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绮
【摘 要】 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通过课文背诵可以有效达成:扩大词汇、增强语感、发展思维、促进表达等目标。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理清脉络来降低课文背诵的难度,识别类型来增强课文背诵的活度,剖析框架来提升课文背诵的效度,拓宽思路来拓展课文背诵的广度。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课文背诵 功能 实践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语言实践,加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背诵是一种有效的输入方法,但教学实践中却易被忽视。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都要经过一段模仿过程,通过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让学习者积累丰富的目标语料,是成功进行模仿的基础。有了丰富的语料积累,学习者才能顺利进行信息输出,形成语言表达。
1. 课文背诵的功能思考
背诵既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入方式,也是积累语料的有效方法,更是培养表达能力的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增强英语语感,加深语法理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1.1掌握单词,扩大词汇
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有学生因为不能过词汇关而放弃学习英语,部分学生虽然通过抄写来记住单词,但却不能遣词造句,进行应用。通过背诵英语课文,学生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记忆,在篇章中进行理解,对于词语意义和用法的掌握也就更加准确。此外,在课文提供的上下文中,词与词的搭配关系能得到充分展现,通过背诵课文,学生更容易识别这些搭配关系。正如吕叔湘先生所指出的: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背诵课文,其实就是“在语流中学习”的思想体现。
1.2增强语感,发展思维
英语语感就是学生通过阅读,凭直觉判断句子是否符合英语语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语道破天机:一个语感强的学生,不仅能识别和理解句子,还能创造和生成句子。语感是感性思维,是经验的产物,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学生背诵英语课文,是感知和体验的过程,当背诵熟练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能融入到英语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中,对英语的感觉就象自己的母语,听起来顺耳,说起来流畅。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遁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背诵英语课文,对材料进行记忆的同时,还要对文本进行再加工,对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进行比较,这样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3促进表达,强化输出
书面表达既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英语测试的难点。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但学生对英语作文感觉无从下手,而且教师也感觉花了时间和精力去指导、批改和讲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如果学生通过背诵积累了足够的句型,模仿课文进行写作,进行句式篇章输出,就可以有效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熟读成诵而达到融会贯通后,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英语写作,都会有质的飞跃。
2. 课文背诵的教学实践
背诵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让学生进行快速、高效、持久地背诵?笔者尝试通过理清文本脉络、识别文本类型、剖析文本框架、拓宽文本内容等方式指导学生的课文背诵,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提高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
2.1理清脉络,降低难度
学生的课文背诵,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要求。从八年级下册开始,出现了长篇的reading,倘若要求学生一字不漏地进行课文背诵,只会使学生望而生畏、生厌,既加重学习负担又没有效果。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背诵的内容和要求,而且要指导学生背诵的程序与方法。每一篇课文都有清晰的层次结构,文中也有主题句、中心句和过渡句等。让学生在背诵之前学会理清课文脉络,将更有助于记忆,有效降低背诵难度。如八年级下册Unit 4 Reading: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全文共5段约240字,让学生背诵这么长的一篇文章的确有难度,因此,笔者首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要求学生通过对于课文的summary 的形式来进行背诵(课后练习3c: Write a summary of the reading. Use no more than 100 words.),既降低背诵难度,又能更好地记忆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切实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对文本进行梳理时,先理解每段的大意,然后再以核心词来进行组织语句,整理如下:
Para 1: Say something about Yang Lei (Peking university graduate, a volunteer, teach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 poor mountain village in Chinas rural area)
Para 2: Yang Leis experience in the mountains ( 20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thin air, make her feel sick, eat porridge three times a day)
Para 3: Students lives in the mountains (live in school dormitories, get at 5 a.m. and read books until 11 p.m. Love having the volunteer teachers)
Para 4: Meaning of Yang Leis volunteer work( open up students eyes to the outside world, give them a good start)
Para 5: Yang Leis dream (enjoy her time as a volunteer, return to the area)
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更好地去背诵课文。此外,通过找每段文章的主题句,以主题句为支撑,以此来降低背诵的难度。
2.2识别类型,增强活度
学生背诵的过程也是对文本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过程,不同类型文本的背诵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教会学生识别文本的类型,并指出相应的侧重点:叙事注重情节,调动形象思维,再现故事场景,增强记忆效果;议论注重论证,句与句、段与段,上下之间的逻辑;科技类注意推理的严密和论述的准确。通过指导,让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同时,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特点和风格,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增强课文背诵的活度。如八年级下册Unit 3 Section A 3a:Read the e-mail message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in the correct order. 是一篇记叙文,事件的发生按照如图1所示顺序展开,所以需要指导学生特别关注时间的顺序,the UFO landed→ an alien got out→walked down Center Street→went into a souvenir→the shop assistant called the police→I called the TV station,学生按这个时间顺序进行背诵,就会得心应手,而且对于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又如八年级下册Unit 1 Section b 3a:Read Mings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at will your life be like in ten years?” Then fill in the chart below.也是一篇记叙文,讲述关于Mings life in ten years.可以指导学生将文本分为6个部分或要素:Job(a reporter)、Places(live in Shanghai , live in an apartment)、Pets(cant have pets now because…., keep a pet parrot)、Sports(go skating and swimming)、Clothes(wear a suit, on weekend dress more casually)、Vacation(Hong Kong, Australia)。学生通过这6个方面来背诵课文,既便于背诵,同时又加深他们对文本的思考,学会通过这6个方面来谈论关于自己未来的生活。可见通过对于不同类型文本的识别和侧重点的理解,可以有效地增强课文背诵的活度。
2.3剖析框架,提升效度
在新目标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二篇阅读文章,这是教材编写者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范例,也是新课程对文本阅读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单元阅读教学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写作训练,既有词汇的模仿,也有句型的模仿,还可以有文本框架的模仿。因此,背诵课文前就需要利用阅读教学剖析文本的框架结构,这既可以为背诵提供搭配语句和词汇的记忆支点,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写作框架,从而让课文背诵不仅停留于对词汇和语句的记忆,更为提升写作能力提供参照,从而使课文背诵的效度得以最大化。如八年级下册Unit 1 Self Check 2:Read the passage and circle the inventions on the right.是一段关于预测未来的话题,作者在第一句就给出了文章的主题:Predicting the future can be difficult. 而后列举了美国最大的电影公司和电脑公司两个例子来说明“预测未来”的难度。通过对文本框架的剖析和理解,使学生学会查找主题句,并深刻理解:一篇好文章不仅仅只是句子的堆砌,而且应有一个好的框架。通过背诵对文本框架的再加工、深加工,有助于使输入的信息更有组织和层次,为清晰有效地输出奠定基础。
又如七年级下Unit 10 Section B 3a: Read Bobs travel diary. 可以将课文以图表或mind-map的形式呈现文本的框架,让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以此来提高背诵的速度,提升背诵的效度。
Monday: great weather; Tuesday: rainy weather, Wednesday: cool weather; morning: go to the beach; afternoon: go shopping, play tennis, have Sichuan food, go to the museum, walk back to the hotel
2.4拓宽思路,拓展广度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成诵而铭记在心,运用起来就能言之有章,书之有法。但总不可能把三百首唐诗全部编入语文教材,英语也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课文背诵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中课文,更需“博学”。只有通过大量的诵读,积累丰富的词句,书面表达才能得心应手,最终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教师应设法拓宽思路,如妙语短篇,二十一世纪报等,里面有许多好内容和精粹的句子、谚语等,以丰富背诵的内容来拓展课文背诵的广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是不可思议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背诵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扩大词汇量;又可以加强学生语感,利于语言输出;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和提高表达能力。通过降低背诵难度、增强活度、提升效度、拓展广度,有效提高信息输入的质量,帮助学生更流畅地用英语表达。
[1] 刘一鸣, 刘向红. 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2] 陈萱. 对背诵的再认识[J]. 国外外语教学, 2010(01).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