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2015-03-24 23:22:13苑海凤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卫生分院江苏南京210024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康复治疗发展

苑海凤(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卫生分院 江苏 南京 210024 )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苑海凤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卫生分院江苏南京210024 )

摘要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超过1500万人且疾病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三高"特点。尽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逐渐降低,但大部分患者治疗后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其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严重者甚至出现语言、吞咽功能障碍,偏瘫等。如何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后患者恢复,降低致残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目前临床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临床应用中医针灸疗法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进展,疗效作用机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更好的将针灸与康复治疗进行结合,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针灸治疗;康复治疗;方法与作用机制;发展

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因此,目前临床主要以促进患者恢复,降低致残率及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治疗目的[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传统治疗方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必将成为未来康复治疗的发展趋势,为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发挥重要作用。

1.针灸治疗联合康复的发展现状

传统中医针灸理论中有许多诸如体针、毫针刺法、放血疗法、灸法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运用于现代医学中并与现代康复医学有机结合主要以体针及头针为主。

1.1体针治疗与康复训练结合

目前应用针灸治疗脑卒中多取手足阳明经穴位为主,配合太阳经、少阳经共同治疗以达到促进疗效的目的。多取上肢肩髃、肩贞、曲池、支沟、合谷透后溪;下肢主要以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太溪、丰隆穴为主[2]。通过针刺拮抗肌可显著提高拮抗剂肌力并有效抑制痉挛,在一定程度上可刺激纠正痉挛肌与拮抗剂的异常运动模式;在此基础上联合抗痉挛手法及诱发分离运动等经典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肌肉松弛无力甚至发生痉挛的状态,促进其正常运动能力的恢复,更能够降低废用、无用或过用综合征发生概率。

1.2头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

头针治疗法主要根据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进行取穴[3]。研究人员使用头针对患者运动区、平衡区及足运感区进行取穴并以每分钟100次的速度进行快速捻转,并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后,患者各项运动功能均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回复。通过头针联合康复训练疗法对提高脑卒中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并控制异常运动模式发生均有显著疗效。同时还能显著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概率,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2.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各类并发症的治疗意义

2.1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应用针灸在相应部位进行针刺一方面既能对患肢发挥刺激作用,有效缓解疼痛,更能够促进患者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既能够避免单独应用针灸治疗而降低肩部活动量导致的肩带功能恢复缓慢,又能够防止单独进行康复训练不进行止痛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及脊髓前角细胞抑制的情况发生。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在提高疾病治疗效率的同时扬长避短,在短时间内促进患者肩部运动功能的恢复。

2.2治疗吞咽功能障碍使用针灸治疗可通过针刺头部刺激区,反射性刺激延髓麻痹部位并迅速建立脑血管侧支循环,促进受损部位血液流量增加并激活舌咽神经[4]。加强对周围受损神经细胞功能的代偿作用并通过针刺舌体及舌体周围穴位促进舌体脉络通畅,使舌体活动自如,改善舌体运动及吞咽功能[5]。另外,还能促使与吞咽功能相关各个肌肉组织功能尽快恢复。

3.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的作用机制

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刺激相应穴位促进患肢新的中枢-肢体运动传导通路形成。但单独应用并不能完全使患者恢复正常运动功能,还需进一步通过正常运动模式的输出,即反复对患肢进行康复训练,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并建立新的运动投影区,有效发放运动神经冲动促进原本丧失运动功能的患肢重新开始正常运动[6]。单独应用针灸治疗而缺乏针对性运动训练可能造成患肢发生代偿运动或运动模式异常,对患者正常恢复造成一定影响。通过与康复训练相结合,进行针对性反复的训练,可使大脑运动皮质区"动作定型"更好地完成。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具有与异化作用相似甚至更优的作用,通过针刺足底涌泉穴及穴位附近可出现明显屈曲反应,在兴奋下肢屈肌的基础上更能够降低并预防伸肌的痉挛。通过头部穴位针刺可促进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可逆性神经细胞或受抑制的神经细胞觉醒并复活。同时还可有效加强皮层功能区间的协调与代偿作用,更好地促进功能充足。在针灸刺激作用下可有效改善周围循环状态并激活感觉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更好的降低肌张力,促进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恢复,加速恢复进程。

4.展望与未来

尽管目前针灸治疗已逐渐开始于康复训练相结合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二者技术结合点参差不齐且针灸主要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在语言康复训练及作业疗法等其他康复训练等方面联系较少。但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针灸治疗与康复训练必将成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方式。只有将两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加强理论知识上的互相渗透与临床的相互协作,才能使二者更好的融为一体,为促进治疗脑卒中患者治疗与康复发挥巨大作用。只有将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互相结合共同指导,将辨证与辨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医治疗与西医康复两方面相结合,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有效的突出二者的优势与特色。

参考文献

[1]姜铭.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效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2]郭晓琳.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偏瘫步态的影响[D].福建中医学院,2006.

[3]刘波.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4]赵志恩,蔡静,邓世波.早期介入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25( 07) :5303-5304.

[5]张宾.针灸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5( 06) :226.

[6]谢芹.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 2015) 07-0048-02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康复治疗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预后的影响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科技视界(2016年8期)2016-04-05 09:07:44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
上海医药(2016年4期)2016-03-24 23: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