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集中管理模式及机制探析

2015-03-26 20:02广东电网公司阳江供电局广东阳江529500
商业会计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支机构总部纳税

□(广东电网公司阳江供电局 广东阳江529500)

一、企业实现税务集中管理的要求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逐步走向集团化的集中管理模式,管理权限和管理内容逐步集中到企业总部机构,财务管理模式也相应采取了集约及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实现财务集约及一体化管理,是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一体化管理过程,甚至达到财务业务和财务核算相分离,资金集中支付,财务集中核算的模式。税务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业务的综合性,贯穿财务管理的各项内容,所以如何在财务集约及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实现税务集中管理,成为企业实现财务集约及一体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具体来说,建立的企业税务集中管理的模式应满足企业以下一些管理要求:(1)能在全企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税务管理制度,规范税务管理行为,降低税务管理风险。(2)税务管理权限及管理范围能按照企业组织层级进行划分,实现业务执行和业务管理的分离,提高税务管理效率和降低税务业务风险;(3)将税务管理融入业务经营管理中,实现业务经营管理和税务管理的一体化,有效控制业务经营中税务风险。(4)企业的税务风险实现集中监控,对税务风险可做到事前管理。(5)建立统一的税务信息管理制度及信息处理机制,达到信息高效处理及对企业税收行为起到统一指导的作用。(6)税务计划实行统一规划,由企业总部统一制定节税策略、合理安排纳税资金计划以及严格控制税负成本,并随预算分解到各层级企业。(7)纳税实务管理需要制定统一的合乎法律法规规定并具有灵活性的管理流程,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方法,实现纳税实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8)税务行政管理应根据涉税事务的风险性,在各组织层级中进行合理的权限划分,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和审批制度。

二、税务集中管理架构及权限设置

企业实现税务集中管理,需要在企业各组织层级中划分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实行集团化管理的企业,一般存在完善的组织层级。从税务管理效率及税务风险掌控以及企业的经营业务管理级次来看,税务集中管理层次应以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这两级为宜,且以企业总部的税务管理为主,分支机构的税务管理为辅。这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采用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两层管理级次,便于企业总部掌控税务风险,税收信息传递速度快,涉税事项处理效率提高,有利于企业高效低风险处理相关涉税事项;另一方面,对于集中管理程度较高的企业,各项业务管理也相应集中到企业总部,分支机构一般只负责生产及销售的业务管理,所以为与企业经营业务管理一致,税务管理应根据业务管理范围集中到企业总部。特别对于财务集约及一体化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往往实现了资金集中支付,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总部应囊括所有的税务集中管理权限,分支机构只承担在业务中的税务业务的辅助性管理权限。

企业总部行使主要的税务管理权限,而分支机构的管理权限则以经营业务的辅助性工作为主,具体权限划分如下:(1)从税种管理权限来看,企业总部负责行使主要税种的业务管理,包括税务计划、纳税实务、相关税收信息的处理、与政府的政策沟通等工作,分支机构履行辅助性的工作,例如发票管理、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反馈等;(2)从涉税事项的重要性来看,对企业风险影响较大的涉税事项的业务管理权限,必须由企业总部负责,同时也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由分支机构行使相关权限;(3)对于已实施集中核算及资金集中支付的企业,税务核算的权限应由企业总部负责。与此相对应,企业应设立唯一的纳税实体,撤销分支机构的纳税管理权限,企业总部承担所有的企业税务风险。

三、税务集中管理方式的选择

企业选择税务集中管理方式,必须从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企业自身规模和税负特征、企业管理风格和企业文化、企业所处的法律经济管理环境、企业员工的素质诸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具体来说,从企业管理制度、实务管理、信息管理来看,企业实现税务集中管理包括以下一些管理方式和手段:

(一)编制适用于全企业的税务管理制度和指导性工作手册。税务管理制度对税务管理权限、税务业务范围、税务管理流程、业务标准、考核制度进行规定,是税务集中管理的总体性规定;指导性工作手册是对税务业务和涉税事务的具体操作办法进行规定,编制的依据是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企业税收管理制度。

(二)将税务业务和涉税事项按照税种和重要性进行详细划分。划分为具体的税务业务事项,并对每一项税务业务事项的管理办法在管理制度和工作手册中作规定。划分具体的税务业务事项的目标,是可以针对性规定各事项在各管理层级的岗位设置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内容,也可以针对性规定各事项的工作业务流程、作业表单和作业标准,以及工作完成的目标和考核指标体系。将以上税务业务事项相关的规定通过制度和工作手册的形式下发各层级管理和业务人员,实施一体化和一管到底的税务管理手段,也实现涉税业务的税务管理。

(三)建立全企业的税务信息管理体系,实现税务信息集中化管理。一是在企业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形成税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电子化管理;二是收集税务信息进行分类并建立信息数据库,按信息来源划分为来自于政府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外部信息和主要来自于财务对企业经营活动分析和企业涉税产生的内部信息;三是对相关税务信息进行收集并分析,其中外部信息的收集以企业总部为主,内部信息依靠信息收集机制实现信息由下级管理层向上级管理层归集汇总,由企业总部对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并将信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反馈给下级管理层;四是各管理层级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并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税务集中管理。

(四)实行税务计划和考核集中管理。一是税收筹划按照税务管理权限采取集中制定计划、指导性执行的办法,主要税种及可集中申报的税种由企业总部负责筹划,同时对分支机构在业务执行中产生的税务事项进行指导;二是企业纳税方案、年度纳税计划的管理,按照管理权限进行管理,涉及比较重大的纳税事项的纳税方案需由企业总部制定并下发;三是各层级的税负成本由企业总部进行分析,并作为指标的考核和税务管理的依据。

(五)纳税实务应根据业务管理权限分重要性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纳税实务的管理,需根据企业的集中度来划分。对于财务已实现集中核算及资金集中支付的高度集中管理的企业,主要税种及可集中申报的税种由企业总部进行申报并缴纳税金,而分支机构只负责业务经营中产生的小税种的就地缴纳和发票管理等辅助性工作;对于尚未实现财务高度集中,分支机构仍独立核算和独立资金支付的企业,宜采用分税种管理的模式。分税种是指按照税种管理的权限划分各管理层级纳税管理范围;分重要性是指按照税额或性质划分纳税管理范围;管理办法是企业所得税及与企业密切度较高的税种由企业总部负责申报缴纳,地方性税种由分支机构负责。总的来说,纳税实务管理是采用企业总部负责并指导,分支机构辅助的管理办法。

(六)税务行政的管理。税务行政管理一般应按照税务事项管理权限分别由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负责,但企业应建立重大税务事项报告机制,对于重大税务事项应及时上报,企业总部能够及时掌控情况,并集中利用专业人员和技术优势,指导分支机构处理相关事务。

四、企业税务集中管理的机制

企业实现税务集中管理,由于下属管理层级数目比较多,容易造成集中管理的难度,在职权衔接等各方面需要各种管理机制辅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税务信息共享机制。按照依法管理原则,从事涉税业务必须严格遵照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如何解读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对税务管理工作产生极大影响,解读错误甚至产生巨大的税务风险,所以税务集中管理一般由企业总部进行集中解读并下发各管理层级,在这个管理方法下必须建立税务信息共享机制。企业应该建立税务信息共享系统,企业总部对相关税务信息进行解读分析,并将信息发布于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各管理层级均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了解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办法,避免解读不一致造成的税务风险;此外,企业也应建立税务管理论坛,各层级税务管理人员通过论坛可以针对涉税事务进行咨询讨论,共享管理经验,企业总部也可从中发现税务管理风险点。

(二)涉税事项分级及报告机制。企业应根据涉税金额和性质对具体的税务管理事项的税务风险进行划分,划分为一般事项、备案事项、重大事项、严重事项,通过税务管理事项分级,企业总部可以及时掌控税务风险,掌握税务管理事项的重要性,有利于利用企业总部的税务管理人员及技术优势及时处理相关问题。税务管理各层级管理人员应根据税务管理事项的分级制度,将重大事项和严重事项及时向企业总部反馈,降低税务风险。

(三)事前集中筹划机制。事前集中筹划机制,一是指税种在申报缴纳之前都应进行税收筹划,二是指税收筹划应借助企业总部管理人员和技术优势实行集中筹划。建立事前集中筹划机制,应将纳税申报事项划分为固定性事项及变动性事项,固定性事项是指常例性的、重复发生的申报缴纳事项,变动性事项是指非常例性的、具有突发性的申报缴纳事项。对于固定性事项可以采用固定性的筹划方案指导申报缴纳工作,对于变动性事项可以结合报告机制,根据重要性上报纳税方案由企业总部审批。

(四)税务风险集中管控机制。建立税务风险集中管理管控机制,重要是建立对分支机构的税务管理风险监控方法。建立税务风险集中管理机制,一是要分析税务集中管理的风险点,并对风险进行测度,对重大性的风险进行重点管理;二是建立企业税务信息监管系统,企业总部及时监控各管理层级的税负情况、税收活动等信息,通过专业性分析评估税务风险并进行指导调整;三是结合重大事项报告机制和集中筹划机制,做好风险处理策略管理;四是对相关税务风险事项进行通报,提高各管理层级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

(五)内部税务审核机制。税务审核时在涉税行为进行之前,将有关操作方案和操作内容经税务专家型管理人员审查以降低税务风险的方法,一般通过外聘税务专家进行。内部税务审核机制,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一是商务合同签订前的合同税务事项审查;二是涉税业务操作方案选定之前对有关被选方案的税务审核;三是纳税申报、发票收取和开出、纳税调整等税务会计核算环节的税务审核。内部税务审核机制应与事前集中筹划机制相结合,充分利用外聘税务专家的技术能力,降低企业税务管理风险。

(六)税务外联机制。税务外联机制是指企业与税务部门及与之相关的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机制,税务外联机制的作用在于通过沟通,影响政府部门的政策,争取政府部门在税务政策上给予支持,减少税务管理的风险,提高税务管理效率。建立税务外联机制,应根据税务管理事项是否具有共同性来划分,具有共同性的税务管理事项的外联工作,应由企业总部与省级税务或政府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并运用于全企业的税务管理;不具有共同性的税务管理事项,应由分支机构负责,与当地税务部门协调沟通。

猜你喜欢
分支机构总部纳税
AKTION MENSCH总部办公空间
叶卡捷琳堡RCC总部大楼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劳埃德银行拟开数百家自助式分支机构
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问题探讨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
卡贝尔工业总部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