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楠楠 李录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中心医院老年肿瘤内科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对策
赵楠楠*李录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中心医院老年肿瘤内科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
目的:旨在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特性和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结果: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调整了患者的心态和情绪,可提高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和恢复。结论: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好转。
恶性肿瘤;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是引起患者残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折磨,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恐惧、忧郁、绝望等各种情绪反应,甚至会出现失望、拒绝治疗,因此,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通过医护人员采取的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稳定了情绪,树立了战胜肿瘤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
1.1 恐惧抑郁绝望心理∶恐惧是恶性肿瘤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文献报道∶恶性肿瘤常见的恐惧,包括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等[1]。由于对恶性肿瘤的片面认识,在诊断为癌症的初期,一些患者会认为是不治之症,由此会引起恐慌和惧怕,似乎死亡就要来临;在治疗的过程中,经治疗后疗效不佳,或各种治疗的副作用明显,预后差,也会进一步加重恐惧心理,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另外由于肿瘤病程长,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思想负担重,这些心理因素常常使患者产生消极的情绪,有的患者会失去治疗信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1.2 焦虑多疑依赖心理∶患者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对身体变化及外界事物感觉敏感,会特别在意别人的反应,期间会易躁易怒,反复无常,这种心理是癌症患者常见的情绪反应,也是老年肿瘤患者的首要心理问题。有的患者一旦确诊,就会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表现为情感脆弱,做事消极,非常愿意与家人呆在一起,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如不满意会表现为爱发脾气等。
1.3 接受配合心理∶患者这时期情绪慢慢平稳,心境安祥。患者从思想上接受癌症诊断的这一现实,并开始正视自己病情,承认病人角色,能体谅别人,不给他人增加烦恼和痛苦,服从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安排,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这类患者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1 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给予患者人文关怀。
护患沟通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善于与患者沟通交流能较好地解决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减少纠纷,拉近护患距离,融洽护患关系[2]。能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成为心理护理成败的关键。当然沟通需要技巧[3],首先,护士应与患者交流,多陪伴患者,这个过程我们能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其次,倾听。要做到有效的倾听,要求我们不仅要听患者讲诉的感受,还更要注意其表达的方式等。我们要仔细听、用心听,不随意打断,以了解患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最后,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给患者一种真正被理解的感觉,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护士的关爱、照顾,满足患者的需求,给患者安全、值得信赖的感觉,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放心,融洽了护患关系,当然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2.2 科学地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
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家庭社会背景差别很大,而且每个人在患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心理安抚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疏泄性心理指导,可帮助患者宣泄压抑的情绪,减轻紧张和痛苦情绪。肿瘤早期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此阶段的护理主要是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护士应采取理解的态度认真倾听,对其疑虑给予耐心解释;肿瘤治疗阶段主要表现为愤怒,绝望,此阶段主要用疏导方式消除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积极应对出现的副作用;肿瘤晚期主要表现为忧郁,消极和依赖.此阶段的护理主要是经常巡视病房,主动解决患者的需求,用熟练的技术、关心轻柔的语言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注意防止发生意外。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敏感多疑心理的患者采取隐瞒病情真相的护理保护措施,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缓冲机会以避免强烈的心理刺激,与他们谈话时,语言要慎重,避免过多地讨论病情,并禁止在患者面前交头接耳或暗示性语言。科学地掌握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有效地给予心理护理,可提高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和恢复。
2.3 重视与患者家属的合作,提高家属参与的认识性。
患者是否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不可忽视家属的作用[4]。家属是患者最亲近、最相信的人,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行为、生活习惯最了解,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家属的参与,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对家属给予关心和帮助,提醒患者家属做好心理准备,指导患者家属对待患者要有自制力和忍耐力,对患者的失控行为给予同情和理解,以冷静的态度给患者以安慰、鼓励,在生活上给予患者全身心地关怀和照顾,不说消极、悲观的语言,让自己良好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和安慰,让其感受到亲情的关爱和需要,使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而这些复杂的心理反应可直接影响到患者能否配合治疗、病情的转归及治疗效果。所以,科学地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好转。我们要用精心的护理和精湛的技术消除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积极地配合各种治疗,使患者疾病得到控制,尽快的康复。
[1]王幸.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30.
[2]李宝兰.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9,4 (8):130-131.
[3]贾建红.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护理,2009,20(4):151.
[4]李香莲.晚期癌症病人心理护理的教学改革[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31(1):9-11.
R473.73
B
1009-6019(2015)10-0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