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迷失及其学理背景

2015-03-23 22:28郝书翠
关键词:进化论文化

郝书翠

(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教育部,山东 威海264209)

中国文化主体性问题关涉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命运,关涉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自我定位、发展路向和民族认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主体性被重重遮蔽,被一代又一代学人广泛讨论、孜孜以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费孝通先生在许多不同场合阐发“文化自觉”的基本理念,文化主体性问题再度成为学界热点。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崛起,世界瞩目,重树文化主体性也即成为一个民族性的期待。要实现这一期待,亟需澄清中国文化主体性失落的学理背景。

一、文化主体性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失落

要理解文化主体性,首先需要明确何为主体性。而要界定主体性,则必须回答主体是什么。“主体”,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范畴,它与客体形成一种相互对待、相互依存、互为中介、共生并存的关系。因此,主体是一个对象性范畴,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规定。谈论主体,需要一个参照系。而且人们在谈论主体时,自己并不独立于主体之外,而是呈现为一种自己谈论自己的状态,也就是说,谈论者即是谈论的对象本身。这种自我相关和缠绕,决定了给出主体概念就意味着一种自我确认。在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总是把自己的存在(即“我”)当作一个自明的前提。因此,主体性乃是从自己出发、以自己为主,在为我性的对象性活动中所产生和发挥的自主性、自为性、能动性、创造性。理解文化主体性,也是要从这样基本思路出发。也就是说,文化主体性问题的讨论,要有一个“非我”的确立。“非我”的确立,同时就是“自我”(主体)的呈现。当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相遇时,这种文化才有了外来文化的参照系,才谈得上文化主体性问题。而且,谈论文化主体性,同样要有“从自己出发、以自己为主,为我”的基本立场。因此,所谓文化主体性,即是指一种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相遇时,既能自觉自省,又能自尊自重,且在此基础产生积极的适应性与创造性。

谈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是近代以来的事情。近代以前,中国文化的演进具有鲜明的道统相继的意味。“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礼语·为政》)。鸦片战争之后,历史提供的是一个在西方观照下认识中国的场域。中国文化即成为了一个被认识、被审视的对象,成为了主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既是有待被西方认识的对象,又是有待被国人剖析的对象。这就造就了一个谈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语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时展开,蕴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层层递进的逻辑,国人一步步把落后挨打的根源归咎于文化原因:“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1]。胡适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2]。有学者做了这样的归纳:“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自卑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3]。日心说、以太说、化学之物质不灭原理等成为当时知识界的流行话语。天演、天择、进化、物竞、适存、优胜、劣汰、自强、自立……成为社会最流行的口头禅。在关系到人们精神追求的文学领域,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一经提出就应者云集。梁启超曾说:“古诗孔雀东南飞一篇……号称古今第一长篇诗。诗虽奇绝,亦只儿女子语,于世运无影响也。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无论学问文章事业,皆以古人为不可几及。余生平最恶闻此言”[4]。胡适认为古文该“死”、陈独秀认为“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在关系到人们生命保障的医学领域,中医作为中学的一部分,被戴上旧医、封建医、玄学医等帽子,其表达自身的话语权也逐渐发生了转移。傅斯年在《大公报》发表评论:受了新式教育的人,还在那里听中医的五行、六气等等胡说!自命为提倡近代化的人,还在那里以政治的或社会的力量作中医的护法者!这岂不是明显表示中国人的脑筋仿佛根本有问题?他还说,“这样不推广近代医药学及公共卫生的中国政府,真不成其为文明国的政府”。非常明显的是,在傅斯年看来,是否废止中医,推行西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是否开化、是否文明的评判标准。

这无不表明,对传统文化的焦虑、失望甚至痛恨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普遍心态。陈序经就曾说,“从文化发展上看,西洋近代的文化的确比我们的进步得多,……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科学上,政治上,教育上,宗教上,哲学上,文学上,都比中国的好。至于在衣,食,住,行的生活上头,我们更不及西洋人讲究”[5]。“从东西文化的程度来看,我们无论在文化哪一方面,都没有人家那样进步。从文化本身的各方面的连带关系来看,我们不能随意的取长补短。从东西文化的内容来看,我们所有的东西,人家统统有,可是人家所有的很多东西,我们却没有。从文化的各方面比较来看,我们所觉为最好的东西,远不如人家的好,可是我们所觉为坏的东西,还坏过人家所觉为坏的千万倍”[6]。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失落之境况由此可见一斑。

当下,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依然势单力薄。那种认为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观点,以及试图通过全盘西化,或完全移植西方文化以彻底改造中国的观点,无不是文化主体性没有树立的表现。

二、文化进化论的渗透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固然与“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分不开,与中国社会和制度方面的大动荡、大变革分不开。但是,如果不能澄清其背后的学理因素,对于中国文化主体性失落的缘由追溯,则显然是不全面的。一旦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即可发现,其中蕴含着旧不如新,迎新弃旧的文化进化论的逻辑。

如果要对近代中国的中西文化比较主体做一概括,不难看出,他们拥有广博深厚的学术积累、谋求中国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以及深邃的思维和社会变革活动的经历。特殊的时代课题,使得救亡图存、谋求救国之路成为这个群体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时思考一切问题的中心和出发点。中西之间的差异不再被视做各有体用的文化上的差异,而是被解读为时间上的差异、传统与现代的对抗、进化时序上的先后。新胜过旧的逻辑将“新”神圣化、经典化,知识者心态也由厚古薄今彻底翻转为厚今薄古,中与西也就分别被贴上了落后与先进的标签。

以对中医的批判为例,批判中医论者政治上的正当性恰恰来自进化论思想。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其理由即是以进化论思想为利器刺向中医的。其结论是:“要而言之,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本委员十余年来研究我国医学革命,对于旧医底蕴,知之甚悉,驳之甚详;为民族进化计,为民生改善计,不可不取断然手段”[7]。先前对比中的中西横向空间含义已然转向新旧纵向含义,价值比较的天平迅速向西医倾斜。站在预定的立场上,一旧一新,落后成为中医的题中之义。既然判定为落后,那么就是阻碍进步、阻碍改革、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其在现实中的合法性自然就不复存在。废止中医便成为既合乎逻辑又合乎时代潮流之事。科学也因为其西学身份而拥有了道德上的正当性与在全世界的普适性。如胡适所言:“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诽谤‘科学’的”[8]。学界关于东西文化论争的话语模式,也随即转变为新学与旧学、现代与传统、进步与落后二分法的话语模式。至于那些全盘西化论者的观点,“学固有新旧之分,然没有东西、中外之分。质言之,学固有时间上的差异,而没有空间的不同”[9],一时间更是支持者众多。这种言论体现的乃是文化进化论视野下的肯定与否定之判断,正是当时人们在此鼓舞下而形成的横绝千古气势的体现。

文化进化论当时在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势话语,既有中国当时特殊历史背景的强化,也与世界范围内文化进化论的发展与传播密切相关。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出发,文化进化论者以划分生物种群的方式来研究人类的文化,所注重的是文化形态发展的阶段性变迁,而不是某一文化形态自身的发展。通过理性的或者所谓的科学研究方法,文化进化论者那种试图以理性和科学普遍性解释所有的不同文化模式。在这种视野中,不同文化并不能够有一种独立的或者不可还原的“本质和存在”,要想完整解释它,就必须要经由现代逻辑和理性的通道。文化进化论也因而充满了自信,自认为正领导着时代的先进潮流。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的结尾处写道:“尽管这一工作至今成果不多,但对于人类幸福却是紧迫而必须的。从本质上说,文化科学有助于促进进步和排除障碍,是改革者的学说”[10]。从文化进化论旗手的言论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自身抱着坚定的信念,认为所有文化形态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进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进化速度快慢不一,从而导致现存的各文化形态实际上处在整个进化链条的不同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简单与复杂、先进与落后之分[11]。

在这种背景下,进化成为近代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观念之一,成为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所普遍持有的进步主义信念的思想基础。这种文化比较的话语模式,在赋予西方文化现代性的同时,也赋予了西方文化普遍主义的优势地位,使之具有了世界文化的含义。直到当代,在国际竞争、发展等话语中,仍然隐含着进化的涵义。正是这种语境,建构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对话、沟通、比较的平台,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延续至今的文化比较模式,遮蔽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三、重树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现实期待

由于西方的势力和理论自近代以来一直主宰着全世界,中国理论界主要使用西方理论来认识自己。有学者对于上世纪末的中国学界状况做过这样的概括:“由于片面追求直接对话,一些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与中国社会生活不甚相干的智力游戏。尽管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来看,这种游戏也是有意义的,甚至是知识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与机制,但过于热衷于脱离自己所在社会基本问题的智力游戏,总不能说是正常的”[12]。这种为接轨而生硬照搬、移植的做法及其所引起的争论广泛存在于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诸领域[13]。这些悖论的被发现恰恰是反思中国文化主体性问题的契机与起点。

从学理上说,与文化进化论者只看到文化的时代性不同,庞朴先生大声疾呼,文化不但有时代属性,更有民族属性;民族属性意味着文化绝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超时间、超空间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不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有许许多多的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首先是某一地域的文化,因此,文化的首要属性是民族性,其次才是时代性。这就为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存在与持续开辟了最广阔的前景,提供了根本上的合法性[14]。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文化自觉”概念,进一步强调了文化民族性的现实意义。他说,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其目的在于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5]。他还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16]。在谈到“文化自觉”理念的产生过程时,费孝通先生说,这个名词所蕴含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前半叶,那时“中国思想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而发展的,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有关中西文化的长期争论,归根结底只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现代中国人究竟能不能继续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还是必须向西方文化认同”[15]。可以看出,文化自觉概念的指向即是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建。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主体性问题在学术上的觉醒,归根结底则来自于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管理各方面获得了革命性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快速发展所遭遇的挑战和困难几乎是全方位的,但是中国走出了一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在国际上树立起全新的大国形象。进化论的逻辑已经不能再把中国视作发展链条中的落后的一环。中国的发展实践和成功经验,蕴含着先进思想理论的伟大创造,蕴含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贡献,也为重树中国文化主体性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学界普遍意识到,如今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问题”正在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两个多世纪以来学术文化“引进来”的局面由此面临转机,“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成为一股愈来愈强大的潮流[17]。还有学者指出,“最近30多年来,借助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中国学术正在恢复元气,重建信心,并为走向世界做着准备。审视中国学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正当其时,中国学术再创辉煌的历史时刻正在逼近”[18]。

文化主体性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说常新的话题。文化主体性意识觉醒,乃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社会力量整合,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当下,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瞩目,重树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现实条件正在充分孕育,其实现图景空前清晰。

[1] 谭嗣同.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书店,1954:337.

[2] 葛懋春,李兴芝.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5.

[3] 封海清.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文化走向的转变[J].云南社会科学,2006(5):34-38.

[4]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4.

[5] 余定邦,牛军凯.陈序经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7-8.

[6] 杨深.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55-256.

[7] 刘理想.试论进化论思想对近代中西医论争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07(3):71-73.

[8]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A],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2.

[9] 陈序经.东西文化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2.

[10] 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4.

[11] 崔振成.现代性文化方案·道德教育·现代社会秩序[J].东 北 师 大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13(3):166-170.

[12] 孙立平.在学科共同体中寻求社会学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0(1):24-27.

[13] 郝书翠.中西文化比较中二元对立倾向的文化学依据——从有关“李约瑟难题”真伪的争论谈起[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104-108.

[14] 王学典.启蒙的悖论:庞朴与八十年代传统文化的复兴[N].中华读书报,2014-08-06(5).

[15] 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5-9.

[16]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1-6.

[17] 魏沛娜.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文学动向[N].深圳商报,2014-07-02(C01).

[18] 俞吾金.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正当其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1-02(A07).

猜你喜欢
进化论文化
文化与人
生物进化论与文学自然主义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归乡喜若狂——进化论诞生背后的故事
谁远谁近?
达尔文与进化论
黄怒波的企业家“进化论”
Y1—Y6“爵”式造型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