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2015-03-25 14:43:52邓小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永久性创口肝素

邓小红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 湖南 永州 425000)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邓小红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透室 湖南 永州 42500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5例血液透析采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平均留置导管时长(7.7±1.8)个月,在治疗期间,导管功能保持情况良好,其中发生局部感染9例,给予对症处理后,感染被有效控制,仅1例患者因无法清除感染源而拔管。2例患者形成血栓,1例患者导管局部血肿,给予处理后,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整体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均较为满意。结论: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在留置导管的过程中,应注意感染、血栓的预防,加强心理、环境等护理干预,提高治疗质量。

血液透析;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临床疗效;护理干预

保持稳定性高、可靠性强的血管通路是保障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目前多数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以保证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可持续性与血液充足性,但对于不适用这种方法,或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采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是较为常见的方法。本组研究中,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观察其效果,并对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5例血液透析采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8.7±8.9)岁。全部患者均为右颈内静脉置管,且为一次性手术,血液量充足。

1.2 方法

患者麻醉后,采用颈内静脉作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技术,皮下隧道长约15cm处固定涤纶套,距出口3cm,采用3M敷料覆盖导管出口。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护理包括透析前的导管护理、封管后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重在加强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留置导管2个月~18个月,平均时长(7.7±1.8)个月,在治疗期间,导管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其中发生局部感染9例,给予对症处理后,感染被有效控制,仅1例患者因无法清除感染而拔管。2例患者形成血栓,1例患者导管局部血肿,给予处理后,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整体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均较为满意。

3.讨论

动静脉内兼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最为理想的血管通路,临床放置导管操作简单,但相对并发症较多,保留时间短,难以长时间使用。而相比临时性留置管,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具有减少感染机率、防止导管滑脱、不易发生附壁、不易引起血栓,可保证充足血流量等优势。但是,永久性导管操作难度大,风险较高,仍无法避免并发症等的发生,在应用时应予以注意。在对本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导管的护理。主要从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封管护理,创口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等方面入手,具体操作如下∶

3.1 导管护理

执行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治疗巾,用无菌纱布包住导管末端,拧开管帽,严格消毒后,抽吸动脉及静脉腔内上次封管时注入的肝素盐水,确认无血栓后,夹紧管夹。自静脉端注入首剂肝素量,不可自导管内推入凝血,或向阻塞的导管注入肝素。夹闭管夹,连接透析管,进行血透,连接处覆盖无菌巾,固定[1]。

3.2 封管护理

透析结束后,常规消毒,无菌注射器注入生理盐水,冲净管内血液,再注入肝素钠生理盐水,高凝血患者须加大肝素量,甚至使用肝素原液,保证血管通畅。将已消毒的肝素帽封闭管口,无菌敷料包扎。封管时应根据导管用无菌敷料包扎,封管时,要根据导管的实际刻度推注肝素。在选择肝素的用量时,应考虑患者不同的情况,儿童、出血性疾病患者应减量。

3.3 创口护理

置管后,严密观察创口处情况,确认是否有出血、血肿等情况,定时消毒创口及周围皮肤,更换敷料。临床插管应采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约20~30min,确认无出血或血肿后,给予胶布固定。叮嘱患者或家属继续压迫穿刺点,回病房后平卧4h,注意观察创口是否有出血情况。

3.4 感染的护理及预防

定期清洁创口及其周围的皮肤,预防感染。发现局部感染时,导管口周围或隧道表面的皮肤呈红、肿、热情况,并伴脓性分泌物出现,给予局部定时消毒,更换敷料,适当给予口服抗生素。隧道发生感染时,皮下隧道会出现肿胀,在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临床必须给予应用抗生素,感染严重患者应给予拔管。全身感染患者血透开始1h左右时,可能出现畏寒,严重患者会出现寒颤,继而全身发热,在排除其他感染情况的前提下,应考虑是否为导管内细菌繁殖导致全身感染[2]。

本组患者中,发生局部感染9例,仅1例患者感染严重,给予拔管,应用抗生素等处理,其他患者在给予消毒、口服药物后,症状均得到好转。

3.5 血栓形成及其护理

由于长期留置导管,使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或管路受压扭曲,都会引起血栓,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发现单路阻塞时,可通过给予改变体位,让患者咳嗽等方面改变,如无阻力,可采用推注无菌盐水使管尖离开静脉壁;单路阻塞发生于动脉腔,可考虑倒置血路,将动脉血路及静脉接头反接。一旦血栓形成,不可自阻塞的管路强行推注血栓,如导管被阻塞,应明确导管是否扭结,如为新形成的血栓,可轻柔地吸出凝块。如推注缓慢,或不能回抽,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本组2例患者形成血栓,给予在动静脉留置导管内注入尿激酶后,血栓大部分得到溶解。

3.6 其他护理干预

患者治疗期间,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状态,适当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注意患者年龄、职业等特点,采用不同的口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无菌操作等相关事项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学习自我护理的方法,保持留置导管部位皮肤的干燥及整洁,时刻注意敷料状况,如出现潮湿等情况应立即给予更换。保持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时通风、消毒,保持干净、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病室内可设置温湿度剂,随时调节病房内的温度,以保持患者的身心舒畅。建议患者不宜采用淋浴或游泳,不宜参与剧烈活动,防止导管脱落;但可鼓励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一些活动量小的活动,或从事喜好的小活动,如读书,慢走等,鼓励患者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度,减少心事郁结等情况的发生。严格控制患者饮食情况,注意增加营养的摄入,保持患者机体所需,保持心情愉悦,增强免疫力[3]。

患者使用的注射器、导管等全部为专项使用,不可用作其他途径。

本组患者经护理后,导管功能保持良好,其中9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1例感染症状未得到缓解而拔管,2例患者形成血栓,另有1例患者出现局部血肿,在给予对症处理后,全部患者症状均获得好转,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均较满意。

总之,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在留置导管的过程中,应注意感染、血栓的预防,加强心理、环境等护理干预,提高治疗质量。

[1]何爱贞,许秀瑶.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效果评价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4(12):26-28.

[2]伍成霞.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7(35):4593-4594.

[3]戴淑芝,朱红霞.血透患者永久性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2,11(1):149-150.

R473.5

B

1009-6019(2015)10-0183-02

猜你喜欢
永久性创口肝素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0:44
中国发射其首个永久性空间站的核心舱
英语文摘(2021年7期)2021-08-14 02:36:42
心灵创口贴
好孩子画报(2021年6期)2021-07-17 22:14:32
改良型创口贴
设计(2020年6期)2020-05-14 13:34:10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24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俄成功研制“永久性”核反应堆
电站辅机(2018年3期)2018-04-14 12:42:12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5:34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