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妹
作文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时,教师往往大讲特讲如何立意、筛选材料、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学生也往往听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但是一旦落笔成文,学生习作又往往与教师的预设期待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训练的内容找到合适的、可供借鉴和仿写的范本,没有引导学生在模仿、借鉴抑或创新中作文。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以说篇篇都是形式优美、字字珠玑的经典美文,都是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模仿写作的极好范文。因此,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时,找准恰当的写作训练基点,诱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专项或者片段写作训练。
一、从文本点评中学会命题
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所以,教学时,教师应该以文本的文题为切入点,对其加以恰当的点评,以期授予学生根据文章的材料与立意巧妙命题之技能:
1.作文命题应该点明、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或者寄寓、象征文章的中心思想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一个介宾短语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回忆作者童年时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读书经历。朱自清的《背影》,用一个名词点明写作中心:父亲在火车站来回穿过铁道给自己买橘子时留给作者的真切难忘的“背影”等。
2.不同文体的文题有不同的命题方法。魏巍《我的老师》、鲁迅《藤野先生》等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题目应该直接点击人物的姓名或者称谓。梁启超《敬业与乐业》、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等议论文,题目力求点明中心论点。茅以升与谈家桢分别写的《中国石拱桥》与《奇妙的克隆》等说明文,其命题方式同样是直接概括文章的说明对象:前者从实用的角度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结构坚固等特点,后者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诠释了克隆的相关知识。
二、从文本点评中学习刻画人物形象
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仍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必然离不开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个性风貌、表现人物道德风尚等。教学记叙文时,必须对文本中相应的语句、片段、段落等进行点评,以期引导学生明白:塑造人物形象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特立独行的神情气韵、栩栩如生的言语动作等,切忌千篇一律,并引导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加以借鉴与模仿。
比如,指导学生学习人物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点评朱自清在《背影》中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描写父亲给自己留下的永生难忘的“背影”:“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身体“肥胖”,步履“蹒跚”,言简意赅地塑造出一个虽老境颓唐但又无限关爱儿子的父亲形象。以此为作文训练基点,要求学生模仿借鉴这种写法,用几句简洁、得体的话描写出父母或老师的外貌特征,要求能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描写对象的精神气韵。
再如,指导学生学习人物神态描写,我们可以如是点评鲁迅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神态描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在此,鲁迅寥寥数语就将孔乙己品行不端但又死要面子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怎不叫人拍案叫绝!然后以此为作文训练基点,引导学生回忆家人或同学等兴高采烈时或雷霆震怒时的神态特征,并行之于文。对于文质皆佳者,给予表扬与鼓励。
三、从文本点评中学习写作手法
1.以景衬情。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从景物的声、形、色、味等多方面极力铺写百草园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为了凸显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和表现“我”在百草园中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以乐景衬喜情的写作手法。教学时,应该对此加以点评,然后以此为作文训练基点,引导学生借鉴或者模仿其写一则以乐景衬喜情的作文片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运用九个叠加的凄美萧索到极致的深秋画面极度渲染游子的思乡之情,是一种以哀景衬悲情的表现手法,教学时,宜对之进行点评,并以此为基点指导学生写一则以哀景衬悲情的作文片段。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林嗣环《口技》可以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典范:文中既有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直接描写,又有对简单道具的反复交代与对听众神态动作的细致描绘。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区分文本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部分,并思考其表达作用:二者交互而写,既从正面与侧面表现出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又使行文错落有致、跌宕起伏,还使行文变幻多姿,灵动鲜活。然后,再引导学生尝试写一篇影视或者文艺晚会观后感,文中一定要有对精彩片段的正面描写和对观众的神情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将文本的解读与作文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文本的阅读内容设计相应的写作训练。如此,则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品鉴,又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教材中经典美文的阅读价值与写作借鉴价值,从而引导学生写出精彩之作。
(作者单位:巢湖市中旱镇中心学校)