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2015-03-24 23:02王忠民
甘肃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佳佳肚子宝宝

王忠民

我们知道了孩子怎么样说话,远远不够,还得学会“听”孩子说话,这就是倾听。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必然先得俯下身体,凝神屏气,这样他(她)才能“听得清”孩童的各种声音,哪怕是那微弱的喃喃自语。要知道,父母或老师的静心倾听,不但能让孩子消除恐惧,在精神上全然放松,说出心中的真实感受,而且能找出问题的症结,疏导孩子的情绪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懂得倾听,也许并不能解决孩子的全部烦恼,却可以让孩子明白:当别人说话时,应该仔细聆听,因为这是交流、沟通的第一道门槛。

儿童年龄幼小,言辞稚拙,常常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说不能“常规化”地传达自己的心声。有时候,他们说着只有自己能懂的话,大人听来一头雾水。对此,父母或老师一定要储备足够的耐心来倾听,从片言只语中把握孩子的思想脉络,理解孩子的意图,千万不要孩子刚一张口,就做“拦话急先锋”、“堵口排头兵”,贸然打断孩子的话,甚至武断地加以训斥。比如,5岁的赛赛吃晚饭时,突然做出挺肚子的姿势,说:“妈妈,我是不是快要生宝宝了?”并要解开衣襟让妈妈看。妈妈闻言大惊,本想对孩子训斥一番,却忽然改变了主意。妈妈摸摸他圆滚滚的肚子,温柔地问道:“为什么快要生宝宝了?”孩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稚气:“妈妈接我时,我在幼儿园已经吃饭了,再吃肚子就鼓起来了,鼓起来就要生宝宝了。”妈妈明白了孩子的意思,疼爱地说:“哦,这样啊!那好,不吃了。”孩子的话语清澈明丽、沁人心脾,或许,我们不经意的一声断喝,貌似堵住了孩子的嘴巴,却束缚了一颗无疆的童心,使他们少了飞扬的洒脱,多了徘徊的犹疑。所以,大人绝不能粗鲁地剥夺孩子的话语权,叫孩子把话咽回去,任何情境下,都要保持十二分的耐心,让孩子把话说全、说完。

孩子把心中的所想说出来,除了要跟我们分享外,还希望我们能有所呼应。假若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年龄小、问题很无聊就置之不理,不仅错失了跟孩子沟通的良机,还会失去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更会传递给孩子一种懒怠、消极的生活态度。试看这则幼儿园老师积极与幼儿对话的例子。午餐时,晨晨咬了一口蛋糕说:“老师你看,这像月亮!”老师认真地看了看,说: “真像!再咬一口看看,还像什么。” 晨晨又咬了一口,却反问:“老师,你说它像什么?”说实在的,老师也不知道像什么,但她不想让孩子失望,于是这样诱导:“那你觉得像什么呀?”晨晨立刻大声说:“这是一只轮船!”可以看出,老师积极参与对话,使孩子敢于想象和表达,完好地呵护了孩子的思维和天性,为其日后的健康成长积淀了绿色养分。因此,积极地参与不可小觑,它包含着智慧的引导和热忱的回应,一呼一应之间,这个陌生的世界在孩子的眼中便渐次清晰了。

5岁的佳佳被妈妈从幼儿园接回来,一到家,她就说幼儿园不好玩,不想再去了。妈妈吃惊地问:“为啥不好玩呢?”原来,是有个小朋友在楼道里把佳佳推倒了。佳佳说:“那个小朋友他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想和他玩。”妈妈顿了顿,稍后追问哪痛,佳佳说膝盖痛,并挽起裤腿给妈妈看。妈妈仔细看看,没发现异样,但还是轻轻揉揉,柔声问是否还痛,佳佳说现在不痛了。妈妈说:“推人打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也不会跟他玩,不理他。”佳佳高兴了,说:“明天妈妈告诉他,只要他不推我,就是我的好朋友。”一番看似平常简单的母女交谈,使原本满怀抵触心理的佳佳宣泄了负面情绪,化解了心中的疙瘩,在妈妈的温言细语中获得了被重视、被理解的“情感满足”。其实,有时孩子无由头的一声抱怨,只是为引起大人的关注,希冀获得安抚。这时候,一个拥抱,一句问候,都足以消解各种委屈,使孩子感受到依靠和温暖。如果在听孩子说话的同时,依据具体情境附加一些评论,诸如,“我明白” 、“你一定很不开心”等等,那么孩子会感受到你的重视,他(她)的话对你真的很重要,这就够了。

简单说,与孩子平等对话,静心交谈,倾听他们的语言,方能走近他们的世界。任何时候,不可高高在上去俯视孩子。否则,不但疏离了孩子,也会使孩子疏离了这个世界。

猜你喜欢
佳佳肚子宝宝
欢乐的歌
南瓜灯
肚子里有只噗噗叫
我的校园
选择
肚子里的风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可爱宝宝超级秀
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