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本无错 强加不可取

2015-03-24 23:05阳宗
甘肃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仪式化礼仪感情

阳宗

上海某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学生集体跪拜父母引起争议。与集体跪拜事件相仿,也曾有地方组织过万人洗脚,同样引来争议无数。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我们在质疑之时,也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且如此,而况人乎。

首先,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虽然现代社会与古代不同,但对父母的敬重、孝顺永远不能变,子女跪拜父母,表达感恩之心,无可厚非。

其次, 中国人自古就有“跪天、跪地、跪父母”的说法。跪天地是一种膜拜,天地给了人们生存的环境;跪父母是一种感恩,父母给了人们生命。毫无异议,这是单纯、高尚的情感表达方式。

再次,在传统文化回归的今天,传统礼仪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了,而跪拜作为中国古代最具特点的礼仪之一,也时常运用于当今的各种场合,从倡导跪拜父母,到跪拜老师,再到跪拜中国的人文祖先,都是可以理解的。

由此看来,跪拜本身就是一种用来表达感情和心意的单纯的礼仪,谈不上文化糟粕,更谈不上“旧恶势力的沉渣”泛起了。

跪拜父母理所应当,应该鼓励,关键在于到底应该怎样去拜,在哪里拜。学校开展孝道教育,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这不容置疑,倡导学生用跪拜的方式表达感恩亦无不可,错的不是跪拜,而是将跪拜这一行为集体化、仪式化了。

子女在私密的环境下,出于自愿跪拜父母,合情合理。可一弄到公开场合,成为集体行动,那种感情也就被折腾得荡然无存了。任何情感,只要一经编排和表演,就会顿时生出一股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虚伪感觉。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可以跪父母,但不是由学校集体指定的,更不是用来当众表演的。”这句话大概讲出了这一新闻备受争议的真实原因:不是大家对下跪这一行为的认知有差异,而是“集体组织学生下跪”这一行为暗含的学校教育问题与集体强加在个人头上的情感表达方式令人不适。

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是推崇集体主义的,然而集体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把个人组织起来,把集体的意愿强加在个人头上。集体通过形式主义的表演和来自于集体的强制,将个人的感情集体表达,这是十分荒谬的。

把跪拜扩大成一种集体仪式化、表演性的活动,这跟现代孝道理念、生活方式并不兼容,实际效果十分有限,荒唐多于理性。须知,跪拜是一种可取的形式,但要让每个人真正发自内心、用实际行动去尽孝,这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内核。

猜你喜欢
仪式化礼仪感情
狂欢建构、仪式化营销后的冷思考——以2017天猫双十一晚会的语言符号为例
带着感情
仪式化传播对传播路径的科学建构
浅谈如何从少先队活动中促进队员习惯的养成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