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研究》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东楼 100720
同行专家的审稿工作对于保证学术期刊的论文质量至关重要。在提高同行专家审稿质量方面,以往大家多聚焦于审稿行为的前评价,包括审稿专家库的建立、审稿专家的选择、审稿标准的制定、审稿流程的规范化等[1-7],对审稿行为的后评价则鲜有全面系统的阐述。规范的专家遴选和稿件审读机制固然是审稿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但科学系统的事后评价机制同样关乎审稿质量的优劣。在审稿行为发生后对审稿专家的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进行跟进评估,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审稿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审稿专家队伍。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同行专家审稿行为的后评价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在对同行评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审稿行为后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而探讨审稿行为后评价的评价途径,以及影响评价效率和评价质量的主要因素。
要全面评价同行专家的审稿行为,首先需排查审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评价更具针对性。同行专家通常学术水平较高,但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审稿行为难免存在一些问题[8-10]。这些问题或大或小,或长期存在,或初露端倪,给审稿质量埋下了隐患。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同行专家的审稿行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是提高学术期刊时效性、赢得作者和读者的重要举措,而较长的审稿周期则不利于缩短出版时滞。笔者通过不同渠道,统计了171篇送同行专家评议的稿件的初审时间,发现其中约70%的稿件初审时间在两个月以内,约30%的稿件初审时间在两个月以上,最长近四个月。造成审稿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是编辑部没有明确规定审稿时限,或编辑与审稿专家沟通不及时,不到位,没有与其确认审稿时间是否充裕,并适时督促其按时返回审稿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事务繁忙或责任感不强的审稿专家往往会拖延审稿时间。
审稿意见越全面精准、言之有据、表述清晰,越有助于论文质量的提升。然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同行专家的审稿意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洋洋洒洒数千言,细致入微,富有建设性,甚至对原文进行批注和修改;有的只言片语,空泛笼统,缺乏参考价值,甚至只有“没有意见,同意发表”八个字;有的结论明确,论据充分,表述清晰;有的结论模棱两可,论据似是而非,表述含混;有的洞察论文的创新点和问题,有的则不然。审稿意见质量不高主要缘于审稿专家没有深入细致地审阅论文;或在相关领域造诣不深;或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或受客观条件局限而力不从心,如无法获得相关文献来帮助评审。遇到无甚价值的审稿意见,编辑部只好另请专家重审。这既会延长审稿周期,也会增加审稿成本。
评判一篇学术论文的质量,需要从学术性、创新性、逻辑性、学术规范、文献基础、文字水平等多个角度来考量,然而有些审稿专家的审稿视角有失全面。譬如,有的审稿专家学术水平较高,提出的评审意见也较中肯,但对论文的文字水平不够重视,导致一些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语句过于晦涩冗长的论文进入编辑程序。由于修改难度较大,难以达到发表水平,这类论文往往最终被弃之不用。这不仅加重了编辑的工作负担,而且招致作者不满。
剽窃、抄袭论文的现象近年来屡见不鲜,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本领域的专家,审稿人有责任辨识这些学术不端行为。然而,由于客观上时间和精力有限,或主观上疏于潜心治学,一些审稿专家对本专业的研究成果了解有限,不能明察这类问题。此外,由于不负有对所审研究成果进行重复验证的责任,审稿专家难以发现隐蔽性极强的学术造假和欺诈行为。在科技类论文的评审中,这种情况尤甚。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虚假论文一事就是典型的案例,当时负责评审的九位同行专家对其造假行径毫无察觉[7]。
客观公正的审稿态度是审稿质量的保证,然而受人情面子、倾向性、利害关系、道德水平、性格秉性等因素的影响,少数审稿专家未能做到公正审稿。在作者信息公开的审稿机制下(公开审稿,单盲审稿),审稿不公正主要表现为:碍于情面,给出无关痛痒或过誉的评审意见;掺杂个人恩怨,压制竞争对手或关系交恶者的稿件;在作者年龄、资历、性别、所属机构等与学术无关的因素上带有倾向性,等等。在作者信息隐匿的审稿机制下(双盲审稿),审稿不公正主要表现为:出于竞争或同行相轻的心态压制本领域的论文;独爱本领域的论文,轻视其他相关领域的论文;审稿标准过于严苛或宽松;排斥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论文;否定自己难以理解的论文;偏爱引用自己文章的论文,等等。有时,即便作者身份不公开,审稿专家也能透过论文中的信息猜出作者身份,并进而做出审稿不公之举。此外,由于不受作者和同行监督,匿名审稿专家更易行使学术霸权,给出较为激烈或否定性的评审意见。审稿不公正直接导致平庸之作“登堂入室”,上乘佳作惨遭误杀。
创新性是衡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杆,然而有价值的创新观点可能是粗糙的、欠成熟的、有悖于审稿专家的观点甚至对其学术地位构成威胁的,因而容易被审稿专家误判和否定。有的审稿专家缺乏前瞻思维,对创新性强、观点超前的学术观点难以接受;有的脱离一线科研工作,对相关学科特别是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动态不熟悉,对论文的创新点不理解;有的不愿承担责任和风险,对尚待验证的创新观点持消极否定的态度;有的心胸不够开阔,虽然内心承认所审文稿的创新价值,但由于与作者存在利益之争或观点不同,而对其加以否定。此外,由于免受监督,匿名审稿专家否定创新性论文的几率相对更高一些[11]。对创新性论文的压制阻碍了学术创新,损害了期刊的学术价值。
在学术风气日渐浮躁的今天,学术不端之风也刮到了审稿工作中。少数缺乏道德自觉的审稿专家,借审稿之机擅自利用或剽窃作者的学术成果。有的审稿专家受原作品启发,对其加以完善和深化之后,写出一篇观点更加深刻的文章抢先发表[11];有的在自己的论文或公开的学术会议中擅自引用或泄露原作中尚未发表的论点、论据和信息。更有甚者,极个别审稿专家以“修改后复审”为由蓄意拖延审稿时间,对原作品略加改动后直接冠以自己的姓名,堂而皇之地另投他刊[12]。这种有悖学术道德的剽窃行径严重侵犯了作者的权益。
受不合理的激励驱动机制影响,同行评审造假现象近年来屡有发生。这种造假行为主要发生在作者自荐审稿人的情况下,具体表现为:作者推荐事先同意给予其论文好评的熟人做审稿人;精心设计同行评审圈,圈内作者互相评审彼此的论文;凭空捏造“莫须有”的审稿人。前不久,媒体又曝光了一起影响恶劣的同行评审造假丑闻:旗下拥有277家期刊的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ioMed Central)一次性撤回41篇有“同行评审造假”之嫌的中国医学论文。该出版集团经过周密调查,认为存在一个第三方机构为大量论文提供潜在同行评审人的造假细节[13]。此次事件再次警示学术期刊应对审稿专家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上述审稿失范行为显然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为了防范这些行为,有必要对同行专家的审稿行为进行科学和系统的评估。鉴于审稿行为涉及诸多方面,影响审稿质量的因素错综复杂,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尽量全面和具体,不同的评价指标之间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于这一原则,本文尝试建立了如下审稿行为后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同行专家审稿行为后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同行专家审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隐蔽性,而学术期刊的种类繁多,特色各异,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仅供业内同行参考和借鉴。审稿行为后评价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编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从多个角度着手进行。必要时,编辑部可以结合刊物的特点,为评价指标设定权重,对审稿行为进行量化的分析和评判。在诸多评价指标中,审稿人的学术资格和道德水平、审稿态度的公正性、审稿意见的质量等直接关乎审稿质量的指标,可以作为重点考察对象,被赋予较大的权重;而审稿时效性、审稿视角、审稿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洞察力等指标,与审稿人的学术和道德水平关系稍欠紧密,且有些问题可以通过编辑部加强管理和规范制度来予以防治,因而权重可相对较小。
作为审稿行为的评价主体,学术期刊的编辑对同行专家的审稿行为最为了解。对审稿人资格、审稿效率、审稿意见是否全面、审稿结论是否明确及论据是否充分,编辑最有发言权。然而,由于编辑的精力和视野有限,研究背景相对薄弱,要判断审稿态度是否公正、审稿意见是否准确、审稿人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等问题,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编辑借助其他反馈信息,结合以往的审稿行为评价记录和自己的学识、经验,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判。
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的审稿机制各异,编辑部大多聘请1-2位同行专家评审一篇稿件,当审稿意见令人质疑、存在明显问题或产生争议时,再聘请其他专家重审。少数财力雄厚的学术期刊更直接聘请三位同行专家审读同一篇稿件。通过对比不同的审稿意见,编辑往往可以发现审稿专家的学术水平孰高孰低,专业精神孰强孰弱,为审稿行为的后评价收集参考依据。
许多论文的作者本身就是资深的专家学者,他们对审稿意见的反馈有可能揭示审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编辑部应及时将审稿意见(尤其是退稿意见)发送作者,并允许作者申辩。借助作者的反馈意见,编辑可以及时发现审稿中存在的问题,将其作为评判同行专家审稿行为的依据。此外,审稿专家盗用作者学术成果的不端行为往往是作者本人发现和举报的,其他人则不易察觉。由此可见,作者的反馈意见对审稿行为的后评价工作十分重要。
学术期刊的读者视野开阔,视角各异,其中不乏同行专家。他们对论文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同行专家审稿行为的评价。此外,作者的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往往是读者举报和揭露的,这从侧面反映出审稿专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了解不够。因此,应当通过在网络和刊物上开辟“学术争鸣”、“编读往来”之类的栏目和举办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搜集读者的反馈意见,为其提供发声的机会。国内一些学术期刊在对否定性审稿意见难以决断的情况下,将审稿意见和作者的申辩同时刊登在正文前。亦有一些期刊采取在网络上公开评审过程或将论文和评审报告同时发表的做法。这些大胆的尝试使读者的反馈更有的放矢,有助于提高审稿行为后评价的准确性。
同行专家审稿行为的后评价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与编辑和审稿工作的其他环节息息相关,相互作用。为了提高这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名德才兼备的审稿专家也许会在审稿时偶有失误,但不会失准。这种判断基于其以往审稿所累积的诚信记录和体现的学术水准。选择这样的审稿专家,无疑会提高审稿行为后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反之,如果在审稿专家的选择上“所托非人”,势必会导致审稿行为问题重重,后评价工作难度加大。因此,应本着“量体裁衣”的原则,以专业对口、公正无私、认真负责、审稿高效为标准,打破年龄、资历、名气、地域的限制,选择最合适的审稿专家。为此,编辑部应建立完善系统的审稿专家库,收录现有和潜在的审稿专家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学术成果、研究动向、编辑评价、审稿记录等。在难以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人选的情况下,可以请作者推荐审稿人[14],再由编辑部对其进行审核。
审稿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编辑部应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严格规范,制定全面细致的稿件评价指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审读意见书,主动向审稿专家介绍刊物的特色和宗旨,说明审稿要求和审稿时限,并适时提醒专家加快审稿进度。这将有助于避免因审稿标准存在缺失、审稿要求含糊不清而造成审稿行为失范,并进而影响审稿行为后评价的准确性。
为避免出现剽窃、抄袭和重复发表等情况,编辑部应严格履行学术不端检测程序,在论文送外审之前利用权威机构的检测系统审查稿件,或通过检索关键词和作者反复引用的文献来进行查新工作。对于作者自荐的审稿专家,编辑部应首先核实其身份,审查其审稿资格,以确认无“作弊”行为。对学术道德败坏的作者,编辑部应将其列入黑名单。做好这些去伪存真工作,将有助于减轻审稿专家的工作压力,简化审稿行为的后评价工作。
同行评议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但亦有不足之处。学术期刊应重视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关注新的评审方式。交互评议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完善审稿过程、提升审稿质量、缩短出版周期、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新型评审模式。该模式将论文放入网络数据库,利用网络的优势鼓励审稿专家、学术同行和作者参与交互式的科学讨论,最后将达标的稿件正式予以发表[15]。也有一些学术期刊尝试采用评审专家共同讨论稿件的开放评审模式。这些审稿方式为评判审稿专家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精神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视角,有助于提高审稿行为后评价工作的质量。
对同行专家审稿行为的评价工作应制度化,规范化,及时跟进,实事求是。编辑不能主观地在头脑中给审稿专家打印象分,而应根据评价指标,在汇总、分析各方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果,并将其记录在案,及时补充和更新审稿专家的个人档案。这将为以后的审稿行为后评价工作提供切实的帮助。
编辑部应根据审稿行为后评价的结果区别对待审稿专家,重用学有专长、高效负责者,慎用审稿态度不公、审稿能力不足者,弃用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者。当然,本着尊重和爱惜审稿专家的原则,编辑应首先针对审稿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与审稿专家进行沟通,帮助其提高审稿质量。此外,编辑部应设法调动审稿专家的积极性,以适当的方式对贡献突出、及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审稿专家给予奖励。同时,编辑部应做好工作自查,以避免因工作失误而导致审稿行为失范,并进而影响审稿行为后评价的质量。
做好审稿行为后评价工作,需要编辑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由于这项工作的头绪多、难度高、弹性大、需要编辑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其次,需要编辑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一方面把好稿件初审关,筛选优质稿件呈送同行专家评议,以减少其审稿工作量;另一方面具备一定的审稿行为鉴别能力,对审稿专家的意见不盲从。最后,需要编辑具备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沟通能力,善于多方发掘审稿专家资源,维系审稿专家与作者的良性沟通。
综上所述,建立规范的审稿行为后评价制度对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促进学术进步、提升编辑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审稿行为后评价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编辑和审稿工作的其他环节密切相关。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更需要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的专业精神,以提高办刊质量、促进学科发展为己任和追求。
[1]益西巴珍.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库的构建及有效利用[J].编辑学报,2011,23(1):341-343.
[2]王霞,贾贤,蒋伟,等.科技期刊如何完善审稿专家库[J].编辑学报,2011,23(S1):43-44.
[3]杨波,王小唯,程建霞,等.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库的构建及动态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74-75.
[4]黄劲松,彭超群,杨兵.审稿专家的选择与管理[J].编辑学报,2003,15(1):55-56.
[5]李亚新.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J].科技与出版,1997(1):33.
[6]王昕,王有登,骆瑾.编辑流程中对专家审稿意见的分析、反馈与核查[J].编辑学报,2008,20(1):22-24.
[7]徐刚珍,同行评议在科技期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696-698.
[8]罗伟清,李兆坚.对学术期刊审稿学术争议问题的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283-285.
[9]陈斌.专家审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编辑学报,2006,18(6): 449-450.
[10]朱美香.遏制审稿失范提高审稿质量[J].编辑学报,2004,16(3): 180-181.
[11]张世海,李霞.对匿名审稿制的两点反思[J].出版发行研究,2010(2):61-63.
[12]吴昊.一起监守自盗的剽窃案?![N].科学时报,2011-06-15(A3).
[13]房琳琳,王春.“同行评审”造假再曝学术丑闻[N].科技日报,2015-04-01(01).
[14]管兴华,赵阿曼.做好审稿工作,提高期刊质量.《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第7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11-212.
[15]刘红.预印本库和撤销论文制度:同行评议有益补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8-15(B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