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期刊学术质量分类评估的实践与分析

2015-03-24 08:20:48王海英吕书红刘哲峰段斯文王文涛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引率计量学学术期刊

■王海英 吕书红 马 智 刘哲峰 庞 静 段斯文 王文涛

1)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报刊管理部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一区12号楼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100011

2)疑难病杂志社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050035

3)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司北京市西直门外南路1号 100044

为全面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报刊整体情况,切实加强委管期刊出版管理,提高期刊出版质量,依据《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形式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报刊审读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学术类期刊质量评估体系”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组织专家以审读方式对其主管期刊的182种学术期刊进行了分类评估,是国内医学期刊一次涉及期刊数量大、评估指标全面系统、方法公正科学的评刊实践。重点审读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出版质量、出版能力等4项内容。除政治质量采取一票否决外,学术质量赋予50分,编辑出版质量赋予30分,出版能力赋予20分。不难看出,学术质量是评价医学期刊最为重要的项目,主要从文献计量学指标、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和同行专家评议三个方面审读评估,其中文献计量学指标是采用第三方数据对期刊进行具体、精准的定量评价。随着人们对于科技类期刊的计量学评价指标的不断完善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单一评价指标缺陷和新的指标(如特征因子、h指数、A指数等)出现,采用组合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发展趋势[1_2]。

本文着重分析文献计量学指标在学术期刊评估中的价值。鉴于各项指标在不同学科中的明显差异和不同指标在评价中的重要性,我们采取分学科统计、指标加权赋分的办法。现将分类评估报告如下。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的学术期刊(不含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电子系列杂志),包括学术类、技术类、部分综合指导类(指正常分类为综合指导类,但是有文献计量学指标)计182种。通过专家咨询法(Delphi法)确定文献计量学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他引率、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评分等7项。7项单刊指标数据取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布的《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以下简称2014年版引证报告)的数值[3]。

1.2 分类评价方法

1.2.1 统计各学科各项指标的均值及总和均值

首先按照182种期刊涉及的2014年版引证报告中18个医药卫生学科,采集各学科各项指标的均 值,统计医学全部学科的总和均值(见表1)。

表1 2013年全国1062种医药卫生类期刊各学科主要计量学指标平均值

1.2.2 计算各刊分值并进行排序

(1)确定各项指标的赋分

通过Delphi法遴选的7项较重要指标,根据其重要性权重进行赋分。文献计量学指标占总评价体系的25分,分别赋于总被引频次4.5分、影响因子5分、相对影响因子3.5分、他引率3分、基金论文比3分、平均引文数2.5分、综合评价总分3.5分。

(2)各项指标具体计算方法

总被引频次:赋分4.5分,采用学科离均差率计算。分值=2.25×(1+学科离均差率)。其中2.25为赋予分值的1/2;学科离均差率=某刊总被引频次/学科平均总被引频次_1,如离均差率>1,则以1计算。

影响因子:赋分5分,采用学科离均差率计算值。分值=2.5×(1+离均差率)。其中2.5为赋予分值的1/2;离均差率=某刊影响因子/学科平均影响因子_1,如离均差率>1,则以1计算。

相对影响因子:赋分3.5分,采用分档计分。相对影响因子>3,计3.5分;相对影响因子>2~3,计3分;相对影响因子1~2,计2分,相对影响因子<1,计1分。

他引率:赋分3分,采用分档计分。他引率>0.85,计3分;他引率0.70~0.85,计2分;他引率<0.70,计1分。

基金论文比:赋分3分,采用分档计分。基金论文比>0.60,计3分;基金论文比0.20~0.60,计2分;基金论文比<0.20,计1分。

平均引文数:赋分2.5分,采用分档计分。平均引文数>15,计2.5分;平均引文数10~15,计2分;平均引文数<10,计1分。

综合评价总分:旨在加重反映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综合价值,按照一定的权重系数将这些指示进行综合集成(总被引频次为0.30,影响因子为0.32,他引率为0.18,基金论文比为0.10,平均引文数为0.10)。赋分3.5分,采用分档计分。学科中得分位居前1/3以上者,计3.5分;学科中得分位居前1/2~1/3者,计2.5分;学科中得分位居后1/2以下者,计1分。

统计各项指标总分,进行全部期刊排序。

2 结果

2.1 文献计量学单项指标数值

委管182种学术期刊文献计量学各项指标(除外平均影响因子)平均值见表2。

表2 委管和全国医药卫生期刊平均计量项指标比较

2.1.1 总被引频次

委管182种学术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为3147,比2014年版引证报告中全国1062种医药卫生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2391,高出31.6%。其中63种期刊(占总数的34.6%)的总被引频次高于其所属学科的平均值。总被引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中国医药指南》(24903)、《中国实用医药》(24592)、《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2390)、《中国医药导报》(18353)、《中国妇幼保健》(18172)。

2.1.2 影响因子

委管182种学术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0.760,比2014年版引证报告中全国1062种医药卫生期刊0.724,高出 5.0%。其中 88种期刊(占总数的48.4%)的影响因子高于其所属学科的平均值。影响因子>1.0的有44种,位居前5位是《中华高血压杂志》(2.619)、《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514)、《中国护理管理》(2.121)、《中国全科医学》(2.079)、《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51)。

2.1.3 相对影响因子

委管182种学术期刊平均相对影响因子为1.075。相对影响因子>2.0的有12种,1.0~2.0的有81种,位居前5位的是《中华高血压杂志》(3.249)、《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958)、《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872)、《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67)、《中国疫苗和免疫》(2.302)。

2.1.4 他引率

委管182种学术期刊的平均他引率为0.90,低于全国1062种医药卫生期刊的均值0.92。其中95种期刊(占总数的52.2%)的他引率大于其所属学科的平均值。他引率≥0.95的有68种,其中他引率为1.0的有《中国卫生标准管理》《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麻醉与镇痛》。

2.1.5 平均引文数

委管182种学术期刊平均引文数均值为12.90,高于2014年版引证报告中全国1062种医药卫生期刊的均值11.44。其中95种期刊(占总数的56.5%)的平均引文数大于其所属学科的平均值。平均引文数>20的有21种,位居前5位的是《国际脑血管病杂志》(48.13)、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44.24)、《麻醉与镇痛》(36.76)、《中国组织工程研究》(31.79)、《国际眼科纵览》(31.36);平均引文数<10的有70种。

2.1.6 基金论文比

委管182种学术期刊平均基金论文比为0.260,低于2014年版引证报告中全国1062种医药卫生期刊平均值0.295。其中73种期刊(占总数的40.1%)的基金论文比高于其所属学科的平均值。基金论文比≥0.5的有21种,最高的前5位是《环境与健康杂志》(0.698)、《国际遗传学杂志》(0.673)、《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0.663)、《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0.634)、《中国医药生物技术》(0.628)。

2.1.7 综合评价总分

委管182种学术期刊平均综合评价总分为36.74分。综合评价总分>50分的有36种,位居前5位的是《中国艾滋病性病》(74.22分)、《中国医药导报》(72.13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71.97分)、《中国公共卫生》(69.04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69.03分)。

2.2 综合加权评分排序结果

根据“学术类期刊质量评估体系”评分标准,文献计量学指标总分为25分,182种期刊按照得分高低排序,>20~25分4种(2.2%),>15~20分40种(22.0%),10~15分93种(51.1%),<10分45种(25.8%);位居前5位的是《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1.6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9 分)、《中华高血压杂志》(20.9分)、《中国肿瘤》(20.7分)、《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4分)、《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19.4分)。

3 讨论

3.1 文献计量学指标的遴选与赋值

文献计量学指标是反映和度量学术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随着期刊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评价体系选取文献计量学指标已用定量的、客观的、动态的指标取代定性的、主观的、静态的指标。然而,在利用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评价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也存在某些局限,因受学科发展、学科研究人员数量及学科基金资助情况等诸多影响,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期刊创刊时间长短、载文量多少、“友谊互引”的学术不端行为,都可能影响其文献计量学指标,破坏引文的生态平衡。因此,近年来业内人士已经认识到现行的期刊评价体系的不足,学术质量的文献计量学指标趋于综合评价[4_6]。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列出的定量指标高达23项,综合评价的目的是力争用尽量少的指标对评价对象做出最客观的评价,可见评价指标也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通过Delphi法对本次遴选的7项较重要指标根据权重进行赋分,按照得分进行排序,既反映了评估的学科属性,又体现了指标的综合性。7项较重要的指标中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他引率是期刊的被引指标,基金论文比、文献引用率是期刊的来源指标,综合评价是各项指标权重组合,可抵消单一指标畸高畸低。今后在选择文献计量学指标时,可以增加开放因子和H因子[7];应考虑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即文献计量学定量指标与同行专家评议的定性指标相结合,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科研论文的学术价值[8_9]。

3.2 文献计量学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委管182种学术期刊评价结果显示,整体水平较高,但两极分化明显。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他引率等总体水平虽然均高于全国1062种医药卫生期刊的平均值,说明委管182种学术期刊的总体学术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内影响力较大。但除他引率、平均引文数外,其他主要计量学指标高于全国1062种医药卫生期刊所属学科均值的期刊数量均不足一半,如总被引频次仅34.6%(63/182)、影响因子 48.4%(88/182)、基金论文比40.1%(73/182);单项指标数值最高与最低差异显著,如影响因子排名最高的期刊比最低的期刊高21.8倍,部分期刊基金项目产出论文极少;综合加权评分结果显示,分值最高达21.6分,最低仅4.6分。表明委管182种学术期刊高度参差不齐,学术质量水平差异较大。

3.3 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对策建议

3.3.1 完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鉴于我国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综合性、动态性部分和直观性不强,未来发展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侧重和不断完善[12]。通过政策引导强化期刊的出版质量管理工作,推广使用《卫生计生报刊管理网络平台》,加强主管、主办、出版单位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完善报刊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依托《委管报刊质量评估体系技术支持平台》,强化同行专家评议,开展委管期刊分类质量评估。强化以日常监管为主、重点和抽查监管为辅的质量控制模式,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稳步促进主管期刊的整体质量水平。

3.3.2 强化期刊出版质量意识

坚持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正确导向,杜绝为追求经济效益而降低学术质量和忽视社会效益的办刊方式。坚持专家办刊和同行评议,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注重选题策划,加强组稿约稿。坚持遴选优质稿件,注重内容的创新性、设计的科学性、应用的导向性。对于质量低劣的报刊,按照相关管理办法予以通报、警示、限期整改或退出。

3.3.3 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针对现存问题,建议定期组织委管期刊开展编辑出版实务探讨、优秀办刊个案分析、出版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培训,根据各类报刊特点,着重加强著作权法专题培训,加强期刊编辑的英文摘要、统计学、图表制作等编辑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期刊之间开展各种经验交流活动,互相借鉴,促进委管期刊健康发展,共同繁荣。

3.3.4 加强行业精品期刊建设

重点培育具有较强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市场竞争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期刊。鼓励出版单位整合优质资源,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立体化传播平台,逐步提高委管学术期刊的整体水平,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期刊。

4 小结

综上所述,委管182种医学学术期刊采用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分类评估的结果表明,整体学术质量较好,但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今后,应加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意识,完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结合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则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期刊的学术质量应是评价论文本身,而不是单纯看各种指标,这一问题应引起编辑同仁的关注。

[1]安静.医学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

[2]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体系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J].编辑学报,2009,21(3):189_192.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121_153,323_355.

[4]王遐.江苏科技期刊分级评优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745_749.

[5]付春玲.关于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研究状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7):90_91.

[6]李卓青,刘贤,刘明寿,等.学术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商榷[J].编辑学报,2007,19(5):389_390.

[7]许新军.期刊评价的新指标—h指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1):36_37.

[8]贺晓利,樊华.国内科技期刊学术评价反思[J].出版广角,2015,(5):82_84.

[9]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科技评价中同行评议与指标体系关系的研究——以《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8,26(5):927_931.

[10]张晓雪.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现状考察及未来发展思考[J].中国出版,2014(1 上):29_31.

猜你喜欢
引率计量学学术期刊
生物化学计量学原理在离散生物动力系统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5期)2021-12-21 07:41:34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不同学科学术性论文和综述评论性论文的零被引率分析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学术期刊的自引证率与自被引率的比较与分析
——以食品科技类SCI来源期刊为例
采用自被引率与2年自被引率检测学术期刊过度自引的比较与分析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创新科技(2015年9期)2015-12-15 07:04:09
2004-2013年中医药治疗性早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