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训练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2015-03-25 08:06安丽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重视训练方法提高

安丽

摘 要:《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重视;训练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小学生素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一、音乐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智力产品。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而音乐教育对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确有着其它学科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尽量克服音乐学科的弊端

1、观念陈旧。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儿童,以教师为主导,以小学生为主体。而我们有很多教师习惯夸大自己的“主导”作用,把小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在音乐课上,教师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一味地强求小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讲解乐理知识。上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小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小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小学生的亲身体验,极大地损伤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

2、没能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小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让小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3、创新课缺乏音乐性。有些创新课脱离了音乐艺术的特点,打着音乐的旗号上成了美术课或手工课。如有的教师让小学生听一遍录音就进行想象画,使小学生的想象脱离了音乐情境而作漫无边际的幻想,把音乐之美置于创新之外,使创新成为一种虚设的形式。

4、考核内容与形式单一。新课程对教学考核的标准不再作统一规定,考核标准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提倡小学生自主评价,让小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目前小学音乐成绩考核,一般都是以期末一次性考核为主,考核内容与形式单一,考核标准僵化。考核时小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一味地迎合教学考核标准,这就禁锢了小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小学生的创造力。

三、音乐学科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1、要启发想象,唤起创新。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形象、创造音乐情节,从而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小学生以生理听觉为基础,以心理想象为出发点,有思考地听赏音乐。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小学生参与到音乐想象中。2.提醒小学生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感觉音乐。3.提倡独立性思维品质,鼓励他们在听赏过程中独立地感觉音乐带来的震撼,让他们拥有创造的灵感。音乐结束后,可让同学们讲出自己的所思所感,使小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2、要设置情境,引发创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与音乐情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小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觉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

3、要树立自信,肯定创新。每个人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赞许,但在创作时,他们又都觉得音乐艺术是那样的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这就大大抑制了小学生的创造力。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树立信心,尝试成功的滋味,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小学生对于音乐形象的描述,可能会出现扩大、缩小、重组甚至变形的现象,对此,教师要有求新求异的观念,支持小学生的奇异思维,以此来培养创新能力。

四、重视训练方法

1、从音准入手,鼓励学生想唱。《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标准的综合。”意思是说音乐课要突出它的学科特点,任何的综合必须要以音乐为载体,充分运用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和声等)并贯穿于教学始终。在现在的音乐课堂中,有很多时候老师一味追求着课堂的互动,课堂的气氛。将音乐课变成了一节综合课,将原本以唱为主的音乐课变成了四不像。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从只能随着磁带唱到随着钢琴唱,这需要一定的过程来适应。对于音准感觉好的孩子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可是对于条件一般的学生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认为音乐教师要意识到音准问题的重要性,在自己的课堂上,在保证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不打破自己的教学氛围的同时,加上一些音准的练习,会为你的音乐教学增加艺术魅力。音乐学习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要不断地练习,量变的同时质也在变。

2、教会学生聆听,鼓励学生大胆唱。“聆听”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大工程。不仅仅是在音乐课上,在其他的课上,学生也是不会听课的。聆听是一个感知型的倾听。一般人获得语言的途径“听”占45%以上,幼儿在不识字以前“呀呀”学语、背诵唐诗,凭的就是听觉,靠的是反复“聆听”。音乐初学更是必不可少,因为学生在“聆听”时虽然对音色音区、节拍节奏、音量强弱、旋律和声、意象塑形、情致心态、人格意境一下子不能理解,但他们能初步感受到音乐很迷人,能给他们带来欢乐。虽然还是生理感情上的,但恰恰是对音乐审美的出发点和基础。“聆听”是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学生能最直观地得到艺术的享受和审美愉悦,能在感性中积淀理性,在瞬间潜藏艺术实践经验。这样为审美反射提供了条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因此学生只有学会了听才能对于音准问题有一定的解决。

3、从单音到音阶训练,鼓励学生反复唱。学生在这堂课中反复演唱多次,在反复体验中,学生不只是依靠歌词去理解音乐,而是从歌曲的音乐旋律、速度、力度等诸多表情手段去体验、表现音乐,感受歌曲在内容上、形式上、情感上的美感,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通过粗唱、细唱、精唱,使情感抒发步步深入,让学生从感性的愉悦层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鸣、审美层面,审美情感的进一步调动、激发,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审美体验。

4、重视歌曲的模唱环节,让学生唱准。模唱就是模仿唱出。模唱可以用音名,也可以不用音名。模唱用音名或者不用音名,两者是有区别的,就像孩子叫姐姐,但不知道姐姐的名字一样。对于懂音名的孩子,要试试他的音高感觉,可以不用唱名。但要说明的是当孩子模唱不出时,千万不要就认为孩子的听觉不好,这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用不唱音名的方式是为了是感受音高而进行的训练。对于学生的模唱要加以重视,往往学生不注意这个他在歌曲的演唱中,在音准方面就会吃亏的。这个环节不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音准问题,还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整体体验。

猜你喜欢
重视训练方法提高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分析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