): 68-70.
[6]候春彦,李富岭.科技期刊全方位数字化的成功探索——以《色谱》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4(4):70-73.
[7]王玥,毛善锋,刘谦.Word文档中通过CrossRef自动查询与整合英文参考文献DOI的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 333-337.
[8]Doi[EB/OL].[2015-05-06].http://baike.baidu.com/view/1104392.htm.
[9]林晓华,钟伶.基于PubMed开展学科服务的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13(4):56-58,51.
[10]董文革,王玥,刘谦,等.过刊数字化回溯与PubMed LinkOut全文链接在医学科技期刊网络全文平台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520-526.
[11]华薇娜,许美琪.美国过刊数据库概况及对我国开发过刊数据库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75-77.
[12]Jan Willem Wijren.Journal backfiles in scientific publishing-a marketwhite paper[EB/OL].[2015-05-05].http://www.bl.uk/reshelp/atyourdesk/docsupply/productsservices/digitisation/journalbackfileswhitepaper.pdf.
[13]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站建设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649-655.
[14]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等.科技期刊应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5):6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