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韩文旻
(泰安技师学院, 271000)
摘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着力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计算机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多个方面探究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为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n Computer Teaching
Han Wenmin
(Tai'an Technician College,271000)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the cre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quality education,at this stage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has become a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talents,to become educators need to focus on a new topic.Combined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teaching,from teaching philosophy,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environment,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etc. multiple aspects of inquiry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culture of effective strategie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ducational personnel engaged in computer teaching.
Keywords:computer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way
创新是民族进步及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实现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又与教育密不可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现阶段学校教育普遍达成的一种共识。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环境等多方面予以完善,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首先,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思想,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的学习特点。其次,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侧重点,以实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教师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要加以创新,将班级教学分解为小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综合使用网络及多媒体等形式贯穿计算机教学的过程。同时,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为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奠定基础。
“任务”设置方式是计算机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布置任务,向学生创设出思考问题的环境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掘提供有利条件。“任务”设置上,要难易适度,在学生具备任务解决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点的适度拔高,让学生能够在任务解决过程中产生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产生的问题加以全面的思考探究,教师再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发营造了较好的氛围。此外,在计算机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将计算机纳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教学密度,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事例,又能够实现知识的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
传统的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模式,挤压了学生的学习自主空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在计算机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着力推行引导式及问题式教学模式。
引导式及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是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行为,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急于向学生提供答案,而是要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进行综合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加以分组,让学生在小组间讨论中,不断形成新的思路及新的想法,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寻找到了有效路径。
问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感知问题背后的隐藏知识,教师再加以点拨,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自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和发展。问题式教学方式还可以创建一个平等自由,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提出的种种疑问,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保护学生思维中的创新“火花”,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敢于出奇,勇于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及推理能力,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又使学生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思维的多向性,在多向思维的带动下,才能形成有别于传统的看法及做法,因此教师要注重借助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顺向思维、反向思维及多向思维的有机统一。
例如,在学习Windows2000中有关文件属性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将学生创建的目标及文件加以隐藏,当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根据原有的路径无法寻找到原文件时,自然会形成众多的疑问。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学生会得出文件被删除,被移动,或被重命名等多种看法。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然后肯定学生看法中的正确方面,既便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时的多向思维的运用。
计算机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教师要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加以融汇贯通,从而深化巩固了学生的原有知识,在理论与实际相连中,又能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此外,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电脑知识竞赛,图片设计大赛,网页制造大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到创新思维的施展平台,实现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发展的良性循环。
创新的发挥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参与,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计算机课堂教学与课外的社会生活相连接,积极拓展计算机第二学堂。计算机教学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及课堂实践,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遑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借助课外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将课堂内容加以延展,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创新思维的突破。
例如,可以将计算机知识中的图片制作内容与摄影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对相关的摄影作品进行电脑图片加工处理,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参与热情,也为其创新思维的迸发找到了有效途径。另外,电脑网络具备了众多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资源,可以通过开设计算机网络学习课,让学生获取所需资源,为其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素材。
素质教育及教育改革的实施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为社会提供素质更加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等方面着力改善优化,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不断触发创新思维,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川.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我见[J].企业导报,2011,(13):251+281.
[2] 徐静丽.浅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实现创新[J].价值工程,2014,(21):269+270.
[3] 陈腊梅.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学导报,2014,(23):195.
[4] 蔡淑红.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资讯,2014,(12):163.
测试工具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