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艳伟,何俊伟
(1.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云南大理 671003;2.大理大学图书馆,云南大理 671003)
喜洲白族杨氏家族文化浅析
袁艳伟1,何俊伟2*
(1.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云南大理671003;2.大理大学图书馆,云南大理671003)
[摘要]族谱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变迁过程,是家族文化的标志性载体之一。喜洲是白族杨氏的主要聚居地,有下阳溪、中和邑、市户街、城北村杨氏,多同姓不同宗。通过对喜洲白族杨氏家族姓氏来源、标志载体、仪礼制度、精神气质等家族文化内容的探讨,揭示白族家族文化的内涵、发展和变迁,也为白族家族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关键词]喜洲;白族;家族文化
[DOI]10. 3969 / j. issn. 1672-2345. 2015. 11. 015
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家族文化逐渐表现为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由这种社会组织衍生出种种体制、礼俗、观念等。本文结合喜洲家谱、墓志等资料,分析探讨喜洲白族杨氏的家族文化。
国内外对中国少数民族家族文化的研究以水族、壮族、畲族的研究成果最多。水族有石国义的《水族村落家族文化》〔1〕,该书对贵州水族乡村的家族文化进行了研究;壮族有张健的《壮族村落家族文化及其现代化》〔2〕,该书对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壮族家族文化进行了探讨;畲族有林锦屏的《闽东畲村家族文化传统功能及其演化——以畲村半月里为例》(上、下)〔3-4〕,该书对中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福建畲族家族文化进行了探讨,随着国内对少数民族家族文化研究的重视,白族家族文化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①白族家族文化资料调查、整理:1991年云南省编辑组等编的《白族社会历史调查》,荟萃了大量白族家族文化的珍贵调查资料;2009年杨世钰主编的《大理丛书·族谱篇》收录了白族家谱65部;2010年张树芳主编的《大理丛书·金石篇》收录白族人物墓志200余通,这三部书成为了目前收录白族家族文化资料最多的成果;②理论研究:有王积超的《人口流动与白族家庭文化变迁》〔5〕,该书从人口学的角度对白族地区的人口流动对白族家族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研究;王积超的《白族家族文化传统职能及其演化》〔6〕对白族家族文化的祭祀、教化传承、经济、娱乐等职能的演化进行了梳理和理论探讨;③个案研究:有杨文安、段学彪的《现代化进程中白族家族文化的变迁——以云南巍山的一个白族村为例》〔7〕,对巍山白族村落段家村的家族制度、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社会形态及文化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与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家族文化研究相比,白族家族文化的研究成果还较少,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多集中于资料调查整理和理论的初步探讨,尚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白族家族文化研究成果。探讨白族家族文化不仅可丰富中国少数民族家族文化的研究内容,而且也为白族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杨姓是白族的主要姓氏之一,唐代为白族十大姓之首,五代杨干贞建立义宁国,明代科举大兴,杨氏文人辈出,先后涌现出杨宗尧、杨士云、杨黼等名士,杨氏对白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杨氏家族姓氏来源
喜洲是杨姓的主要聚居地,杨姓是喜洲十大姓之一,也是喜洲人口最多的姓氏。唐代杨姓曾是白族的第一大姓氏,张旭《南诏河蛮大姓及其子孙》〔8〕一文对南诏高级官员进行了统计:在163名各姓官员中,杨姓有53位,是南诏各姓高级官员中最多的。张锡禄《南诏大厘城河蛮大姓世系考》一文研究也表明“杨姓是白族之中人数最多的姓……聚居在寺上、寺下、中和邑、城北、大界南等村”〔9〕69。而李正清《大理喜洲文化史考》研究表明“喜洲杨姓多同姓不同宗,有下阳溪杨姓、中和邑杨姓、市户街杨姓、城北村杨姓等”〔10〕251。喜洲白族杨氏的来源,据喜洲杨氏族谱、墓志等资料的记载,主要有以下叙述。
1.土著大姓
在碑刻记载中,喜洲杨氏来源多为“九隆族之裔”。据喜洲寺下村杨姓《故布政司承差杨公繍》载:“公讳繍,字文显,姓杨氏,九隆族之裔,代不乏贤,世处弘圭之寺下”〔11〕510。喜洲市户街杨姓《故善人杨公墓志铭》载:“公讳永,字有年,姓杨氏,九隆族之裔,代不乏贤,世处弘圭之市户”〔11〕506。喜洲城东村杨姓《处士杨先生墓志铭》也载:“先生讳山,字伯仁,姓杨氏,九隆族之裔,世居苍洱喜睑史城之东,自蒙段守土以来,世为医官,代不乏贤”〔12〕386。此外,在喜洲杨氏家谱中也记载了杨氏来源,并追溯到南诏时期,但由于年代久远,只记载了始祖之大概,而始祖至初祖或一世祖之间的世系未记载。如2004年的《大理喜洲城东村、染衣巷杨氏族谱》载:“始祖杨法律,为南诏盛罗皮时的金襕法僧、国师。初祖讳连,元时段氏主事……杨氏一族当为本地土著之衍裔也”,始祖为南诏时期的“杨法律”,该谱详细记载了初祖杨连至二十八世系的家族情况,而始祖至初祖之间的世系无考;2000年的《云南省大理市喜洲杨氏家谱》载:“杨灿之前,相传始祖为南诏布燮杨生名,传至杨灿已历三十五代,难以考查”,始祖为南诏时期的“杨生名”,而杨生名至杨灿之前的三十四代世系无考。
2.入滇移民
喜洲作邑村杨姓《杨公寿藏志铭》载:“祖贯大都,獾狁番人,赐□□□□□,挂将军印,奉命克服叶榆而有功,彰没,封伊子兀鲁孔宗,镇处弘圭作邑”“迨我大明混一万方,改姓为杨……”〔12〕324作邑村杨姓于元初入滇,是獾狁番人,后落籍喜洲作邑村,明代改姓为杨;1999年续修的《大理喜洲杨氏家谱》“原序”载:“始祖义公,明初之文人也……随沐国公率师入滇,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临事无苟,奏功顷刻,大局甫定,遂授世袭万户候之职,奉命驻滇……遂于叶榆之喜州而卜居焉”,该杨氏于明初入滇,后居叶榆喜洲。这些落籍喜洲的杨氏也逐渐融入白族。
3.综合记述
因历史久远,姓氏来源无法考证,故在喜洲杨氏家谱中也将土著和入滇两种家族姓氏来源记于谱中。如《大理喜洲中和邑杨氏族谱》就记载了杨氏姓氏来源的两种说法,一为“江南应天府说”。家谱载:“吾杨氏,原籍江南应天府上元县柳树湾,明初从沐公征云南,以功授千户,遂家于大理太和”〔9〕77,说明该杨氏先祖原籍江南应天府,明初入滇而居大理太和。二为“世居说”。据《大理喜洲中和邑杨氏族谱》中的《大理照磨杨嵩墓表》载:“君,杨姓之始祖者,能复其性之本善。有宠于僰王蒙氏,威而有权,惠然有恩,尊而贵,富而乐,皆盖其性之善也……嵩之父名海,当蒙、高、段臣之……至嵩之身,为段平章辅之”〔13〕,说明该杨氏先祖为南诏之臣,历大理国、元大理总管至杨嵩为五井照磨。(照磨:官名。即“照刷磨勘”的简称。元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设立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另肃政廉访司中负责监察的官员也称照磨)此外,1999年的《大理喜洲杨氏家谱》也载:“按吾族自两晋迁滇,迄于今千有余载”。而该谱“原序”又载:“始祖义公,明初之文人也……随沐国公率师入滇”。家谱中姓氏来源相互矛盾的记述,说明修撰者对此问题的态度是不回避。
(二)标志载体——宗祠、族产、族规、祖茔
祠堂:又称祠庙、宗祠,是家族祭祀的重要场所。在日常祭祀与节庆祭祀中,宗族成员定期集合在祠堂参加祭祀仪式,这不仅加强了人们追根溯源、祖先崇拜的家族道德观念,同时它也间接地传承巩固了孝文化,为家族内部团结友爱、延续繁荣提供了新的力量。喜洲杨姓有下阳溪杨、中和邑杨、市户街杨、城北村杨,多同姓不同宗。喜洲白族杨姓大都建有祠堂,不同宗的杨姓宗族也都有各自的祠堂、族产、族规等。李正清《大理喜洲文化史考》载:“杨氏宗祠有三:一在坡头村,一在城北,一在市坪街”〔10〕257。杨宪典《喜洲志》也载:“喜洲北棚外有杨姓祠堂;坡头村有杨姓祠堂五六个;城北村有杨姓祠堂两个。”2004年的《大理喜洲城东村、染衣巷杨氏族谱》也载:“杨姓后嗣为溯源敬宗祭祀祖先之便,分明宗脉各建宗祠,置义田定族规家法,各修宗谱,有同姓不同宗之分。”1999年续修《大理喜洲杨氏家谱》“宗祠谱说”一节也记述了“杨氏宗祠建造之始末”以及“杨氏宗祠匾额”“对联”的具体内容。有“世代源流远,孙技奕异长”“系出陇西殂豆馨香绵百世,家传清白宾箕袭继述振千秋”“随傅沐戡定而来列祖列宗承袭两朝恩荫,爱苍洱英灵之气好山好水孕毓百世孙曾”等。从这些记载来看,不仅说明了该杨氏一族之来源,也体现了杨氏一族浓厚的宗族观念。祠堂设“管事”负责对祠堂的管理,杨宪典《喜洲志》载:“对族中人与族中人纠葛,必先报请宗祠管事、族长邀请族中长辈调解”;并制定了严格的祠堂族规,《喜洲志》载:“凡本族男女老少,必须恪遵族规家法,尊从祖宗遗训;父母凡五十以上者,应早立遗嘱,分配财产;财产继承,经宗祠族长亲属签名画押作证;族内婚丧嫁娶,悉依古礼祖制;族中人与族中人纠葛,必先报请宗祠管事、族长邀请族中长辈调解,族内不能调解者,始得经官诉讼;族中人无子息者,由胞兄弟之子侄过继立嗣,或抚养他姓子,如招婿入赘者,必须改姓名,子孙世代不得变姓,但可‘长子立嗣,次子归宗’即以次子归婿家,如有违反族规,族内不予承认,死后作为绝嗣处理,绝嗣的财产,充归宗祠所有;祭祀、扫公墓及年节日由家长约束会议举行;宗祠产业田地归全族人所有”等,严格规定了该杨氏家族成员在“行为方式、婚丧嫁娶、财产继承、土地纠纷、家族祭祀、财产分配”等方面的行为规范。
祖茔:即祖坟。喜洲弘圭山素有“喜洲白族历史山野博物馆”之称。弘圭山,位于大理苍山十九峰北端的五台峰之麓,是喜洲白族先民的陵寝地,形成了以明清为主的喜洲弘圭山古墓群,1942年石钟健于喜洲弘圭山访碑,辑录《石钟健大理访碑集》一书,共收录弘圭山明清古碑达150多通。喜洲杨、尹、张、赵等都以弘圭山为祖茔,而族谱中也附录了很多位于弘圭山的祖茔、墓志铭、墓表的情况。如2000年出版的《云南省大理市喜洲杨氏家谱》“祖茔谱说”一节载:“古代我杨氏先祖行火葬及祖茔所在,尚难考辨。从现有明宣德年间,先祖云南布政司史令杨福,蒙化卫令史杨政的墓志铭看,当时即已行棺葬,杨氏祖茔均在弘圭山麓。后来由于人口渐增,支系繁衍,明末清初,各宗族另辟新茔地。杨诏宗支另辟新茔地于小院塝,杨灿宗支另辟新茔地于弥勒山,至民国初年,杨灿宗支杨芝馨分支又在莲花峰麓另置新茔地。”该谱还收录了明清至民国“墓志铭四通,行述四篇,墓表一通,墓碑七通,讣告一篇”等,祖茔不仅是已故祖先的安息之所,而且还关乎后嗣子孙的兴衰,因此,白族对祖茔的修建格外重视,《故居士杨公墓志铭》就载:“卜其宅兆,弘圭之阳。土壤肤润,四景昭彰。勒文于石,兹于其藏。传诸后昆,悠久无疆”〔12〕253。
(三)仪礼制度——入赘出赘、连名制
入赘出赘:不仅表现了白族文化中传统的宗法制度,也表现了白族人维持家族秩序、重视家族传承的文化观念,也表现出白族为家族繁衍、生生不息寻找到的变通途径。入赘、出赘在白族地区是非常普遍的,喜洲杨氏族谱中也多有记载。如《云南省大理市喜洲杨氏家谱》记载了12例入赘,5例出赘。《大理喜洲杨氏家谱》记载了9例出赘,3例入赘。祠堂族规也规定“招婿入赘者,必须改姓名,子孙世代不得变姓,但可‘长子立嗣,次子归宗’,即以次子归婿家,如有违反族规,族内不予承认,死后作为绝嗣处理,绝嗣的财产,充归宗祠所有”。入赘、出赘连带着相应的姓名制度,“长子立嗣,次子归宗”的传统仪礼已约定成俗,也体现了白族传统的宗法思想。
连名制:父子连名制是白族姓名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体现了白族古代传统的宗族观念,注重血缘关系的家族文化。其形式是:祖姓+父名+本名,以凤仪董氏、鹤庆高氏、太和赵氏等族谱为代表〔14〕。喜洲杨氏族谱中也记载了相关资料,如明杨士云撰写的喜洲城北村“杨氏族谱序”载:“始祖讳杨药师生,生二子,曰正良,曰奴公……曰奴公而传者为次派二世,曰公福,曰福庆云云”〔15〕。其所载父子连名为:奴公—公福—福庆。除了这种基本形式之外,还存在“祖姓+佛名或吉祥名或尊号+本名”的形式,如喜洲城南村白文碑《故善士杨宗墓志》载:“父难名杨庆观音庆,母难名夜息”〔12〕396,杨观音庆即是“祖姓+佛名+本名”的形式。
(四)精神气质——堂号文化
姓氏堂号是白族地区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家族文化。它起源于汉文化,但在传承过程中又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如“中原地区的堂号是写在家族祠堂大门的匾额中,各家的大门头上的匾额中不用堂号,而白族的堂号是写在各家大门头上的匾额上,或者写在照壁上方的花空里”〔16〕。杨氏堂号中具有代表性的堂号是“清白传家”“关西世第”“四知世第”等,这些堂号不仅反映出一个家族渊源,更是一个家族的家风家规的体现,也是白族家族文化精神凝聚的体现。
姓氏堂号在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白族对汉文化的一种开放包容、善于借鉴发扬的文化心态。如“清白传家”,典出东汉杨震清廉为官的故事,而据《大理喜洲城东村、染衣巷杨氏族谱》载:“稗史以明弘治戊午科杨士云,杨宗尧二儒仕‘让解桥’轶事传为佳话”。由此,“清白传家”“谦恭处事严三畏,清白传家守四知”成为喜洲地区杨氏家族教育子孙清白、谦让、勤俭持家的祖训和戒律。
家族文化是白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家族文化载体与标志的相继破坏,家族观念的逐渐淡漠等,使传统的白族家族文化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家族文化的双重运动,一方面传统的家族文化逐步走向消解。首先,族谱记载的家族分支不再局限于附近的县乡镇,而是往更远的地方流动。如城东村、染衣巷杨氏家族,初祖为元代杨连,明嘉靖年间杨一诚一支迁居云龙宝丰;清代杨学吉一支迁居洗衣巷,在分布、迁徙上相对集中。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家族成员已经漂洋过海,并且很多选择定居海外;其次,作为家族标志象征的宗祠、族产、祖茔等,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以地域、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文化逐渐消解着。另一方面,因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根深蒂固,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变化的同时,也让家族成员对整个家族的依赖性表现得更为强烈。家族文化也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得到了加强,并表现出新时代特征〔17〕。如喜洲地区有很多宗祠的重新修建,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家族重新组合,延续着新时期家族自我整合的文化。
家族文化是认识和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窗口。族谱、碑刻等资料中保存了大量的白族家族文化资料,涉及到人类学、民族学、人口学、宗教学等,是我们研究白族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白族是中国人口相对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杨姓是白族人口最多的姓氏,而喜洲又是白族杨姓的主要聚居地。喜洲杨氏在白族家族文化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通过对喜洲白族杨氏家族文化的研究,不仅为我国家族文化研究提供宝贵资料,也为我国民族融合民族发展提供实证材料。
[参考文献]
〔1〕石国义.水族村落家族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2〕张健.壮族村落家族文化及其现代化〔J〕.河池学院学报,2004,24(5):119-121.
〔3〕林锦屏.闽东畲村家族文化传统功能及其演化:以畲村半月里为例:上〔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35-47.
〔4〕林锦屏.闽东畲村家族文化传统功能及其演化:以畲村半月里为例:下〔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49-56.
〔5〕王积超.人口流动与白族家族文化变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王积超.白族家族文化传统职能及其演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4):151-155.
〔7〕杨文安,段学彪.现代化进程中白族家族文化的变迁:以云南巍山的一个白族村为例〔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2):50-52.
〔8〕张旭.南诏河蛮大姓及其子孙〔M〕//张旭.南诏·大理史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110-132.
〔9〕张锡禄.南诏大厘城河蛮大姓世系考〔M〕//张旭.南诏·大理史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10〕李正清.大理喜洲文化史考〔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11〕张树芳.大理丛书·金石篇:第二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12〕张树芳.大理丛书·金石篇:第一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1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白族社会历史调查:四〔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28.
〔14〕何俊伟.白族家谱的特色及价值〔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11):5-8.
〔15〕李公.历代白族作家丛书:杨士云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83-284.
〔16〕宋炳龙.白族姓氏堂号撷萃:上〔J〕.大理文化,2011 (2):91-96.
〔17〕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47.
Analysis of YANG's Family Culture of Bai Nationality in Xizhou
Yuan Yanwei1, He Junwei2*
(1.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Culture,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3, China; 2. Library of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3, China)
〔Abstract〕Genealogy is one of the symbolic carrier of family culture, which records a family change process of the rise and fall. Xizhou is the main habitation of YANG's family of Bai nationality. YANG's families in Xiayangxi, Zhongheyi, Shihujie, and Chengbeicun share the same family name but are from different clans.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origin of YANG's surname, the symbol carrier, the etiquette system, and the spiritual temperament of YANG's family culture of Bai nationality in Xizhou, this paper reflects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Bai's family culture, as well as offer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tudy on the family culture of Bai nationality.
〔Key words〕Xizhou; Bai nationality; family culture
(责任编辑黄正良)
*通信作者:何俊伟,副研究馆员.
[作者简介]袁艳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村落家族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08-10[修回日期]2015-09-2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XTQ014)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45(2015)11-0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