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焕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PICC潜在并发症及处理
王月焕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内蒙古包头014040)
摘要PICC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静脉的高新导管护理技术,它主要适用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液体的患者,为危重抢救、长期输液、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无痛性静脉通路,可保护患者血管,减少对患者外周静脉的刺激,减少渗漏感染,一般可长期留置体内达3个月以上[1]
关键词PICC;并发症;原因;处理
PICC导管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简称,是一种操作安全,留置时间较长的中心静脉导管,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上肢静脉,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置管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导管放置时间长短以及感染率发生的高低。[2]
PICC常见并发症有穿破血管,误伤动脉,心律失常,静脉炎,局部渗血,导管堵塞,导管感染,导管脱出等,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处理。
1.穿破血管
原因:外周静脉管壁较簿,在进行穿刺时动作勿太快,进皮时用力稍大些,进皮后再缓慢进血管。[3]
处理:PICC较普通输液针头粗,穿刺针进针时未碰见血管,可将止血带稍下移(接近穿刺点)以便膨胀血管使其更充盈,如果有条件为了使血管更充盈,可在穿刺前用热毛巾敷所选择的血管。
2.误伤动脉
原因:误入动脉,鲜红色血液不断涌入注射器内,着急拔针后未能及时有效的按压穿刺部位,造成动脉损伤,穿刺部位肿胀,疼痛。
处理:如不慎误入动脉,可拔出穿刺针,按压穿刺部位5 min以上,如穿刺部位肿胀明显者先用冰敷并加压10 min以上,再重新选择进行穿刺。[4]
3.心律失常
原因:导管尖端位置过深所致,进入心房或心室。
处理:导管进入过深易诱发心律失常,在行中心静脉置管时不宜过长,应准确测量长度,应该根据病人的身高、体型来决定置管的深度。置管的深度一般为11 cm左右。
4.静脉炎
原因:患者血管的粗细,选择导管的型号的不当有关,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
处理:避免活动剧烈,应抬高患肢,湿热敷,停止使用透明敷贴,改用无菌纱布覆盖,防过敏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穿刺点涂百多邦,测量术肢上臂围一次,以便观察病情变化。若三天后仍未见好转或逐渐加重,应拔管。
5.局部渗血
原因:一般在穿刺后即可出现局部渗血。
处理:穿刺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穿刺时选择合适的血管,避免穿刺不当或创伤性穿刺,穿刺后见回血保持针的位置,避免移动,导管送入15~20cm后可缓慢退出导入鞘,以减少出血,穿刺后早期避免穿刺部位活动过度,避免频繁剧烈咳嗽,用溶栓药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停药后7天可下床活动。
6.导管堵塞
原因:患者年龄偏大,血液粘稠度高,穿刺时间过长。
处理:在穿刺前可将肝素盐水注满导管后再穿刺。封管方法一定要正确,冲管不少于20 mL,PICC导管输液应先冲管-输液-冲管-肝素盐水封管程序操作。封管时应采取边推边退的正压封管方法,一旦发生堵管不能用力向管腔内强行推注溶栓药,以防血栓脱落后形成血管栓塞。
7.导管感染
原因:导管局部护理不当,插管时,导管被患者皮肤病原体污染。
处理:置管时整个操作过程均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置管后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换药一次,穿刺点如有渗血时应及时清理。
8.导管脱出
原因:肢体过度活动以及外力牵拉所致
处理:一定要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是弧形或"S"形固定,受牵拉时留有余地,更换敷料时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是否滑脱,若导管脱出小于25cm,仍属深静脉置管,可以经过重新消毒、固定后可以继续留置。
小结
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肿瘤化疗病人的治疗等临床实践,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士要掌握中心静脉置管操作规程,要熟悉血管周围的解剖关系,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注意观察并发症给予及时处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是顺利进行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及时发现置管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尽可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问题的发生率。[5]
参考文献
[1]易珑,江静敏,秦英,等.提高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22(10A):25992600.
[2]高颖.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6,20(2C):474477.
[3]庞永慧.颈内静脉置管与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4.
[4]陈香凤.神经外科患者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的原因及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2):59.
[5]于卫华.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1A):2123.
【中图分类号】R322.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15-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